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五臺山曾是道教的地盤——五臺山前世今生實錄

五臺山曾是道教的地盤——五臺山前世今生實錄

據說五臺是道教最早的遺址。道教經典裏,五臺山叫紫浮山,有壹座紫浮山。梁青梁山的記載說,佛教的文殊菩薩剛來震旦紀(中國古稱震旦紀)時,住在壹個石盆洞裏,石盆在道教的玄學觀中,說明當時五臺山是道教所占。

五臺山也被稱為梁青山或資福山。

佛教剛傳入中國時,只有少數人修行。公元前二年,大月氏之國(居住在中國新疆西部伊犁河谷的少數民族,西遷中亞後建立的國家)國王的使節伊村來到當時中國的首都長安(今Xi安),他向壹位名叫盧靜的博士弟子口授佛經,這是中國史書上最早的佛教傳入中國的記載。

佛教傳入五臺山,壹般說始於東漢。據史料記載,永平十年(公元67年)十二月,漢明帝派往西域求法的使者,帶著兩名印度高僧卡亞摩頓和朱發蘭來到洛陽。

韓明帝劉莊

白馬陀經

洛陽白馬寺

永平十壹年,在洛陽城以西的雍門南部修建了壹座寺院,供兩個印度僧侶居住。為紀念《白馬經》(第四十二章經)遺失的像(佛像),命名為白馬寺。?永平十壹年,卡亞·莫騰和朱發蘭從羅曼來到五臺山(當時叫梁青)。因為山上長期有阿育王的佛塔,五臺山也是文殊菩薩講學居住的地方(傳說峨眉山是普賢菩薩,普陀山是觀音菩薩,九華山是地藏王菩薩講學居住的地方),所以他們想建壹座寺廟,但是因為當時五臺山是道教基地,所以他們還是挺擠出來了解漢明帝的。據《國史舊聞》第壹卷第502頁記載:“永平十四年正月十五日,明帝在白馬寺召集道士,派莫滕、朱發蘭去插法”。雙方達成協議——約好燒經,以辨真偽(相傳燒經的地方就是現在的Xi安燒臺)。燒經的結果是,所有的道經都被燒了,但佛經沒有完全燒,獲得了建廟權。臺灣山川眾多,哪裏適合建廟?《梁青山誌》載:“大佛塔左側,有釋迦牟尼佛留下的腳印,長壹尺六寸,寬六寸,有數千個輪像,全是十指”。據傳說,他們不僅發現了這個腳印,還發現了壹個“遺跡”。此外,方盈村的山勢雄偉,氣象非凡,與靈九山(印度佛陀修行之地)相似。基於這三個原因,我們決定在這裏建壹座寺廟。該寺建成後,以山名命名——靈鷲寺。漢高祖劉莊為了表達自己對佛教的信仰,加了“大福”二字(意為“洪欣”),所以建成後的寺廟全稱叫大福靈鷲寺。大福靈鷲寺是仙通寺的前身。從此,五臺山成為中國佛教的中心。五臺山的大福靈鷲寺和洛陽的白馬寺都是中國最早的寺廟。

五臺山塔院寺“大白塔”

五臺山“仙通寺”最早的寺廟是“大福靈鷲寺”

南北朝時期,五臺山佛教發展達到第壹個高潮。北魏孝文帝大規模擴建靈鷲寺,在其周圍修建了山景院、榮臻院等十二座寺院。北齊時期,五臺山寺廟數量猛增至200多座。隋朝時,隋文帝上書,要在五個梯田各建壹座廟。即東臺的望海寺、南臺的福賽濟寺、西臺的法雷寺、北臺的淩影寺和中臺的燕郊寺。因為五臺山是文殊菩薩講經的地方,所以五臺頂上的寺廟都供奉文殊菩薩,但五臺文殊菩薩的名字卻完全不同:東臺的望海寺是給智慧文殊菩薩的,南臺灣的福賽基是給智慧文殊菩薩的,西臺灣的法雷寺是給獅子文殊菩薩的,北臺灣的淩影寺是給壹塵不染的文殊菩薩的,中臺灣的文殊菩薩是給小孩子的。從此以後,凡是去五臺山朝拜的人,都要去平臺頂端的五個寺廟朝拜,這就是所謂的臺灣朝聖。此時,五臺山的名字已經出現在北齊的大量史籍中。

五臺山山頂的文殊像

盛唐時期,五臺山佛教發展達到第二次高潮。《華嚴朝》雲:“自太宗至德宗九帝(公元627-805年),須倚靈山,駐聖境,每光穿五服...妳記不住了。”這壹時期,據《古涼傳》記載,全山寺院多達300座,僧人3000余人。此時的五臺山不僅是中國佛教名山之壹,也是名副其實的佛教聖地,被譽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

五臺山佛教的發展並非壹帆風順。因為不信佛教,他們先後四次滅佛,分別是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建德三年(公元574年)、唐武宗五年(公元845年)、周世宗二年(公元955年)。後來,雖然唐玄宗推廣佛教,但五臺山太虛弱了,無法恢復。到北宋時,臺灣內外只有72座寺廟。北宋的唐太宗、真宗、仁宗信佛。三皇在五臺山留下了380多卷。從元代到明初,五臺山的寺廟建築得到了修復。

五臺山南禪寺

明清時期,五臺山佛教復興,出現了第三次高潮。清朝所有的皇帝都信奉佛教。康熙年間,臺淮、社渚川、南臺等地也修建了宮殿,每隔兩三年就要面向山。乾隆也是如此,壹直延續到嘉慶中年。民國時期還是有好心男女捐錢建廟的。抗日戰爭前,五臺山冬季通常有1000多名僧尼,夏季有2000人。日本侵略者占領五臺山後,許多僧尼逃亡,五臺山佛教驟然衰落。1946年五臺山解放後,這座舉世聞名的佛教名山才真正回到人民手中。1952年,政府撥款修繕五臺山古跡。1953年,五臺山古跡保護所正式成立,重點維護和修繕寺廟建築和歷史遺跡。在這方面,五臺山民族事務委員會和宗教事務委員會做出了很大努力。五臺山,壹個歷經滄桑的歷史“老人”,如今能以新的姿態、新的面貌迎接中外遊客。

五臺山“春天”

五臺山“夏天”

五臺山“秋天”

五臺山“冬天”

  • 上一篇:歷史文獻常識題庫
  • 下一篇:艾倫& # 183;西蒙森的運動員生涯。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