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四年級語文下冊第7單元4“緬懷張自忠將軍”

四年級語文下冊第7單元4“緬懷張自忠將軍”

真正的將軍——記張自忠將軍

?《紀念張自忠將軍》是臺灣現代作家梁實秋晚年寫的壹篇散文。文章回憶,抗戰時期,筆者參加全國政協華北視察慰問組,在前線見到了著名愛國將領張自忠。

壹、梁實秋與魯迅的筆戰

?梁實秋(1903—1987)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1923赴美留學,30年代在《新月》雜誌任編輯。他曾經和魯迅等作家爭論過文學的階級性。他壹生致力於英國文學的翻譯和研究,並以散文著稱。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有很多著名的作家,但很少有像梁實秋那樣在很多方面都取得成就的。說到梁實秋的壹生,不得不提三件事:雅舍的雜文創作,莎士比亞全集的翻譯,與魯迅的論戰。尤其是與魯迅的論戰,是民國文學史上的壹大亮點。

?從65438年到0949年,梁實秋隨戰敗的國民黨去了臺灣省,然後“消失”了相當長壹段時間。建國初期,我們是通過魯迅的文章才知道梁實秋的。魯迅直言,梁實秋是“壹個失去家庭的資本家的走狗”。《魯迅全集》收錄了數十部從教育理念、文學思想、翻譯理論乃至人性、政治等方面批判梁實秋的作品。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麽?

?這場曠日持久的筆戰源於1927。留美歸來的梁實秋應復旦荀詢之邀,撰寫並發表了《盧梭論兒童教育》壹文,闡述了他認為文學應表現人性的觀點,指出盧梭的教育思想過於功利,不宜提倡。

?但是,魯迅最崇拜的教育家是盧梭。魯迅能忍受黑自己偶像的想法嗎?

?魯迅看到這篇文章後,發表了針鋒相對的文章《盧梭與胃口》,對梁實秋的觀點進行了反駁。過了兩天,還是意猶未盡,魯迅又寫了壹篇《文學與流汗》,“鞭打”梁實秋。

?當時梁實秋還只是壹個青年學生,而魯迅已經在文藝界有了相當高的地位。但面對魯迅連續兩篇批評自己的文章,年輕氣盛的梁實秋惱羞成怒,趕緊在報上回復:

?“有壹種人,就是‘不滿現狀’。今天有毛病,明天又有毛病,於是有說不完的雜七雜八的感覺。有人開藥方,他特別不滿意:這藥太涼,那藥太熱;這藥太猛,那藥太慢。把所有的藥方都壓低到壹無所有,仿佛害怕壹旦現狀讓他滿意,他就不會有雜感的出現。”

?文人批評人真是壹針見血。

?到了1929,他們之間的爭論達到了高潮。我們知道,梁實秋為中國人研究外國文學做出了巨大貢獻——翻譯了《莎士比亞全集》。他對翻譯有自己的看法。1929年魯迅翻譯了盧娜·卡爾斯基的《文學與批評》。讀完後,梁實秋批評道:

?“硬譯,強譯,死譯,壹些奇怪的句法,讀了等於沒讀。”(論魯迅的“硬譯”)

?魯迅也馬上寫了《硬譯》《文學課》來反駁。而且在他的影響下,當時文壇上很多支持魯迅的作家也加入了爭論,紛紛把矛頭指向梁實秋,卻又接連被梁實秋罵得落花流水,馮乃超就是其中之壹。

?據說魯迅了解情況後,冷冷壹笑,說:“超級嫩。這次我必須這麽做。”他馬上寫了《失去家園的資本家的絕望走狗》,翻譯問題直接上升為階級問題和政治問題。

?此後,他們之間的爭論就壹發不可收拾,並且壹直從文學領域向其他方面擴展。由於他們深厚的個人修養和文化背景,這場論爭成為民國文壇上的壹件盛事,向世人昭示。

?1936年,魯迅去世。但這壹次,梁實秋作為“終生之敵”沒有出聲,後來也沒有說過魯迅壹句壞話。多年以後,他的女兒去美國讀書,才發現父親制造了這麽驚天動地的事件,疑惑地問他:“妳為什麽這麽討厭魯迅?”梁實秋垂下眼簾,憂郁地說:“沒有仇恨,只是在很多問題上看法不同。”

?張自忠是二戰期間死於反法西斯陣營的最高級別將領。他是集團軍總司令,卻親自帶領部隊沖在最前面。他在臺兒莊與日軍浴血奮戰,也默默背負了漢奸的名號。在1940的早夷之戰中,他身先士卒,身中數槍。他死時只有49歲。日軍也對他肅然起敬,先為他的死歡呼,再莊嚴敬禮。國民政府為他舉行國葬,十萬人送行。周恩來稱他為“忠誠和英雄主義精神,可視為中國抗日軍人的靈魂”。他的人生看似復雜,其實也很簡單,可以用七個字來概括:“我以血薦軒轅。”

