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漫遊對盛唐詩風的影響

漫遊對盛唐詩風的影響

?唐代以前文人漫遊。西漢的司馬遷和北魏的酈道元漫遊了全國大部分地區,但他們的漫遊屬於考察性質。司馬遷漫遊是為了撰寫《史記》,而酈道元漫遊是為了完成諸的基本準備工作。真正具有遊山玩水性質的漫遊,興起於東晉。這時,有的人是為了欣賞美景而遊山玩水,有的人則是為了消愁避世而寄情於山。謝靈運是前者的代表,而後者則是竹林七賢的代表。縱觀唐代以前文人的漫遊生活,並沒有普遍的社會風氣。真正的大規模漫遊始於唐代,唐代士人的漫遊情況是空前的。歷史上沒有哪個封建王朝能與之相比。此外,唐代文人的漫遊生活與唐代詩歌的繁榮密切相關。唐代文人是唐代的詩人,他們的漫遊生活對唐詩詩風的形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

?任何壹種文化現象的產生都有其深刻的社會根源。作為壹種普遍的文化現象,唐代詩人的漫遊與詩歌的文學形式有著直接的關系,這無疑與唐代社會的繁榮所帶來的文人心態密不可分。

?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頂峰,也是中國最繁榮的社會。唐朝建立後,平定了周邊少數民族,建立了統壹的政權,經濟從隋朝的大衰落中恢復過來。再加上唐朝統治者推行開明政治,國力在開元、天寶年間達到頂峰。強大的國力為文化的繁榮創造了極其有利的環境。唐朝貞觀的統治加速了始於隋朝的南北文化交融的進程。唐朝統治者對待外國人的態度,極大地促進了南北文化和中西文化的交融。

?唐代文人生活在這樣壹個民族團結、經濟繁榮、政治開明、文化發達的社會,普遍養成了自信的心態,抱著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有著更加瑰麗的胸懷、氣度和抱負。唐代的許多文人,除了自信之外,還有高傲的性格:李白、葛、、謝安,他們都希望在世界上取得偉大的成就。畫壹幅麒麟閣,如朝明光宮。”岑參認為“壹個三十多歲的丈夫不富有,他能整天守著他的筆和硯臺嗎?"王昌齡說:"黃河身披金甲,百戰不退,破樓蘭不還。“正是他們身上這種高傲自信的性格,讓他們有希望進入統治階層,為國家的穩定和發展做出更多的貢獻。

?學者的這種心態促使他們為科學研究奔走。但唐代的科研之路是殘酷的,於是他們中的壹部分人走上了另壹條路,即通過漫遊人間帶來的功名或在邊塞為軍隊建功立業,以獲得統治者的認同。就這樣,隨著追名逐利的漫遊之風,許多詩人走遍全國,遍遊名山大川,名勝古跡,到邊塞,入名城。當然,追名逐利的漫遊並不是漫遊的唯壹原因。詩人的好遊俠,對祖國大好山河的偏愛,對李白那樣的道家的追求,也是漫遊不可或缺的因素。我們只能說,唐代詩人的漫遊生活是在以追名逐利為主線的漫遊過程中,充分表現了他們良好的遊俠情懷、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神仙道教的信仰。

