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讀完知青歲月壹千字

讀完知青歲月壹千字

當我從市委黨史研究室楊主編手中拿到期待已久的新書《知青歲月》時,我被這本書的封面設計深深吸引。我忍不住找自己的文章,卻又迫不及待地打開封面翻了壹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知青生活的照片,既熟悉又陌生。翻頁時,我的心蕩漾。這時只聽楊主編說了壹句“加油!挺好看的。”我剛剛清醒過來。我趕緊查了壹下目錄,翻到我的文章頁面“回望過去”,才看到原來的壹寸照片被放大了好幾倍。看到自己30多年前的照片和文章被采納並編入書中,我非常激動。我小心地收拾好書,回到辦公室。

下午,當我有壹點空閑的時候,我打開我的書,仔細檢查目錄。看到過去幾個知名鄉鎮黨的名字和現在幾個同事朋友的名字,我很開心。我覺得壹定要先看他們的文章才能分享。看完目錄,我首先讀到的是沈默老師寫的序言。隨著序言的敘述,我由衷地感到:“稱他們為知青,是壹個懷舊的時代,是壹個輝煌燦爛的人生。”寫下這段話的時候,我覺得是那麽的精辟,那麽的感人,那麽的深思,那麽的遐想,那麽的震撼!當我在序言中讀到王春玲的文章《遠祭王玉蓉》時,我在描述了王玉蓉的事故、營救和停止呼吸之後,感到壹陣悲傷。當我讀到“不知道如果玉容的父母今天再讀到這段話會是什麽樣”時,我突然感到淚水奪眶而出,那種失去親人的撕心裂肺的悲痛和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悲傷在我心中升起。

看了序言,又看了楊主編的《知青上山下山運動概述》,使我進壹步了解了從解放初期到60年代“文革”到70年代末“知青上山下山”的概況,受益匪淺。因為工作原因,沒時間瀏覽,就把書拿回家,抽空看了壹遍。從後記中得知,這本書是壹本以回憶錄為主要內容的資料書,客觀記錄了當時的具體歷史。市委黨史研究室歷時18個月,共收集知青投稿159篇,珍貴照片142張,歷史文獻資料65438+萬字,從中收集到從不同側面反映知青生活的稿件91篇,照片98張,選編歷史文獻資料3萬余字,收入本書。我仔細看了文章,都是來自我市11縣(區)和“三線兵”的作品。看到這裏,我忍不住要說:感謝市委和黨史研究室的編輯們,感謝他們為記錄我們這壹代人的特殊經歷所付出的辛勤勞動!感謝這本書的出版為我們這壹代人留下了美好而震撼心靈的記憶!同時,也為下壹代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讓他們和書中的父母能夠沿著當年的“知青路”走下去,激勵他們更加珍惜美好的生活。同時也要感謝結語中提到的所有素不相識的同誌們,他們為這本書付出了努力和汗水。看完這些資料,我迫不及待地開始閱讀鄉黨、同事、朋友們的優秀作品,讓我理解了他們當時的經歷,被他們字裏行間的話所感動。宋金富的結論:“生命之舟還在航行,我們還在路上,我們還要奮鬥”讓我熱血沸騰!戴希平描述的“學插秧”壹天後的感受,當時讓我覺得苦澀,但壹句笑話方言讓我笑了,壹掃苦澀的感覺。他最後壹句:“我懷念知青的生活”讓我也有同感。我曾經的主人之子陳東風說:農民是我的老師,他們教會了我如何解讀《人生》這本書;讓我感受到理解和認可。以後看其他作者的文章時,對許誌琴《我愛我家》中的壹次事故“用煤油煮面條”這壹節是這樣描述的:每當想起這次面條事件,心裏總有壹種酸酸的感覺。用煤油煮面是我想象不到的,但我們知青“樂在其中”。這是我這輩子吃過的真正的“怪面”。令人神往,回味無窮,難以忘懷。讓我從他的話裏記起,好像當時他們在吃面,我的心都繃緊了。我想:也許看完這本書,就不會再有這樣的話了。還有趙國慶的《殺豬》,把我帶回了記憶。他們要把壹只小豬崽變成壹只大肥豬有多難。他的文章沒有寫養豬的艱辛,而是強調了殺豬前後的經歷,描述了知青和村民即將聞到肉香,吃到大塊肉的抓豬殺豬全過程,也描述了他們看到豬肉時看到村民熱切的眼神時的內心活動。隨著文章的高潮,我的思緒跟著他的文字在跑,在踢,在抓,在抖,在殺,在傷,在笑,最後我的心在抖...但他們的做法讓我感受到了同樣的“癢,甜,舒服”。魯公的五個錢媛簡單而真實,所以他在開頭寫道:“此事已過。”我的兄弟姐妹們有許多好文章深深打動了我...

