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為什麽司馬遷說商鞅是千古罪人?商鞅怎麽了?

為什麽司馬遷說商鞅是千古罪人?商鞅怎麽了?

司馬遷說商鞅是千古罪人?司馬遷不喜歡商鞅是真的,甚至說商鞅是個“狠心忘恩負義”的人,更多的是對他人格的否定。至於司馬遷評價商鞅是“千古罪人”?個人認為這還是不準確的。

1.法家代表人物:商鞅是春秋戰國時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之壹。法家思想家無疑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他是有智慧的,壹雙眼睛能“穿透”人的皮囊,進而從單純的“人格”中發掘出人性的“共性”所以,法家思想家們真的有壹套關於“控制”的東西。比如後世的韓非子就曾經指出,君主需要善用“魔勢”來統治,然後呼籲民眾不要欺騙君主。

而商鞅、韓非等睿智的法家思想家卻以悲劇收場,甚至司馬遷這樣的“大家”都指責商鞅。為什麽?

如果說“錯”,商鞅能被稱為“錯”嗎?他只是在某種道德評價中被評價為“無情”。商鞅的很多理論“太冷”,他只是把人性中的“利己”等規律作為“規律”。而使用“法”的人,就像這個“法”壹樣,並沒有把人帶到倫理社會的“情感”中去。所以商鞅的學說在儒家“仁義禮智”的體系中是相當“無情”的。

商鞅學說的“冷酷”和對人性的利用,比如利用人“趨利避害”的特性,提倡“重刑輕賞”,這些都促成了司馬遷在後世“殘暴不仁”的觀點。

2.司馬遷眼中的商鞅:“殘暴不仁”關於司馬遷對商鞅的評價,我們可以從《史記》這本書裏看到他的激烈批判:

太史公說:尚軍,他的才能是卑鄙的。跡其欲以帝之術盡孝,持浮說,非其質。更何況,懲罰上帝之子,欺負魏建剛,無視趙亮的話,也足以發現尚俊的壹點點善良。

從這段話我們知道,在司馬遷眼裏,商鞅是“狠心忘恩負義”的,有點卑鄙。司馬遷指出,商鞅用“王之道”遊說秦孝公時,用的不是自己的才能,而是“虛榮心論”。後來憑借君主寵臣的推薦,得到重用。他壹取得君主的信任,就對太子施以懲罰,欺騙子昂,不聽趙亮的勸告。

也就是說,在司馬遷眼裏,商鞅被君主看重,不是因為“真才”,而是因為“好口才”和“人脈”。在司馬遷看來,商鞅壹被重用就懲罰這個,欺騙那個,所以他評價商鞅專斷,“殘暴無德”。

從司馬遷對商鞅的評價可以看出,司馬遷更多的是“否定”商鞅的為人,說他是壹個殘忍、無情、忘恩負義的存在。這裏不能說商鞅上升到了司馬遷眼中“千古罪人”的水平。我們只能說,司馬遷不喜歡殺太重功利的人,而在他眼裏,商鞅就是這樣壹個存在。

3.如何看待商鞅?司馬遷對商鞅的評價是有他的立足點的。每個人心中都有壹個“理想人格”,司馬遷對商鞅的評價更多的是基於“人格”。看商鞅,只能說司馬遷不喜歡商鞅,覺得商鞅的行事風格太“冷”,甚至有點“狠辣”。至於司馬遷認為商鞅是“千古罪人”的觀點?那是壹種誇張。還沒到呢。

那麽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商鞅呢?每個思想家都有自己獨特的特點,他們的思想體系都有自己的立足點。為了獲得古代哲學家思想的精華,不宜進行“善惡”的道德評價

這個世界從來就不是非黑即白的“世界”。在我們的生活中,所謂的善與惡,黑與白,交織在壹起,錯綜復雜,僵化而強行割裂,很容易生出最大的惡——道德綁架。

我們要學習商鞅的思想,就要充分了解商鞅生活的時期,他提出壹些意見時的“任務”是什麽。簡單來說,商鞅在世的時候,做過類似“變法”的事情。雖然天寒地凍,但他的“任務”是振興秦國,這個國家在中國版圖的西北角,被其他諸侯國稱為“夷地”。其實商鞅做到了。儒家的孔子,道家的老子,未必能做到這壹點。註意,這並不是說孔子和老子不如“商鞅”,而是說這兩位先賢的理論和觀點並不適合當時的秦。

或許對於當時的“秦國”來說,商鞅的方法在客觀情況下還是比較“有用”的。所以商鞅是壹個很有才華的人,他的才華絕對不是說說而已。

至於人格中的“善惡”?比如壹百年前,喪偶婦女改嫁為“壞”,即“惡”;如今的盲寡甚至會被指責為“不愛自己”。善與惡,在某些歷史時期,對於某些事情真的可以“顛倒”。

所以個人認為,我們後人輕易評價商鞅的“人品”似乎太膚淺了。

我就納悶了,“眼見未必為實”,怎麽能確定壹個沒見過、沒親身接觸過的人是“真善美”還是“假醜”呢?有人說這太“小心”了?個人認為,在評價先賢時,我們需要這樣的“謹慎”。

  • 上一篇:外國歷史上的刺客
  • 下一篇:讓我感動的歷史人物或故事。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