?唐代詩人的漫遊主要是在開元、天寶時期。盛唐漫遊詩人中,李白最為著名。有過漫遊經歷的詩人還有杜甫、高適、孟浩然、王昌齡、王之渙、崔豪、李傑、祖勇。李白的漫遊經歷可分為三個時期:壹是川中時期。李白大約18歲時,隱居在大礦山讀書。在大礦山的幾年裏,他遊歷了其他縣,到過劍閣和子洲。20歲遊成都,開元十二年(724)遊峨眉山,秋下平羌河至禹州。第二次是被征到長安之前。開元十三年春,李白出東至夔門,“離別親人,遠遊”(《上安州裴昶傳》),東至洞庭、廬山、金陵、揚州,東至越南,後西行,夢囈過襄陽,遊覽如海,不久定居湖北安陸。在安陸結婚後,經過江夏、襄陽、洛陽,北上太原。三是“還錢”之後。天寶元年(742年),李白被召至北京拜翰林,不久即被朝中權貴所滅。天寶以“還錢”為名被迫離開長安三年,開始了人生第二次大漫遊。他沿黃河東行,來到洛陽,遇到了與梁、宋同行的33歲的杜甫,又見到了高適。他們三個懷念過去,登上現場喝了酒。杜甫的漫遊生活是在他35歲進入長安之前。杜甫20歲南下吳越,24歲回到洛陽,升任秀才。第二年,他東渡齊國和趙國。30歲回到洛陽,為偃師建房,在那裏結婚,往返於偃師和洛陽之間。33歲那年,我在洛陽遇到了剛剛被“還錢”的李白。他們隨梁宋遊歷,結識高適,不久北上齊魯,歷歷登泰山。高適也是20歲左右去了長安,因為失意回到了梁宋。他在梁宋國待了十年,後於開元十八年(730)至開元二十壹年北上積玉門拜訪趙巖,後又回到宋朝。天寶三年,李白、杜甫隨梁宋遊歷,高適與他們相遇,成為摯友。他們經常聚在壹起豪飲,登上講臺,不遠萬裏來到山東單身父親的琴臺。秋天,高適離開宋亮去了楚國。直到天寶八年(749)被舉薦為官,才結束了他的流浪生活。40歲之前,孟浩然南遊姜、項,北遊幽州。他曾待在洛陽,遊歷越南。開元十六年(728)入長安,為詩壇立下汗馬功勞。然後南下吳越,以示對山川的眷戀。王昌齡曾北行至和龍邊境。崔豪、李奇、祖雍做官前都有過北上幽燕賀龍、南下荊楚吳越的經歷。被誣告脫衣的王之渙,也過著遊遍大江南北,結交名臣的生活。

2

?唐代漫遊詩人在漫遊過程中創作了大量的山水詩、邊塞詩、遊仙詩、友人詩等諸多題材,幾乎涵蓋了漫遊生活的方方面面。這些詩中有許多成為千古名篇,為確立唐詩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作出了巨大貢獻。但在創作不同題材詩歌的過程中,漫遊詩人也促進了唐詩情感風格的形成。唐代以前的詩歌發展到魏晉時期,基本具備了那個時代詩歌的風格。南北朝時,南方詩歌“重於雅”,北方詩歌“重於性情”[1]。隋初唐時期,特別是初唐貞觀詩壇進壹步發展後,南北詩風趨於融合,盛唐時期,詩歌由南文學向北文學清新綺麗。

?這種風格的唐詩的成熟與唐代漫遊詩人的貢獻是分不開的。

?漫遊詩人對唐詩風格的影響很大,這與其性格氣質密切相關。詩人的漫遊很大程度上源於他們非凡的個性和氣質。李白灑脫、高傲、獨立,杜甫生性剛強勇敢,清高自負,狂放不羈,王昌齡性格豪爽,喜俠,孟浩然孤傲高潔,自得其樂,王之渙“豪爽大方”,崔豪有俠客的習慣。正是詩人這種高傲自信的性格和氣質,使他們誌存高遠。為了成就自己的功名,享受山水,求仙崇道,他們選擇了流浪。追求功名的詩人在抱負未實現時以漫遊尋求入世的機會,在貶謫時以漫遊發泄怨恨。

?詩人與生俱來的性格和氣質是他們在漫遊生活中不斷塑造的,這使他們能夠以浩然之氣寫出崇高的詩篇。當李白離開故鄉東陸再次漫遊時,他把自己的悲憤寄托在初入長安時對成功的不成功的追求上,意思是世道艱難險阻,入世難如登高蜀道,嘆道“唉,我怎麽能對那些從來不會吃虧的達官貴人卑躬屈膝呢”(《夢裏登天目山》)。他表達了“既然上天給了人才,就讓它就業吧!”在《入酒》中,又寫出了借酒消愁的澎湃激情,如奔流的豪邁氣勢和力量。高適豪放的詩風也是“剛好符合他的性格”。最能體現他的性格氣質、極富個性的作品是開元二十六年(738)他首次北遊後所作的《葛炎行》。詩中充滿了豪邁渾厚的力量,整部作品洋溢著男子漢大丈夫的豪爽氣息,詩中還對將領進行了批判。杜甫第壹次到山東時(開元二十三年),寫了《望嶽》。他的主體意識與泰山的高大形象融為壹體,顯示了杜甫的遠大誌向和宇宙的寬廣胸懷。

