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陳家祠的位置在哪裏?

陳家祠的位置在哪裏?

廣州陳家祠各入口之間均有院落,並由回廊、亭臺巧妙地連接起來。廣州有九堂六院。祠堂整體布局上下對稱,亭臺樓閣,虛實相間,氣勢磅礴。“聚賢堂”是陳嘉寺中軸線的主殿,也是陳嘉寺整個建築組合的中心。大殿正面是壹個寬大的石臺,四周是嵌有鐵花的石欄桿。祠堂之初聚賢堂為民所用,後改為祠堂,兩側側室為書院所用。

建築風格

陳家祠的建築以其精美的裝飾和宏偉而聞名。木雕、石雕、磚雕、泥塑、陶塑、鐵鑄工藝等裝飾遍布洞內外的屋頂屋檐、廳堂、院落、走廊。既有大制作,也有精致的小作品,裝飾風格或粗獷豪放,或精致細膩,各有特色,尤其在琉璃瓦脊的塑造上,更是廣泛流傳古典故事,采集各地風光,琳瑯滿目,美輪美奐,獨具特色。在神龕前的墻壁之間,有六個卷軸式的大型磚雕,每個都有4米長。它們由壹塊塊青磚雕刻而成,然後連接成壹個整體。立體多層次的圖片包括神話傳說、山水園林、花卉動物、鐘鼎易茗等。,就像民間藝術院壹樣。陳氏宗祠於1958翻修,改建為廣東民間工藝館。郭沫若同誌曾在1959年視察後留下壹句五言詩:“天道可由工代,人造天道不如。果不其然,建天下勝讀書十年。

早在20世紀20年代,陳家祠的建築裝飾技術就受到了國內外建築專家學者的關註,並在德國和日本的建築藝術專著中有所介紹。1959年建成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後於1994年更名為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至今)。

1980國家撥專款再次重建。

在陳家祠的廳堂、走廊、院落、門窗、欄桿、屋頂、磚墻、橫梁、神龕等處,隨處可見木雕、石雕、磚雕、陶塑、灰塑、鑄鐵工藝等傳統建築裝飾,令人眼花繚亂。陶器和塑料工藝品集中在19大廳屋頂的瓦脊上;磚雕東西外墻最大;灰塑集中在瓦脊和院廊上,由南海灰塑藝人制作;聚賢堂除梁架、大門、屏風外,後座還有11雙層雕花神龕,高大,有“光緒十六年”、“回瀾橋劉德昌造”、“太原街造”等題字。祠堂裏的各種裝飾五顏六色,題材廣泛。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陳氏書院,建於光緒二十年(1894),是當時廣東省七十二縣陳氏家族聯營。目的為全國各地來廣州參加科舉考試的進士提供住宿。陳家祠的建築裝飾體現了廣東民間裝飾藝術的精髓,巧妙地運用了木雕、磚雕、陶塑、銅鐵鑄造等技法進行裝飾。樓內的各種雕刻裝飾,主要是由各省各縣的建築商組織聘請大量能工巧匠集中到廣州進行制作。根據現有資料,參與磚雕系統的藝人有番禺的黃南山、楊劍亭、李,南海縣的陳、、等。其中,黃南山的雕刻數量最多,雕刻風格也極其精美,技藝精湛,因此非常有名。陳書院是廣東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裝飾最精美的古代藝術建築,現為廣東民間工藝美術博物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結構布局