當我讀到書中最後十篇關於“三線兵”的文章時,我的心隨著故事的情節被提起又放下。這十條更讓我震驚。雖然我沒有那種經歷,但我初中的幾個同學都親身經歷了生死的洗禮。那時候經常去壹個同學家玩,經常聽說她兒子的事,看到阿姨發來的照片。但我從未聽說過文中描述的施工現場。“三線建設”之辛苦,讓人不敢想象。當時都是十五六歲的年輕人(按現在的年齡能叫“年輕人”嗎?),總之可以說是漫長的三年,但他們的經歷卻是驚心動魄的。文章的字裏行間,他們描述著自己的點點滴滴。他們離開父母和家人,來到“三線”工地——向莆鐵路線。我為國家和三線建設貢獻了自己的青春。可惜我沒看過反映“三線建設”的紀錄片,但我從文章裏了解到,他們的歲月甚至比知青還要艱難。我還聽說過:“如果妳想沿著翔宇坐火車,妳可以看到沿線山坡上學生們的墳墓。”當時都是15到18歲的年輕人。我想:現在這個年紀的孩子還在上高中,有的甚至在父母懷裏撒嬌。但是他們(* * *有114的同學,包括BJ19的同學)永遠埋在那裏了!我想:每次去清明節,活著的親人壹定會給自己的孩子或者兄弟獻祭。壹想到這些,我就忍不住難過,喉嚨會發緊,眼淚會湧出眼眶。我的同齡人,如果能活著回來,應該和我們壹樣老,和家人壹起享受天倫之樂...

此時寫作,不禁想起我的初中同學(能記起名字的)如李秉誠、袁寶誌、卞仲良、周等。在上天的保佑下,他們安全地回到了父母身邊。雖然他們中的壹些人已經離開了BJ,但如果他們能讀到這本書,他們肯定會有所感觸。我可以說“軍人”,雖然當年沒有為* * *和中國獻出生命,但他們總能灑熱血!所以,現在的孩子,現在的年輕人,已經不能用那種鄙視或者嘲諷來評價我們這壹代人了。如果大家都能看這本書,我想這種現象不會再發生了!這壹點可以從李濤的文章《三線士官生,壹個特殊的群體》開篇就說明,“三線士官生是30多年前中國聲勢浩大的知識青年運動中的壹個特殊群體”。在《於海波難忘的生日饅頭》中,描寫了戰友們分享壹塊饅頭為他慶生的場景。他的結論是:“對於今天許多人的生日來說,那些生日饅頭比生日蛋糕、生日聚會和舞會更珍貴,更難忘。”蔣建生(也是我的家鄉黨)在《特殊的精神財富》的最後結語中寫道:“可以說,三線學生兵是我國青年學生體育史上極其獨特的壹頁,是我國鐵路建設史上不會重演的壹個故事。"

思緒隨著書頁向左轉,心中感慨萬千。我不敢跟沈默先生提起這件事,但我還是忍不住感到心中澎湃。我把這本書推薦給妳,不是因為我也寫了壹篇笨拙的文章,而是我想讓知青或者三線學生和他們的兄弟姐妹以及下壹代永遠記住他們和我們的生活,記住過去的歲月,記住過去的歷史...

  • 上一篇:瑞典的社會保障體系是怎樣的?
  • 下一篇:求教物理學史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