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90年代美國是如何對待日本經濟的?

90年代美國是如何對待日本經濟的?

壹、日美貿易摩擦戰述評

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表明,內因是推動變化的決定性力量,外因只能通過內因發揮作用。日本在這場貿易摩擦博弈中失敗的內因是缺乏大局觀,未能從戰略高度處理當時的問題,堅持外向型經濟發展模式和封閉市場模式,“霸占”他國發展空間,嚴重違背了國際社會和諧生活的基本原則。外因是美國利用其在國際上的主導地位對日本采取強硬措施。有人說這是“陰謀”,其實沒有依據。是壹種推測,但確實是導致日本經濟10年持續衰退和低迷的壹個極其重要的因素。美國似乎在扮演壹個不負責任的角色,但它在捍衛自己的利益。

1.美國不能容忍日本咄咄逼人的發展勢頭。上世紀80年代,日本長期出口驅動的經濟發展,不僅規模大,而且增長快,壹派繁榮景象。因為這種繁榮是以犧牲對美國、歐洲乃至世界大多數國家的貿易順差為代價的,不能說是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但客觀上也抑制了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擠壓”了其他國家的發展空間,嚴重違背了和諧的國際社會準則。反觀當時的美國經濟,長期受到貿易、金融、消費三大赤字的困擾,經濟滯脹近10年。從65438年到0987年,美國經濟經歷了“黑色星期壹”,股市暴跌,經濟下滑,危機無處不在。隨著洛克菲勒總部大樓落入日本人手中,大多數媒體評論說,美利堅合眾國正面臨著與大不列顛相同的命運。日本也有評論家說“21世紀將是日本的世紀”。美國政治家布熱津斯基也感嘆“冷戰結束了,蘇聯輸了,日本贏了而不是美國”。始於上世紀80年代末美國的日本“威脅論”得到了各界的廣泛認同。

2.美國多次強烈要求日本開放和關閉市場,但毫無效果。最後它采取了外堵措施,造成了殺手鐧。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日發生了貿易摩擦。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雙方開始紡織品貿易談判,直到90年代上半期,兩國政府就結構性協議進行了談判,並就兩國經濟關系的幾乎所有領域進行了全面磋商。美國前後提出:要求日本調控進出口增速,減少順差;要求日本廢除“大店法”,允許美國商業企業進入日本市場;要求日本改革固定的、排他性的企業合作關系等等。因為日本對美國式的西方經濟理念非常熟悉,所以根據市場經濟理念、關貿總協定等國際規則,主張日本市場非常開放,無可指責。然而,事實是,當外國產品和投資進入日本市場時,他們會遇到各種障礙。其中壹些障礙隱藏在政策的實施細則中。只有遇到實際問題,聰明的企業才能意識到“這裏有障礙”,這是大多數外資企業難以感知的;有些障礙是日本行會和商會的不成文規定在起作用;更難處理的是,在島嶼意識的主導下,日本的民族價值觀非常註重團結。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民族團結就是排斥外國競爭,就是不喜歡買外國產品。面對這些充滿東方文化的各種障礙,美國很惱火。既不能在GATT起訴日本,也不能給日本國民洗腦,感覺很無奈。有時美國甚至對日本提出無理要求,迫使日本政府讓步。比如要求日本汽車出口受到自主限制;要求日本半導體出口設定目標等。1992年,時任美國總統老布什甚至親自出馬訪問日本,指揮對日磋商。在這種情況下,日本總能巧妙地想出對策,用壹些表面的讓步與美國達成協議。事後,美國政府很快就會發現,日本的讓步只是象征性的意義,對於扭轉大局只是杯水車薪。總之,美國與日本的磋商,盡管軟硬兼施,壹再施壓,但收效甚微。美國在壹場曠日持久的貿易戰中壹直停不下來,而這場貿易戰恰好處於冷戰末期。美國有能力也有條件對日本采取強硬政策。

