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飛越瀘定橋的故事300字左右!!!!!!!

飛越瀘定橋的故事300字左右!!!!!!!

0935年5月25日飛越瀘定橋65438+壹方面,軍隊在安順野戰軍強渡大渡河後,僅用幾條船就要數萬紅軍渡河,至少耗時壹個月。而國民黨的追兵正在緊追不舍,形勢十分嚴峻。情急之時,5月26日上午,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王稼祥、林彪、聶、羅榮桓、羅瑞卿報告,立即作出奪取瀘定橋的決定。其部署是劉伯承、聶領導的紅軍第壹師和陳賡、宋任窮領導的幹部團為右路軍,中央縱隊和1、3、5、9軍為左路軍攻占瀘定橋。王開湘、楊成武率領的左翼軍遭到紅二師第四團的襲擊。5月28日,紅軍第四團接到紅軍命令:“王開湘、楊成武,軍委來電,限左翼軍明天奪取瀘定橋。妳要用最高的行軍速度和堅決的機動手段來完成這個光榮的任務。這壹仗,妳要突破道州壹天跑160裏,亞西五團的紀錄。”紅四團接到命令後,日夜兼程240華裏山路,於29日上午出其不意地出現在瀘定橋西岸,與敵交火。

當時100多米長的瀘定橋已經被敵人拆毀了80米左右,瀘定橋橋面被機槍和火炮組成的密集火力嚴密封鎖。中午,紅四團在沙壩天主教堂召開幹部會議動員戰鬥,組織23個突擊隊奪取大橋,由連長廖大柱、指導員王海雲率領。下午四點,23名戰士掛著沖鋒槍,背上馬刀,纏上十幾顆手雷,冒著槍林彈雨,爬上赤裸的鐵鏈,撲向東橋。王有才帶領的三名戰士緊隨其後,扛著槍,壹手拿著木板,壹手拿著鐵鏈,壹邊前進壹邊鋪設橋面。當戰士爬到橋中間時,敵人在東橋頭放火,企圖阻止紅軍用火攻橋。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火焰,戰士們高呼:“同誌們,這是勝利的最後時刻。鼓起勇氣沖過去!不要怕火,走!敵人已經崩潰,快走!”廖大柱跳起來踏上橋面,向東橋頭沖去。戰士們也沖上去,拔出馬刀,與敵人展開肉搏戰。這時,政委楊成武率隊越過東橋,擊退了敵人的反攻,占領了瀘定城,並迅速撲滅了橋火。整個戰鬥只用了兩個小時,隨後又以驚險的方式攻占了瀘定橋,粉碎了蔣介石借助大渡河天險把紅軍變成第二個石達開的美夢。因此,瀘定橋成為中國* * *產黨長征過程中的壹個重要裏程碑,為實現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紅壹、二、四方面軍會師並最終結束陜北長征奠定了堅實基礎,以“十三條鐵鏈劈開* * *和國家之路”的壯麗贊譽,新中國十大開國元帥,其中長征中有七位元帥經過瀘定橋。當時,在激戰後的瀘定橋上,劉伯承元帥在橋面上重重地跺著腳,感慨地說:“瀘定橋,瀘定橋,我們為妳們付出了多少精力和心血,現在我們勝利了,我們勝利了!”!朱德總司令在長征記憶中題詞“長江猶記魯管之危”的詩句,充分說明了紅軍長征飛奪瀘定橋的艱險和英雄氣概。

5月25日,1935,中央紅軍部隊在四川安順場成功渡過大渡河,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從安順場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紅四團二連長廖大柱等二十二名突擊隊員,沿著布滿子彈和火墻的鐵鏈,奪取橋頭,與左岸部隊壹起圍攻瀘定城。中央紅軍主力隨後從瀘定橋越過天險,粉碎了蔣介石殲滅紅軍大渡河以南的企圖。

與紅軍強行軍創造的奇跡相比,二十二勇士飛奪瀘定橋是奇跡中的奇跡。二十二勇士飛越瀘定橋的故事早已為人們所熟知。然而,這二十二個勇士中,只有五個名字為後人所知,其余大部分,我們甚至不知道他們叫什麽名字。

