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走進潼關歷史

走進潼關歷史

潼關是長安所在的關中平原的東大門。古代稱之為“百雙關”,意思是兩人鎮守此處,可以阻擋關外數百人的進攻。潼關的風險堪比山海關,號稱“天下第壹關”。

先來看看潼關在哪裏。

黃河從內蒙古托克托由北向南,成為山西、陜西兩省的分界線,而這壹段黃河在陜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處突然由西向東轉變,潼關就位於黃河的這個急轉彎處。

站在古老的潼關門前,沿渭河向西是長安,沿黃河幹流向東是中原腹地河南,向北是號稱“雞鳴三省”的山西風陵渡。

另外,潼關所在的地形也很特殊。西邊是馬平川的渭河平原,長安和潼關之間的肥沃平原自古以來就無人守衛。也就是說,潼關壹旦被破,長安將難以守住。

潼關的名稱最早出現在東漢末年。在此之前,潼關通常被稱為桃林塞。

戰國時期,占據關中的秦國積極出東,爭奪中原。當時,函谷關位於河南省靈寶市東北部。秦國固守函谷關天險,多次擊退六國進攻,笑到最後。

漢朝建立後,函谷關逐漸東移至河南洛陽新安以東。東漢建都洛陽後,函谷關離洛陽太近。壹旦敵人從西邊來,函谷關就破了,沒有緩沖。

東漢末年,天下不斷被征伐。漢獻帝建安年間,潼關正式建立,在潼關縣港口鎮楊家莊、城北村修建,潼關之名由此開始。

《水經註》記載,河水在關內南流,攪動關山,故稱潼關。

打開地圖就知道潼關有多危險了。

最初建在林芝平原上的潼關,東起遠望溝,西至金溝,東西兩面臨溝,北有滾滾黃河,南有巍峨的秦嶺,金溝通河與十二連城相交與之相連。

險而建的潼關城,與北有黃河、南有秦嶺的天然屏障形成了極其堅固的防禦體系,守衛著關中與中原的交通樞紐。

雖然還有其他路可走,但無論是從山西北部過黃河,還是從南陽盆地過武關,不僅路長,而且難走。要大規模進入關中,潼關是繞不過去的。

曹操知道潼關難攻,但還是冒險壹試。

漢獻帝十六年,馬超在潼關駐軍十萬,希望保住整個關中。

就在劉備全力奪取益州之地之前,曹操率軍爭奪潼關,但隨後發生了《三國演義》中著名的壹幕,即“馬孟起出招報仇雪恨,曹阿瞞剪胡子棄袍”。

潼關之外是中原,馬超在潼關駐軍,也意味著潼關爭天下。曹操統治的核心在中原,洛陽和許都離潼關不遠。壹旦關西兵離開潼關,曹就受不了了。

雖然言情裏的故事有些誇張,但基本屬於事實。諸葛亮在《後例》中也提到曹操險死潼關。即使冒這樣的風險,曹操也會為之而戰。潼關的意義可想而知。

潼關的天險由黃香阪、金溝、秦嶺和黃河組成。

黃香板:黃香板,位於潼關以東,全長五裏。它是從函谷關向東的必經之路,南有險峻的秦嶺,北有黃河。這條與世隔絕的道路是潼關東部的第壹道天然屏障。

禁溝:潼關南面有壹條禁溝,直通秦嶺,與武關相連。有幾條深達幾十米、上百米的深溝,都是南北垂直,與潼關城形成南北壹線,成為潼關的又壹道屏障。

黃河:黃河在這裏東拐,洛水、渭水在這裏匯合為黃河,黃河也從潼關城內緊密流過,沒有辦法形成天然的屏障,切斷了北方的道路。

秦嶺:潼關以南的秦嶺有很多天然堡壘,比如東峪口、山車峪口、太峪口等。地形險要,道路復雜。

除了天然屏障,還有許多人造的關城。

為了防止人們翻越秦嶺,北秦嶺腳下有西峪關、山車關、太峪關、水門關等壹系列關卡,從東到西與潼關連成壹體。

為了保衛禁溝,自古以來就在禁溝周圍設置了十二座連城,不僅可以設防禁溝的東西兩側,還可以設防南秦嶺通往禁溝的通道。這些聯防機構都有駐軍。

關城主體建在深溝裏,為城提供了屏障,守衛著秦嶺和黃河之間狹窄的山谷。南墻可以抵禦秦嶺方向的進攻,北墻可以抵禦黃河方向的水軍,還可以鎮守河邊大道。

潼關的整體建設可以說是“依山築關,臨水築城”,再加上眾多的城樓、水閘的輔助,最大程度上滿足了當時的防禦需要。

潼關和山海關壹樣有名,但它的歷史更長。

清朝時,康熙帝、乾隆帝稱潼關為“天下第壹城”、“第壹關”。

《山海關實錄》記載,潼關和山海關是幾內亞唯壹的險關。

換句話說,潼關在古代的地位堪比後來的“天下第壹關”山海關,在歷史細節上,潼關遠遠超過山海關。

對於古代任何壹個以關中和中原為都城的王朝來說,潼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川如潼關路”這句詩,不僅僅是為了抒發情懷。潼關的重要性可見壹斑。

兩千年來,圍繞潼關的戰爭不計其數,但真正強攻潼關的例子卻很少。只要不是完全無望的王朝,都不難險敗入侵,潼關作為“第壹關”的名號實至名歸。

  • 上一篇:臺灣省通史序詳細資料收集
  • 下一篇:飛來峰為何得名?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