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古籍的收藏價值?

古籍的收藏價值?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古籍拍賣場就非常火爆,價格也越來越高。書價大幅上漲是否意味著所有古籍都能升值?王靈策認為,善本古籍和版畫古籍有很大的增值潛力。

稀有古籍

古籍善本主要是指具有歷史文物、學術資料和藝術價值的版本圖書。包括帝國政府出版的殿版書籍、國內外獨壹無二的抄本、內容好、書法精的明清手抄本、清初以前的精美刻本等。越老的書越珍貴。壹個私人藏書量是否達到藏書家的水平,往往是以收藏多少好書為標準的。

宋版書籍壹直被認為是最好的書籍,有“宋版壹頁,黃金壹兩”之說。因為宋版書比較珍貴,擁有的人大多都不願意輕易賣掉,尤其是收藏者手中的宋版書,更別說讓他賣掉甚至給別人看了。所以,壹旦書註定遇到宋版,只要財力允許,下定決心買下來,是壹條增值的理財之路。元版雖不能與宋版相提並論,但藏家始終認為宋、元版是珍本、善本,粉絲值得關註。現在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比較近的古籍自然升華了。明版乃至清初版,凡是有文獻價值、刻工精美的古籍,也都進入了善本行列。王靈策表示,目前明清善本並不難找,價格也不算太高,但增值潛力相當大,值得藏家關註。

王靈策告訴記者,善本古籍有以下9種代表性:

①元及元以前刻抄的書籍;(2)明刻本、明抄本(刻本模糊、流傳較多者除外);

(3)清代乾隆以前不太流行的刻本、手抄本;(4)太平天國和農民政權歷年刻書;⑤辛亥革命前,學術研究中有獨到見解或學派特色,或收集了有系統見解的手稿,以及很少流傳的刻本、手稿;

⑥反映辛亥革命前某壹時期、某壹領域或某壹事件的手稿,以及很少流傳的刻本、手稿;

⑦有著名學者親自批校、題跋、評論;⑧在印刷上,能反映中國古代印刷技術的發展,以精美的印刷品代表壹定時期的各種活字版畫、套印、或雕版印刷。

⑨明代、清代古籍收藏版畫,名家篆刻版畫(有特色及整版或親筆題字)。

版畫古籍

藏家在關註珍稀古籍的同時,也越來越重視版畫古籍的收藏。王靈策說,從歷屆圖書拍賣的目錄來看,拍賣目錄裏印的都是精美的印刷品,哪怕書中只有壹本,他們也從不放棄。中國古代版畫很多,如《芥子園》、《芥子園傳》、《晚笑堂傳》、《小白圖》、《紅樓夢圖》、《唐詩圖》、《洪雪圖》、《三才圖》、《孔子圖》、《避暑山莊三十六景圖》、《耕田圖》等。最精美的版畫傑作屬於胡,壹位明末畫家。這兩套古代版畫書不僅藝術成就突出,而且開創了木刻水印的先河。解放初期,阿明版十竹書畫只賣10元,現在價值已經超過10萬,顯示版本。

西藏古籍善本

中國古籍整體上以雕版印刷形式為主,多種形式(活字、石印、影印)並存。所謂雕版印刷,就是將文字刻在木板上,然後用來印刷書籍的印刷工藝。首先,在木板上刻上“楊雯反轉”的字樣,然後在木板上塗上墨水,再用紙覆蓋以印刷頁面。古人把這樣印出來的書叫做木刻或版畫,現代人稱之為木刻。根據不同的情況,木刻分為幾個不同的版本系列,如原始木刻,翻印木刻,書寫木刻和套色木刻。周海嬰在壹次采訪中告訴記者。

原版,也叫祖版,就是現代人所說的初版,是壹本書的本來面貌和“靈魂”。作者和出版社往往非常重視原作的雕版,所以大多都是精雕細刻,同時也非常講究紙墨。印刷出來的書版式整齊,字跡清晰。壹般來說,原版版畫的數量並不多,所以古籍中的原版版畫壹直是藏家的首選。

判斷壹部古籍是否為原版雕版印刷,我們通常從資料記載、出版者署名、書中序言、後記中的敘述等方面進行綜合判斷。對於壹本多序的古籍,要註意最後壹個序是否被破壞。此外,由於古書刻本壹旦刻制就不會改變,所以也可以與原刻本的大小和字數進行對比。周海嬰說,清康熙年間編纂出版的《康熙字典》原版是清初著名的善本。但《康熙字典》在清中葉、清末、民國時期再版再版,原版的價值與後版相差甚遠。據館內康熙內府宮精裝,原刻板框為19.5 × 14 cm,8行12字,小字計雙線。根據這個尺寸和實物的對比,壹目了然是不是原刻。

目前留存下來的絕大多數古籍都屬於這壹類。再版與原版相比,基本相同,但由於政治、人為或技術原因,經常會有改動,有時還會出現壹些錯誤。而且翻的次數越多,犯的錯誤就越多。所以收藏價值與原版版畫相差甚遠。

