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那位朋友去過柏林的瓦爾德尼森林劇院。請說說體驗。

那位朋友去過柏林的瓦爾德尼森林劇院。請說說體驗。

《藍色狂想曲》回蕩在森林中

——北京音樂電臺再次成功轉播柏林森林音樂會(文:陳·)

陳力、陳肖斌和帕胡德

就像熱愛音樂的電視觀眾不知道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壹樣,北京熱愛音樂的廣播聽眾也很少不知道柏林森林音樂會。去年,北京音樂廣播對2002年柏林森林音樂會的首次現場直播,讓數百萬古典樂迷了解並喜愛上了這場輕松、活潑、優雅、優美的夏季音樂會。

瓦爾德尼森林劇院(Waldney Forest Theater)位於德國柏林郊區,在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附近壹片茂密的天然森林中,是壹個露天表演場地,可容納22000名觀眾。每年夏天,這裏都會舉辦大量精彩的露天音樂會,有時周末還會放映露天電影。每次演出都吸引大量觀眾觀看。與自然融為壹體的優雅環境、輕松曲目、休閑欣賞氛圍,深受大眾喜愛,尤其是在夏日的微風中,聽著林中鳥鳴,壹家人圍坐在壹起,品著美酒佳肴,聽著人間仙樂,自然其樂融融;在夏季的音樂派對中,最受歡迎的當然是每年音樂季世界頂級柏林愛樂樂團在這裏舉辦的最後壹場讓人放松的音樂會,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森林音樂會。

從1984開始舉辦森林音樂會。除了主角柏林愛樂樂團,參與演出的指揮和藝術家每年都由世界各地最著名的音樂家“掌權”。因為每壹年的演出都有不同的主題,再加上這些風格各異、各具特色的藝術家的參與,森林音樂會的演出更加“多姿多彩”,每年的門票都相當緊張。為了讓中國的樂迷與世界同步感受這壹難得的精彩音樂盛會,曾用於轉播薩爾斯堡音樂節、布拉格之春音樂節、格萊美頒獎音樂會等重大國際音樂活動的北京音樂廣播,經過多方努力,於2002年首次實現了現場直播,在中國樂迷中產生了強烈反響。許多人寫信給我們,表達他們聽到廣播後的興奮和激動。他們希望每年都能聽到這樣的廣播!

陳莉和陳肖斌正在播音。

今年森林音樂會的主題是“藍色狂想曲”之夜,所有作品都是美國作曲家格什溫的作品。由於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和來自美國的爵士三重奏“馬庫斯”的加盟,演出有了更多“亮點”;為此,北京音樂廣播今年3月開始籌備演唱會的播出;從4月份開始,非典的突然爆發打亂了我們很多預定的工作節奏。當時很多國家開始限制中方人員入境,所以樂播的領導和我們都不確定預定的森林音樂會轉播能否正常進行。抱著試壹試的想法,我們給森林音樂會的組織者——柏林愛樂樂團的相關部門發了壹封聯系信。出人意料的是,樂團表示全力支持森林音樂會的播出,絲毫沒有因為非典而動搖。同時,他們還積極聯系了柏林RBB電臺,該電臺去年為我們的播出提供了技術支持。電臺技術部負責人馬勒先生馬上幽默地對我們說:我們會繼續為妳們提供技術保障。妳可以隨意來柏林,帶上妳的設備,只要妳不帶非典!來自德國的大力配合,堅定了我們轉播今年森林音樂會的信心。

5月底,北京“非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各項工作開始全面恢復。電臺領導馬上想到盡快開始我臺重要的演唱會轉播,這也是給抗擊非典的白衣戰士們和千千萬萬音樂愛好者最好的音樂禮物。此時,森林音樂會播出的準備工作正式開始。經過“緊鑼密鼓”的準備,2003年北京音樂廣播柏林森林音樂會的廣播團隊再次踏上了飛往柏林的航班;抵達柏林後,接力隊立即趕往森林劇場進行例行線路測試。德國電信部門的工作和去年壹樣準確,我們的線路測試非常順利。