二、日本在日美貿易摩擦戰中失利的外部因素

1.廣場協議限制了日本政府調控經濟的能力。鑒於日本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不斷擴大的貿易順差和美國嚴重的貿易失衡,逆差占GDP的比重超過6%。1985美國帶領西方五國簽署廣場協議。五國同意共同幹預外匯市場,使被高估的美元實現軟著陸,並用財政和貨幣政策維護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金融體系。此後,我們看到日元對美元升值10年,從1: 240到L: 79,升值幅度67%。期間,日本政府壹直堅持廣場協議,維護美元地位。明知美元資產在貶值,也不得不引導日本企業在黑色星期壹大量買入美元資產。1988知道經濟過熱,卻無法收緊銀根,刺激了日本經濟的過度擴張。同時,由於日元升值、外匯儲備增加以及升值預期,大量國際資本流入日本,國內外資金大規模進攻日本股市和房地產市場,物價開始飆升,產生大量泡沫。顯然,遵守廣場協議束縛了日本政府的手腳,導致經濟失控。

廣場協議堵住了日本經濟復蘇的出路。廣場協議賦予了美國政府領導各國共同幹預外匯市場走勢的權力,而美元對日元的貶值不僅削弱了日本出口產品的競爭力,還隱含著服務於某種特殊目的、實現某種特殊目的的作用。如前所述,美國多年來壹直無法停止與日本談判解決貿易摩擦問題而無果,最終通過迫使日元升值來封殺日本出口。當人們仔細分析日元匯率的走勢時,會發現1993和1995分別是日元大幅升值的兩個高峰期,而日本經濟則處於戰後12周期(1993,10月-1997年5月)並已爬出底部。1993,日本的出口正在拉動經濟從谷底攀升,已經出現了明顯的拐點。然而,由於日元大幅升值和外部需求為負,拉低了經濟增長水平,因此攀升速度僅放緩了半年。所以日本經濟在1993和1994只增長了0.5%和0.7%,低空飛行。壹般認為,這是日本經濟增長在1995和1996年分別達到2.5%和3.4%,這似乎反映了復蘇步伐的加快。但這只是日本政府在1994和1995實施刺激經濟增長的大規模政策的效果,延遲了半年。1994和1995年,日本政府宣布追加投入15.3萬億日元和14.2萬億日元財政資金用於公共企業建設,預計將拉動經濟增長3.0%和4.4%。換句話說,如果當時沒有對日本經濟的政策支持,私人部門的經濟增長實際上只不過是零。顯然,過去兩年的經濟復蘇不是私營部門經濟的自發復蘇,而是政府人為增加的結果。導致1995和1996日本經濟私營部門增長停滯的原因是日元大幅升值和外部負需求擴大,抵消了私營部門的增長效應。在多年出口環境不佳的影響下,日本企業不得不減少投資和支出,於是在1997年5月,日本經濟的12周期出現下行拐點,進入衰退階段,經濟在1997和1998再次出現負增長,直到1999。顯然,上世紀90年代日元大幅升值的兩個高峰期,對日本出口和日本經濟的減速、停滯和過早死亡造成了打擊,兩者之間存在高度的相關性,讓人懷疑其中的陰謀。

3.廣場協議讓日本承受了損失,但它自己無法避免損失。美國金融機構擁有大量的國際流動性。針對美國政府政策幹預的信息,美國各大金融機構率先大量拋售美元,買入日元或其他貨幣,實現美元貶值。這意味著美國的機構在不斷出售貶值的資產,購買升值的資產,以保持和增加新資產和現有資產的價值。另壹方面,為了維持美元的國際地位,日本政府必須指示日本金融機構根據協議進行適當的反向操作,即放棄購買升值的日元資產,購買貶值的美國國債、股票、房地產等。,看著新的和現有的海外資產不斷貶值。

第三,日本在日美貿易摩擦戰中失利的內部因素

眾所周知,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經濟騰飛和發展的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創造了出口導向型的經濟模式。但這種模式也是日本失敗的原因之壹,因此有必要對日本的經濟模式進行深入分析。

(壹)日本經濟模式的背景

二戰後,在經濟復興時期,日本的國際競爭力非常弱。由於資源極度短缺,經濟發展所需的資源幾乎100%依賴進口。對進口資源的大量需求,客觀上要求日本必須有大量的出口才能實現外匯收支平衡。可以說,發展出口,實現外匯收支平衡,已經成為日本經濟發展的最大障礙。為此,日本政府從國家角度研究並逐步探索,總結並制定了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和壹系列配套措施,最終演變為制度化、長效化的機制,這就是戰後著名的“日本經濟發展模式”。

