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股票市場風險分析

股票市場風險分析

股票市場風險分析

觀察中國股票市場的風險,需要有效地把握風險的結構和度量風險的實際分布。可惜在本輪暴跌之前,尤其是上證指數觸及4000點之後,各種恐高的聲音再次響起。其中,擔心風險暴漲要求政府幹預的人有兩個原因:壹是股指漲得太快太高;二是新股民太多,太盲目太沖動,甚至有媒體嘲諷農民工是股市過熱的證據。這是判斷風險的依據嗎?雖然從指數中可以看出股市風險,但這只是表象。這種表象背後更重要的是市場各利益相關者的信息風險,即信息不對稱、信息缺失和信息操縱風險。

中國股市此輪暴跌近20%。十幾天的反彈,好像也過去了。是什麽原因造成的?如果我們仍然只看到數百家公司股票連續下跌,市值損失數萬億元,如果單純地認為這是股票交易印花稅造成的過錯,或者是真假“洋鬼子”的過錯,我們甚至暗自慶幸這是對新股民的壹次很好的風險教育,而沒有進行系統、深入、貼近實際的思考,那就有點不知道教訓,甚至白交學費了。從這場風暴前後各市場參與者的表現,以及管理層和媒體的動作來看,如果中國股市隱藏的內外缺陷得不到有效管理,這個市場的中長期風險將比眼前的短期風險更大、更危險、更有害。

首先看內在風險。從結構上看,除了系統性風險之外,資本市場最直接的風險是投資產品本身的信息風險,即投資產品信息傳播不完整、不及時、不對稱,或者虛假信息、欺詐、操縱等造成的風險。以股票為例。作為壹種投資產品,股票的風險主要包括公司治理風險、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這些風險都表現為公司信息和信息披露風險。特別是以違法或違規的方式在市場上選擇性傳播與經營狀況和盈利預期直接相關的信息,是導致市場變化和投資者異常行為的直接原因。比如杭蕭股份(19.59,-0.45,-2.25%)近期的股價變動,就典型地反映了信息傳播不對稱的危害。

此外,歷史原因導致的股權分置問題在短時間內發生了股權制度的重大變化,導致市場由熊轉牛的突變,但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在公司治理方面的行為偏好,尤其是只關註自身利益的習慣,不可能在壹夜之間完全改變。無視全體股東的長遠利益和公司的未來,大股東在股權分置改革前已經充分享受了特殊的股權利益,進而得到了實現這次股權分置改革帶來的利益的機會。這種壹次性的制度紅利很可能扭曲大股東的行為,造成公司治理常見的短期後果,比如大股東會盡力做好短期業績,或者制造有利題材配合減持非高價等。如果出現這樣的結果,那麽這樣的股權分置改革將是可悲的,中國也將如此。

從市場角度來看,與其他風險相比,市場操作風險可能是投資者最容易感受到的。因為隨著股指的漲跌和股價的波動,操作風險也隨之波動。如果拋開其他因素,就市場運作而言,通常有三大風險直接呈現在所有投資者面前:壹是估值風險,二是資金流向和方向的信息風險,三是投資者博弈風險。從實際操作來看,尤其是短線操作,由於市場是建立在實力基礎上的,擁有資金話語權的主力機構永遠是市場的主導者,而大多數中小散戶是羊群效應中的跟隨者,根本無法與主力抗衡,所以市場操作風險主要取決於主力機構。

比如前兩年上證指數只有1,000點,主力當時並不認可市場,所以股市還是走熊。現在中國的經濟基本面沒有發生巨大變化,但是股市已經完全變了。可見,市場的估值主要取決於主力的盈利預期。在基本面不變的情況下,股市壓力越低,募集的資金就越多,未來的利潤就越高。市場的這種估值風險不僅表現在大盤上,還直接表現在主力對個股和板塊的操縱上。這是其中之壹。其次,關於資金流向和方向的信息也被主力掌控,對市場運行影響較大。因為主力資金不僅會影響股價,還會暗中掌握和操縱資金的流向和方向。這就構成了資本信息的不對稱風險。另外,從博弈關系來看,雖然市場上有很多散戶,但能利用各種交易手段影響股價的主要是主力。所以,只有主力機構才是市場的麻煩制造者,才是市場風險的來源。主力的動作會直接影響市場的短期交易風險。

除了這兩種固有風險,還有壹種隱性風險,即中介和信息服務風險。這是券商等中介服務機構的不完全、隱晦的不公正導致的投資風險。這種風險通常有兩種表現形式,壹種是對客戶實施差異化服務。比如為主力資金提供了各種買賣便利,但缺乏對中小散戶的包括理財指導、風險提示等最起碼的市場服務;信息產品的供應也有差異。比如,壹些中介機構將自己的研究報告在不同的時間、以詳細的文字分發給不同的對象,造成信息不對稱,進而導致不同對象交易時間事實上的不公平。這種不對稱的信息服務往往對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散戶產生更大、更直接的影響,從而構成對股市的短期擾動。

