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陶瓷藝術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陶瓷藝術

陶瓷藝術是中國傳統而古老的文化。中國的英文名是China,意思是陶瓷。陶瓷藝術是壹種人造形式。陶瓷造型的基本材料是土、水和火。瓷器是中國古代的壹項偉大發明。世界上大多數制瓷技術都是從中國引進的。在古代,外國人稱中國為“瓷器之國”。直到現在,英語中“china”這個詞的另壹個意思是“瓷器”。

中國是壹個陶瓷古國。說到陶瓷,外國人會想到中國。紫砂陶器群雕“南京大屠殺”陶器是壹種人造形式。陶瓷造型的基本材料是土、水和火。人們只有掌握了水土混合的可塑性、流變性、成型方法和燒結規律,才能促進陶瓷形態的產生和演變,使陶瓷器物產生優美的形態。兩者都註重造型與裝飾的有機結合,通過人們敏銳的靈感和創新意識捕捉和揭示土壤的可塑美、柔韌美和生命力,從而出現壹種全新的陶瓷藝術形式,由聰明的人掌握、發展和創新。任何藝術發展到壹定階段,都會形成完整的技藝。

[編輯本段]分類

陶瓷藝術起源於中國很久了,有各種各樣的外觀。中國的陶瓷藝術在世界歷史上壹直很有代表性。由於悠久的歷史,不斷更新的技術,以及朝代的更替,不同的民族和生活方式影響了中國陶瓷的發展方向。如果要分類的話,不能用壹個單壹的條件完全覆蓋。所以有人以年代、用途、釉色、技藝或產地來分類。

傳統陶瓷

壹般來說,它指的是長期以來用傳統工藝創造出來的陶瓷。這種陶瓷和官方的需求有相當大的關系,同時也是以日用為主。如果按釉色分類,又可分為釉上彩和釉下彩——青花(青花是壹種釉下彩,即坯體幹燥後,用藍色顏料(如氧化鈷)在表面畫出各種圖案)。之後再噴透明釉,然後就可以燒釉了。因為在透明釉下使用藍色顏料,所以稱為“釉下彩”。這樣顏料的燒成溫度就不能和透明釉相差太大。釉上彩——粉彩(明代的“五彩”是在明代發展起來的,通過上壹層樓來表現陶瓷藝術的顏色。坯體施壹層彩釉(壹般為白色)後,釉燒壹次,再用彩釉粉畫出各種圖案,再低溫二次燒成。通常第壹次釉燒的底色比彩釉的底色高,所以稱為釉色。由於釉料需要二次或多次燒成,所以又叫“二次燒成”。),康彩…等。經驗上,多次燒制時,要從最高溫度到最低溫度燒制,以保證準確的發色。

現代陶瓷藝術

隨著朝代和制陶技術的演變,陶瓷在人類生活中不再只有實用價值。同時,因為文化的演變,陶瓷也逐漸成為壹種重要的藝術文化,風格多樣,用途類型各異,代表著人類審美和生活品質的變化。生活陶器——花盆、餐具、茶具等陶器日用品。傳統創新——運用傳統工藝,釉色表現現代精神,瓶、罐等容器或功能實用的作品。陶瓷現代陶瓷藝術——表現造型結構和思想的創造,與其他藝術形式的結合,使陶瓷藝術不再僅僅拘泥於土與釉的結合,融入了更多的人文和空間因素,使陶瓷藝術更具內涵。由於現代化學原料知識的進步,釉燒技術的發展,以及工業化後機器的制造和發明,陶瓷藝術已經逐漸分離,實用陶瓷和藝術陶瓷有了不同的發展空間,而釉上彩和釉下彩也沒有以前那麽絕對,所以堅持用任何壹個分類原則來規範陶瓷的種類都不是很GAI的方法。

[編輯此段]發展

目前國外陶瓷發展很快。從小學到大學都有陶藝課,很多家庭都建起了陶藝作坊,還出現了壹些私人經營的陶藝工作室。很多休閑場所也裝飾有陶藝家的作品,既能很好的發展陶瓷事業,又能增加與陶藝家的學習和交流。隨著陶藝熱潮的逐漸升溫,陶藝制品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手工制作陶藝成為人們工作學習之余放松和釋放自我的又壹種休閑方式。中國陶瓷藝術正在發展。自從前幾年各地興起陶瓷酒吧後,人們逐漸了解了陶瓷藝術,陶瓷藝術正在走進家庭。在近幾年的發展過程中,相關教育部門從素質教育的角度,將陶藝納入教學課程,讓他們從小受到藝術的熏陶,從中鍛煉動手能力,這很好的體現了素質教育的成果。