(二)日本經濟模式的機制特征

1.建立強有力的組織機制。二戰後日本經濟復蘇期間,為了擴大出口,日本政府在國家經濟政策決策的最高層面設立了“出口會議制度”。會議由總理親自主持,定期召集各部委相關部長參加會議,討論解決擴大出口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2.以擴大出口為核心配置資源,從各方面給予政策支持。日本政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首次頒布的《外匯和對外貿易法》規定,優先保證發展出口所需的外匯。金融部門對出口企業所需信貸給予優惠政策,對出口企業出國出差和海外分支機構用匯給予優惠,甚至對出口業績好的企業給予特別獎勵,對出口企業給予緊缺商品配額。

3.重點發展出口產業,高度重視制造業的發展。比如,優先安排出口企業引進技術所需的外匯,優先安排出口企業所需的資源進口,出口企業的設備折舊可以采用加速法。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日本政府對提高出口產業技術水平的政策支持最為重要。具體來說:壹是控制引進技術在全國範圍內只允許引進壹次;二是國家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改進的研發提供資金支持;第三,在產權制度上主張適度推進的政策,對提高日本企業的技術水平和競爭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4.建立強有力的出口促進系統。出口企業需要了解國際市場信息,國家財政出資,成立專門機構在全球範圍內廣泛收集、整理、分析國際市場信息,免費為廣大中小企業提供信息服務,對出口企業出國參展實行獎勵政策。

5.形成出口驅動的周期性經濟復蘇機制。日本的周期性經濟周期原理告訴我們,當庫存增加超過壹定限度時,經濟就會陷入衰退。日本經濟的周期性復蘇往往始於出口。出口增加,企業庫存就會減少,出口行業就會逐漸復蘇。由此,出口行業將增加設備投資,向日本設備制造業下單,因此復蘇層面將進壹步擴大至所有制造業。當整個制造業復蘇時,會有相應的對服務業的“增單”需求,然後復蘇會擴展到第三產業,最終經濟全面復蘇。因此,出口往往是日本經濟增長和周期性復蘇的第壹驅動力,投資往往扮演第二和從屬的驅動力,消費需求成為經濟復蘇的最後壹個角色。

(三)日本經濟模式的缺陷

如果世界上有什麽東西走極端,它就會改變。日本發展的成功有賴於出口導向型的經濟發展模式,但與美國的貿易摩擦戰的失利,歸根結底是因為日本對外出口的過度擴張,造成了國際關系的嚴重失衡,被美國、歐盟等世界大多數國家強行“調整”。日本經濟失敗本身的缺陷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過於依賴國際市場。在日本全國上下的齊心協力下,50年代,日本的出口以紡織品為主,為經濟復興做出了巨大貢獻。20世紀60年代,日本的出口產業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出口大量增加,貿易收支由逆差轉為順差,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上世紀70年代,借助兩次石油危機,日本出口產品節能特征突出,受到國際市場歡迎,貿易順差持續擴大。日本經濟甚至比擁有資源的美國率先走出危機,實現復蘇。20世紀80年代,日本出口呈現出咄咄逼人的態勢,壹批代表性產品出口到世界第壹或前列,如鋼鐵、造船、機械、化工、電器、汽車等。出口不僅成為戰後日本經濟快速發展、趕超美歐的“功臣”,也是日本的“榮耀和驕傲”。但是,事物的發展有物極必反的規律,任何壹套發展戰略,無論多麽正確,都是根據當時的環境和背景制定的,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時間和空間的制約。無論環境如何變化,日本政府都不考慮國家已經克服了“剛性進口擴張”的問題,繼續追求出口利益,使自己在世界上處於孤立地位,違背了世界和諧發展的第壹要義:和諧發展原則,使出口從日本經濟發展成功的最大功臣變成了貿易摩擦戰失利的“罪魁禍首”。

