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太和縣是哪個省市?

太和縣是哪個省市?

太和縣隸屬於安徽省阜陽市。

太和縣(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

簡介

太和縣隸屬於安徽省阜陽市,古稱商輅、邢丘、秋霖。位於安徽省西北部,黃淮平原南端,阜陽和亳州之間。總面積1822平方公裏。

截至2016,太和縣轄29鎮2鄉,總常住人口1415000人。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11.7億元,其中第壹產業增加值49.5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93.3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68.9億元。第三產業結構為23.4: 44.1: 32.5。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為14963元。

太和縣是中國書畫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糧食生產先進縣、中國綠化模範縣、中國醫藥集散地、中國最大的發制品原料和中國桔梗生產加工基地。

歷史的發展

太和在古代是禹州的地盤。

春秋時期,它屬於宋國,被命名為商輅,也被稱為邢丘和徐秋。宋國曾在此與齊國、楚國結盟,稱為商輅聯盟。

戰國時期屬魏國。蘇秦說魏襄王“南有新處”,就是太和的意思。之後又回到了楚國。

秦統壹後,建立信陽郡,隸屬潁川郡。

西漢置昔陽、樂昌及其新婚妻子宋,屬汝南郡。漢高祖二年(前205年),益封夏侯嬰昔陽千戶。高二年(前182),趙王張敖子壽被封為樂昌侯。宣帝節四年(前66年),外戚王武被封為樂昌侯。

東漢光武建武十壹年(35年),陳尊,陳朋子,封為昔陽侯。建武十七年(41),郭亮以戰功被封為新婚妻子。張開國第四年(79年),將後朝賜與新婚妻子。

三國屬魏,棄宋公國為宋郡。荊楚二年(238),屬譙郡。

西晉棄晴日。金武帝二年(266),宋縣改為汝陰縣。宋、齊屬西汝陰郡。

北魏時期(477-499),廢棄於宋縣。梁位於陳留縣。

隋改陳為郡。

唐貞觀元年(627年),楊穎被廢,並入汝陰(今阜陽),境內設白螭鎮(今原城墻)。

宋開寶六年(973),萬壽縣設在汝陰縣白螭鎮,屬潁州。宣和元年(1119),改稱太和縣,遷至沙河北岸(今舊縣城)。紹興最後落金。吳金,回到宋朝。

元二年(1265),太和入潁州。大德八年(1304),恢復郡,“太”改為“太”。縣衙遷到此地,屬潁州,後屬汝寧府。

明屬南京鳳陽府潁州。

清雍正二年(1724),改為亳州。雍正十三年(1735),潁州升府,復為潁州府。

民國元年(1912),撤銷潁州府,直屬安徽省。民國三年(1914),屬槐泗路,後改為安徽省第七行政監察區。民國三十五年(1946)解放戰爭開始,北有蘆蒿臺縣,東北有阜北縣。

1948全境解放。太和縣成立。1949屬於皖北行署阜陽地區。1951年屬於安徽省阜陽地區。1959 65438+10月與界首合並為頭臺縣。同年四月,恢復太和郡。

行政區劃

1,除法進化

民國初年實行區保制,太和縣劃分為區(按號取品名)和97保。

民國二十七年(1938)實行區、鄉、保、甲制,縣設3區、34鄉(鎮)、478堡。

民國三十四年(1945)區劃調整,34個鄉(鎮)改為30個鄉(鎮),包括西洋鄉、趙四鄉、王杲鄉、關集鄉、三塔鄉、竹園湖鄉、龍裏鄉、光祿鄉、龍泰鄉、姬胡鄉、黑湖鄉、喬奇鄉。

1949新中國成立於10年6月,改為區、鄉、行政村建制,區10,鄉139。10區域為:城關、慈姑、李星、黃水、板皇、趙廟、洪山、光武、大新、袁強。

1950,3月新增雙福鄉,5月新增關集區。富陽被劃入公基區和長春區的趙麗、王瑩、曹麗、長春四個鄉鎮。

7月1952,撤銷稅黃區,增加稅鎮、大黃、長春、三塔、清澗、泥丘、舊縣。至此,太和縣已設立19區。

1953年8月,廣武、蘆村、大黃、季良等區鄉納入界首縣。

1956年,太和縣合並為9個區,1鎮(城關鎮),64個鄉。1957年3月撤區並鄉,太和縣64個鄉合並為45個鄉。1958年1月,疏散區域全部恢復。

9月,太和縣9區1958、1鎮、45鄉改為11人民公社。1960+02新增紅山公社。太和縣有李星、袁強、大新、泥丘、雙福、關集、公基、汾臺、趙廟、舊縣、城關、紅山6個公社12個。