股市的內在風險還是很多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但是,無論它們的表現形式是什麽,有壹點是肯定的,那就是作為市場參與者,由於利益的不同,利益相關者在博弈過程中的立場並不壹致,因此對市場的影響是完全不同的,由此引發的市場風險也是大相徑庭的。從主導來看,首先是上市公司,其次是各類機構,最後是散戶。而散戶由於投資偏好不同,無法形成影響市場的合力。所以說散戶的話,其實是有誤導性的。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博弈有兩種可能的結果。壹種是以強淩弱、竭澤而漁的方式掠奪財富,最終導致市場生態整體惡化,風險極大;再壹個是* * *孕育* * *榮耀,形成壹個投資預期合理的市場生態。目前要特別註意前壹種結果,這是壹種危險的遊戲,需要從制度上予以制止。

在觀察股市風險的構成時,除了內部風險,還有兩個外部因素也會對股市造成局部的系統性損害。壹個是誤導輿論的風險,壹個是監管不當的風險。

輿論誤導風險主要是媒體或其他機構信息傳播不當導致的市場風險。這種風險有的可能是因為不了解市場經濟規律,或者不能公平對待不同的市場主體;其中壹些可能是為了商業利益而被故意操縱的。比如娛樂性的財經報道,為了吸引“眼球”,故意放大極小概率事件,甚至歪曲事實真相,以獲得轟動效應;再如,壹些媒體熱衷於嘩眾取寵,追逐“名人”“洋人”,大放“狠話”“怪話”,操縱話語權,以求賣點;再比如,壹些證券機構及其發言人出於商業原因,在不同時間對股市進行歸納性評價,等等。

在所有這些案例中,輿論誤導的風險都有壹個共同的特點,即擁有輿論優勢的利益相關者為了自身利益影響輿論導向,違背了財務信息系統、完整、對稱、均衡傳播的“三公”原則,從而誤導公眾,造成人為的市場風險。第壹個結果是市場短期波動加大,效率降低,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減弱;第二,對於投資者來說,意味著更高的投資成本,更低的投資判斷,更多的操作失誤。在信息主導的虛擬市場中,這是壹個容易導致局部系統風險的人為隱患。

至於監管風險,有兩個方面。壹個是監管不足的風險。比如影響市場的主導力量,如上市公司監管、各類機構合法合規經營監管等是否到位,將直接影響市場的基礎和整體質量,券商等中介機構在為散戶提供服務方面的監管,尤其是風險提示是否到位,也將直接影響市場心態甚至輿論;還有監管不當的風險,包括政策措施不當、時機不當的風險,也會影響市場的正常運行。

觀察中國股票市場的風險,需要有效地把握風險的結構和度量風險的實際分布。可惜在本輪暴跌之前,尤其是上證指數觸及4000點之後,各種恐高的聲音再次響起。其中,擔心風險暴漲要求政府幹預的人有兩個原因:壹是股指漲得太快太高;二是新股民太多,太盲目太沖動,甚至有媒體嘲諷農民工是股市過熱的證據。這是我們判斷風險的依據嗎?

更奇怪的是,很多吃過洋面包的專業人士和財經媒體都在發出這種聲音。比如有媒體說中國投資者搶著拍泰坦尼克號,壹艘冰冷的沈船,等等。這種用高度煽情的語言,沒有定量分析的報道,出自專業媒體,實在不可思議。

很容易理解,股指背離基本面,漲得太快太多,需要價值回歸,有市場調整的風險;如果壹些新投資者缺乏必要的投資理財知識和風險防範意識,需要時不時的提醒和告知,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僅以指數高低或投資者開戶數來判斷股市風險,就太簡單、太教條、太離譜了。

雖然從指數中可以看出股市風險,但這只是表象。這種表象背後更重要的是市場各利益相關者的信息風險,即信息不對稱、信息缺失和信息操縱風險。股市風險信息的誤導,本身就是壹種可笑而可悲的人為風險。

從宏觀基本面以及近期上市公司和證券市場的各項指標來看,短期內都有可喜的成績,也就是說短期內不存在能夠改變股指牛市格局的重大因素。令人擔憂的是,如果不處理好上述中長期缺陷,可能會導致未來的市場風險。這是目前中國股市的基本情況。所以,僅憑指數來評論股市的風險是非常粗略的。

希望這壹輪暴跌所付出的代價能讓我們看到這壹點。在對股市風險的評估中,我們可以拿出充分令人信服的事實和量化指標,而不是為了不可告人的商業目的,在那裏蒙蔽人或愚弄人。

  • 上一篇:有壹個關於宋武的小故事。
  • 下一篇:冷戰思維有哪些表現?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