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誰改寫了攝影史?他們就是。

誰改寫了攝影史?他們就是。

現代新聞攝影之父布列松

(1908-2004)

“攝影,在我看來,就是繪畫的素描,憑直覺完成,不可修改。”

法國人,世界著名的人文主義攝影師,決定性時刻理論的創始人和實踐者,被譽為“現代新聞攝影之父”。雖然他不是十人中對世界攝影影響最大的,但毫不誇張地說,攝影界沒有人不知道布列松。他的攝影集《決定性的時刻》中提出的攝影美學概念,是指通過快照的方式,在極短的幾分之壹秒內概括出決定性的事物,並以強有力的視覺構圖表現出來。

男生(1958)

壹個男孩兩手各拿壹個大酒瓶走回家,好像完成了壹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照片中人物的情緒非常自然真實,可見布列松嫻熟的捕捉功夫。事實上,他的鏡頭對準的是我們現實中看得見、熟悉的人和事。是他讓我們發現,這個習慣裏有美,有情。

最佳戰地記者——羅伯特·卡帕。

(1913-1954)

“如果妳的照片不夠好,那是因為妳不夠依賴。”

匈牙利人,20世紀最著名的戰地攝影師之壹,在五次戰爭(西班牙內戰、日本侵華戰爭、二戰歐洲戰場、第壹次中東戰爭、第壹次印度支那戰爭)中拍攝了大量非凡的作品。他是瑪格南圖片社的創始人,通過倡導保護原始膠片和攝影師對膠片所有權的理念,不斷維護業內同仁的權益。他的努力給現代新聞攝影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1954年5月25日,在越南采訪第壹次印度支那戰爭時,誤入雷區,踩到地雷,不幸遇難。

勇士之死(1936)

捕捉壹名西班牙士兵瞬間中彈,槍托倒下的鏡頭,是經典的紀實攝影。大仰角襯托出悲壯的氣氛。

紀實攝影大師-史蒂文·麥柯裏

(1950-)

“只有等待,人們才會忘記妳手中的相機,主體的靈魂才會浮現在畫面中。”

1950出生於美國費城,是壹位喜歡探索和環遊世界的美國紀實攝影師。在他近30年的攝影生涯中,斯蒂芬·麥誇裏(Stephen Macquarie)以馬格南攝影師和國家地理雜誌記者的身份環遊世界,拍攝了許多令人難忘的作品。真正讓他出名的是發表在《國家地理》雜誌上的著名肖像《阿富汗女孩》。在當今人像攝影領域,其拍攝手法和視角顯然代表了壹種主流風格。雖然這種拍攝方式偶爾會引起評論界的爭議,但其藝術水平和社會影響力是毋庸置疑的。

阿富汗女孩(1984)

攝於巴基斯坦帕克哈瓦附近的難民營,她銳利的綠眼睛向我們講述了她的悲慘故事。史蒂夫關註戰爭對人的影響,他習慣用35mm相機拍照。他的作品重點不是表現戰爭場面,而是關註人。用他的話說,“我特別喜歡在紀實人像的拍攝中捕捉自然真實的瞬間。人物的臉上都刻著他們的生活史,甚至可以感受到他們內心的靈魂。”廣大電影朋友可以模仿壹下。

經典風景大師——安塞爾·亞當斯

(1902-1984)

“真正的攝影作品不需要文字來解釋,也無法用文字來解釋。”

美國人,國際公認的當今世界最優秀的攝影師之壹,他的名字妳可能不熟悉,但妳壹定看過他的作品,從明信片到享有盛名的博物館。半個多世紀以來,他的區域曝光理論壹直是攝影科學的基礎理論之壹。有人指出,壹旦掌握了這種方法,即使是初學攝影的人,也能像經驗豐富的老手壹樣,在按下快門之前,預測出最終照片的樣子。雖然Photoshop在他去世前還沒有出現,但亞當斯已經預見到了計算機可以為壹張照片做些什麽,他也是“將計算機技術恰當地應用於攝影”的壹貫倡導者。

內華達山脈

亞當斯的經典作品之壹,根據他的理論,壹幅好的風景作品應該包含11個層次的不同灰色區域,也就是說從黑到白有11個臺階,層次越多的作品會越有魅力。

私人攝影的鼻祖——南·戈爾丁

(1953-)

“我經常想,如果我拍夠了照片,我就不會再失去任何人了。事實上,我的照片顯示了我失去了多少。”

美國人,十位影響世界的攝影師中唯壹的女性。她的攝影源於14歲時姐姐自殺帶來的巨大陰影。她用“快照”和“視覺日記”模式來記錄她不能錯過的東西。她說:“快照來源於愛,用來記住壹起度過的人、地點和時間。快照通過記錄歷史來創造歷史。出版於1986作為著名的相冊《性依賴的歌謠》,超越了壹切所謂的文化、政治、社會差異,2003年被《紐約時報》評論為近20年來最具影響力的藝術相冊。

性依賴敘述(1986)

看了她的作品,我是如此的震驚,以至於我覺得任何新聞紀錄片、人物描寫、敘事照片都有影響。在此之前,美國女攝影師黛安·阿勃斯也拍攝了同樣的主題。他們的視角與男性攝影師完全不同,細膩、大膽、真實,這就創造了壹種叫做“私人紀實攝影”的類型。

人像攝影大師——優素福·卡什

(1908-2002)

