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長樂二中的歷史

長樂二中的歷史

山東省昌樂二中,原為昌樂縣第五中學,創建於1959年7月,校址位於昌樂城東五裏堡子。學校東鄰長樂師範學校,北鄰勞教所,西、南有田地,總占地面積47.5畝。1959年,經昌濰署批準,昌樂縣人民政府開始興建昌樂縣第五中學,由魏玖長同誌負責。國家撥款2.5萬元修建42間平房,並臨時借用長樂師範學院部分校舍按時開課。剛建的時候是壹所普通的初級中學。當年招收兩個班,學生108人,教職工18人。學校被命名為“昌樂縣第五中學”。1962,五中成為全縣試點學校,教學布局調整。十壹中(朱劉)撤銷,其兩個班(初中)並入昌樂縣第五中學。1968,學制改革,初中由三年制改為兩年制,招生制度由考試選拔改為“推薦與選拔相結合”。1968年8月,原在五中學習的四公社學生全部回到本公社,教師、桌椅板凳、床鋪、教具全部平均分配,昌樂縣五中解體。家住城關的學生都在城裏的小學上課,這個小學叫“昌樂縣城關公社中學”,由城關公社管理。那時候只有初中班(城關的高中生在長樂壹中上學)。8月,1972,公社中學搬遷至利民路北(縣醫院北)的市小學新建校舍,學生開始在此上課。7月1974,學校招生停止通過文化考試,由春季招生改為秋季招生。8月25日,縣革委會批準在酒廠南面新建城關公社中學,占地9.45畝。1975,學校推廣“面向農民的經驗”,開門辦學,使學校成為“無產階級專政的工具”。1976 65438+2月9日,新學校擴建,縣革委會征用教育局南面9.9畝土地;7月28日,1977,再次征地9.9畝,至此,校區面積達到29.25畝。1977年8月,城關公社中學新設兩個高中班,在校生120人,學制三年。從此,城關中學成為完全中學。1978 10,將公社中學納入縣統壹管理,取消了名為公社的校名,恢復了連號。城關公社中學更名為“昌樂縣第五中學”。是時候搬到文化西路的新教學樓了。1979年8月,初中全部恢復三年制。1981年9月召開教職工大會,通過會議決議制定長樂五中規章制度。1982,全縣只有兩所中學(當時既有初中又有高中的學校稱為中學),第五中學是其中之壹。五圖、瑤溝、北巖等中學停止招生,其高中學生並入五中。學校規模擴大,開設了文理兩個重點班。5438年6月+2月,昌樂五中被地區行政公署授予“昌樂縣職工教育先進集體”稱號。1985暑假後,學校研究朱留孝,開始組織學生舉行升旗儀式。同時,利用學校接收部隊子女入學的有利條件。1986年3月,學校開始建托兒所。1988年3月,學校被市委市政府授予“1987年度普法先進單位”稱號。

1988 9月23日,縣政府決定設立昌樂縣實驗中學,只招收初中班。昌樂縣第五中學停止招收初中班,招收實驗中學學生。

1989年7月20日,“昌樂縣第五中學”更名為“昌樂縣第二中學”,確定為縣重點高中。初中搬到了實驗中學,初中老師也隨著學生調到了實驗中學。此外,從其他學校調來了壹些高中教師,並從大學畢業生中招聘了壹些新教師來充實教師隊伍。