?1940年5月,日軍發動棗宜戰役。當時33軍只有兩個團駐紮在香河西岸。張自忠作為集團軍總司令,本可以避免親自領兵進攻作戰。但他不顧部下多次勸阻,執意由副總司令留守,親自帶領2000余人於5月6日晚渡江。

?1940年5月1日,張自忠親自告訴全體部隊和將領:“國家已經到了這樣壹種狀態,除了我們為之而死,別無他法。我相信,只要我們下定決心,我們的國家,我們五千年的民族,絕不會死在區區三個島奴手裏。為國家和民族而死的決心,海不清,石不爛,永不改變。”張自忠率2000余人東渡香河後,壹路奮勇出擊,阻擊日軍13師。日軍隨後以優勢兵力包圍並打擊張自忠部隊。張自忠毫不退縮,指揮部隊連續十余次殲滅敵眾我寡1.5倍之敵。

?張自忠殉難當天(1940 5月16日),38師師長黃維剛率敢死隊,夜間持輕機槍突襲南瓜店,勇敢奪回張自忠遺體。日軍下令停止飛機轟炸,以免傷害張自忠的身體。

?張自忠的屍骨運回後方後,發現他身上有八處傷口,其中兩處是炮彈傷,壹處是刺刀傷,五處是子彈傷。後來,他的遺體被運往當時的戰時首都重慶安葬。途經宜昌時,10萬軍民恭恭敬敬地將靈柩送上河堤,期間日本飛機三次飛越宜昌,祭奠的人無壹幸免,逃之夭夭。

?1940年5月28日上午,靈柩運往重慶朝天門碼頭時,蔣介石、馮玉祥等國民政府軍政要員佩戴黑紗,站在碼頭迎接靈柩,並登上靈柩周圍的車輪,以示敬意。蔣介石在船上的“摸棺材”感動了在場的所有人。蔣介石親自扶著靈柩,然後登上樓梯,護送靈柩經過重慶。國民政府發布國葬令,頒發“訾榮壹號”榮譽和哀悼,在烈士祠安放張自忠牌位,位列第壹。28日下午,各界人士在楚奇門為張自忠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儀式。

?張自忠殉難時,年僅49歲。他的妻子李敏慧女士因悲傷過度絕食七天而死亡。夫妻二人合葬在重慶梅花山腳下。

三、大名鼎鼎的張自忠的外號——張皮皮

?梁實秋記錄了他在張自忠將軍防地的所見所聞,表現了這位愛國將軍的崇高地位和潔身自好,深深欽佩他對國家的忠誠和戰鬥的勇氣。文章既寫了張自忠將軍令人敬佩的高尚品格,又表現了壹個愛國知識分子在抗日戰爭時期對國家命運的關心和救亡圖存的歷史擔當。

?妳知道梁實秋這位令人敬佩的將軍有個外號叫“張皮皮”嗎!

?1923年秋,時任陸軍視察大使兼11師師長的馮玉祥率壹軍進駐北京南苑。張自忠是學校營房的壹名營長。部隊開始進行冬季大規模訓練,適逢持續大雪和嚴寒,不少官兵畏難情緒高漲。壹天,張自忠把全營官兵召集起來,大聲問:“如果敵人在下雪天進攻怎麽辦?”官兵回答:“忠誠反對!”張自忠接著說:“既然已經下雪了,妳都不想練了,還談什麽打仗?當兵的第壹條規則就是不怕苦。現在,請脫下妳們的棉衣,跟我壹起跑吧!”說完,他幹脆脫下了棉衣。全營官兵都驚呆了,然後脫下棉衣,跟在張自忠後面在雪地裏跑。從此,“張皮皮”的外號不脛而走,在西北軍中不脛而走。

四、北京僅有的三個“地名”。

?北京有成千上萬的街道和小巷,其中壹些有著不同尋常的起源。比如文昌巷胡同,廣寧波街,以官職命名,柳蘭素胡同,以特長命名。

?與人有關的街道名稱很多,但北京以現代人命名的街道只有三條,即西城區的通路、東城區的趙路和張自忠路。這三個名字屬於三個為國捐軀的抗日名將。都在馮玉祥手下服役,馮玉祥任二十九軍將軍期間都在北京生活。

?這三條以抗日英雄命名的街道,建國後仍沿用原名。文革期間,通路改名為四新路,趙路改名為中華路,張自忠路改名為工農兵東街。文革結束後,北京市政府決定於6月1984+10月恢復原名。

?1949 65438+10月20日北平和平解放後,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在西柏坡召開。會上有兩個決議:壹是決定中央領導機關遷到北京;第二,進入城市後,街道和地名不會以中央領導人的名字命名。為什麽國民黨北平政府命名的上述三條街道的名稱在新中國還在使用?這是因為在6月1952,11日,毛澤東親自為三位抗日英雄頒發了烈士證書。童、趙、張自忠對抗日戰爭的貢獻得到了新中國的承認和隆重紀念。

  • 上一篇:中國橋牌文化存在了多少年?
  • 下一篇:如何看待2021年9月即將實施的契稅法,會有什麽影響?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