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旬邑嗩吶的歷史淵源

旬邑嗩吶的歷史淵源

嗩吶是壹種外來樂器。據考證,金元時期由龜茲國(今新疆哈什地區)帶入中國,最早作為宮廷器樂演奏。到了明代,戚繼光在軍隊中作為軍樂使用,後來逐漸傳入民間。上世紀40年代,旬邑人還貶嗩吶藝人為龜茲。旬邑歷史悠久,西周就建立了。旬邑嗩吶歷史悠久,據說有500多年的歷史。這是壹代壹代傳下來的。那時候沒有樂譜,沒有文字,只是口口相傳。20世紀80年代,縣文化館對100余首嗩吶曲目和曲牌進行了發掘、整理、記錄和保存,字數達100余字,並印刷成冊。

旬邑嗩吶根據其所處的地理和自然環境,形成了周派、陸派和北苑派三大體系。嗩吶藝人成千上萬。中原周派的嗩吶委婉活潑,激情灑脫,剛柔交融,富有節奏感;魯派隊伍龐大,以“能言善辯”著稱。其演奏風格粗獷豪放,剛勁有力,顯示出馬奔騰的氣勢;至今以萬眾園老藝人為代表的北派嗩吶,渾厚圓潤,豐滿華麗,纖巧綿長,韻味十足。

旬邑嗩吶是自娛自樂的民樂類。其功能主要是播放婚禮、葬禮、生日、孩子滿月、喬遷等。可以說也是歡樂中的嗩吶,悲傷中的嗩吶!生也嗩吶,死也嗩吶!是普通人在下層社會的生活、生活中抒發感情的最佳載體。旬邑嗩吶是黃土地的靈魂,嗩吶是壹種生命感悟的凝結,是鮮活生命對自然熱愛的激情表達。

旬邑嗩吶雖然與人們的生活有著直接的聯系,但在封建舊社會卻被視為最底層的職業。有個不好的習俗,不能嫁給普通人家,死在祖墳裏。新中國的成立,大大改善了對嗩吶藝人的歧視。尤其是改革開放30年,學嗩吶的藝人不再是周、陸兩大宗親,更廣泛的文化背景的人掌握了這種與廣大民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傳統民間器樂。它植根於民間,陜西的聲震全國。早在1957,嗩吶藝術家車胄就在陜西省第二屆全國民樂大賽中獲得壹等獎。65438-0990,萬中原藝人在鹹陽與日本印度千葉藝術團同臺演出。隨著近年來旬邑經濟的發展,人民對文化生活的需求越來越高。同時,在縣委縣政府的重視和文化工作者的組織指導下,旬邑嗩吶承辦了多次大型文化活動。8月,191,100名嗩吶人參加陜西省九運會開幕式,陜西電視臺春晚,1993。1994應邀赴廣東湛江參加國際歡樂節及中山萬人慈善行演出。1997受邀參加江蘇無錫太湖藝術節演出。2000年參加中國和Xi“千年中國世紀行·千面鑼鼓”活動。2001參加中國、Xi、香港藝術節。2003年在Xi安參加第53屆世界小姐總決賽演出。2005年參加鹹陽美展、海峽兩岸研討會開幕式等30余場國家、省、市大型演出,均獲成功,受到海內外觀眾和許嘉璐的高度評價。因此,旬邑縣被省文化廳命名為“嗩吶之鄉”。

  • 上一篇:如何縮小肚子的尺寸?
  • 下一篇:閆濤產於哪裏?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