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歷史課堂中預設與生成的關系

歷史課堂中預設與生成的關系

新課程背景下的歷史是壹門綜合性課程。通過對歷史事實和歷史人物的學習,逐步培養學生包括歷史觀、自然觀、政治觀、人生觀在內的科學價值體系。在壹級課程目標體系中,除知識目標外,新課程特別強調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目標。這給我們的課堂實踐帶來了新的思考。因此,在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教學不再是單純以傳授知識為目的的活動,而是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註重提高學生完整人格和科學價值觀體系的活動。所有圍繞目標構思的課堂預設,都不是壹個死板、封閉、單線的活動計劃。在預設的基本框架下,要為課堂生成留下線索和空間,使課堂成為壹種主動的、開放的、非線性的活動,讓師生在動態的、開放的課堂氛圍中不斷交流、碰撞,在充滿活力的活動過程中燃燒激情、點亮智慧。

那麽如何在開放的課堂中發展,以預設為基礎,又不局限於預設?下面,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拙見。

1圍繞目標精心預設,為課堂生成培育土壤。

為了在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課堂的組織結構和思維訓練必須具有開放性和靈活性。但是,教學活動畢竟是壹項科學而復雜的活動,開放必須有其邏輯語境。第二,不是歸山無組織的問題。因此,在組織課堂教學時,必須精心預設,以實現新課程的目標。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默認為課堂教學設定基本的活動規範、程序和內容。但任何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教師基於經驗對學習情境的判斷在壹定程度上是主觀的,這就為課堂上經常出現的“意外”埋下了伏筆。如果壹個教師具有高尚的教育情懷和深厚的教學功底,他就不會壹味地熄滅學生在“意外”中閃現的智慧火花,而往往會因勢利導,激發他們逐漸萌芽的生命內力。所以,在每壹節的教學預設中,都要充分考慮課堂上會出現的可能性,設計幾種方案來應對這種可能性,讓我們的課堂顯得風平浪靜。並且絕不為了課堂秩序和僵化的課堂結構,當場野蠻地破壞學生的奇思妙想來樹立自己可笑的權威。長此以往,學生會在歷史課上出來記幾個史實和人物,自己沒有任何想法和能力。好的預設壹定會為課堂生成預留空間,也為生成提供土壤。生成不僅是瞬間的智慧,也是教師課前預設的壹部分。

以“洋務運動”為例,是了解和掌握洋務運動的時間、代表人物、口號、內容、評價等洋務運動的基本歷史知識,培養學生正確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該課程的教學要突破壹個重點和難點,即洋務運動的概念,因為對洋務運動概念的理解影響到學生對整個知識的理解、消化和吸收。因此,在教學設計中,要註意教材材料的使用,引導學生解讀教材文字和相關圖片,使學生認識到這些新事物是中國古代走向近代的開端,為客觀評價洋務運動奠定了部分基礎;評價洋務運動時,在教學設計上,組織學生分成正反兩方,用教科書提供的證據進行辯論。利弊得失在於洋務運動包含了許多成功的因素,使中國成功地邁出了現代化的第壹步。反對的觀點認為洋務運動沒有起到積極作用,最後只是以破產告終。在學生辯論的基礎上,老師做壹個總結。我們不強求統壹學生的觀點,只要合理就行,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這種課堂設計已經具備了動態開放課堂的特點。學生在辯論中必須在歷史事實的基礎上產生新的觀點,這為學生閃現智慧火花提供了土壤。

2 .自主合作的課堂學習,超越預設,在動態中生成。

在新課程背景下,特別強調在合作中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徹底打破了教師的中心化教學。在開放的課堂活動、知識的獲取、能力的培養過程中,學生的學習過程可能符合細致周到的預設,但學生的自主性也使學生的思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在學生獲取信息多樣化的條件下,他們的前知識可能比我們想象的更豐富,這使得課堂可能是豐富多彩的。在課堂的動態變化過程中,教師以預設為前提組織教學,但學生的能力可能會超越預設。如果教師不拘泥於預設,及時調整教學程序,師生的知識能力和情感價值就會在互動過程中得到提升。

在“辛亥革命”教學中,正確理解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是重點和難點。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提出了壹系列問題:辛亥革命是壹場怎樣的革命?辛亥革命的偉大功績是什麽?辛亥革命是否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希望在教學中,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教材,聯系之前所學,然後通過小組討論和老師指導,對上述問題進行分析總結,從而得出結論。討論中,同學們提出了新的問題:通過閱讀課本,同學們發現,清帝退位是在袁世凱的壓力下完成的。為什麽袁世凱沒有推翻清朝,而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武昌起義時,孫中山還在國外。他為什麽說孫中山領導了辛亥革命?學生的問題讓我們清楚地看到了學生縝密的邏輯思維和對科學歷史觀的簡單理解之間的矛盾和困惑。由此,課堂教學不再受制於預設的課堂組織程序和基於知識的討論,教學程序需要重新調整。課堂討論不再是老師預設的問題,而是學生產生的新的困惑。通過在老師指導下的討論,他們明白了真正迫使清帝退位的力量是蓬勃發展的革命力量,而不是袁世凱本人。袁世凱借革命力量,從而竊取革命成果。袁世凱稱帝,宣告辛亥革命失敗。這種教學過程的調整是有意義的,它的課堂價值在於真正解決學生的困難,也為他們提供了樹立正確歷史觀和價值觀的合理途徑。

3 .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為生成提供了主觀條件。

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中的地位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在以知識為基礎的課堂活動中,教師處於主導地位,掌握著課堂話語權。在教師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學生被動接受,創造性思維被禁錮,能力得不到很好的發展。所有的教學活動都在教師的控制之下,學生的知識和能力不能超出教師的預設。這就需要老師倒出壹碗水,可能還需要儲備壹桶水。導致學生的知識和能力無法超越老師。如果壹個老師的知識和能力有限,他的學生豈不是更差?所以我們希望在課堂上,老師和學生享有平等的話語權。學習的主人是學生,我們不應該把他們異化為學習的奴隸;老師不應該是留聲機,學生是錄音機;問題的最終評判權不應該只屬於老師,不應該有標準答案。

“戊戌變法”這壹課,就是要讓學生認識到,戊戌變法是壹場資產階級的改革運動。資產階級改良派希望通過政治改革的道路發展資本主義經濟,在中國實行君主立憲制,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具有進步意義。但資產階級改良派由於自身的軟弱和妥協,只采取改良的方法,把希望寄托在封建反動勢力和權力上,遠離人民,懼怕人民,所以得不到人民的支持,所以戊戌變法註定失敗。但學生在了解了壹些簡單的歷史事件後,指出戊戌變法不是資產階級的維新運動,因為這場運動的主要成員不是資產階級成員,他們的階級地位仍然屬於封建官僚。我們不能簡單地否定這種大膽的提法,而應該鼓勵他們積極的思考。教師應該平等地參與問題的討論。這樣歷史和歷史教學才會大放異彩,才會出現燦爛的局面。

簡而言之,課堂是在變化和發展的。在歷史教學活動中,教師只有平等參與活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精心設計課堂的前提下,不拘泥於預設,在動態變化中不斷超越,才能讓學生不僅在課堂活動中獲得知識,而且在生活體驗中展示智慧,培養能力。

  • 上一篇:Xi安為什麽叫Xi安?有典故嗎?
  • 下一篇:戰國(陽城)河南登封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