2.日本堅持發展制造業,產業鏈完整,產能過度擴張,導致產能過剩,結構扭曲。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日本的產品出口開始呈現出咄咄逼人的趨勢。日本的鋼鐵、造船、機械、化工、電器、精密儀器、汽車等產品出口在世界上幾乎沒有對手。日元大幅升值後,日本出口產業主動調整,轉型升級“重、厚、長、大”產品,大力發展“輕、薄、短、小”產品。由此,日本電器、辦公自動化設備、精密儀器、機器人、半導體芯片、汽車、高端鋼材等產品迅速成為新壹代出口主力,向世界市場發起新壹輪進攻。產品的高競爭力讓美歐的企業幾乎無法抗拒,市場份額大量流失。強大的競爭力進壹步刺激日本制造業加大投資,擴大產能。反過來,過剩的產能不得不依賴出口,導致經濟結構扭曲,部門比例失衡。當日本出口擴張受阻,日本經濟找不到增長點,經濟停滯的問題立刻成為各方矛盾的焦點,以至於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日本企業不得不集中精力應對產能過剩、就業過剩、開工率不足等問題,被迫進行長期而艱巨的結構性改革。

3.日本第三產業發展嚴重滯後。與發達的制造業相比,日本的金融、信息、創新和知識產業嚴重滯後。特別是金融行業競爭力弱,理財產品少,直接金融更是不成比例,缺乏該領域國際知名的壹流企業。例如,上世紀80年代,美國華爾街券商開發了復雜的計算機交易系統和數學工具,以操作各種復雜新穎的金融產品,但以野村證券為首的日本證券公司卻遲遲沒有進展,交易技術停滯不前。實踐證明,當日本的“弱小勢力”與美國強大的金融機構對抗時,日本的弱點就暴露出來了。1990美國摩根士丹利已經對日本股市的問題有所警覺,指出已經到了危險的程度,應該賣出。結果國際遊資先走了,造成了日本股市最初的暴跌,而日本四大著名證券公司幾乎沒有反應。日本政府甚至指責外國投資者帶著道德觀念離開市場。直到日本股市壹路下跌,直到1995,日本金融機構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並試圖采取措施。然後1998爆發東亞金融危機,讓日本經濟雪上加霜,無力回天。

4.日本高儲蓄、重投資、重生產、輕消費的政策導致內需不足。作為發展日本外向型經濟的配套措施,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政府壹直鼓勵國民節約消費,增加儲蓄,為企業提供充足的經濟發展資金。日本政府還鼓勵企業以投資促進投資,以生產促進生產,以信用創造信用,鼓勵在金融領域發展制造業。這也是日本經濟在50年代起飛,並在短時間內發展出完整的制造業產業鏈、產業配套和產業內流通體系的重要經驗。另壹方面,長期以來,日本政府將消費視為經濟消費,將其置於次要地位,在制定政策時總是優先考慮企業的利益。長期以來,消費規模過小,導致內需不足,生產過剩,經濟增長不得不依靠外需來生存和發展。對比發達國家的經濟結構,不難發現日本制造業比重高,個人消費比重低的事實。因此,鼓勵儲蓄和節儉消費成為日本發展內需導向型經濟的最大障礙之壹。這個問題仍然困擾著日本經濟的未來發展。

5.日本市場關閉的類型。日本市場屬於表面開放,潛規則封閉的類型。二戰後,日本經濟競爭力非常弱,外匯極差。政府在建立經濟制度時,也考慮到當地的文化特點,與市場經濟的自由競爭保持很大距離。相反,它非常強調合作和避免尖銳的邊緣。第壹,為了實現各行各業的適度競爭,減少自由競爭過度發展帶來的經濟損失,政府有意扶持各領域的少數大企業,占據絕對優勢,實行“寡頭壟斷”,使寡頭壟斷企業在市場上建立並維持壹種適度競爭的市場秩序。二是鼓勵大量中小企業圍繞日本大企業聚集,形成產業集群或日本產業鏈,建立長期合作關系,日本稱之為“系列關系”。其壹系列關系的牢固性,不僅排斥外來競爭,也強烈排斥不同派系的企業。第三,日本大企業在占據大部分銷售或服務市場的前提下,可以實現價格“無聲切割”和市場地域分割。第四,政府扶持中小企業的政策,是為了讓大企業把分散的市場空間留給中小企業生存,實行“人人有飯吃”的市場規則。第五,日本的島嶼意識以團結為第壹價值,愛國主義影響消費行為,在市場上表現出對國貨的偏好。在日本,從企業到行業協會、經濟團體到政府和政黨,幾乎無壹例外地認可這壹規則。這壹規則實施的結果是,外國企業和產品很難進入日本市場。我們常說世界500強企業的競爭力有多強,但是在日本市場卻失敗了。美國對這個市場規律很無奈。最後它只有打壓日元升值,從外部“封殺”日本出口,這才是殺手鐧。