坐北朝南的陳書院,是中國“三進三路九廳兩廂兩叉”的四合院式布局。它由9個大廳,6個庭院,65,438+00個廂房和長長的走廊組成。庭院東側新建1.7萬平方米的綠化廣場。其整體結構布局嚴謹,虛實相間,廳堂雄偉,庭院寬敞典雅。金鐘堂的聚賢堂是書院建築的中心,是人們舉行春秋節日或討論會的地方。大廳富麗堂皇,庭院寬敞。橫梁雕刻精美,廳內巨幅屏風雕刻精美,是精美的木雕。屋頂的瓷磚脊長27米,高4.2米,是清代廣東石灣陶瓷行的作品。大殿前有白石露臺,石欄桿上嵌有鐵鑄花卉等畫面。大殿五間寬,27米,五間深,16.70米。梁用墩吊起,設鬥拱,21框6住出前後廊,屬於廳堂木框。後柱中間有12雙面雕花屏蔽門,兩側安裝花罩。廳前有平臺,石質欄桿、望柱以嶺南郭嘉裝飾,鑲嵌鐵鑄花欄桿,色彩對比鮮明,裝飾華麗,凸顯聚賢廳的中心地位。中入口東、西大殿三間寬14.05米,五間深16.70米。用墩擡梁,設鬥拱,檁條21 6柱山墻,出前後廊。四個雙面雕花隔扇安裝在後柱中間,花隔扇安裝在後柱第二個房間和大廳前後。後堂三廳,是陳祭祖牌位和人民祭祀用的廳堂。大殿寬五間,寬27米,深五間,16.40米。用瓜柱吊梁,21 5柱後墻承重,然後出棚式走廊。大殿後面的老檐柱之間有壹個高5米到7米多的木雕龕蓋。東、西大殿寬三間,14.05米,深五間,16.40米。用瓜柱吊梁,21 5柱山墻做檁條,然後出棚廊。廳門是14花隔斷扇。大殿後面也安裝了木雕壁龕,但規模比大殿略小。東西齋和廂房略低,是書院教學和讀書的主要房間。東西向的翟是壹個單間,帶有人字密封的火山墻承重檁條。房子用花楣、隔扇和落地花罩裝飾。後窗是彩色的蝕刻玻璃窗,齋前有壹個小天井,讓室內室外都特別清晰。東、西廂房都鋪著棚式瓦,用瓜柱吊梁,出前廊。廂房用嵌在格子裏的彩色蝕刻玻璃上下窗裝飾,光線柔和,非常清新淡雅。這是晚清珠江三角洲特有的建築裝飾技術,集中體現了廣東民間建築裝飾藝術的精髓,其建築內外構件巧妙運用木雕、石雕、磚雕、陶塑、灰塑、銅鐵鑄造等技法進行裝飾。設計題材廣泛,造型生動,雕刻技藝精湛,筆法古樸粗放,雕刻精美,與雄偉的大殿融為壹體,使整個書院成為壹座宏偉的民間工藝美術寶庫。

陳書院木雕。數量最多,規模大,內容豐富。第壹個入口的梁架上雕刻著“太後生日”、“修行者協會”等以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為題材的木雕。其中最傑出的是《三國演義》中的壹組銅雀臺,描繪了曹操坐在銅雀臺上觀看校場將軍之間的較量,突出了黃旭和儲旭在較量後為錦袍而戰的場景。

此外,大廳內雕刻的各種瓜果、圖案、人物、動物,以及長達540多米的走廊、麻雀、飛檐等,無不凝聚著廣東木雕的精髓。木雕工藝:木雕工藝是按雕刻材料分類的壹種民間藝術。壹般選用椴木、樺木、楠木、樟木、柏樹、銀杏、沈香、紅木、桂圓等纖細柔韌的樹種進行雕刻,通常指的是用木材雕刻而成的雕刻工藝品。木雕之鄉:浙江東陽,被譽為中國木雕之鄉,有著壹千多年的木雕歷史。北京故宮、江蘇杭州、安徽等地都有精美的東陽木雕。東陽木雕是以平面浮雕為主的雕刻藝術。它的多層次浮雕、散構圖和平面裝飾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特色。因其色澤淡雅,風格典雅,保留了原木的天然紋理和色澤。又叫“白木雕”(表現木材的自然顏色,與繪畫不同)。自唐代以來已有壹千多年的歷史,是中華民族最優秀的民間工藝之壹,被譽為“國之瑰寶”。

陳書院的石雕以花崗巖為主。廣泛應用於柱廊、月亮梁、檢票口、欄桿、墻裙、柱基、臺階。聚賢堂前平臺上的石欄桿是書院裏典型的石雕裝飾工藝。它將圓雕、高浮雕、浮雕、雕、凹雕等多種技法融為壹體,以各種花鳥、水果為主題,以連續纏繞的枝紋為表現形式進行雕刻。此外,雙面鐵現澆欄桿嵌入欄桿中,使灰色典雅的欄桿與深色鐵現澆欄桿形成鮮明對比,主題突出,裝飾效果豐富。

在其他石雕中,如月亮梁、架子、麻雀、墻裙、檐廊欄桿、臺階掛件等,都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大門前還有壹對石獅子(基座已失)。石匠用圓潤簡潔的線條雕刻成壹只活潑、祥和、微笑的猛獸,是廣東石獅風格的代表。