[編輯本段]繪制胚胎的制作方法

如果妳是新手,把機器慢下來。讓我們言歸正傳。先在機器中央放壹塊陶土(放好之後開始轉動機器),用拇指壓住陶土的中央,慢慢壓出壹個洞。然後用雙手將黏土壓入筆筒。如果是幹的,把妳的手浸在水裏。之後就是妳隨意創作的時候了。陶藝是壹種文化,壹種年輕而古老的藝術,年輕是因為現代陶藝的獨立和發展,而古老。道是土的藝術,火的藝術,實際上是生命的藝術。自己動手,或畫空白,或捏塑料,壹件件作品從自己手中誕生,帶著泥巴的味道,彰顯個性。現代陶瓷藝術的創作主要是通過作品的造型、材質、肌理、紋飾、釉色來表達作者的思想,符合現代人回歸自然、體現自身個性的要求。陶瓷藝術與繪畫、雕塑和其他造型藝術齊名。它以其獨特的藝術語言和豐富的表現力吸引了眾多陶藝家、藝術家、陶瓷愛好者、學生和兒童從事陶瓷藝術創作或制作。從殺泥(練泥)開始,過盤、拉泥、揉捏、畫坯等技法的運用,壹件件藝術品從自己手中誕生,裝點著自己美好的人生。豆瓣上推薦的陶吧有:北京西單文化廣場77街的郝雲陶吧,北京公主墳城鄉貿易中心6樓的陶吧,河南鄭州花園路的梁祝手工(這是上海徐匯區龍華路創意大院的非物質藝術陶吧)(場地巨大)。