“如果說工作有什麽動力的話,那就是記錄人們最好的表達,保持真實。”

加拿大裔美國人,國際知名人像攝影師。其人像照片風格獨特,成為後來者必須學習的典範。他用的是8×10的大相機,大頁面,圖像非常清晰的Ecta鏡頭,小光圈拍攝。所以這些照片層次豐富,影線清晰,質感強烈,皮膚上的紋理、毛孔、胡須都可以數出來。在他的鏡頭下,留下了英國作家蕭伯納和海明威,包括12位美國總統。

丘吉爾

這部作品被譽為刻畫人物內心世界的經典之作,不僅“形似”,而且“神似”。作品通過光影造型,表現人物的五官,特別註重手的作用,始終試圖將人物的手組織到畫面中,進壹步拓展和豐富人像照片的表現力。在燈光的使用上,主燈和輔燈的光比有時會大到1: 3,甚至1: 4。有時主光只是用來勾勒人物,人物的臉大部分在陰影裏,但有豐富細膩的層次。

流浪街頭的大師森山大道

(1938-)

“生命與年齡和其他條件無關。考驗壹直都很嚴酷。我們要迎接生命的最後壹天,不能回頭。所以,目前沒必要在意年齡,只要努力工作,任性生活就好。這就是生活的味道。我早就破釜沈舟,過好每壹天,迎接人生中接踵而至的挑戰。”

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當代日本攝影師。最大的攝影愛好是喜歡用傻瓜相機。從著名作品《日本劇場寫真集》到《新宿》到《巴黎》再到《再見攝影》,我的大部分作品都是用最普通的傻瓜相機在街頭拍攝的。傻瓜相機的魅力在森山大道的自白中可見壹斑:“袖珍相機太棒了,它相當輕,容易操作,而且不貴。即使妳犯了壹個錯誤,它也不會拍出非常令人不安的照片。”難怪他也被稱為專門拍攝廢片的攝影師。在他看來,所謂的藝術,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制造壹個裂縫般的瞬間,讓我透過裂縫瞥見平面。

野狗

森山大道喜歡把自己比作狗。“我以前在街上到處拍照就像狗在路上到處排泄壹樣。”在他的鏡頭裏,沒有口號,沒有奇觀,沒有煽情的調子。那些抖動的,顆粒粗糙的,沒有展現事物完整面貌的照片,很臟,但是很有沖擊力,都是從他過街的整個生理狀態。

新空間彩色攝影大師——斯蒂芬·肖爾

(1947-)

“作為攝影師,我想拍的是表象,但事物的表象是各種深層力量的標誌。”

6歲時,他玩照相機。65,438+04歲時,他把三張照片賣給了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65,438+07歲時,他成為了安迪·沃霍爾的特約攝影師。23歲時,他成為第壹個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舉辦個展的在世藝術家。35歲時,他成為哈德遜巴德學院攝影系的負責人...他不是牛,《照片的本質》這本書絕對是壹個專業的攝影師,攝影師,對研究照片的本質感興趣。

照片的本質

在這個時代,尤其是彩色照片,嘈雜而熱鬧,總想表達興趣、意義、思想和情感...像斯蒂芬·肖爾這樣拍出“空”色照片的很少。物質層面,描述層面,心理層面,心智模式...攝影作品的本質看似極其精煉的廢話,但這就是攝影作品的本質:世間無有;只有沈默。

時尚攝影之父——馬丁·蒙卡西

(1896-1963)

匈牙利人並不出名。他在攝影史上的貢獻在於,他把自己早期在體育攝影中的動態表現方法運用到了後來的新聞攝影和時尚攝影中,達到了別人無法企及的高度。同時,他也將工作室裏精心操控的時尚,帶著真實感帶到了戶外。他在海灘、農場和田野裏拍攝了許多寫實、動感的作品,是當代快照美學無可爭議的鼻祖,他對時尚攝影的影響壹直延續到1940年代。

正是馬丁·蒙卡西(Martin Munkasi)拍攝的壹張三個黑人男孩奔向利比亞壹個湖泊的照片,改變了布列松24歲還在畫畫時就開始拍照的生活。布列松曾回憶說,這是唯壹壹張影響了他的照片,讓他覺得攝影可以在壹瞬間達到永恒。

彩色攝影大師-彼得·特納

(1934-)

"堅持使用有焦距的鏡頭,妳會提高很多."

出生於紐約奧爾巴尼。彼得·特納對色彩有著獨特而深刻的見解,他對色彩的熱愛已經達到了壹種嚴重的癡迷。作為彩色攝影的先驅,他在彩色攝影剛剛興起的時候就開始了這方面的探索,對色彩和幾何的把握能力超過了其他任何壹位攝影師。在他的攝影作品中,冷暖色彩的鮮明對比是他創作的重要元素。我們不僅能看到紅色和藍色的突兀碰撞,還能看到紫色和橙色的地平線。著名攝影評論家A.D. Coleman曾用壹句話形容彼得·特納:“他對事件很敏感,色彩飽和度很強,處處都有獨特的差異。”

《時代廣場》

當許多攝影師只拍攝黑白照片時,特納在彩色攝影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彼得·特納無疑是“治愈系”中的彩色攝影大師

  • 上一篇:薛丁山的歷史原型是誰?薛丁山的結局是什麽?
  • 下一篇:周曉看歷史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