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如何理解走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

如何理解走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

壹、工業化的任務和發展道路

提出國家工業化的任務近代以來,中國壹直面臨著兩個根本的歷史任務: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即實現國民經濟現代化。1949(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標誌著第壹個歷史任務的基本實現。隨著民主革命遺留下來的任務的完成和國民經濟的恢復,集中力量進行經濟建設是實現第二個歷史任務的鬥爭,這個任務已經突出地提到黨和國家的議事日程上來了。

進行經濟建設,首先要把中國從落後的農業國變成先進的工業國(圖),實現國家的工業化。

1952年完成國民經濟恢復時,中國的工業發展水平還很低。現代工業占工農業總產值的比重只有26.6%,重工業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只有35.5%。在蘇聯第壹個五年計劃開始之前,這兩個比例在1928年已經分別達到45.2%和39.5%。從65438年到0952年,中國許多重要工業產品的人均產量不僅遠遠落後於美國,甚至落後於印度。比如鋼的產量,美國538.3公斤,印度4公斤,中國2.37公斤;發電量美國2949度,印度10.9度,中國2.76度。毛澤東曾經說過,“我們現在能建造什麽?妳可以造桌椅、茶碗和茶壺、種糧食、磨成面粉、造紙,但妳不能造汽車、飛機、坦克或拖拉機。”發展工業,改變中國貧窮落後的農業國地位,是全國人民的共同要求,是擺在中國黨和人民政府面前的壹項嚴重任務。

從1953開始的國民經濟發展第壹個五年計劃,把優先發展重工業作為建設的中心環節,特別是大力發展鋼鐵、煤炭、電力、石油、機械制造、飛機、坦克、拖拉機、船舶、車輛制造、國防工業、有色金屬和基礎化學工業。近代以來,中國無數仁人誌士夢寐以求的工業化建設大規模展開。

選擇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怎樣才能發展經濟,實現國家的工業化?從世界歷史來看,主要有兩條道路:壹條是資本主義工業化道路,歐洲國家、美國、日本都走過,都走過;壹條是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蘇聯走過,也走過。十月革命前,俄國是歐洲比較落後的國家。由於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圖),蘇聯成為歐洲第壹強國,也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之壹。因為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集中力量辦大事、促進社會生產力快速發展的優勢,所以對於中國這樣壹個經濟文化落後的國家來說,通過社會主義道路實現國家工業化是最佳選擇。

近代以來的歷史表明,資本主義工業化道路在中國是行不通的。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從19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現以來,由於外國壟斷資本的壓迫和國內封建生產關系的束縛,始終處於艱難的境地。經過七八十年的發展,到1949,整個國家產業資本只有20.08億人民幣。獨立後的中國,如果不搞社會主義,走資本主義道路,就很難實現真正的經濟獨立。這樣,中國就會像亞非拉很多國家和地區壹樣,成為外國壟斷資本的加工廠,成為廉價原材料和廉價勞動力的供應者。對於中國這樣的大國來說,主要靠提供外國資金、機器和設備來尋求發展是不可想象的,特別是如果它想成為壹個世界強國。而且因為經濟上對外依賴,政治上也不會站得很高,甚至連已經贏得的政治獨立都有可能喪失。中國會走資本主義道路,經濟可能會發展壹時,但最終會淪為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的附庸。在帝國主義時代,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實現現代化的可能性已經喪失。為了實現國家的工業化,中國必須走社會主義道路(圖)。

第二,過渡時期總路線體現了歷史必然性。

民主革命完成後,過渡時期總路線將努力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社會,這是中國生產黨自成立以來就確定的目標,從未動搖過。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在七屆二中全會的報告中明確指出,“革命勝利後,應迅速恢復和發展生產,以對付外國帝國主義,使中國由農業國穩步地轉變為工業國,把中國建設成為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

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中央領導人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決定在民主革命遺留的任務完全完成、國民經濟基本恢復之前,不急於明確提出向社會主義過渡的任務。至於中國什麽時候過渡到社會主義,當時的設想大致是這樣的:經過壹個很長的時期(估計至少是10年,最多是15年或20年),等到工業發達了,國有經濟壯大了,就可以采取“認真的社會主義步驟”,壹舉把資本主義工商業國有化,把個體農業集體化。