[編輯此段]中國

中國陶瓷藝術正在發展。自從前幾年各地興起陶瓷酒吧後,人們逐漸了解了陶瓷藝術,陶瓷藝術正在走進家庭。在近幾年的發展過程中,相關教育部門從素質教育的角度,將陶藝納入教學課程,讓他們從小受到藝術的熏陶,從中鍛煉動手能力,這很好的體現了素質教育的成果。從古至今,雖然世界各民族對美的欣賞千差萬別,但都可以以某種方式欣賞美。9000多年前,中國先民在從事漁獵和農業生產活動的同時,不僅開始了最原始的建築活動,而且隨著火的發明和使用,在長期的改造自然的勞動實踐和無數次的成功經驗中,開始制造和使用陶器這壹成為中國古代文化之壹的藝術創造,開啟了人類發展史上的“新石器時代”。盡管陶器的形式和風格因時代、地域或民族的差異和其他條件的影響而發生了各種變化,並各自產生了許多特點,但它們都表達了自己的時代精神,這首先表現在新石器時代陶器的形狀、裝飾和質地上。新石器時代中期,中國制陶業最大的成就就是彩陶藝術,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影響,相互交流,或繼承發展,進而形成了中國歷史長河中共同的、多姿多彩的藝術風格。美來源於生活,制陶者正是從表現生活的角度,間接地表現了人們的思想感情,或者直接地描述了現實生活的風俗和風格。繼以彩陶為文化的仰韶文化之後,又出現了壹種以山東為中心的龍山文化文化遺產。這壹時期制陶業的突出成就是黑陶藝術。龍山文化的灰陶面,不求無用的崇拜。這完全取決於容器本身的黑色。它以“全身漆黑”為最佳狀態。有時器身略飾凹凸花紋或刻孔結合成型燒制,體現出壹種簡單樸素的美。商代出現了白陶,同時模仿青銅器的花紋和造型。在當時是比青銅器更豪華的工藝,形制幾乎都是禮器。特別富有特色的是波浪狀的雷紋、鉤狀的雷紋和壹個奇怪的人形雲雷紋。它是人類文化中不可多得的工藝品。在商周時期,制陶技術沒有顯著進步,藝術上也沒有什麽發展。自戰國以來,中國進入了漫長的封建社會。空心磚的生產是戰國時期陶工的重要創造。由於中國是壹個幅員遼闊的多民族國家,由於不同的地理位置或其他因素,陶瓷產品有很大的差異。從質地上看,我國東南沿海百越地區以灰陶、印花硬陶、原始陶為主,其他地區以泥質灰陶為主,其次為沙陶。在日用陶器中,以泥制灰陶為主。灰陶的粘土含有壹定的砂粒,燒成溫度高,陶質堅硬,多為灰色或黑灰色。同時,印花硬陶在長江下遊和珠江流域的廣東、廣西等地區廣泛使用。但由於印花硬陶質地粗糙,不適合作為食用器皿,所以多為容器。“六王畢,四海為壹”。秦漢時期也是中國陶瓷發展史上的壹個重要時期。秦代陶俑以其完美的藝術形式和生動的表現手法,深刻地揭示了各種人物的內心世界,不僅展示了中國古代雕塑藝術悠久的現實主義傳統和高超的制陶水平,也向世人展示了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風格。在繪畫風格方面,漢代彩陶壹改戰國彩陶華美活潑的風格,轉而崇尚端莊典雅的神韻。圖片鋪天蓋地,色彩絢麗。隨著唐代經濟的繁榮發展,政治的長治久安,國家意誌的高漲,紫砂陶器在唐代各方面都得到了空前的繁榮和提高,而唐三彩就是這種盛唐的最好表現。三彩陶俑和三彩陶器是其制作時代的藝術記錄,也是唐人生活的風情。中國傳統陶器的生產歷史悠久。它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現在還在蓬勃發展。歷代的經濟發展,技術進步,時代的不同風尚,審美的變化,在陶器上都非常突出。國內外許多學者和藝術家都非常重視中國傳統陶藝的研究。然而,長期以來,對這壹集科技、文化、藝術於壹體,體現中華民族審美歷程的傳統陶瓷藝術的研究,往往停留在藝術造型和裝飾技法上,不夠全面。研究中國傳統陶瓷藝術的壹個重要特點是總結中國傳統陶瓷藝術的優良傳統、生產技術和裝飾技術。“傳統”不屬於舊標準化的另壹個名稱,而是指壹種工藝和藝術體系的特征。中華民族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形成的民族特色反映在陶瓷藝術中,產生了獨特的民族風格。這種民族風格以其獨特的技術和藝術形式顯示出自己的風格。它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東方文化的典範。中國傳統陶瓷藝術特有的東方藝術的浪漫風格,不是短時間內形成的。它依然紮根於民間,濃縮了無數陶瓷前輩的智慧和創造力。經過歷史的不斷錘煉,它已經成為壹種優良傳統,貫穿於民族性格和民族感情之中,體現了民族審美意識的共同特征,代表了民族的精神實質。在長期的實踐中,中國的陶瓷前輩們積累並形成了壹套豐富的經驗,創造了多種技法。正是這種代代相傳、不斷發展的制瓷優良傳統,使中國陶瓷幾千年來始終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對世界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陶瓷藝術的發展伴隨著陶瓷的出現。第壹,是滿足人類自身實用功能的需要。同時,在實用性的基礎上,通過造型裝飾和泥釉火焰,賦予其原始的古樸美,進而發展成為壹種兼具實用性和觀賞性的民間藝術。如今已經脫離了實用功能,從純粹精神的情感需求出發,開始了壹條純粹的藝術之路。藝術創作作為壹種文化體系,任何時候都不是凝固的,而是處於壹種不可阻擋的發展狀態。同樣,陶器也不例外。每壹個朝代,她都有時代的特征:宋朝的美,元朝的富,明朝的精,清朝的精致。即使是同壹個朝代也有不同的發展階段。比如明代的青花瓷,豐富多彩,韻味十足,豪放傳神,成化的青花瓷,淡雅清新,美麗細膩。回顧中國陶瓷發展史,在每個朝代的任何階段,幾乎都出現了陶瓷藝術的新品種、新技術、新風格。由於種種原因,這些珍貴的制瓷技藝在近代被淡化甚至失傳。因此,研究和總結中國傳統陶器的制作工藝和裝飾技法,並不純粹是壹個技術和理論問題。關系到中國的陶藝能否永遠保持藝術青春,甚至關系到中國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嘉誠紫砂陶花瓶陶器從某種意義上說已經成為中華文明的代名詞。然而,當中國陶藝家們突然從“傳統”、“實用”、“日用”等字眼中清醒過來,重新審視這個世界時,卻發現自己落後了。的確,現代陶藝已經不僅僅是作為壹種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工藝美術而存在,也不是實用、美觀、經濟、大方這些概念所能涵蓋的。它以其獨特的藝術語言廣泛介入現代藝術運動,成為藝術家表達思想和批判文化的利器。中國人開始關註現代陶藝,並在輿論上形成規模,應該是在90年代以後。當然,嚴格來說,中國現代陶瓷藝術的起源與70年代末80年代初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清華美院前身)和景德鎮陶瓷學院的最早從業者有關。近20年來,朱大年、楊永善等老壹輩陶藝家在現代陶藝方向上進行了有益的嘗試,產生了呂品昌、羅小平、白明等壹大批中青年陶藝家,風格流派眾多,技法日益多樣。大部分是大學老師,或者受過高等教育的傳統陶藝熏陶。所以中國的陶瓷藝術從壹開始就和學院有著不解之緣。而單純的學院發展,在理念和傳播上受到很大的制約,在學術層面上也很狹隘。90年代,先是1991的“北京國際陶瓷研討會”,接著是1995的“景德鎮國際陶瓷研討會”。1998年5月,由羅小平等人策劃,有較深學術探討的“98中國宜興國際陶瓷研討會”在宜興召開。同年秋,在中國舉行。1999年初,左在廣州美術館策劃的“超越泥巴——中國當代陶藝藝術家學術邀請展”更是提前。這些重要的學術研討會表明,中國的陶瓷藝術正在崛起,其規模、範圍和影響正在擴大到整個社會。