1991 3月,市委市政府授予學校“政治戰線先進集體”榮譽稱號。1991、1992年選拔派出5名飛行員,學校被授予“山東省飛行先進單位”榮譽稱號。1993年5月3日,學校制定了《關於長樂二中試行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的初步意見》,提出“要通過學校內部改革,改變學校管理體制,理順各方面關系,激發幹部職工積極性,提高辦學效益,進壹步提高教學質量”。1994根據黨中央“抓住機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發展,維護穩定”的指導思想和縣教委“壹手抓教學,兩手抓收入”的要求,制定了學校工作的指導思想,即“以改革為動力,以教學為中心,以德育為首,以收入為基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從那時起,學校的工作穩步前進,每年都達到壹個新的水平,每年都上壹層樓。1994 10 6月14日,縣委組織部任命秦同誌為昌樂二中黨支部書記、校長(校長趙來春因年齡原因退居二線)。秦校長繼續貫徹“依法治校”方略和主任等級制,並發揚光大,使二中各項工作上了壹層樓。65438+2月65438+7月,省綜治辦領導小組(省人事廳副廳長、省綜治辦單主任、黨組主任)在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綜治辦副主任、縣委書記孫壽福、杜的陪同下 縣紀委書記、政法委書記,來到學校檢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責任書落實情況。 1996年3月,學校被山東省委、省人大、省政府授予“十二五普法先進集體”。從65438到0998,高考實現全縣“四連冠”,教學質量位居濰坊普通高中前列。學校先後被省市縣定為依法辦學聯系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學生團校示範點、素質教育聯系點、文明創建示範單位。先後獲得山東省文明單位、山東省普法先進集體、山東省中學生優秀團校、山東省優秀高校招生考點、山東省招生工作先進單位、濰坊市教書育人先進單位、濰坊市優秀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等30多個省市榮譽稱號。縣委、縣政府連續幾年對學校進行通報表彰,稱贊“二中是全縣教育戰線的排頭兵”。2000年9月,受到縣委、縣政府表彰,被授予“昌樂縣高中教學先進單位”。2000年,學校的“統考優秀率”、“考試合格率”、“思想品德評價優秀率”、“體育課合格率”、“高考率”仍居全縣第壹、全市第壹。在全國中學生數學物理奧林匹克競賽和全國中學生英語競賽中,五科兩級成績均名列全縣第壹。劉永生、馬蓬等50名學生獲得省級以上獎勵,劉新超、尹鵬等4名學生獲得2001普通高校錄取保送資格,學校被評為“山東省奧運優秀學校”。2000年2月,學校工會被市總工會評為“濰坊市先進教師之家”、“濰坊市“學記打招呼”教育活動先進單位”、“昌樂縣工會工作先進單位”。3月,學校第二次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5月,學校團委被團委評為“昌樂縣團委工作紅旗單位”。6月,學校黨委被評為“昌樂縣先進基層黨組織紅旗單位”。8月,趙豐平主席在全市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作了典型講話,學校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濰坊市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法制日報》、《杜源之光》等十余家新聞單位報道了該校改革創新的紀實和辦學經驗。2000年,該校2名女教師和3名教師的8幅作品在市總工會組織的紀念三八婦女節教師書畫展和第三屆老幹部書畫展上獲市級獎。在本縣“寶都新苗”評選活動中,學校有7人獲獎,獲得全縣總分第壹名,其中3人代表我縣參加市比賽,均取得優異成績。學校男女排球隊代表我縣參加中學生排球比賽,進入全市前六名,獲得“體育道德風尚獎”。2000年,學校順利通過“濰坊市優秀體育傳統項目學校”驗收。2001,學校第三次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榮獲省級普法依法行政先進單位、高校招生優秀考點、濰坊市師德建設先進集體、濰坊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並被指定為依法治校聯系點、素質教育聯合聯系學校、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被省、市、縣及中國教育報、法制日報、濰坊日報等十余家新聞單位多次。

2002年4月3日,昌樂縣人民政府與山東柯文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簽約,由昌樂縣人民政府提供教師,山東柯文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在新城區新建第二中學。辦學體制由公辦改為民辦,新學校命名為“山東省昌樂第二中學”。9月28日,濰坊市政府批準以“民辦幫扶”的形式成立山東昌樂二中。

  • 上一篇:“十二五”期間四川省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規劃的戰略格局
  • 下一篇:河北雲臺山王獻墓的歷史介紹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