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石橋中學的光輝歷程

石橋中學的光輝歷程

20世紀60年代初,中國國民經濟處於極其困難的時期,黨中央提出了發展國民經濟的“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為了節省財務開支,當時的中國中等和高等教育機構紛紛停辦、停辦、合並、轉學。到了60年代中期,隨著青少年的增多,很多人沒地方讀書了。為了解決這些矛盾,黨中央采取了“兩條腿走路”的方針,即除了辦好當時保留下來的公立學校外,還要大力發展民辦教育。在城市廠礦辦壹些工業學校,在農村辦壹些農業學校。於是在縣教育局的督促下,石橋人民公社農業中學(以下簡稱石橋農中)經過籌備和招生,於5月4日1965正式成立,並於這壹天舉行了成立大會和首屆開學典禮。會上,縣教育局分管農(工)校的魏永世先生、石橋公社宣傳委員鄭同誌先後作了重要講話,兄弟們都發來了賀信。

石橋農業中學當時壹年級招生70人左右。學生來自三個來源:停止學習的馬橋初中學生,小學畢業幾年的學生,小學沒畢業的學生,所以他們的教育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同學因為大隊需要,提前離校安排工作。

校舍因其醜而簡陋,所以借用了當時團林大隊(現團林村)的辦公室。學生自帶課桌和凳子。學校在團林大隊周家園開墾了30多畝荒地,作為師生學農業的基地。成立時,石橋農校只有5名專任教職工。李(黨員)任校長,李生懷、劉家慶任教師,余任食堂炊事員,吳繼廷任農業工人,當時團林大隊黨支部書記金德寶被聘為農業生產顧問。教職工工資和辦學經費主要由石橋人民公社承擔,教育局只做適當補助。

農業中學的制度是半工半讀制(民辦)。農閑和雨天,學習是主要任務;在農忙季節,為了搶收成和種子,生產勞動是主要任務。壹般情況下,上午學習,下午工作。授課時間,老師講授初中的主要課程,開設語文、數學、政治、制作技能。另外,通過參加生產勞動所獲得的收入,爭取實現師生口糧的半自給(因為當時農村農民實行按勞分配口糧的制度)。學校成立了“校務管理委員會”,由校長、教職工代表、學生代表組成,對學校重大問題進行決策。* * *學校成立團支部,由李勝懷老師擔任團支部書記,兩名學生擔任支部委員。

農業中學因學生增加,班數增加,農業基地挪作他用,於9月1965遷至當時的永興大隊(現永寧圍村),借用原有糧庫作為教室,教學區附近也配備了農業基地。為了解決辦學困難,石橋農業中學進行了第二次搬遷。1966年8月,遷至當時的石橋人民公社水產管理委員會設立的魚苗場(即原農業基地周家園)並與之合並。在組織上,成立了學校黨支部,由管委會主任姚任黨支部書記,校長李任支部委員。學校成立了團支部。學校工作人員的工資和辦學經費由管委會承擔,達到了以田養校的目的。石橋農業中學為石橋人民公社的農業生產輸送了許多寶貴的人才。由於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國家加大了教育經費的投入,石橋農業中學進行了第三次搬遷。從65438到0969年的65438,當時遷至石橋小學(現成人學校舊址),正式更名為公立石橋初級中學。石橋初級中學教師來源有三:壹是農業中學教師李四汗、李生懷;二是已有部分小學教師詹聖仁、詹、楊奇祿、季子舒、王根入選;三、新分配高校畢業生丁太堂、崔、崔誌宇、詹勝利。石橋初級中學由王根、李和詹組成。1970年3月,石橋初級中學招收第壹屆全日制初中班,學生40余人,包括從農村中學帶過來的學生,小學和初中老師壹起幹。王根同誌是抗日戰爭時期的老革命、老幹部,曾任市橋初級中學革命委員會主任,負責學校工作。1971年3月,石橋公社初中要求就讀人數增加,石橋初中教室不夠用。於是,在石橋公社桃村大隊、新泰大隊、邢勇大隊的小學裏,招收了壹個初中班,學生人數從二三十人不等,被稱為“戴帽子”初中。但由於初中學生分散,師資力量不足,很多課程無法開設,尤其是數學、英語、化學(化學在第壹年被稱為“工業基礎知識”),沒有老師,而石橋初中的師資力量相對較強。另外,這些教學點的教學條件極其簡陋,課桌都是用泥土搭建的。於是,1972年3月,各大隊小學高壹三個班合並到石橋初級中學,編為高二兩個班。這壹年,石橋初級中學初中部有五個班(初三壹個班;初二初壹兩個班,加上小學幾個班。不過那時候班級規模不大,學生也不多。教師中有三位本科畢業生,分別是畢業於皖南大學英語系的崔、畢業於合肥師範學院英語系的丁太堂和畢業於中文系的。這在當時真的很少見。雖然當時英語學習不被重視,但它仍然對學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石橋初級中學的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很多石橋初中的畢業生後來上了高中,考上了大學。

