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地球物理勘探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效果不斷提高。

地球物理勘探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效果不斷提高。

1.石油物探為中國東部油氣的不斷突破做出了巨大貢獻。

中國油氣勘探借鑒了松遼坳陷快速發現大慶油田的經驗,並於1961在華北濟陽坳陷成功取得突破,在中國陸相盆地進行油氣勘探的思路更加成熟。地質、石油部門在全國範圍內以大小沈積盆地為重點,有計劃地開展重力、航磁區域調查和震電法大剖面調查;在對盆地進行構造劃分和油氣評價後,進行地震構造調查和有利二級構造帶的詳細調查。總的來說,按照這個勘探程序,勝利、大港、下遼河、江漢、陜甘寧、四川、江蘇等地區相繼取得突破。由於陸相油氣藏巖性橫向變化大,中國地質歷史上構造運動頻繁,斷層多,利用光點記錄地震技術勘探中國東部斷塊油田的構造確實非常困難。地球物理勘探畫出的油層構造圖,被描述為“壹個破了的盆地,又被踢了壹腳”。油氣田經常發現,但其規模和儲層變化規律難以了解。雖然采用了各種方法,使用了極其復雜的觀測系統,但即使在某些地區,人工計算油氣藏反射同相軸的空間歸位方法,效果也是有限的。對於陜北黃土高原、蘇北多次波發育區、海上震動區和高速地層覆蓋的沈積巖區,光點地震勘探很難獲得地下資料。70年代初,隨著磁帶記錄地震儀、多次疊加數據采集和數字計算機數據處理的廣泛應用,在勘探復雜構造、認識斷層系統、克服多次波幹擾和深入潛山等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由於采取了壹套提高地震勘探分辨率的措施,勝利、大港、華北、下遼河、江漢、四川、陜甘寧等油氣區的開發已逐步走上正常軌道。渤海灣含油氣盆地已成為中國除大慶之外的又壹重要油氣基地,為中國石油年產量達到億噸做出了巨大貢獻。

2.海洋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的自主發展

中國海上油氣地球物理勘探始於20世紀60年代初的渤海和北部灣,並相繼進行了系統的勘探。除了地球物理方法本身需要解決的技術和設備問題外,海上測量定位是必須首先解決的技術問題。剛開始近岸區只能用六分儀進行視覺定位,近海區借用低精度羅蘭系統、拋標定位等“土著方法”。後來我們嘗試使用國產無線電定位儀,但當時定位精度較低,難以滿足詳細構造調查的要求。1965年7月,石油部從法國引進了第壹套海上高精度定位系統(TORAN3P系統),有效地開展了地震構造詳查工作。1966年,根據石油部646廠海洋壹大隊提供的地震構造圖,我們在渤海歧口17-2構造上鉆井,1967年6月試油成功,日產油32.5t,是我國第壹口海上油井。1974年2月,我國引進的第壹艘海洋數字地震船,配備SN-338數字地震儀、高壓氣槍和包括衛星定位裝置在內的多種導航定位系統,從法國抵達廣州港,命名為“濱海501”。在物探的基礎上,石油部指揮部於1977年8月在衛西南成功鉆遇1構造,成為第壹口油氣井。

1963期間,地質部航空物探大隊在北部灣開展了1: 1萬航磁調查,圈出沈積凹陷面積28000多km2,確定了該區良好的油氣遠景。自1975以來,地質系統南海的石油調查已發展到珠江口以外的海域,初步的重磁和地震剖面顯示有沈積盆地的存在。隨後,在1976進行的1: 1萬航磁調查,全面圈定了珠江口大型沈積盆地的位置,推動了該區油氣勘探的步伐,很快在珠江口盆地朱5井和朱7井產生了工業性的油氣流動。這壹成果為今後引進外資,共同開發南海油氣奠定了基礎。與此同時,黃海、東海地質系統油氣地球物理勘探逐步開展,我國海洋地球物理勘探已覆蓋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的主要海域[7]。

3.煤炭部門在綜合地質勘探戰役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煤炭部門實行地質調查、物探、鉆探相結合的勘查方法,物探為發現壹系列大型煤炭基地做出了巨大貢獻。同時,為了改變我國煤炭資源分布不均的狀況,盡快改變“北煤南運”的被動局面,煤炭部門和地質部門在我國南方開展了大規模的煤炭普查勘探活動。由於地震方法的技術進步和頻率測深方法的逐步完善,隱伏煤田普查勘探效果明顯提高,物探在發現江蘇姚橋、大屯、安徽潘集、顧橋、內蒙古伊敏等壹系列新煤田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由於地震方法精度的提高,地球物理勘探已應用於煤田精細調查的新領域[8]。

