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查幹湖的歷史和文化

查幹湖的歷史和文化

查幹湖歷史悠久,文明燦爛。據考古發現,查幹湖附近的青山頭早在13000多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就有古人居住,直到約4000年至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人類仍在此繁衍生息。

宋遼時期,查幹湖叫大水泊,遼代從聖宗到天祚帝,每年春天,官員、皇後、嬪妃都要從北京壹路帶隊到查幹湖漁獵,稱為“春博納”。當時,他們會見部落首領,舉行“第壹次魚宴”和“第壹次鵝宴”。

查幹湖東北部的遼金古城塔胡城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吉林省規模較大、保存較好的遼金古城之壹。

相傳1211年,成吉思汗來到科爾沁草原征服晉國時,在大水泊(查幹湖)燒香祭拜。從此,查幹湖被傳為“聖湖”。直到現在,查幹湖在冬季捕魚前,都要舉行傳統而神奇的喚醒網儀式,壹方面是對查幹湖的尊重。

查幹湖也與清代孝莊皇後關系密切。孝莊皇後父母去世後,順治皇帝下詔,在查幹湖旁設立父母陵墓,並追認父母為“何太子”和“鐘仙妃太子”,賜滿蒙碑文以示其德。銘文中有清朝“北婚南王”的政策,是研究清朝的法規制度和滿蒙民族的歷史文化。

在清朝時期,它也是方圓方圓數百公裏內的宗教和文化中心,有苗銀寺等寺廟。

現在,苗銀寺經過恢復重建,以苗銀寺為載體,形成了廟會、茶馬舞、千燈儀式、祭湖、敖包等壹系列宗教文化活動。

時至今日,這裏形成的獨特的蒙古族東方文化和民族風俗仍保存完好,尤其是查幹湖冬捕,是人類漁獵文化的活文物。

在查幹湖所在的郭謙縣,“郭爾羅斯”源於古代蒙古族部落名“霍洛拉斯”的音譯,意為“河”。

前郭爾羅斯位於松花江南岸,所以前郭爾羅斯蒙古語意為“江南”。

西周,春秋,戰國都是汙穢之地。

漢、魏、晉、南北朝中期屬於扶余國。

初唐被高句麗占領。

唐代渤海時期,屬渤海扶余府。

遼朝時,當地為契丹20個遊牧地,屬長春府管轄,位於上京路,皇甫附近。

長春遺址是郭謙縣八郎鄉北臺子村北塔胡城遺址。

金代初,仍屬長春府管轄。

天德二年(1150),長春府降為壹縣。

成安三年(1198)在長垣縣設立泰州,隸屬泰州常德軍。

元代屬開元道。

元朝二十三年(1286)後,歸遼陽省和中書省管轄。

明初由元初英雄木華黎的後裔那霸楚控制。

明洪武二十年(1387),那霸出明。

洪武二十二年(1389)五月,明設泰寧、多言、扶余三味為提督。此時當地已歸三味管轄。

明朝弘熙元年(1425),東方“韃靼”內亂,元太祖的弟弟哈布圖·哈薩爾十四世孫奎蒙·哈塔沙拉被迫遊於扶余衛,後成為扶余衛的隊長。

明十二年(1447)春,泰寧、多巖、扶余三圍進攻明確,被明軍擊敗。

此時蒙古瓦拉先攻,三衛疲憊不堪。泰寧和多炎先倒,獨福隊長奎蒙克塔沙拉避腦溫江(嫩江)。根據它的位置,它被命名為嫩科爾沁。

明嘉靖年間,嫩科爾沁分為四部,即科爾沁部及其右翼紮賚特部、杜爾伯特部和左翼郭爾羅斯部。

郭部分放棄了第二面旗Kwaimengtas Hara(Habutu Hasal XVI的孫子)的孫子a Shi。

清崇德元年(1636),烏帕石之孫(奎蒙克塔斯哈拉五世之孫)因有功參加了冊封皇太極的儀式,功勛被封為“紮薩克輔佐護國公,世襲詔書不更換”。

從此,郭爾羅斯部兩旗歸古牧管轄。

順治五年(1648),古牧的弟弟布木巴被封為“紮薩克鎮公爵,改封世襲”。

郭爾羅斯二旗分為松花江沿岸前後(南、北)旗,古牧派(俗稱南宮)前旗,布木巴派後旗。

這是高爾羅斯旗制的開端。

清代實行旗制,郭爾羅斯前後旗與哲裏木科爾沁六旗、杜爾伯特旗、紮賚特旗結盟。

郭爾羅斯前旗屬於哲裏木盟十旗之壹,隸屬於清朝範麗元。

1912,中華民國成立,最初跟隨清朝建立,郭爾羅斯前旗仍屬哲裏木盟。

1932成為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地,歸吉林省管轄。

1945年,東北光復後,由於時局變化,郭爾羅斯前旗易屬。

1946 1月,隸屬吉江省行政公署;同年2月,郭前奇成立* * *,6月隸屬遼吉省三特署;9月,隸屬遼吉省第二特務機關;1948年7月,屬嫩江省;1949 5月劃歸吉林省管轄。

1955年9月27日,國務院第19次全體會議討論通過了《關於撤銷原郭爾羅斯旗設立原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的決定》。

1956 65438+10月1、原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正式成立。

1956年4月歸屬吉林省白城區,後歸屬松原市。

  • 上一篇:街機真正的高手是誰?
  • 下一篇:如何訓練布袋貓睡在固定的地方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