1961年8月,農村人民公社規模縮小,太和縣12公社改為12區,成立71公社。

1969年3月撤區並市,太和縣設20個公社。到目前為止,太和縣有33個公社。

1979年8月,撤銷人民公社,恢復區制。太和縣設立13區(鎮)。同年65438+2月新增公基區和蔡廟區。

1983年5月,人民公社改為鄉人民政府,生產大隊改為村民委員會。

1985年,太和縣由15個區(鎮)、75個鄉、5個鄉級鎮組成。

1986年5月,增設區,轄皮條孫鎮。到目前為止,太和縣共有15個區(鎮),75個鄉,5個鄉鎮,3個街道。1992年,太和縣撤銷所轄15區(鎮)、鄉(鎮),重新設立所轄20個鎮、11鄉。65438至0994,縣經濟開發區變更為安徽太和經濟技術開發區。

1998 65438+10月,桑營撤鄉設鎮。九月,五星撤鄉設鎮。1999 65438+二月,高廟撤鄉設鎮。2001,10,雙廟、阮橋撤鄉設鎮。2003年3月,大廟撤鄉並鎮。2006年9月,進行了村級區劃調整。太和縣村級組織數量由804個(行政村787個,社區17個)調整為311個,其中行政村292個,社區19個。2007年新增1個社區,2008年新增2個行政村。到目前為止,太和縣共有314個村級組織。[4]?

2.分區現狀

截至2016年底,太和縣轄城關鎮、舊縣鎮、水鎮鎮、皮條孫鎮、袁強鎮、泥丘鎮、李星鎮、大新鎮、小口鎮、關集鎮、三塔鎮、雙福鎮、蔡廟鎮、唐三鎮、廟老集鎮、趙廟鎮、公基鎮、墳地29個鎮。太和縣政府駐城關鎮。

地理環境

1,位置和區域

太和縣位於安徽省西北部,東與楊過、利辛接壤,南接阜陽,西接界首,西南接臨泉,北接亳州市譙城區,西北與河南省鄲城縣接壤。全縣位於東經115 25′―115 55′和北緯33° 04′―33° 35′之間,總面積1822平方公裏。東南距豐臺、淮南至合肥224公裏,西北距淮陽、西華至鄭州307公裏。東至金浦路至蚌埠209公裏,西至平漢路漯河210公裏。太和縣南北長52公裏,東西寬60公裏。

2.地質結構

泰和縣地層在0-40米深度內為全新統,40米以下為更新統。上更新統頂部巖性為青黃色雜色亞粘土,顏色雜亂堅硬,幹燥後堅硬,切面光滑,有鐵錳結核和鈣質結核及裂隙,但不發育。新系統分為上、中、下三部分。全新統下段頂板埋深18-24m,厚度約20m。頂部為灰黑色、紫灰色亞粘土,密實,幹燥後堅硬,顆粒細小,稍有滑感,裂隙不發育,含較多腐殖質,可能為風化殼。該層是全新統下段的標誌層。單層厚度4-8m,部分地區大於10m,向東南方向較薄,僅2m左右。中部變為灰黃色粘質粉土或粉砂,厚約4m,向南增厚6-8m。壹般層數多,沈積不穩定,多為粉、亞砂、亞粘土薄層互層。分選性差,在粘質粉土中含有鈣質結核,是全新世與更新世的界線標誌層。

3.地形學

太和縣位於淮北淤地平原西北部,自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以來,從黃河多次向西泛濫淤積開始,以黃河灘地為主要地貌類型。境內地勢平坦,西北高(海拔36.05米),東南低(海拔30.5米),高差5.55米,自然坡度1/10000至1/7000。按地貌成因分類,可分為剝蝕堆積河平原和最新洪泛區。侵蝕堆積的河間平原在河間地區廣泛分布,由青黃色雜色亞粘土組成,頂部為50 cm左右的黑色風化殼。地表平坦,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平緩傾斜。青黃色雜色壤土受侵蝕明顯,沿裂隙呈棱柱狀脫落。被侵蝕的壤土碎片堆積在附近或被再次移動到別處。

4.氣候特征

泰和縣位於亞洲大陸東部。按照中國的自然區劃,氣候分為東部季風溫帶和半濕潤區,接近北亞熱帶氣候,本質上是兩種氣候的緩沖帶。其特點是季風氣候明顯,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氣候溫和,雨量適中,無霜期長。但由於處於兩種氣候的緩沖地帶,天氣往往多變,低溫、連陰雨、幹旱、漬澇、冰雹、霜凍、大風等自然災害時有出現,對農業生產造成不利影響。溫度:年平均14.9℃。65438+10月最冷,平均0.7℃,7月最熱,平均27.9℃,年溫差27.2℃。1959至1985的極端最高溫度為40.8℃。極端最低溫度為-21.3℃,最大最小溫差為62.1℃。太和縣1959至1985,最低氣溫連續五年低於-20℃,最高氣溫連續五年在40℃以上。

  • 上一篇:荊州十大公園有哪些?
  • 下一篇:誰是鐘無艷?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