強渡大渡河的十七勇士的名字,因186期《勇士日報》的記載而為後人所知。然而,從瀘定橋飛走的那二十二個勇士的名字,卻沒有得到如此幸運的戰績。

作為紅軍兵團的同壹個單位,為什麽紅軍兵團政治部出版的戰士報只刊登17戰士的名字而不刊登22名戰士的名字?這是長期以來人們心中的壹個謎。老王曼永勉給出了這樣壹個猜想:目前在與紅軍大渡河戰役有關的戰士報中,能找到的只有1935年5月26日出版的第184期和1935年6月3日出版的第186期,其原件收藏在中國軍事博物館。強渡大渡河的戰鬥於5月25日打響,奪取瀘定橋的戰鬥於5月27日打響。《勇士》第184期的主要內容是介紹前壹天安順場強渡大渡河的戰鬥,但到了《勇士》第186期,內容已經是介紹大渡河的全部戰鬥,標題是《大渡河沿岸勝利總結》。這樣,我們自然可以想到壹定有第185期的《戰士報》,而這份報紙的內容幾乎肯定是介紹飛越瀘定橋戰役的。那麽,我們是否可以合理地猜測,飛赴瀘定橋的22位勇士的名單是刊登在185期的《勇士日報》上呢?186期《勇士》公布的十七勇士名單是對184期《勇士》本應公布內容的補充?

這只是猜測。當然還有壹種可能,就是因為報紙版面的限制,他們沒有時間公布那22位勇士的名字。《戰士報》第185期已經不翼而飛,給紅軍歷史研究帶來了太多的問號。

這二十二個勇士是怎麽選出來的?

事實上,是否有265,438+0,22甚至23名勇士飛過瀘定橋,並不完全清楚。比如戰士日報186期,寫著“二連21英雄先攀鏈,冒火渡河”。現在,根據時任紅四團政委的楊成武將軍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上發表的著名回憶文章《飛越瀘定橋》,人們把飛越瀘定橋的勇士人數定為22人。

1986年,受瀘定縣委派的王永勉趕赴北京,看望新中國成立後紅四團黨支部書記、鐵道兵司令部副司令員羅華生將軍。羅將軍告訴王永勉,他親自到二連挑選當年的22位勇士。當時他的選人標準是:凡是幹部,包括連長、指導員、黨支部書記、排長,都要先選。那些曾經是戰爭英雄的人,比如在渡江戰役中保持中立的人,也要單挑出來。挑出那些在和平時期勇敢的人。被選中的人,必須是* * *中產生的黨員、* *青年團成員,或者至少是入黨和入團的積極分子。突擊隊的任務由二連長廖大柱搶,廖大柱擔任突擊隊隊長。

1985年,瀘定縣正在籌備“飛越瀘定橋”勝利50周年慶典。王永綿受縣裏委派,前往北京邀請楊成武將軍參加慶典。有壹次,他向楊將軍打聽這二十二位勇士的消息。楊將軍告訴王永勉,戰事非常緊張。瀘定橋打完了,部隊繼續打,之前沒有寫二十二勇士的名字。後來在長征中,他們的大部分戰友相繼犧牲。當時楊成武將軍說這話的時候,非常激動。他壹遍又壹遍地呼喚——我的22位勇士,妳在哪裏,妳在哪裏?說著說著,他的眼裏湧出了淚水...

據楊成武、羅華生等老將軍回憶,飛赴瀘定橋的22名勇士中,能記住4個名字。他們是廖大柱、連隊政治指導員王海雲、連隊支部書記李又麟和連隊支部書記李金山。

在解放後的後續訪問中,瀘定縣的同誌們還找到了第五位戰士,即副班長劉子華的下落。

第五個戰士的下落是怎麽找到的?

在瀘定橋旁的“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館”裏,22根方方正正的柱子,代表著當年飛奪瀘定橋的22位勇士。大部分都是無字碑,只有五根柱子上刻著名字。在這五根柱子中,只有壹根刻有頭像,這根柱子所代表的勇士就是劉子華。

在22名勇士中,唯壹留下行蹤和照片的勇士是劉子華,劉子華的頭像是根據他自己的照片制作的。尋找劉子華的下落和照片經歷了曲折和艱難的過程,我們的采訪對象王永勉親自參與了這壹過程。

在王永綿的日記裏,清楚地記得,1974+09年6月65438+10月,時任四川省文化局副局長的達尼在壹次會議上提出,新中國成立這麽多年,紅軍22位戰士飛越瀘定橋的情況和下落壹直不清楚,實在不可理喻。瀘定縣的同誌要努力做壹些調查。丹妮是壹名演員,曾在電影《妲己和她的父親》中扮演父親。或許與達尼的發言有關,或許還有其他的驅動力。瀘定縣所在的甘孜州1975成立了由三人組成的紅軍長征文物調查小組,王永勉任組長。