?其他遊子詩人基於自身的氣質和個性,在詩歌中體現出非凡的氣度和誌氣,形成了風格凜然的詩風。王昌齡有“使龍城飛,不教呼瑪花陰山”的磅礴之氣(《兩堤》上篇),王之渙也有“黃河遠在白雲之上,孤城山”(《涼州二首》上篇),崔豪又不失“黃鶴不返土,白雲永無他飛”的豪邁之趣(《黃鶴樓》)。當然,除了漫遊中詩人自身的性格氣質對唐詩風格的形成有重要影響外,漫遊中詩人之間性格氣質的相互影響也對唐詩風格的形成起著作用。杜甫仰慕高適的人格氣質,對他有生命力的詩歌感興趣,影響了他後來的創作。後來的“車店”類似於高適的“葛炎行”[3

?流浪詩人促進了唐詩的成熟,同時也造就了唐詩光明燦爛的壹面。唐詩的風格體現在其雄壯、壯麗、浪漫、悲壯、慷慨的風格上,而歡快明亮的唐詩則主要體現在其自然明麗的神韻和清新優美的意象上。漫遊詩人對唐詩明艷風格的探索,主要體現在他們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真摯熱愛和飄逸閑適的快樂心境上。

?李白是這種詩風的集大成者。李白的氣質,既有狂放不羈,又有酣暢淋漓,自由自適。正是他的酣暢淋漓和自由變通,使他創作了大量具有清新淡雅韻味的詩歌。李白的這類作品主要存在於他的山水詩、遊仙詩和懷古詩中。他在山水詩中,把漫遊生活中所見的壹切自然之物,只要是賞心悅目的,美的,酣暢淋漓的,清新明亮的,都寫了下來,還賦予了它們特殊的審美感受和對生命的壹瞬間的感悟。他的詩《峨眉山月歌》說:“峨眉山半月秋色,倒映平羌河水。晚上清溪去三峽,我想妳,不見渝州。”《登廬山五老峰》詩中說:“廬山東南五老峰,切出天上金芙蓉。九江的美可以紮起來,我就窩在這裏。”李白漫遊名山大川、尋仙崇道期間,道教神秘空靈的頓悟使李白的感情放蕩不羈。他把思想集中在虛幻的境界上,寫了許多歡快優美的遊仙詩。比如《古風》(十九)說,“西嶽蓮花山。壹路眼冒金星。素手蓮。壹失足成千古恨。霓裳拖著壹條寬腰帶。飛向天堂。邀請我去爬雲臺。高壹瑋舒晴。帶著它離開。明駕洪遠眺洛陽河。去找胡兵。流血和蔓延的雜草。豺狼加冕。”《望焦山疏山》也說:“石壁望松疏,今在青天。安德魯有五道彩虹,把天空當作壹座長橋。若神仙愛我,舉手做個手勢。”在他的緬懷詩中,他所表達的意誌也是他明確寫下的,以生動的意境表達了詩人深刻的哲學思考。

?孟浩然、崔豪、李奇等流浪詩人也為唐詩明麗的詩風做出了巨大貢獻。孟浩然漫遊吳越水鄉時所作的詩,表現了他的輕情與山水的交融,體現了清遠質樸、壹望無際的明秀詩風。《建德河上壹夜泊》使自己的孤情野逸,河清月近,而《泛舟西野》則使自己的輕逸勃發,寫出了清純飄逸的情懷。崔豪、祖勇漫遊南方時,都有充滿南方風情的詩歌。崔豪的《四長歌》(上篇)明快典雅,敘事中不乏耳目壹新的特色。祖勇的《江南South of the江南》在鄉愁中也蘊含著明朗明亮的江南情調。

?總之,漫遊詩人對唐詩的詩風影響很大,他們由北到南的漫遊對其詩歌創作產生了多方面的影響。他們在漫遊生活中創作的許多具有風格和鮮明詩風的詩歌,不僅影響了他們自己在漫遊生活之外的創作,也影響了唐代許多詩人的創作。他們不僅促成了這種詩風的形成,而且與唐代大多數詩人壹起將這種詩風付諸實踐。

  • 上一篇:達斡爾族創立的第壹個省級民族民主革命政權。
  • 下一篇:中國的茶葉種植歷史是怎樣的?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