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川劇形成的歷史背景是什麽?

川劇形成的歷史背景是什麽?

明末清初,由於四川商業經濟的發展,中心城市日趨完善,全國各地的移民進入四川,各種唱戲湧入。

江蘇昆曲也在明末流入四川。進入清朝後,隨著大量朝廷移民、官僚、名士進入四川,昆曲開始受到家人的歡迎,昆曲也大規模進入四川。

昆曲傳入四川後,保留了原有的曲調。但為了滿足四川觀眾的欣賞需求,演唱者全部改為四川話,成為四川昆曲。它們與高腔、胡琴、檀溪等曲調及川劇鑼鼓相結合,以二鍋頭、三鍋頭的形式表演,或與戲曲中的其他曲調相結合。同時習慣上把吹腔融進昆曲腔。

昆曲在與四川話、民樂、川劇鑼鼓的長期結合中,逐漸演變成具有四川唱腔特色的昆曲,即四川昆曲。

1724年,老清華戲團在成都成立,高腔劇種傳入四川,史稱“清劇”。高音調是聲樂調的壹種,唱起來口語化,不帶弦。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曲調,有伴唱和打擊樂的襯托。特色鮮明,個性突出,深受四川人民喜愛。

高腔與四川話、秧歌說唱等地方民間藝術相結合,不斷豐富其表現力,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從1735到1795,胡琴調開始在四川流行。胡琴曲又叫“斯黑仔”,因以演奏小胡琴為主而得名。

胡琴調是在徽州調和漢調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吸收了陜西漢中黃兒的成分,其中還充滿了西皮和黃兒。但在聲調、板塊、過門等方面各有特色,用四川話演唱。

胡琴調融合了四川話、音樂,尤其是川劇、鑼鼓等曲調,逐漸成為四川話。它先是以二鍋三鍋的形式表演,後來又有幾次戲班式的表演。

但秦腔入川較早,壹種說法是明末清初李自成、張入川,另壹種說法是清代康熙時期入川。秦腔在四川的演變形成了壹種彈戲,又稱“川梆子”、“蓋梆子”。

秦腔在四川的演變過程中,為了適應四川觀眾的習慣,先把秦腔改成了川劇。同時逐漸與胡琴、高腔等聲腔和川劇鑼鼓結合,或分組表演。當時很多川劇都是以打戲為主,也融合了胡琴和燈光。

燈調又稱“肥管”,起源於四川民間元宵節習俗、民間歌舞、音樂。主音腔配以肥管和民間小曲。在發展過程中,吸收了南北小曲,從元宵節的習俗發展成為常年演出。

上述昆曲、高、胡、旦、鄧五種聲腔相繼傳入四川後,仍作為原生態聲腔劇種長期演出。從1796到1820,雖然在社戲和廟會中有集體演出,但基本都是獨立的聲腔劇種,服務於不同省份的觀眾。

從1821到1875,為了滿足觀眾的需要,劇團與其他聲腔分開表演,或者將其他聲腔合並到自己的聲腔中,產生了二班、三班班班社的表演,很多隊伍采取表演某個聲腔,表演另壹個聲腔的組織形式。

各聲腔的合並過程首先統壹在四川話中,比如把陜西話改成四川話,把蘇州話改成四川話,以滿足四川觀眾的需求。同時以川劇鑼鼓為媒,將不同曲調的唱腔統壹在鑼鼓節奏中,使不同曲調的唱法協調統壹。

多種多樣的南北調劇種也遍布四川各地,並在長期的發展演變中,與四川話、民俗、民樂、舞蹈、說唱、民歌等融為壹體,逐漸形成了具有四川特色的曲調藝術。清末時統稱為“川劇”,後改稱“川劇”。

就這樣,江蘇、江西、安徽、湖北、陜西、甘肅的聲部融合在壹起,形成了高音、胡琴、昆曲、登喜路、檀溪五種聲部並用四川話演唱的川劇。

川劇

  • 上一篇:王寶寶,元朝最後壹位將軍:唯壹打敗常遇春的名將。
  • 下一篇:2012高考綜合歷史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