1975從5月到9月,5個月的時間裏,調查組從四川走遍了北京、天津、河南、河北、山東、江蘇、江西、湖南、貴州、廣西,幾乎走遍了大半個中國,收集紅軍長征的相關文物,其中調查22位勇士的下落是他們始終牢記在心的重要任務。

1975年8月,調查組來到江西南昌。在參觀江西省革命烈士紀念館時,在壹個很大的展廳裏,他們看到上面掛著很多照片,都是各個歷史時期參加革命戰爭的江西烈士,下面是他們短暫的壹生。

王永綿壹張壹張地仔細看著,突然眼睛壹亮,欣喜若狂。他找到壹張照片,名字叫劉子華,他的傳記上寫著:“劉子華同誌是強渡大渡河、飛越瀘定橋的英雄之壹。”

王永綿趕緊給同去的同誌打電話,壹位同誌提醒他:“妳看清楚了嗎?前面寫的是渡大渡河。”自從楊得誌將軍寫了“強渡大渡河”,楊成武將軍寫了“飛奪瀘定橋”之後,這兩個字幾乎成了專門的詞組,專指分別發生在安順場和瀘定橋的戰鬥。

但畢竟這是壹個重大發現。他們立即去找紀念館的管理同誌,對方卻告訴他們,紀念館知道的僅限於展覽內容,但他們告訴王永棉,這些資料的來源是河北省廊坊軍分區。

1976 65438+10月26日,瀘定縣致函廊坊軍分區,了解劉子華同誌情況。1977 65438+10月15,瀘定縣收到回復,肯定了劉子華就是當年飛越瀘定橋的英雄,並說明劉子華生前是天津廊坊軍分區副參謀長,於1951年死於惡性淋巴瘤。

廊坊軍分區的來信雖然鼓舞人心,但也很簡單抽象。為進壹步了解事實,5月1978,瀘定縣派鄭發榮、溫榮普兩位同誌到廊坊軍分區調查。那時,劉子華同誌的妻子還在,他的兒子也在。他們分別從軍分區和劉子華家裏借了劉子華的“軍人登記表”和日記。在王永勉的手中,還保存著壹份劉子華的“軍人登記表”。

在這份筆錄上,記者看到其中有幾條是這樣寫的:

劉子華。籍貫:江西省萍鄉縣安源區二巷子木村。1929參軍,1931 6月加入* * *青年團,1933 8月入黨。介紹人是小華。手術次數:不計其數。受傷人數:9人。傷殘等級:二等。在什麽樣的獎勵壹欄,顯示是長征中過烏江、過大渡河的十七八勇士之壹。在何種處分壹欄,顯示因1936丟失18英雄勛章,受到黨內警告壹次。關鍵是簡歷壹欄寫的很清楚,1935年2月起,在紅壹軍團第二師第四團改任副班長。而這就是負責飛瀘定橋任務的連隊!

為什麽勇士只有18獎牌?

這裏還有壹個問題。瀘定橋的飛奪是22勇士。為什麽劉子華在軍人登記表上寫了18勇士,還丟了18英雄勛章?王永勉告訴我們,據楊成武將軍回憶,飛奪瀘定橋戰役後,發現22名勇士在戰鬥中犧牲了三四名戰友,楊將軍記不清到底是三名還是四名。如果犧牲了四個戰友,那麽剩下的剛好是18勇士!我們可以想象壹下,在長征的特殊情況下,犧牲戰友的獎勵既不能記入檔案,也不能寄回家,也許只會給幸存的戰友頒發勛章,那麽勛章就只有18的英雄勛章了。

回到北京後,記者在美國記者哈裏森·索爾茲伯裏寫的《長征——壹個前所未有的故事》壹書中找到了旁證。在書中,他說:“在這場絕望的襲擊中,22人中有18人幸存,沒有受傷。”

今天,我們很難找到大渡河上紅軍戰士的完整下落,但他們的精神卻深深感染和影響了無數後人,包括我們面前那些可愛可敬的采訪對象。

  • 上一篇:妳是哪壹年傳經到南方的?誰寫的?北經是什麽時候來的?誰寫的?
  • 下一篇:盧俊義主要事跡介紹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