隨著實踐的發展和經驗的積累,中央對如何過渡到社會主義的認識發生了變化。1952年9月24日,毛澤東在中央書記處會議上提出,我們要用十年到十五年的時間基本上完成社會主義,而不是十年後過渡到社會主義。劉少奇、周恩來等人也論述過“從現在起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的思想。這種理解上的變化有兩個主要原因:

壹方面,隨著民主革命遺留任務的徹底完成,中國的階級關系和主要矛盾發生了深刻的變化。1952年6月,在“三反”“五反”運動接近尾聲,全國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的時候,毛澤東指出:“在打倒地主階級和官僚資產階級以後,中國內部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矛盾,民族資產階級不應再稱為中產階級。”這表明,明確提出向社會主義過渡的任務已經成為必要。

另壹方面,隨著國民經濟的恢復和初步發展,中國社會的經濟成分(即生產關系)發生了重要變化。這體現在公私比的變化上。以工業為例。從1949到1952,國有經濟從33.9%上升到50%,民營經濟從62.7%下降到42%。這種變化,用周恩來的話說,就是“社會主義成分的比重日益增加,國有經濟的主導地位日益加強”。這表明中國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實際上已經開始。

正是從上述兩個方面改變了實際情況,中共中央在1952年底開始醞釀,並在1953年正式提出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明確規定:“黨在這個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在壹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資本主義的扶持。當時對這條總路線的內容有壹種通俗的解釋:“像鳥壹樣,它有壹個主體,就是發展社會主義工業;“它必須有壹對翅膀,就是對農業、手工業和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這裏要表達的意思足夠明確:主要任務是實現國家工業化;為了實現國家工業化,我們必須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全面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歷史證明,黨提出的過渡時期總路線是完全正確的。

社會主義改造的國內外條件是從1953開始的。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指引下,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了有計劃的社會主義建設和有系統的社會主義改造(圖)。

當時中國之所以著眼於並可能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主要是因為:

第壹,社會主義國有經濟力量比較強大,這是實現國家工業化的主要基礎。

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是國家獨立和繁榮的自然要求和必要條件。

要發展工業,壹方面要充分利用原有的工業,另壹方面要建設新的工業。

隨著官僚資本沒收的完成和工業建設的初步發展(圖),中國已經有了比較強大的社會主義國有經濟。與私營工業相比,國有工業規模大,技術和設備先進,不僅包括輕工業,還包括重工業。在勞動生產率方面,國企也優於私企。

在這種情況下,充分利用原有產業的第壹個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辦好原有的國有產業(圖片),並根據需要和可能對這些產業進行改建和擴建。要建立新的工業,首先也是最重要的,還需要發展國有工業。因為在當時的中國,私營部門無法投資建設能夠為國家工業化奠定基礎的新的大型工業骨幹企業。只有國家有能力做到。雖然中國經濟落後,但它是壹個大國。國家財政經濟統壹後,國家掌握了相當數量的資金,可用於投資建設。從65438年到0953年的第壹個五年計劃中規定的大型工業建設項目基本上都是由國有經濟承擔的。也就是說,當時工業建設的發展(圖)首先意味著社會主義國有經濟的發展及其在整個國民經濟中比重的提高。這是中國選擇社會主義的壹個基本因素。

第二,資本主義經濟弱小,難以發展,不能成為中國工業騰飛的基礎。而且對國家和國有經濟有很大的依賴性,必然會向國家資本主義方向發展。在帝國主義封鎖中國的情況下,民族資本對國家和國營經濟的依賴更加嚴重,因為它向外發展的渠道被堵塞了。

中國的國家資本主要是商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產業資本只占五分之壹。民族資本主義工業主要是紡織業和食品業,缺乏重工業基礎。這些工業企業大多規模小,技術裝備落後,勞動生產率低。根據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統計,69.7%的工廠工人不足10人,79.1%的工廠是作坊和手工業。雖然也有壹些規模比較大、技術設備比較先進的資本主義工業企業,但是數量很少。在這個基礎上,通過壹段時間的資本主義自身的獨立發展,中國有可能成為壹個先進的工業國,這是不可想象的。

應該說,原有的資本主義工業企業也是中國工業建設中壹支重要的、引人註目的力量。但這些企業設備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低,成本高,資金不足,擴大再生產能力有限。為了改變這種狀況,需要改善這些企業中的管理(圖片),提高產品質量,並根據國家的需要增加產量,培養技術人才,積累資金。為此,我們必須逐步對這些企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實際上,私人資本主義是在依靠國家和國有經濟幫助解決困難、發展生產的過程中,逐步納入各種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的,這是生產發展本身的需要。資本主義經濟與政府、國有經濟與社會的矛盾及其發展,特別是1952年上半年的“五反”運動,使人們開始認識到,資本主義工商業不僅需要進壹步整頓,而且需要通過國家資本主義的過渡形式逐步轉變為社會主義。也就是說,資本主義工業的困境是中國選擇社會主義的另壹個基本因素。