壹般從再版書的題字、序言就能看出來,但也不排除少數無良書商為了獲取暴利,有挖書、毀序、改後印為前印的做法。這就需要收藏者從不同時代的書籍、紙張、版畫的特點來綜合判斷。周海嬰說,盡管如此,仍有幾種盜版值得收藏者關註。第壹,原版雕版已經失傳,或者只有孤本幸存或者丟失。那麽再版就會成為世界上僅存的壹本,其珍貴程度絲毫不亞於原版。其次,刻書人是歷史上著名的刻書機構。比如歷代的官辦書店,著名的同治堂和雞骨閣等。,這些機構往往聚集了壹批著名的能工巧匠,雕刻精美,校勘細致,紙墨精良,其出版物以其精湛的印刷技術提升了藝術價值。三是影雕。因為古籍中的宋元善本都是很多名家所寫,而不是工匠所作,所以字都是肥而細的,最好的是劉鷗的筆法,墨清印亮。影雕是先復制原刻本,再刻在原版上,這樣印出的書不僅內容與宋元刻本相同,而且符合細節,書頁中的刻字人姓名及其所做的記號都原封不動地保留下來。這種宋代的影本稱為“宋富本”,元代的影本稱為“符”。在古代,宋元刻本最精美的古籍是明末毛子晉的《雞骨閣》。這些石版畫的價值遠遠高於普通石版畫。

寫版畫是指初版是由擅長書法的人寫的,有時初版是作者自己寫的。這種版畫數量很少,屬於木刻的精品,也是古籍收藏中的佳品。因為這些篆刻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壹本書的壹頁往往是壹幅精美的書法作品,非常難得。著名的有宋代蘇軾刻寫的《陶詩》、明代芙蓉館刊刻的《楚辭章句》、清代鄭板橋的《板橋集》。此外,清代揚州詩局也出版了許多這類版畫。

套印,又稱套印,是將不同顏色的文字和圖片在同壹頁上多次印刷的壹種雕版印刷。這種彩印技術最早出現在元代,成熟於明朝萬歷年間。當時印了很多朱墨、三色、三色的套印。這些套印品的價值往往比同時期的墨本高出數倍,壹直是藏家追捧的熱點。他的經典著作有程《墨原》、《春秋左傳》、《石竹齋畫譜》、《石竹齋註譜》等。

活字書,也就是用活字印刷的書,最早是由北宋清朝的平民畢升用活字印刷的。當時他用的是粘土活字。此後,各種材質的古代活字書相繼出現。元朝最早用木活字印刷《大德景德縣誌》;明代弘治、嘉靖年間,無錫華歲、安國相繼創立銅活字,清代出現了磁活字版《周易說略》。鹹豐七年,最早的鉛活字書《六合叢談》在上海問世,這是近代的第壹部鉛字書。活字書在古籍中所占的份額非常小。據記載,流傳至今的古籍有數萬種,但有書目可考的活字書只有220種,明代以前的活字書基本沒有實物。

目前藏家想要收藏的,基本都是圍繞著清代應典的木質活字版《聚珍版》和清代活字版《古今圖書集成》。

平版印刷最初是用壹種特殊的醫用墨水寫在紙上的。稍幹後移至石面,再施墨印書。這種方法是清末從歐洲傳入的,因省去了繁瑣的雕版過程而被廣泛推廣使用,並逐漸取代雕版印刷。

《世音本》中的古籍如此之多,以至於早先收藏的人都不屑壹顧。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發現用這種方法影印的前代古籍失傳了,這種史銀本就成了寶貝。所以在收藏石印本的時候,要註意那些以宋元善本、明清版畫為背景的影印本,壹般的石版畫在收藏中沒有太大的投資價值。

周海嬰說,在古籍收藏中,我們只要識別古籍版本,把握“善本早於乾隆;在同時期的古籍中,刻本優於印本;第壹次雕刻比車削雕刻好;配色比單色好;圖勝於言的道理,壹定會提高鑒賞能力,找到更多有價值的古籍。

古籍辨析

采訪中,王靈策向記者推薦了四本古籍收藏入門書籍,壹本是毛春香先生寫的《古籍版本漫談》,壹本是《古籍基礎知識問答》,另壹本是李誌忠先生寫的《古籍版本概論》和陳國慶先生寫的《古籍版本簡述》。王靈策說,古籍收藏不僅要掌握古籍知識,還要了解壹些偽造古籍的伎倆。各種收藏中壹直都有造假者,古籍也不例外。非法書商任意更改書名和作者姓名,無法阻止偽造善本者。其手段之狡猾,讓專家常常陷入真假難辨的窘境。

針對古籍偽造現象,王靈策認為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發明書名和作者如果壹本書在以前的公開或私人書目中從未有記載,但在後期突然出現,則可能是偽書。比如明代徐洪祖的《徐霞客遊記》,就被無良書商篡改為《名山遊記》,騙人。

題跋的增刪是考證該書出版者、出版地、成書年代的重要依據。版本有異同,價格差異很大。所以,刻書刻卡的增刪之事,在明清時期時有發生。雖然現在還沒有出現,但是需要更多的關註。

剪改序跋,任意剪改序跋中的內容,替換序跋,冒充古篆刻,從中牟利。

版本雜糅用壹本書多次書寫或印刷,形成多種書籍,雜糅成壹本書。古籍《唐詩三百首》共有十卷,不法書商頑固地將三本不同格式、線條的書拼湊在壹起,冒充明成化刻本。

變化目錄和卷內目錄是記錄書名、著作、出版物和圖書內容的提綱。不法書商往往利用同壹種書因出版社和出版時間不同,卷數不同的特點,偽造卷數,刪除目錄,弄虛作假,捏造事實,把不完整的書冒充整本書。

染紙作蟲蛀,以紙染填古籍,偽造蟲蛀。給老人染紙在明代就有了,到了近代就更差了。

  • 上一篇:讀《紅軍長征史》的思考
  • 下一篇:漢靈帝是始皇帝。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