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如何理解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如何理解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鄧小平同誌曾經指出:“改革的性質和過去革命的性質是壹樣的,都是為了消除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障礙,使中國擺脫貧窮落後。從這個意義上說,改革也可以稱為革命性的變化。”

改革是全面改革,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有意識地調整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的各個方面和環節,以適應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水平和實現現代化的歷史要求。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下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必須緊緊圍繞發展社會生產力這個根本任務,把改革開放作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

30年來,我國綜合國力大幅躍升,人民生活總體達到小康水平,社會長期保持安定團結,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顯著增強。雄辯地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是中華民族實現復興的強大而持久的動力源。當然,改革不是改變社會主義制度,而是在堅持基本制度的同時,改變經濟制度等壹些具體制度。

中國的經濟體制最初是模仿蘇聯模式建立的。這壹制度雖然在歷史上起過重要作用,但隨著實踐的發展,已經到了必須改革的地步。30年的改革開放是對原有舊經濟體制的不斷改革,目的是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政治背景

《中共中央關於建國以來若幹歷史問題的決議》(6月27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壹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壹致通過1981)回顧了建國前28年的歷史, 對建國後30年社會主義改造的7年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10年作了基本估計和評價。

至於“文化大革命”的10年,文件中提到,10年的文化大革命給黨、國家和人民造成了建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損失。歷史證明,“文化大革命”的論點不符合中國實際,也不符合馬列主義。這些論點對中國當時的階級形勢和黨和國家的政治形勢的估計是完全錯誤的。實踐證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義上的革命或社會進步。

根本不是“迷惑敵人”,而是迷惑自己,所以從“天下大亂”到“天下大治”,從來沒有也不可能實現。歷史已經清楚地表明,“文化大革命”是壹場由領導人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的內亂,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了嚴重的災難。1976 10,粉碎了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陰謀,挽救了黨的危局,挽救了革命,使我國進入了壹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

  • 上一篇:魯能歷史上引進的所有外援名單
  • 下一篇:論文答辯大綱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