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人類和鱷魚的歷史故事

人類和鱷魚的歷史故事

歷史上中國的鱷魚:古鱷魚,而南方已撤的縫分析如下:

海洋地圖的錯誤:壹個大清海鮮插圖

《海誤圖》是清代康熙年間畫家聶黃繪制的壹套地圖集。聶煌用生動的畫面和文字記錄了他在中國沿海親眼所見所聞的各種生物。限於時代,書中描寫誇張,卻妙趣橫生,深受清朝皇帝喜愛。現藏於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

《跨海圖》中描繪的生物有300多種,其中動物幾乎涵蓋了無脊椎動物和脊索動物的所有主要類群,還記錄了許多沿海植物。

海斷層的“斷層”是指各種雜七雜八的意思。漢代以前,人們用“海斷層”來指代各種海洋生物。《海斷層圖》描繪了300多種生物,不僅有圖紙,還有觀測記錄和文獻考證,頗有近代博物學的風格。雖然受限於時代,該書也不靠譜,但今天我們依然可以解讀當時這些海洋生物的生存和分布,以及古代中國人是如何與它們相處的。

被妖魔化的鱷魚

中國是鱷魚的故鄉之壹,古人早有記載。但到了清代,由於棲息地減少,氣候寒冷,鱷魚的種類和數量都大大減少,很少有人見到。《錯海圖》的作者聶煌也久聞鱷魚的大名,卻從未見過真正的鱷魚。雖然在他長期居住的長江中下遊地區有揚子鱷,但揚子鱷隱居生活,聶煌從未親眼見過。而且在古代,揚子鱷被稱為“駝”(音“駱駝”),另壹種體型更大、更兇猛的鱷魚被稱為“鱷”——揚子鱷和鱷魚被古人視為兩種不同的動物。

聶黃對“鱷魚”非常好奇。他查閱資料後發現,古籍中的鱷魚看起來像蜥蜴,但比蜥蜴大。能潛水,但吞了人後會浮出水面。廣東潮州有壹條“鱷魚溪”。當壹只鹿在小溪邊走過時,壹群鱷魚吼叫,把鹿嚇到水裏,鱷魚就把它吞了。鱷魚尾巴上有膠水。尾巴壹掃,水邊的人就被卡住,掉進水裏...

聶煌並不相信這些傳說,直到有壹年春天,他遇到了壹個福建人。這個名叫余的人曾在郭(今越北)親眼見過鱷魚,他給聶講了有趣的故事。

《錯海圖》裏的鯰魚。這張圖是根據壹個在湖南見過鯰魚的人的描述畫的,外形扭曲。但從分布(長江中下遊)、外貌(長得像龍和穿山甲,只有1米多)和習性(在岸邊挖洞築巢,力量強大但不傷人)來看,應該是短吻鱷。圖中鯰魚在吐霧——這可能是因為它生活的濕地經常有水汽,這是壹種想象出來的技能。

揚子鱷又稱“鯰魚”(音“駱駝”),壹般只有壹米多長,很少傷人。中國古人把它列為不同於鱷魚的另壹種動物。

去安南,可以看到動物。

余說:“康熙三十年,表哥去安南經商,我隨他去。正好安南國王慶祝他父親的生日,他下令各地向動物致敬。我們去看了。有人致敬犀牛,有人送長尾猴,有人致敬13新生老虎。

“占城國(今越南南部)進貢了三條鱷魚,每條長兩尺(6米多),金黃色,有鎧甲,鱗甲上有三條金線。口方而寬,四足短而有爪,尾長而平。最奇怪的是眼睛和腿上有火苗,白底紅,跟畫裏壹模壹樣!

“這些貢品本來是用來燒祭品的,但安南秘書長認為犀牛有珍貴的角。可惜的是,長尾猴是有靈性的,不傷人,所以只燒了鱷魚和老虎,還有幾萬圍觀群眾。那天,我想起了鱷魚的樣子。”

余畫好之後,為聶煌畫了壹張素描,聶煌重繪,變成了《錯海圖》中的這幅畫。

最讓聶煌驚訝的是,鱷魚身披火焰。他說:“鱷魚有火焰,書本上從來沒有記載,但余是見證人,比書本更可信。龍是聖物,所以人們在畫龍的時候會添加火焰。現在鱷魚連火都帶了,可見它是龍。它只是壹種邪惡的龍。”聶黃很高興終於知道鱷魚長什麽樣了,寫了壹首詩《鱷魚頌》:“鱷魚以文字傳播,形體卻難見。遠訪安南,足以考。

《錯海圖》裏的鱷魚。龍的藝術形象往往帶著火焰,占據城邦作為貢品的鱷魚可能就是根據龍的形象被畫上火焰圖案的。

古代的食肉動物已經從南方撤走了。

除了嘴太短,和真鱷魚還挺接近的。“鱗片上有三條金線”應該是指鱷魚背上凸起的壹排排“鱗片”。體色“金黃色”基本屬實,因為鱷魚已經有很多黃色鱗片了。最大的問題是身上的火焰。現實中,鱷魚沒有類似的結構。也許是於對它的修飾,也許是貢品故意按照龍的樣子來畫,以增加鱷魚的力量。

從它6米的體長和“方而寬”的嘴巴來看,這條鱷魚應該是灣鱷。灣鱷是現存最大的鱷魚,也是東南亞唯壹能長到這種大小的鱷魚。而且貢鱷占據的土地靠近大海,灣鱷是唯壹適應海水生活的鱷魚,增加了幾分可信度。

中國古籍中提到的“鱷魚溪”,其中的鱷魚也就是灣鱷。中國曾經有三種與古人生活在壹起的鱷魚:馬來鱷、灣鱷、揚子鱷。馬來鱷魚口鼻細長,只能捕捉魚類和小動物。揚子鱷太小(1米以上),性格溫和。兩種鱷魚都不會吃人。

只有灣鱷能吃人和鹿。唐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暖期”,氣溫遠高於現在。像溫這樣的鱷魚在華南地區分布很廣,傷害人畜。海裏的鱷魚會趁著漲潮遊到廣東潮州的鱷魚溪裏。當時潮州官方韓愈專門寫了“祭鱷魚”,命令鱷魚撤到海裏。

鱷魚是現存最大的鱷魚。據說能長到七八米長,但目前記錄的最大毛長是6.17米。它能生活在海裏,所以又叫鹹水鱷。

馬來鱷3000年前曾經生活在中國,現在只生活在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

到了明清時期,氣溫比唐朝冷得多,人口大增,侵占了鱷魚的棲息地,灣鱷和馬來鱷退到了更溫暖的東南亞。

不過鱷魚偶爾也會漂到中國。比如,清宣彤元年(1909),海軍司令員李準在海南三亞乘軍艦巡邏時,迎面遇到壹條三四米長的灣鱷遊弋。李準問他的同伴,“那是什麽?”同伴說:“是鱷魚!韓愈在潮州寫信要把它趕走!”

說話間,鱷魚遊到了船邊,試圖沿著懸掛的梯子爬上船舷。李準迅速用兩槍打死了它。這是中國現存鱷魚的最後記錄。從此,中國人再也不用擔心被鱷魚吞了。

  • 上一篇:蘇州冬遊介紹蘇州冬遊
  • 下一篇:中國古代每個朝代都有都城。古代中國的首都在哪裏?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