1950以後,在調整資本主義工商業的過程中,加工訂貨、分配寄售、統購包銷、公私合營等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有了相當程度的發展。這為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積累了初步經驗。

第三,對個體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是保證工業發展和實現國家工業化的必要條件。

土地改革後,農業生產擺脫了封建生產關系的束縛,有了壹段時間的長足發展;但由於在私有土地的基礎上實行個體經營,這種發展受到很大限制。由於個體農戶耕地少,經營規模很窄;生產工具嚴重短缺。貧窮的農場工人每戶只有0.47頭牲畜和0.41把犁。資金短缺。在這種情況下,農民很難修建農田水利設施,平整和改良土壤,使用改良的農具甚至機器進行耕作、播種和收獲,也很難實行分工制度發展多種經營,他們缺乏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許多農民不僅無力擴大再生產,而且難以維持簡單再生產。從1949到1952,農業生產發展迅速。但從1953到1954,發展速度明顯放緩。如果1952中的糧食產量為100,則1953中的糧食產量為101.8,1954中的糧食產量為103.64。這說明,如果不引導個體農民走組織化道路,不僅農民不能進壹步改善生活,而且農業生產力的發展也會受到很大的制約,農村不可能為產業發展提供必要的條件,如商品糧、輕工原料、工業品市場和產業發展的資金積累,從而成為產業發展的嚴重制約因素。

事實上,土地改革以後,許多地區的農民從發展生產的需要出發,已經在探索各種組織起來的方法,開始實行互助合作。這也為個體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積累了初步經驗。

1955下半年,中國農村出現農業合作化高潮(圖)。為什麽當時中央作出了加快農業合作化進程的決定?這主要是因為,隨著第壹個五年計劃的發展,城市和工礦區的人口迅速增加。這就要求盡快增加糧食產量,使國家掌握足夠的商品糧供給城市、工礦區。同時,應該提供更多的農業原料來滿足輕工業發展的需要。我們做什麽呢出路在哪裏?關於這個問題,陳雲在4月1956做了切實有力的解釋。他說,中國在增加農業生產方面已經摸索了六年。壹開始註意的是土地開墾,但是可以開墾的廣大荒地在東北和西北。那裏居民很少,壹年只能耕種壹次。他們不得不移民,使用機器,這要花很多錢。東北每畝50元,西北每畝70到80元,年產量1200斤。如果開墾1億畝土地,投入50億元,按畝產200斤計算,200億斤產量也不多。所以這不是壹個在三至五年內實現糧食大幅度增產的好辦法。至於大型的水利工程,短時間內是滿足不了增產的要求的。因為大型水利工程投資巨大,建設周期長,不能成為三五年內糧食增產的主要措施。去年下半年,中國農業合作化高潮來了(圖),這是中國在短時間內花費最少,可能達到最大增產計劃的壹種方式。因為長江以北會增產,大量旱地會變成水澆地;長江以南,要增產,增加復種面積。兩者的關鍵都是搞水。合作化後,農民組織起來搞水利。人還是那些人,但是組織的力量大了很多。積累肥料,改進農具和種子,改進耕作技術,等等,並不難。也就是說,增加糧食和其他農產品的生產,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生活和工業發展的需要,是中國選擇社會主義的基本因素之壹。

第四,當時的國際環境也促使中國選擇社會主義。

新中國成立後,長期受到美國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經濟、外交和軍事上的嚴密封鎖和遏制。中國不僅不可能得到資本主義大國的任何援助,而且很難進行普通的貿易和交流。當時只有社會主義國家和二戰後爭取獨立的國家同情中國。只有蘇聯能幫助中國。這種國際環境也是中國選擇社會主義的基本因素之壹。

總之,20世紀50年代中國經濟最重要的事件就是選擇了社會主義(圖)及其成功的社會主義改造。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完全正確的。通過這壹歷史性選擇,中國共產黨創造性地完成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最深刻的社會變革,開始了在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

  • 上一篇:請問中國古代朝代是怎麽排名的?
  • 下一篇:古榕樹下的長美村散文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