[編輯本段]美國

從拓荒時代開始,美國人就有了勇於探索的革命精神,這也深刻影響了美國藝術史。這個年輕的國家之所以能成為現代陶瓷藝術的發源地,也與其密不可分。美國陶瓷界公認,現代陶瓷藝術形式的表達始於1954年彼得·沃克在洛杉機郡美術學院(後改為奧蒂斯美術學院)教授陶瓷藝術。彼得·沃克斯(Peter Vauxs)反對陶瓷藝術創作中過分強調工藝性的特點,倡導壹種以隨意性回歸簡約的創作風格,從而開辟了壹條探索新穎造型和外觀肌理效果的道路,史稱“奧蒂斯陶瓷藝術革命”。在過去的50年裏,美國的現代陶瓷藝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從源頭上說,它受到日本民間陶瓷、美國民間陶瓷、中國傳統工藝造型、現代藝術流派等多種藝術形式的影響,在創作上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局面。抽象表現主義、極端主義、超現實主義、波普藝術、現實主義都有其代表藝術家和作品;同時,作為壹種容器設計,那些更有形式規則的高雅陶瓷也發展起來了,這顯示了美國文化的巨大包容性。現代陶瓷運動最大的貢獻是使陶瓷藝術超越了“工藝美術”的狹隘範疇,與繪畫、雕塑等主流藝術創作理念相結合,從而豐富了傳統陶瓷藝術的歷史;對於陶藝家來說,他們的身份並不是“工匠”。他們拾起了壹種永恒的材料——陶瓷,加入到主流藝術創作中,進行有價值的文化展示和價值批判,擺脫了“容器”的束縛。美國是現代陶瓷藝術的發源地,介紹它的歷史發展和著名藝術家是非常有意義的。

[編輯本段]現代陶瓷藝術

然而,作為壹種新生事物,現代陶藝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在更大意義上和更大程度上構成了中國陶藝的現狀,值得我們探討。歸結為以下幾個問題,供讀者深思。史大斌早期紫砂研究中“傳統”與“現代”的鴻溝

“傳統”與“現代”的關系是當今藝術領域壹個沒完沒了的話題,陶藝也不方便。然而,在許多關於陶瓷藝術從“傳統”向“現代”轉型的討論中,卻忽略了壹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即陶瓷藝術的功能。它不僅關系到陶瓷的功能和價值,也關系到陶瓷在整個文化體系中的作用和陶藝家的社會定位。只有擺正了“現代陶藝是為了什麽?”這樣的問題,不僅僅是“現代陶藝是什麽樣子的?”我覺得陶瓷藝術真的可以從“傳統”走向“現代”。中國傳統陶藝依附於陶藝,“盡可能實用美觀”長期以來制約著當代中國陶藝的發展。在這種觀念下,陶器只能屬於工藝美術,其功能只有實用和觀賞性。在這種情況下,陶藝家的智能更多地受限於“制作器皿”,只能在追求設計和形式美的領域中探索。陶藝家也更接近於工匠,無法融入現代藝術的潮流,現代陶瓷藝術的作用在於它拓展了原有陶瓷藝術的藝術屬性,使陶藝家不受“制器”的限制,可以在其審美和價值批判領域中招。他不僅可以在原有的設計領域繼續有所作為,還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藝術家天性,對現實進行有價值的文化批判,從而涉足雕塑、裝置等諸多藝術領域。它豐富了自身,也補充了其他藝術門類,從而豐富了視覺藝術的門廳,所以,無論傳統陶藝如何發展,都受到“器物”的束縛。在現代陶藝的發展中,我們在認識上首先要做的是功能理論的轉移,從而擺脫對“器物”和固定造型的依賴,真正走向更廣闊的世界。這種隔閡是可以通過改變觀念來解決的,它的存在也是當代陶藝不斷發展的動力。

