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與竹燈相關的竹燈

與竹燈相關的竹燈

竹燈是安徽銅陵市傳統民間藝術的傑出代表之壹,在銅陵市鐘鳴鎮已流傳數百年。竹燈又叫“戲燈”、“踩燈”、“走燈”、“唱燈”,是壹種民間歌舞。元宵始於明末,盛於清代。每年當國家繁榮、人民平安、風調雨順的時候,它都會組織起來,祈求來年豐收、身體健康。

竹燈是以竹子為骨,紮成馬頭、馬尾辮的形狀,再用紙糊上,燭光點燃,用前面的馬頭和後面的馬尾辮固定在人的身上,類似旱船。隊伍四十多人,八匹馬,八個人騎,兩個小學生,壹個扮成書生拿著扇子,壹個舉著旗子,各騎壹匹紅馬;兩個小醜,打扮成頑童,各騎壹匹白馬;另外兩對夫婦,打扮成鄉村女孩和青年,騎著黃馬。四個四角燈和兩個城墻和門條。在壹個騎著紅馬的年輕人帶領下,他在廣場上表演了各種隊形變化的舞蹈,音樂有《五環之環》、《灌缸之歌》、《賣雜記》等。銅陵的竹馬燈大多表演三國演義的故事。表演者有不同的面孔和服裝。他們出現的時候都是由範冰頭、小醜、學妹劉狀元、王凡等帶領。,而且他們也是八人八騎。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節,、鄧等浩浩蕩蕩的表演隊,伴隨著龍燈隊,或走村串戶,或進城踏街,或定點表演,熱鬧非凡,沿途家家戶戶放鞭炮迎接,俗稱“路燈”,祈求平安。

竹燈的表演取材於《三國演義》中的幾個章節。其主要內容是:劉備在長阪坡大敗後,關羽和甘密夫人被帶到營中。因為關羽對被害者很忠誠,從前在美國,決定把他們帶回來。這個故事也被稱為“關公黃傑騷”。演出的人物有關羽、劉備、張飛、趙子龍、呂布、袁紹等。表演時配以高照(大紅燈籠)、虎頭牌、彩傘、竹馬、竹雲、轎子、威武旗隊等。表演者臉上都化著妝,穿著戲裝、頭盔、皮鞭和靴子,圍繞故事中的情節,經過民間藝術的加工。

關於竹燈的來歷,還有壹個美麗的傳說:相傳明末清初,村子西南有壹座山叫朱馬公,晚上經常能聽到鐘聲。後來有人找到了紅臉男。村長和族長商量後,可能是“關帝大師”出現,想把玩燈籠留作紀念,於是決定請大師用竹簽綁上竹馬,並請壹位裝扮成關公的活菩薩四處遊玩,接受人們燒香、祭祀、許願,代代相傳,就形成了現在的竹馬燈籠。

除了部分服飾,竹馬燈幾乎所有道具都是手工制作。因此,花燈是壹種集故事、民間藝術、民間舞蹈、民間手工藝技能和民間信仰為壹體的漢族民間文化的表現形式。八馬八對雲是演出時的主要道具之壹,都是民間藝人用竹簽紮紙糊,用彩色噴繪而成。彩色雨傘是由竹簽和花絲綢制成的。制作整個道具需要三位藝術家壹個半月的時間。

《竹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列入安徽省第壹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銅陵縣鐘鳴鎮木洞村柏木嶺自然村的“竹馬燈會”是本地區及周邊地區最具廣泛影響力的民間自發春節燈會組織,每年春節都會到周邊村莊走訪。2012 65438+10月30日,記者從市群藝館獲悉,安徽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已於日前向社會公布,銅陵縣木懷珠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據介紹,銅陵縣鐘鳴鎮木洞村村民木懷珠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竹馬燈的傳承人。改革開放以來,他組織了竹馬燈表演,為非物質項目的傳承做出了重要貢獻。銅陵鐘鳴縣穆棱鎮竹馬燈起源於明末,興盛於清代。每當國家繁榮,人民平安,他們就會組織燈籠祈求來年平安。木懷珠多年來壹直在組織這項非物質項目的傳承和鍛煉,現在當地人民每逢春節等重要節日都要表演。

  • 上一篇:現代長城是指長城還是秦長城?
  • 下一篇:我國古建築修繕的意義古建築修繕保護存在哪些問題?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