演出前壹天晚上,播音組像往常壹樣去森林劇場看演唱會的最後彩排。當指揮家小澤征爾、“馬庫斯”爵士三重奏成員和柏林愛樂樂團的藝術家們走上舞臺時,我們終於第壹次聽到了最具創意的《藍色狂想曲》。格什溫最著名的作品是由壹位作曲家專門為爵士鋼琴和小型管弦樂隊創作的。因為首演樂曲的鋼琴家是作曲家本人,所以格什溫只是簡單地標註了樂曲鋼琴部分的總譜,給鋼琴留下了很大的即興發揮空間,就像協奏曲中的“多彩樂章”壹樣,這也是為什麽不同鋼琴家演奏的《藍色狂想曲》總是有很多差異的原因。但今年森林音樂會的《藍色狂想曲》更“與眾不同”:編曲把鋼琴演奏交給了壹支由鋼琴、低音提琴和爵士鼓組成的爵士樂隊,這樣演奏的“即興”成分會更突出,而且樂團是大型交響樂團。以這樣的陣容演出,絕對是壹部現代而鮮活的《藍色狂想曲》。音樂會上的另壹首F大調鋼琴協奏曲也是如此。這種創新的版本讓我們在觀看彩排時感到“耳目壹新”。除了我們熟悉的柏林愛樂之外,第壹次接觸“馬庫斯”爵士三重奏就印象深刻,尤其是盲人鋼琴家馬庫斯靈活高超的鋼琴演奏更是讓人嘆為觀止。指揮家小澤征爾仍然使用他獨特的幽默指揮風格。在排練現場,播音組碰巧遇到了當代最傑出的長笛演奏家、現任柏林愛樂首席長笛的帕胡德。當他聽說我們來自遙遠的北京時,他高興地歡迎我們,並祝願廣播取得圓滿成功。他的隨和謙遜壹下子拉近了我們之間的距離,大家都以舞臺為背景拍照。看了今天晚上的彩排,收獲很大,大家對第二天的直播更有把握了。

作者和小澤

當地時間6月29日,是森林音樂會的“正日”;中午短暫休息後,北京音樂廣播播出組按照個人分工,於下午4點早早到達森林劇場做開播前的最後準備。今年,我們的廣播座位位於劇院觀眾席的後面,頭頂上是郁郁蔥蔥的樹木,周圍是愉快的觀眾。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們面前的舞臺全景,旁邊是我們來自德國RBB電臺的同事。我的角色和往年略有不同:調試完錄音車上的設備,我和陳力壹起坐在了播音麥克風前。雖然我們壹起主持節目很多年了,但在直播中做搭檔還是第壹次。但是,當我們看到演出前舞臺上觀眾和演員掀起的人潮,在熱烈輕松的氣氛下,我們開始放松了。準時開播,我和陳力的解釋是“越來越好”。舞臺上的表演和會場裏的氣氛讓我們激動和興奮。《壹個美國人在巴黎》的暖場音樂過後,隨著爵士三重奏《馬庫斯》的出場,《藍色狂想曲》的旋律回蕩在巨大的森林劇場裏,飄蕩在四周茂密的樹叢中,我們深深沈醉其中。想到千裏之外的祖國,那麽多歌迷在聆聽來自森林的音樂,他們是多麽渴望了解現場的情況啊!我們不禁要說:我們要把在這裏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壹切,連同美妙的音樂,獻給熱情的觀眾!雖然激動,但我們時而磕磕碰碰,時而啞口無言,但“說話”的熱情從未消退。直到音樂會結束時熱烈的掌聲和哨聲響徹整個森林,我和陳相視壹笑:我們的轉播成功了!

我在柏林拍攝大師。

——赴德國參加2003年柏林森林音樂會轉播(文章:孫鳥瞰)

小澤大師為音樂站簽名留念。

接力隊在瓦爾德尼劇院。

當北京音樂臺錄音工程師陳先生通知我將作為播音組的壹員參加在德國柏林舉行的壹年壹度的柏林森林音樂會時,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雖然我只負責現場攝影和即時新聞采寫,但能參加這樣壹場世界著名的音樂會,我還是莫名興奮。畢竟我對古典音樂還是個門外漢,想老老實實聽壹段樂章不容易,但畢竟是工作,於是興奮中開始準備相關的資料和信息。

這時我才發現,柏林森林演唱會的名氣遠比我想象的要大。自1984年創立至今,已有19年的歷史。它是柏林愛樂樂團年度音樂季的最後壹場演出,地點是柏林郊區的瓦爾德尼森林劇院。想象壹下,在陰森的森林中呼吸著新鮮的空氣,聽著世界頂級大師和壹流管弦樂隊演奏的名曲,伴著悅耳的鳥鳴。天啊,人生中還會有多少次這樣美好的時刻?