因為宿舍只有六間土墻草房,當時的教職工大多住在家裏,早出晚歸。只有兩位外地來的老師,崔老師、老師和丁太堂老師住在校園裏。每個房間都不到5平米,又低又潮濕,幸好沒有漏雨。學校還有食堂,由舒老師管理,薛傳根師傅做飯。教師和學生的膳食供應非常有限,主要是教師。茅草火,燜飯,經常吃的生米,從來沒變過,因為茅草火太大了,控制不住,不是燒了就是燒了。生米給我們的老師和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6月,1973,石橋初級中學第壹屆畢業生畢業,學校組織全體教職工和全體初中畢業生步行到當塗壹中教學樓合影。今年大部分畢業生都升入了市橋中學第壹高中班。1972年初,石橋初級中學已初具規模,校舍不足的矛盾進壹步凸顯。學校被溝渠和村莊包圍,沒有發展空間。下壹步的發展受到了極大的限制。明年會多壹個班,沒有教室,引起了校領導和公社領導的註意。同時,根據當時大公圩有幾所初中,教學資源非常分散的情況,縣教育局準備在大公圩地區集中辦壹兩所中學,但辦學地點沒有敲定,縣教育局也無法提供資金。石橋公社和學校領導抓住這個機會,要求石橋竣工。石橋公社領導非常重視教育,開創了石橋黨委政府重視教育的傳統。時任石橋公社政治工作負責人的榮主管教育工作。他親自出面,帶領校領導多次找縣教育局和縣領導,說明石橋在大公圩的中心地理位置有利於大公圩公社學生的方便,說明石橋公社人民辦高中的積極性。經縣、教育局、石橋公社、石橋初級中學領導認真研究,決定石橋中學另選址,改建,與中小學分開。1972年初,石橋公社統籌安排,派時任鄉長的鄭牽頭,召集各方開會。以“提田”的形式,將石橋公社揭東生產隊周邊生產隊的壹部分土地劃撥給揭東生產隊,並將揭東生產隊的33畝優良良田劃撥給石橋中學,也就是現在的石橋中學學生生活區。這是石橋人辦教育的壹大舉措。這項工作得到了揭東生產隊人民的大力支持,他們犧牲了自己的利益,為石橋中學的誕生做出了貢獻。

石橋初級中學派詹先生擔任石橋中學籌建工作。當時正經歷文革災難,經濟十分困難。沒有資金,石橋公社發動各生產大隊支援石橋中學的各種建材。磚瓦陸續運到工地,農民工被分配到工地免費幹活。石橋中學的學生經常去建築工地參加搬磚鋪瓦的義務勞動。辦學校真的是自力更生,人民教育人民管理人民。1972年5月,石橋中學四排磚木平房壹期竣工。* * *教室8間24間,教師單人宿舍8間,食堂4間,共36間。在這種情況下,農民普遍住在草房裏,石橋上很少見到瓦房,人們的生活還處於壹個不能解決溫飽的時代。不能說石橋鎮政府和人民過分重視教育。

1972年9月,石橋中學搬入新校區。小學留在了原來的校址。除了孟玉華老師留在小學,其他的老師和工作人員都去了石橋中學。王根同誌繼續擔任該校校長。老師還是住原校區,單身住新校區宿舍,兩人壹間。宿舍剛好夠開兩張床,放兩張桌子,放其他東西,門打不開也關不上。但是條件已經大大改善了。

為了加強石橋中學的領導和師資力量,縣教育局抽調團結小學教務主任夏克玉擔任石橋中學校長,分管教學,並指派安徽師範大學物理系畢業的陳,化學系畢業的,擔任高中教師,白擔任體育教師。73級學生入學時,初中有2個班。石橋中學高中部招收的第壹屆高中班開學,共62人,成為壹個班。

1974年3月,教職工21人,其中公辦教師17人,民辦教師4人。4月65438日至4月0974日,教育局分配安徽大學英語系畢業生周懷懷、蕪湖師範學院物理系畢業生尹、數學系畢業生徐。接下來的幾年,分配到石橋中學任教的大學畢業生越來越少。由於初中班增加,師資力量不足,石橋公社從各大隊抽調了壹部分知識青年補充師資力量。這時候原來的食堂不夠用了,就搬到了教師宿舍後面的瓦組。瓷磚集團是石橋建安公司的前身。早在1971,瓦工集團就在這裏建了壹排瓦房辦公室。後來因為石橋中學的需要,瓦組在1973搬出去了,房子留給了石橋中學,8間。西邊的三間被改造成食堂,東邊的五間被改造成學校禮堂,供學生聚會,後來成為教師宿舍。

  • 上一篇:山東萊蕪是個什麽樣的地方?
  • 下一篇:非洲歷史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