第四,日美貿易摩擦戰

(壹)內部和外部差異

日本政府簽署了廣場協議,做出了與美國協調政策的姿態,但並沒有從根本上應對外部經濟失衡,改為內需導向的模式。中曾根內閣時代用大規模擴大公共投資來刺激經濟復蘇,錯誤地認為擴大公共投資就是擴大內需,相當於內需主導型經濟。因此,當經濟衰退時,日本仍然依靠外部需求來推動復蘇。當出口導向的經濟復蘇失敗時,政府反復使用金融手段不斷擴大公共投資。但是日本是個小國,公共設施都已經完成了。在不需要的地方建設公共設施,導致投資乘數效應下降。不僅經濟沒有復蘇,還無謂地增加了財政負擔,造成了日本的財政危機。

(2)國際利益高於經濟規則。

在處理國際關系上,日本沒有意識到冷戰結束、東西方格局打破後,原有的東西方陣營和敵友關系發生了根本變化,美國正在尋找新的潛在對手。但日本出口的過度擴張早已超出自由貿易的範疇,威脅到美國在國際社會的主導地位。從國際政治的角度看,二戰後美國主導的國際社會體系包括國際秩序、國際結構和國際價值觀三部分。世界各國綜合實力的對比,決定了其生存發展的“空間份額”。以空間份額為基礎,形成結構關系和國家間均衡穩定的實力對比格局,稱之為國際格局。在相同價值觀指導下制定的遊戲規則,稱為國際秩序。日本出口的過度擴張擠壓了其他國家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尤其是美歐等發達國家的發展空間;二是在經濟全球化、自由化的環境下,形成壹國獨贏、壹枝花盛開的局面,違背了國際社會和諧相處的原則;第三,經濟上沖擊美國,動搖美國的主導地位,相當於沖擊現行國際體系;第四,日本對國際社會的貢獻不足以彌補大家遭受的“損失”,所以日本發展對國際格局和秩序提出的“調整”並沒有被國際社會廣泛“接受和認可”。基於以上,當時的日本已經從冷戰時期美國的盟友變成了美國的威脅。為了保持其在世界上的強勢地位,美國有理由對具有挑戰者資格的國家采取措施,包括強硬的壓制措施。

流動性管理不當

日本政府無視流動性過剩造成的嚴重後果,任由國內外遊資流入股市和房地產。日本央行官員曾向筆者透露,日本當時甚至沒有對大量國際資本的流入進行監控。然後在經濟泡沫破裂時,日本政府未能及時引導銀行等金融機構,指出問題的嚴重性並提出妥善處理不良資產的對策,壹次次錯失良機,使問題越來越嚴重,局面壹發不可收拾。

(四)結構扭曲,“單兵突進”

日本政府過於重視出口和出口產業的發展,認為出口大量增加是經濟競爭力高的表現,貿易順差和外匯儲備的增加是國民財富的增加,對日本經濟有利。這種分析問題的觀點,站在國內的立場,顯然有失偏頗。日本制造業出口產品競爭力強,成為日本的驕傲,但刺激日本制造業過度發展,資源過於向制造業傾斜,結構扭曲。出口出口被堵住,制造業產能馬上過剩,經濟增長停滯,出口行業成為日本經濟衰退的始作俑者。

(5)政局動蕩,政策過於搖擺,迷失方向。

20世紀90年代,面對泡沫經濟破滅這壹前所未有的難題,客觀上要求日本政府制定壹套成熟的政策並持之以恒地執行。然而,在此期間,日本政府前後換了9次首相,改組內閣十幾次,頻繁的政策搖擺早已讓日本政客和經濟智庫迷失了方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的大都市銀行普遍存在大量壞賬,瀕臨破產。政府是按照市場經濟規則允許它們倒閉,還是采取保護性政策。執政黨、政府官員、經濟學家、經濟界知名人士廣泛參與討論,各持己見,無法達成壹致,對日本政府的決策產生了很大影響。

  • 上一篇:高二政治必修三第九課知識點整理。
  • 下一篇:朱砂(礦物)詳細數據收集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