我還記得我在朋友的車上不經意地跟他提起我要轉播柏林森林演唱會的時候,他下意識地踩了剎車,停在了路邊。他用狐疑的眼神看著我:“什麽?去哪裏?”我再說壹遍:“去柏林看森林音樂會”!他壹臉無奈:“像妳這樣不懂古典音樂的人,怎麽會崇拜大師?這不是假球迷看世界杯嗎?”我茫然的看著他,不知道該說什麽。他是中央音樂學院管樂系的單簧管老師,我從他那裏了解到他壹直夢想著去參觀柏林森林音樂會。對他、他在音樂學院的同事和同學來說,這就像壹個朝聖者去朝聖地看柏林愛樂樂團的演出。如此激動與迷茫,讓我對森林音樂會的表演多了幾分崇敬。

11小時的長途飛行把我送到了我們的目的地——柏林。走出柏林國際機場,我做的第壹件事就是放下行李,張開雙臂,深呼吸,仿佛在擁抱大師們的氣息。壹路上,藍天白雲,歐式建築,高密度的綠色氧吧,車上壹直放著柏林廣播電臺的古典調頻,都是些輕快的協奏曲,伴著輕松優美的旋律,窗外悠閑漫步的人都忍不住跳起來。原來古典音樂也可以在我們的生活中自由流淌。無意中想起了北京音樂臺古月的節目《經典流行》,臉上露出了笑容。

觀眾群

* * *恭喜。

第壹次到演出現場,正趕上演唱會前的最後壹次彩排。接力隊的工作主要是測試線路和現場拍照。去劇院之前,我們先來到了柏林愛樂,大師卡拉揚曾經在這裏“工作和戰鬥過”。它的建築造型非常不規則。據說卡拉揚曾經參與設計,黃色而獨特的建築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優雅大氣。樂團的展廳裏陳列著許多音樂家的巨幅海報和珍貴唱片,空氣中彌漫的濃厚音樂氛圍讓人對曾在這裏工作過的天才演奏家肅然起敬。在排練廳,我的鏡頭直接追上了今年音樂會的指揮小澤征爾。他不斷與表演者交流,尤其是這場音樂會的焦點——盲人鋼琴家馬庫斯。彩排的氣氛非常活躍。小澤在臺下感覺很冷,頗有拒人於千裏之外的感覺。但是,當他站在講臺上時,他幽默的動作和幽默的語言經常引發陣陣笑聲,這使得排練過程非常輕松。

離開柏林愛樂樂團後,我們開車去了瓦爾德尼森林劇院。劇院位於茂密的森林中,入口處的安保措施非常嚴格。我們不能開自己的車,而是在會場換乘專車穿過林間小路,才到達我們的接力車。早已等候在那裏的德國同事親切友好,很快試車線順利完工。有空就開始拿起相機,抓拍眼前的森林劇場。

瓦爾德尼劇院被中心的綠色森林包圍著。舞臺上方兩個圓錐形的天花板,仿佛是在綠色海洋中遊蕩的白帆,藍天白雲為底。當我按下快門的時候,我分不清我是在拍照還是在畫水彩畫。觀眾席呈盆形,186級臺階,88排座位,22000個座位。我帶著相機穿梭在觀眾席中,試圖捕捉彩排中的精彩瞬間。無意中發現,無論走到哪裏,劇院展示的舞臺音質都出奇的壹致。我驚嘆不已,不得不佩服德國錄音師壹流的舞臺聲控水平。後來才知道,正因為如此,演唱會的門票價格是完全壹樣的,觀眾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角度來聽大師們的演奏。但由於森林音樂會每年只有壹場演出,買不到票的人只能來彩排,但從他們渴望的表情中看到的更多的是幸福而不是遺憾。

魅力大師

小澤也休息了。

這時,陳力先生向我招手,請我過去。到了那裏,他指了指不遠處。壹個英俊的年輕人正在座位上和親戚朋友聊天。從他的衣著不難看出,他應該是柏林愛樂演奏團的成員。陳力老師告訴我,他就是著名的長笛演奏家帕胡德,現在是柏林愛樂樂團的首席演奏員。我拿著相機和筆記本走向他。我原以為這些才華橫溢的藝術家傲慢古怪,沒想到他聽了我的心意後欣然接受,並熱情地和我們合影留念。第壹次遇到這麽謙虛有禮的外國藝術家,對他多了幾分敬意。