4.金屬和非金屬礦產勘查取得新成果。

文革期間,中央要求各省都要有自己的“三線建設”計劃。尋找能源、富鐵礦等戰略礦產被列為“三線建設”的重要任務。共有12個省(自治區)成立了省級航磁調查隊,開展了以尋找富鐵為重點的普查,發現了安徽大保莊、新疆慈海、河北三義莊、吉林老牛溝、河南許昌、湖南江口等壹批大型鐵礦。其他銅礦床,如西藏玉龍和夏朵松多、雲南馬長慶、黑龍江翠紅山、湖南後江橋和甘肅西成大型鉛鋅礦床、江西楊楚嶺、香爐山和湖南曹家壩鎢礦床、江西曾家壟錫礦床、內蒙古布敦花鈷銅礦床、新疆鯨魚薩爾托海鉻鐵礦床、甘肅大道吉爾、西藏依拉山和羅布莎。地球物理勘探在金剛石勘探中的應用取得重要進展,在遼寧瓦房店和山東蒙陰發現並鑒定了6個金伯利巖錐[9]。

5.水文和工程地球物理勘探開創了壹個新的服務領域。

三年自然災害後,黨和政府提出,各行各業都要自覺把握“以農為本”的工作方針。農業地球物理勘探受到各方重視,在解決水文地質問題,特別是在華北、西北幹旱缺水地區的水源普查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如河北石家莊、遼寧蔚縣、潘迎等地發現了許多大型水源地,華北黃淮海地區水資源普查和合理利用、山區和巖溶地區找水工作取得新進展。為缺水城市和重點建設項目尋找水源已成為水文地質勘探的壹項常規任務。工程物探的服務領域也進壹步拓展,物探在重要交通幹線和國防工程建設中的應用越來越多[10]。

6.深部地球物理調查取得重大進展。

地震方法在我國探測深部地質構造的應用,可以追溯到1957年柴達木盆地和甘肅白銀廠的深反射剖面和地震測深。20世紀60年代,用地球物理方法研究了水庫誘發地震的問題。1965年春,河北邢臺發生嚴重地震災害。為了研究地震機制,探索地震預報方法,中國開始了有計劃的深部地球物理調查,這也成為研究地殼結構的重要手段。先在華北、西南地震多發區,再在全國重大大地構造重點區域,分別開展相應工作。1976唐山大地震後,這項工作備受關註。從壹開始的折射波法,以接收工業爆破為主要手段,逐漸發展為系統的深反射剖面法。方法逐漸增多,測量手段大為改進。在此期間,隨著地震勘探技術的進步,國際上出現了許多深部地球物理勘探專項計劃,如美國的COCORP計劃。65438年至0977年,中國科學院在西藏亞東至納木錯沿線開展了廣角反射地震工作,國家地震部門在華北地區開展了系統的深部地球物理剖面工作。中國深部地球物理調查已向世界水平邁進[11,12]。

7.地球物理勘探在區域地質研究中的應用受到了重視。

地球物理數據包含了地下地質體和構造的許多信息,尤其是大比例尺的區域地球物理數據,是研究區域地質構造、了解地層分布的空間變化、了解構造運動歷史演化的重要基礎。中國許多重要的地質現象,如貫穿中國東部的郯廬斷裂,都是根據地球物理資料發現的。1956年,為了勘查石油,在整個華北平原進行了航磁調查,在1: 1萬的航磁圖上清晰地發現了壹條磁異常帶,地表無明顯地質標誌。根據航磁專家的解釋,認為這是壹條被表層覆蓋的深斷裂。其北段經過山東郯城,南端經過安徽廬江,向東北方向延伸1,000多公裏。當時稱之為郯廬大斷裂(後來的地球物理和地質資料表明,這條斷裂仍有可能穿過渤海和整個東北平原,進入東西伯利亞地區)。隨著地質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資料證明了這條斷裂帶的存在,成為研究該區大地構造的重要對象。再比如,中國東部主要沈積盆地的地層層序和構造運動的確定,都是基於石油勘探的地震反射剖面資料。這些剖面提供了清晰的地層整合關系、沈積體系的特征及其在整個盆地的空間分布。它顯示了盆地邊界的地層接觸關系和其他重要事件(地殼運動和火成巖活動等)的詳細記錄。)在地質構造發展的歷史過程中。根據這些資料,可以弄清中國東部的地質發展史,對了解中國、東亞和東北亞的地質構造也有重要意義。大量實踐證明,地球物理勘探在研究區域地質構造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使全面系統地部署區域地球物理調查成為可能。

  • 上一篇:著名的瀕危動物
  • 下一篇:梧州藤縣哪個鎮最富?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