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趙喜光的壹生

趙喜光的壹生

趙喜光的爺爺趙,小時候就失去了父親。他家很窮,被迫謀生。由親戚到北山河灣(今隆陽區瓦窯鎮橫山村)開荒,後定居中和橫山村。他的父親趙端祥,三叔趙慈祥是農民,二叔趙和祥是趕馬的。衡山地處水冷草枯的寒山區,糧食作物只有玉米、苦蕎、土豆,產量極低。即使在豐收年,村民們也只是免於饑餓,而在荒年,他們只能靠野菜充饑,可見他們的生存環境之惡劣,生活之艱辛。

趙喜光父親的三個兄弟勤勞樸實,勉強能維持生計。惡劣的環境、艱苦的生活、嚴格的家教,使趙喜光從小養成了吃苦耐勞、樸實無華的習慣和作風,同時也養成了山民特有的淳樸矜持的天性。隨著年齡壹天天長大的趙喜光也萌發了對現實的不滿,擺脫貧困、追求幸福的念頭越來越強烈。

1916(民國五年)從私塾考入雲南省第五師範學校學習,與同學陸和李壹起,初步開始了解和探索外面的世界。在壹個整個中國百廢待興,局勢非常動蕩,人民水深火熱,有識之士準備革新求變的時代,趙喜光是被家庭和社會逼的,這就決定了他壹旦進入這種潮流,只會勢不可擋。

在他接觸到新的文化知識後,他學習非常努力。特別是受到孫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影響,開闊了眼界,立誌做壹名實現孫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愛國軍人。1919年,趙喜光從保山師範學校畢業後,放棄了小學教師的工作。在二叔趙鶴祥的支持下,經其駐粵滇親戚的混成旅旅長包推薦,直奔廣東韶關主持的陸軍館學習軍事(還有壹種說法是直奔雲南昆明的陸軍館)。後轉入昆明軍吳江堂,1921畢業,經李根源介紹到桂贛軍第二旅,任實習排長、排長。經過1926的北伐和多年戰亂,才從槍林彈雨中滾出來,步步高升,所向披靡。雖然我是通過壹場血戰的功勞獲得晉升的,但和其他同行相比,我的事業只是不得不在跌跌撞撞中晉升。

現實社會與他想要建立的社會格格不入,現實社會中的人居心叵測,口是心非。他特別不滿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的卑鄙手段,在軍事上奉行只在黃埔系用人為親的制度,軟硬兼施擠壓壓制異己。同時對國民黨官員貪汙枉法,不顧老百姓死活,壹心升官發財的醜惡暴行深感失望。特別是經過八年的艱苦奮鬥,抗日戰爭使他進壹步認識到國民黨高層統治集團內部的險惡和惡性鬥爭,進而認清了他們的反動本質和醜惡嘴臉,這也為他日後在解放戰爭中的和平起義埋下了伏筆。1938年,趙錫光任國民黨第36軍第5師副師長駐渝時,受武漢保衛戰總司令何之命,整編167國民黨師。趙率36軍先頭部隊到漢口,向前敵軍長何、和副軍長萬匯報情況。他立即為趙繼承了167師的番號,並對該師進行了整編。趙頗感意外。他解釋說:“167師的番號早就明確撤銷了,因為它的老師謝沒能打好仗,掉進了馬當要塞,已經被軍法拿下了。現在就看妳怎麽組建了。希望妳能做好。”趙喜光的部隊換上了新式武器裝備,趙二話沒說就接受了任務。後來由於抗戰形勢,何將新組建的167師暫歸胡宗南指揮,但胡當場不要,因為趙不是胡的親信。之後,胡彩勉強收下。

