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頤和園的幾個必看景點。

頤和園的幾個必看景點。

東宮門區在頤和園的最東部。這個地區曾經是清朝皇帝從事政治活動和日常生活的地方,包括南北朝時期的仁壽殿、房屋、臥室、大戲臺和庭院。東宮門現在是頤和園的正門。它從西向東,所有的彩色圖案都畫在門楣屋檐下。六扇朱砂門嵌著整齊的黃色門釘,中間屋檐下掛著壹塊九龍大匾,上有“頤和園”二字,是光緒皇帝親筆題字。大門前禦道上的雲龍石雕,雕有兩條戲珠龍,雕於乾隆年間,是從圓明園(安佑宮)遺址上搬來的。它是皇帝尊嚴的象征。東宮門是清朝皇後專用的。

仁壽殿在頤和園的東宮門。是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坐堂聽政、會見外賓的大殿。原名秦征堂,光緒年間重修,改名仁壽堂。東面為七間房寬,兩側為南、北堂,前有仁壽門,外有南北九清房。青銅龍、鳳凰和鼎都雕刻精美。

排雲店

排雲殿位於萬壽山前的建築中心。原是乾隆為其母六十大壽而建的大報恩延壽殿。慈禧重修時改為排雲殿,是慈禧在園中居住和生日接受朝拜的地方。“排雲”壹詞取自郭璞的詩《仙女排雲山,但見金銀臺》,意為仙女即將出現在縹緲的仙山瓊閣。從遠處看,排雲殿、排雲門、金水橋、二宮門連成壹條直線。排雲殿是頤和園最壯觀的建築群。

樂壽堂

樂壽殿是頤和園住宅區的主要建築。始建於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毀於鹹豐十年(公元1860),建於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樂壽堂面向昆明湖,背靠萬壽山,東臨仁壽堂,西臨長廊。這是公園裏居住和玩耍的最好地方。大殿前有慈禧乘船的碼頭“樂壽堂”。黑底金字的橫匾是光緒書法。院內種植玉蘭、西府海棠、牡丹等名貴花木,寓意“玉堂富貴”。樂壽堂的大廳裏有寶座、禦閣、掌扇、玻璃屏風。座位旁邊是兩個裝著青龍花的大圓盤,用來聞水果的香味,還有四個大銅爐,上面放著九個桃子,用來燒檀香。西套房是臥室,東套房是更衣室。室內紫檀木衣櫃是乾隆時期的遺物。樂壽堂院內陳列有青銅鹿、鶴、花瓶,寓意“六合太平”。醫院裏的花有玉蘭、海棠、牡丹等。名花滿院,意為“玉堂富貴”。這裏的玉蘭很有名,現在《邀月圖》前面的壹棵就是乾隆從南方移植過來的。

昆明湖

昆明湖是頤和園的主要湖泊,占公園總面積的四分之三,約220公頃。南面的前湖區碧波蕩漾,煙波浩渺,西面跌宕起伏,北面亭臺樓閣。湖中有西堤,上有桃柳成星;這座17孔橋橫跨湖面,湖中的3個島上也有不同形式的古典建築。

佛香閣

佛香閣位於萬壽山中心的山腰上。它建在壹個方形橋臺上,橋臺高度為21米。它是壹座八面、三層樓、四個屋檐的建築。亭高41米,亭內有八根巨大的鐵紫檀擎天柱,是壹座結構復雜的經典建築。原亭鹹豐十年(1860)被英法聯軍焚毀後,於光緒十七年(1891)重修,光緒二十年(1894)竣工,是頤和園最大的工程。亭子是專門用來“接佛”的,供皇室在此燒香。

李婷餐廳

聽蘭閣原為乾隆皇帝為其母看戲而建,有兩層戲臺,故名“聽蘭閣”,因為古人常用黃鸝之聲比喻音樂之美。鹹豐十年(1860)被英法聯軍燒毀,光緒年間重建。在德和園戲樓建成之前,慈禧經常在這裏看戲,宴飲。現在,李婷餐廳已成為壹家專門經營宮廷菜肴的餐廳,並為數百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提供過服務。李婷餐廳是壹家著名的宮廷美食餐廳。

銅牛和十七孔橋

十七孔橋位於昆明湖上,飛在東堤和南湖島之間,連接迪迪島。這是花園中最大的石橋。石橋寬8m,長150m,由17橋孔組成。石橋兩側的欄桿上雕刻著500多只大小不壹、形態各異的石獅子。

銅牛在昆明湖東岸,十七孔橋東橋頭北側。1755用銅鑄造,被稱為“金牛”。銅牛是為了抑制洪水而設計的。

謝曲花園

諧趣園位於萬壽山東麓,是壹座具有南方園林風格的獨立園林。清漪園原名惠山園,是仿照無錫惠山機場園而建的。嘉慶十六年(1811)改建後,更名為“和諧園”,有“外守清幽趣,內作諧中野”之意,有乾隆皇帝“壹亭壹徑,滿諧奇趣”的詩句。園內有十三個亭、臺、堂、閣,與數百條遊廊、五座橋以不同形式相連。公園東南角有壹座石橋,橋頭石廣場上有甘龍題寫的“知魚橋”二字,取材於莊子與惠子關於“秋水城”的爭論。

後山後湖景區

後山後湖景區位於頤和園的最北部,建築少,林木蔥郁,山路蜿蜒,清幽雅致,與前山的壯麗形成鮮明對比。壹組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藏式建築和蘇州街,布局緊湊,各有趣味。

  • 上一篇:馬刺和勇士1111113是什麽時候打的?
  • 下一篇:北良村的歷史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