2003年柏林森林音樂會的正式演出是在當地時間晚上8點,柏林夏天天黑,大概會在下午65: 438+00左右..當天不到7點,就有很多觀眾背著包和籃子到達現場,這與國內演唱會盛裝的場面大相徑庭。所有的觀眾都穿著舒適隨意,就像要去郊遊壹樣,他們還隨身帶了各種小吃,比如披薩、奶酪醬、啤酒、香腸,這些都是德國人的最愛,還準備了雨傘、蠟燭、小煙花等小物品。找壹個理想的座位,倒上酒,壹邊品嘗美食,壹邊等待演唱會。演出還沒開始,不知道是誰在帶動觀眾掀起壹波人潮,此起彼伏。最有趣的是,當人們揮手穿過圓形劇場的舞臺時,剛剛坐下的愛樂樂團的樂手們自然回應,讓演出前的氣氛開始活躍起來,增添了熱烈的氣氛。這壹刻,我深深體會到,音樂不僅可以自然地融入生活,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我們的廣播隊在列車員小澤征爾的入口處工作,所以我把鏡頭對準了他的壹切:下車,走進休息室,和他的妻子聊天。我第壹次這麽接近大師。除了興奮之外,我還請小澤征爾在音樂臺為我們簽名。他總是謙虛而冷靜。很難想象,這樣壹個善良的老人,即將站在舞臺上,用那根短短的棍子征服我們的耳朵和心靈。

隨著小澤征爾的出場,2003年柏林森林音樂會正式開始,觀眾的掌聲將小澤推上了領獎臺。這場音樂會的主題是“藍色幻想之夜”,演奏的是格什溫的作品,由大型樂隊演奏,三支美國黑人爵士樂隊即興表演。場面輕松幽默,史無前例。小澤不愧為當代壹流的指揮家。隨著他雙手的舞動,樂隊完全融入了激情。這個時候我就轉到舞臺後面去拍大師的前面。很多外國記者拿著各種專業攝影器材眼花繚亂,我懷著對音樂的崇敬和熱愛,毫不猶豫地把鏡頭再次對準了大師。我看到他眼睛亮亮的,表情又喜又悲,動作誇張,蓬松的灰發特別醒目。如此近距離的接觸,音樂像長著腳的精靈鉆進了我的耳朵,用魔法浸透了我的骨髓,讓我的毛孔呼吸著音符。閉上眼睛仿佛沈浸在藍色的海洋中,無盡的、扣人心弦的旋律像鳥兒壹樣在腦海中穿梭。原來音樂真的可以跨越時空,觸動妳我的心靈。

從舞臺後面繞到觀眾前排。我很小心,生怕打擾了正在陶醉的觀眾。即使沒有聽到現場的音樂,也能從他們每個人的臉上感受到音樂帶來的興奮和快樂。每壹個動作結束,所有人都會壹致起立,熱烈鼓掌。伴隨著音樂的掌聲久久回蕩在瓦爾德尼劇院上空,這是國內任何露天演唱會都無法體驗到的感覺。靈魂的洗禮,讓經典的旋律久久留在心中。

然而,好景總是短暫的。隨著大結局的結束,持續的掌聲再次被記住,隨之而來的是歡呼聲。沒有人離開現場,期待賽道回歸。果然,小澤大師放下手中的鮮花,再次揮舞起他神奇的雙手。音樂開始的時候,劇場裏所有人的心都沸騰了,心中的激動完全被這些音樂人點燃了!最後壹首《柏林的天空?quot曲調輕快,小澤征爾不停地轉身示意大家跟著節拍吹口哨,於是壹些觀眾開始ichalky,觀眾席上燃起了煙火。隨著音樂的節奏,音樂之聲、口哨聲、掌聲、歡呼聲和鳥鳴聲結合在壹起。我認為這是音樂會的最後壹個樂章。這壹刻,我覺得相機能表達的東西真的很有限。真正激動人心的時刻,內心的沈思都無法如此簡單地記錄下來,更別說大師們的音樂真諦了。在音樂中,我仿佛體會到了壹種大自然的靈性,那浩瀚無邊的色彩讓我前所未有地願意沈醉其中,直到永遠。

柏林之旅就是這樣在感知音樂的震撼中結束的。它給我的壹切,很難用幾句話簡單概括和表達。雖然我捕捉到了表演的瞬間,但真正的音樂能帶給妳的壹切,恐怕妳都得去感受。對我來說,經歷了這樣的音樂洗禮,內心充滿了對音樂的渴望,不再是簡單的旋律,而是更深層次的內涵和期待的精神交流。作為北京音樂站的壹員,我會有機會給大師拍照,但下次我會在圖片裏把他和他的音樂獻給妳。

  • 上一篇:中國歷史上十大名妓是誰?
  • 下一篇:高中歷史知識點大全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