不久胡宗南的14兵團戰敗轉移。胡為了自救,消滅了假借日軍的異族趙喜光,命令趙部堅守鸚鵡關24小時後才撤退。出於民族大義,趙堅持與日軍激戰24小時,才開始撤退追趕胡宗南的大部隊。在胡宗南追到大部隊兩天後,胡十分驚訝和不解。他以為趙部早已被日軍殲滅,又報新壹師167在胡轉移次日已全軍覆沒。此役,胡宗南出於對趙喜光的尊重和無奈,只讓趙部去潼關整訓,並提拔趙為36軍軍長,同時還擔負了保衛陜東的任務,使日軍不敢從河南潼關進犯西北。趙喜光出身貧寒,深知群眾和基層官兵的艱辛。他無論在哪裏駐軍,都教育官兵充分尊重當地人民的風俗習慣,經常到連隊調查基層官兵的困難,幫助他們解決困難,與基層官兵榮辱與共。因此,他所到之處,都深得當地群眾和基層官兵的喜愛。

當他發現去砍建始何姿城木材的戰士,在零下二三十度的雪山上,因為太滑,經常受傷時,他立即派人整理釘子,分發給每個上山的戰士,讓他們綁在腳底。從此,上山的士兵很少倒下。他到南山伐木工地視察工作,發現山裏野豬多,就指示各連隊抽兩個槍法好的戰士上山打野豬,解決戰士吃油吃肉的問題。發現戰士住的木屋漏雨,就派人上山割草修補。當我發現有各種各樣的鋸用於伐木和軍事工業時,我問:“妳認為哪種鋸好?”戰士們說,“魚腹鋸”,並列舉了魚腹鋸的諸多優點。趙采納了士兵們的意見,派人購買了許多魚腹鋸,從而大大提高了伐木效率。

趙喜光壹貫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與少數民族交往融洽,深得少數民族的喜愛。1947年5月的壹天,張治中將軍視察和田,返回喀什專員公署時,被數千名反對國民黨的請願者包圍。張治中和上訪群眾精疲力竭,僵持到半夜。無奈之下,趙喜光聞訊,繞到後院去張治中住處解危。群眾見趙來救。因為大家對他都有好感,所以沒有為難他,放了他。於是,在趙的護送下,去了疏勒軍部。在戰火紛飛的歲月裏,趙喜光不僅遠在千裏之外作戰,還隨時關心著自己貧窮的家鄉。他知道家鄉貧窮落後,人民愚昧無知。他下定決心於1938(民國27年)(以趙錫光字鐘華命名)自費在衡山創辦光華小學。由於國民黨實行“三丁抽壹——五丁抽二”的兵役制度,加上衡山光華小學的建成,當地鄉鎮嘉寶礙於趙喜光的威信,不敢前來招收男青年。保山及附近地區的學生為了逃避服兵役,紛紛前往恒山光華小學就讀,規模不算太大的學校幾乎人滿為患。當時,位於瓦窯文教中心、辦學歷史悠久的上河灣小學學生人數大幅減少,導致學校教育經費難以為繼。因此,上河灣小學校長多次將衡山光華小學搶奪他們生源的行為起訴到保山縣政府校董事會。

為了維護當時的兵役制,暫時穩定上河灣小學的教學秩序,保山縣政府多方聯系趙喜光,取得了趙喜光“衡山光華小學不特殊,嚴禁校內抓丁,但學生周末回家和周日返校途中,應無權過問”的承諾,衡山光華小學的學生秩序才得以恢復。當他在信中得知叔叔家冬天還缺衣少衣時,便自費買了壹些被褥,派飛機到雲南保山橫山村老家進行空投支援。趙喜光的貧寒出身和在困境中成長,也培養了他正直淳樸、不屈不撓的天性,這也註定了他是站在人民壹邊的。從1947到1949,趙喜光始終堅持新疆和平解放。壹是支持張治中的新疆和平、穩定、進步、建設政策。然後以部隊有保衛國土、保護人民的責任,不能置國家主權和人民生命財產於不顧為由,拒絕了代總統李宗仁調兵到東部參加內戰的命令;之後與張治中將軍、陶之嶽將軍密切配合,與陶之嶽將軍在焉耆秘密會面,達成共軍入疆,待秩序穩定後交出兵權的秘密協議。隨後又與國民黨第78師師長葉成、整編騎兵第1師師長羅、駐疆軍統特務頭子等人針鋒相對,堅決主張起義。