溝通和接受的局限性

改革開放後,尤其是80年代中後期,許多現代藝術流派如暴風驟雨般進入中國。雖然當時的中國人不懂得欣賞,有的甚至覺得反感,但客觀上承認了它存在的合理性,從觀念上接近了他們。現代陶藝沒有趕上那個潮流,從傳播學的角度看似乎錯過了黃金時代。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很多業內人士也指出,現代陶瓷藝術只有在少數瓷器產區和城市才有較好的基礎,比如景德鎮、廣州、上海等地。但是,從表面上看,它的群眾基礎相當薄弱,沒有培養出大規模的陶瓷藝術欣賞群體,這不利於現代陶瓷藝術的發展。我們也註意到,目前中國的日用陶瓷和美術陶瓷行業並不繁榮,所以即使在許多傳統深厚的瓷器領域,人民對陶瓷藝術的興趣正在減弱,這是非常令人擔憂的。另壹方面,媒體和報紙對現代陶瓷藝術的介紹是零星的,更不用說專門的陶瓷出版物了。目前有壹些陶瓷工作室負責溝通,但是他們的作用並沒有被重視。有識之士指出,壹個國家陶瓷工業整體發展的前提是動員民眾的力量,水漲船高。從接受者的角度來看,中國人當然不缺對陶瓷的感情,但確實談不上對現代陶瓷藝術的感情,因為大多數人對陶瓷藝術的看法都停留在傳統觀念上。再加上溝通不暢,自然很難調動觀眾的口味。但是,如果能接受現代藝術,人們接受現代陶藝只是時間問題。

理論與實踐脫節

理論與實踐脫節已經成為現代陶藝非常突出的問題,陶藝家夏說:“廣州美院的壹群人請了中央美院的壹位藝術評論家來點評現代陶藝。他能用現代藝術觀念和現代哲學來評論現代陶藝。但我認為這還不夠。”他指出,之所以很難形成現代陶瓷批評家,是因為中國現代陶瓷藝術不發達,他認為非常需要理論家。筆者曾經在中央美術學院的圖書館裏找到壹本叫《現代陶藝》的書。其實,書中的陶緒渠和他的紫砂陶瓷藝術,只是現代的“活”陶瓷。可見現代陶藝在理論上是相當匱乏的,能找到的介紹現代陶藝的書籍也是相當少且不正規的。看來,現代陶藝實踐與理論的脫節將成為相當壹段時間內令人頭疼的問題。理論人才急需培養,於是很多陶藝家提出邊實踐邊做壹些理論研究,可謂無奈之舉。此外,現代陶藝的創作體系、銷售體系、創作理念也存在壹些問題。好在從當代陶藝家的話語中,我們都能體會到中國知識分子“任重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獨特遠大誌向。

[編輯本段]現狀

目前國外陶瓷發展很快。從小學到大學都有陶瓷課,很多家庭都建起了陶瓷作坊,還出現了壹些民營的陶瓷工作室。很多休閑場所也裝飾有陶瓷藝術家的作品,既能很好的發展陶瓷產業,又能增加與陶瓷藝術家的學習和交流。隨著陶藝熱潮的逐漸升溫,陶藝制品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手工制作陶藝成為人們工作學習之余放松和釋放自我的又壹種休閑方式。中國陶瓷藝術正在發展。自從前幾年各地興起陶瓷酒吧後,人們逐漸了解了陶瓷藝術,陶瓷藝術正在走進家庭。在近幾年的發展過程中,相關教育部門從素質教育的角度,將陶藝納入教學課程,讓他們從小受到藝術的熏陶,從中鍛煉動手能力,這很好的體現了素質教育的成果。

  • 上一篇:馬來西亞有哪些景點?
  • 下一篇:悠悠。com海報——做平面設計的時候想設計壹個電影海報。怎樣才能設計出電影海報?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