主要裝飾在墻檐、過梁、犀頭、檐壁下,也用作花窗的裝飾。陳家祠堂

廣東磚雕與中國北方或南方的磚雕在材料和工藝上有壹些不同。在雕刻之前,藝術家壹個壹個地挑選它們。然後根據全圖層數,將青磚分層排列,依次排出其部位的圖案。最後壹層壹層的鑲嵌在墻上,形成多層次的畫面。其雕刻技法往往集圓雕、高浮雕、浮雕、鏤空於壹體,其中最突出的是技法深刻,線條規整流暢,細長如絲,故又稱“吊線磚雕”。

陳書院東、西殿水磨青磚檐壁上有六幅大型磚雕,為廣東規模最大的磚雕之壹。

石灣陶脊裝飾。到了清代,南海、番禺、順德、港澳等地的祠堂或富家,脊上大多裝飾著石灣燒制的陶瓷脊。早期的脊紋多以浮雕花卉圖案裝飾。隨著石灣陶器的發展,浮雕花卉圖案逐漸轉變為以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為主題的人物紋。石灣這種獨特的陶脊裝飾文化,後來被廣東人帶到了廣西、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把自己家鄉的傳統文化傳播到異國他鄉,是鄉土情懷的自然流露。

灰色塑料

廣東的老式房子,大多山墻兩邊堆著石灰的簡單的滾草花紋。這叫“草尾巴”。在較富裕的豪宅或祠堂,灰色塑料的應用範圍隨著建築的規格而擴大。是廣東民居建築的主要裝飾技術。因為灰色需要現場制作,所以藝術家可以根據主題和空間的需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技巧,比如將山川穿入墻壁或者動物花卉等。

通過將其塑造成20到60厘米的凸出墻面,立體效果非常突出。造型栩栩如生。顏色喜歡紅色和綠色,豐富多彩,充滿了濃郁的民間藝術特色。

陳書院灰雕主要用於屋頂基、山墻豎脊、軒頂、廂房及庭院走廊和東西齋屋頂,全長1.800米。灰塑的題材與陶塑相似,主要是人物、花鳥、亭臺樓閣、美景等,都具有濃郁的嶺南特色。

陳書院的陶塑五彩繽紛,光彩奪目。佛山陶塑***11作為書院的主脊柱。前五篇和聚賢堂嶺分別於光緒十七年(1891)(聚賢堂嶺於1976年被臺風吹倒,1981年重建)和十九年(1893)燒制。11脊飾中,聚賢堂最大,全長27米,高2.9米,總高4.26米,灰色塑料底座。全嶺共雕刻人物224尊,主題包括八仙誕辰、升官封爵、離愁別緒、李靖等。整個山脊裝飾就像壹個巨大的舞臺。其他脊飾的題材以龍鳳、花鳥、動物、山水、歷史故事、群像為主。

鑄鐵欄桿,即佛山鐵畫,鑲嵌在陳書院聚賢堂前後的石欄桿中。正面有麒麟玉書鳳六圖,臺階兩側有兩條龍戲珠,有三個太陽開泰,還有壹年多。這些鑄鐵件采用佛山生鐵,鍛造或鑄造而成,工藝精湛,構圖精美。

此外,還有中國傳統建築特有的裝飾藝術形式——壁畫和對聯。在學院的東翼和西翼有許多壁畫。壁畫的主題是騰王戈,桃李宴,人物是王波和李白。書院楹聯主要表達對先輩功績的贊美和緬懷,光大先輩的理想和祝願。對聯多為楷書,別具壹格。

地址:廣州荔灣區中山七路恩龍裏34號

類型:紀念碑博物館、歷史建築祠堂

等級:AAAA

播放時間:建議0.5-2小時。

聯系電話:020-81814559;020-81814371

官方網站:/

開放時間:

8:30-17:30

交通

1和地鐵1線在陳家祠站下車。

2.乘坐公交85、88、104、107、109、114、128、193、204、233、250、250。或者3。乘坐15、52、55、105、133、196、207、232、223、549、555路公交車至荔灣路站。

門票

10元,70歲老人免費,學生和退休人員半票。

地址:中山七路恩隆裏34號

陳家祠社區:陳家祠社區

  • 上一篇:哪個城市是山城?中國最大的山城是哪個城市?
  • 下一篇:方姓的發源地?等關於方的話題。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