趙的部隊駐紮在吐魯番(1、2、3旅)、焉耆(1、2、8旅)、阿克蘇(65旅)、莎車(4騎兵旅)、喀什(9騎兵旅)等南疆軍事重鎮,駐紮在瑪納斯以東至奇臺、哈密壹帶。

當時,趙喜光以國民黨新疆警察副總司令、南疆警察總司令兼整編第四十二師師長的身份參加和平起義,將占中國國土面積六分之壹的新疆和平地交還給人民。當時新疆處於西有東突分裂勢力,西有國民黨葉、馬、羅駐軍,南疆由趙錫光控制的各種勢力相互制衡的復雜狀態。壹方稍有失誤,就會失去均勢,而處於舉足輕重地位的趙錫光將軍深明大義,在新疆和平起義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從而保證了和平起義的勝利。上世紀50年代,趙喜光將軍在中國幾乎人人提起,人人都知道他是壹個標準的勇敢善戰、淳樸善良的中國將軍。他深明大義,要求進步,不願意隨大流。受到張治中將軍和時任新疆軍政長官的陶之嶽將軍的高度重視。據他的部下彭芳說,趙喜光壹直把“文官不愛錢,武將不怕死”這句名言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並壹直用它來告誡自己的官兵。他雖然生活清廉,生活艱苦,卻嚴詞拒絕下屬軍需處長吳為他準備撫恤金的想法,並把吳的錯誤想法拿到總理紀念周會議上公開批評,以此教育官兵維護和珍惜軍人的榮譽和人格。

吳曾經關心過趙喜光,說:“妳這麽老實,壹點積蓄都沒有。壹旦退休,如何安度晚年?”只要妳同意,我們就給妳10萬或者20萬的退休金。不知道大家怎麽看?”趙雖然知道吳對他的好意,但還是對他說:“這種計劃是對我的侮辱。目前官兵的生活就是這麽辛苦。妳讓我謀取私利合適嗎?“以後請不要為我打算!”。

趙喜光用人不分地緣親疏。只要他們德才兼備,就會得到提拔和重用。相反,那些愚昧無知,品行惡劣的人,即使是兄弟,也絕不會被利用。他拒絕了無所事事的二哥趙升官發財的請求,讓五哥像普通士兵壹樣在連隊當兵。作為國民黨軍隊的高級將領,趙錫光並沒有利用裙帶關系在其軍隊服役。與當時蔣家各級軍政要員錯綜復雜的用人關系和升遷發財之道形成鮮明對比。新疆和平起義勝利後,趙喜光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二兵團副司令員兼石河子城建工程處主任的身份,領導了石河子城建工程和全兵團的基建工作。他從事了差不多半輩子的兵役,不懂基建。於是他從北京買了很多建築方面的書,廢寢忘食地自學。在風雪交加的戈壁灘上,指戰員奮戰在施工第壹線。他經常用“我們從事的是開天辟地的偉大事業,第壹座軍墾城市將在我們手中誕生”這樣的話來鼓勵官兵們努力工作。妳現在怕什麽?”

因為日夜操勞,投身新城建設,他因過度勞累患上了嚴重的胃癌。他在病中真誠地對前去探望他的史籍說:“我有罪,我跟國民黨反動軍隊廝混了大半輩子,站在了人民的對立面。“九·二五”起義(即1949年9月25日)只是在張(張治中)將軍和陶(智嶽)司令的指導下,站在了人民壹邊。可惜我只有五年多的時間為人民工作,更不用說改造思想,脫胎換骨了。我患了這種致命的疾病。我也知道日子不會很長。看來我只能做黨領導下的戰士,而不能做無產階級先鋒隊的壹員。”說完,我深深地嘆了口氣,無言以對,眼裏含著淚。表現了他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的真摯熱愛和眷戀,對未來理想的向往。

在病魔的摧殘下,由於治療無效,這位著名的英國將軍於1955年在家中悲傷離世,完成了他輝煌而短暫的壹生。

  • 上一篇:萬物生於氣,天王星逸於氣。它將走向何方?
  • 下一篇:迪士尼的中國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