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郝:修補“歷史密碼”讓壁畫成功“復活”

郝:修補“歷史密碼”讓壁畫成功“復活”

修補“歷史密碼”讓壁畫成功“復活”郝從事文物工作30多年,希望河北的歷史文化通過文物走向世界。

■郝第壹幅壁畫臨摹作品。

■郝在工作。

從春節前開始,河北省博物館舉辦的敦煌壁畫數字展成為石家莊的熱門話題。每天越來越多的觀眾和良好的口碑,讓大家感受到了沙漠文化帶來的震撼。本次展覽的負責人郝是壹位辛勤工作了30多年的考古學家。自從年輕時參加工作,他就和考古界的壁畫臨摹工作結下了不解之緣。

觀眾的熱情是對作品的認可。

“截至元宵節,前來觀展的人數已超過2萬人!”聽到這樣的統計數字,河北省博物館副研究館員郝知道,他和他的團隊的努力沒有白費。今年65438+10月10起,河北博物館舉辦“敦煌不再遙遠——走進河北”展覽。這場文化與科技融合的盛宴,讓石家莊市民充分感受到了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作為本次展覽的負責人,郝此時正在北京忙於另壹場展覽。

2月26日,位於北京的中華世紀壇藝術館舉辦了壹場名為“流失海外古代壁畫及珍貴壁畫復制展(北京站)”的展覽,吸引了眾多觀眾的關註。展覽中的130多幅壁畫都是中國古代壁畫,但沒有原作。大部分因為各種原因流失海外,原始資料至今無法回到祖國。

“本該在中國的壁畫,在中國很少見。”郝組織的展覽,雖然形式上有些“悲涼”,但卻讓人們感受到了中國古代文化的精髓,也讓他們更加堅定了為祖國的強大而奮鬥的決心。

“復活”更多壁畫,修復歷史“密碼”,從事文物工作34年。郝壹直致力於傳承和宣傳中國特別是河北的歷史文化。

17歲走上文化工作之路

郝,出生於1967,籍貫平山縣。郝的父親壹直從事文化相關的工作,這也給他的童年生活帶來了很多影響,尤其是對於壹些古代文物,郝從小就非常喜歡。當別的小朋友都在翻看自己心愛的漫畫書或者繪本的時候,郝就把這些東西拿出來,和村民交換壹些看起來很舊的小東西放在家裏玩,甚至以繪畫的形式展示在畫紙上。

1984年4月8日,初中畢業的郝剛剛過完17的生日。壹個朋友找到他,說縣電影院在招會畫人物的工作人員,這讓在保定工藝美術學校學習了壹段時間的郝動了心。不過去電影院之前,又有人找到他,說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在招繪圖員,也是個好機會。

經過壹番考慮,決定去石家莊市區“碰碰運氣”。不久,他來到了省文物研究所。當他走進壹個擺滿各種文物的房間,滿眼都是“瓶瓶罐罐”,立刻讓他興奮起來。壹直對文物感興趣的郝認為自己必須留在這裏工作。

有三個年輕人來應聘繪圖員。在招聘期間,郝等人需要按照考官的要求對壹些文物進行現場臨摹和繪畫。考試開始後,郝剛剛畫完壹半,考官走到他面前,叫住他,開始問壹些問題。

“妳家裏還有誰?妳父母是做什麽的?能不能遠離家鄉,長期工作?”面對郝的壹系列提問,如實回答。讓郝驚訝的是,考官現場告訴他,因為他的繪畫能力非常出色,可以馬上去上班。就這樣,17歲的郝開始走上了文化工作的道路。

專註壁畫臨摹30余年,致力於修復“歷史密碼”

成為繪圖員後,郝將張家口蔚縣考古隊等多個考古隊發現的文物,以及相關考古手冊的內容,用繪圖的方式保存下來。1989,19年2月開始接觸壁畫臨摹等工作。

當時,邯鄲的北朝墓被重新發現。其中,北齊高陽墓等墓葬中精美的壁畫在國內考古界和藝術界引起了極大的震動。專家感嘆,“壁畫之巨大、內容之豐富、技藝之精湛、神韻之生動、藝術水平之高超,前所未有!”

對於這種“墻上的藝術”,最好的記錄方式自然是臨摹壁畫。拍照、截取、部分臨摹,在考古隊壹步步的工作中,郝發現,在壁畫臨摹方面,河北壹直聘請京外等地的專家,但他所在的單位沒有人具備直接臨摹的相關實力。參與其中的郝開始萌生自己臨摹壁畫的想法。

機會總會出現。在逐漸學習到壁畫臨摹的精髓後,1994年6月,歷時四年的鹿泉高莊漢墓考古工作結束。對此,郝文健主動找到時任省文物研究所所長的謝飛,希望他能獨立臨摹壁畫。“我先抄壹部分,可以請北京的專家來看看行不行。”

看著郝堅定的眼神,答應了,並在研究所裏留出壹個位置讓郝負責高莊漢墓的壁畫臨摹工作。在完成部分臨摹後,北京的專家們立即給予了肯定,這也給了郝繼續他的壁畫臨摹工作的動力。

郝感受到了在壹個大約10米深的古墓中“如坐針氈”的感覺。隨著唐代梁青寺壁畫臨摹的完成,郝將在中國再次“現身”這壹流失海外的偉大藝術;在張家口蔚縣扶貧期間,郝目睹了當地壹年來的“壁畫危機”,並籌集了私人修復資金。開始臨摹壁畫的30多年裏,他走遍了河北省,收獲太多。

郝調任河北省博物館後,專門從事古代壁畫臨摹研究,工作性質由“臨摹臨摹”轉變為“修復臨摹”,即將考古研究成果作為展品展示給廣大觀眾欣賞和了解古代壁畫藝術,“臨摹臨摹”與“修復臨摹”的區別在於,前者意在保存壁畫出土時的狀態,後者意在恢復壁畫的原狀。所以“還原臨摹”本身就是壹門學問,比“臨摹臨摹”更難。

在北朝壁畫展中,高陽墓壁畫的臨摹是用復原臨摹的方法完成的,因其畫幅巨大,畫面清晰完整而格外引人註目。畫中人物栩栩如生,獸形飄逸靈動。畫面清晰工整,飽滿多彩,宛如壹幅新畫。對此,郝表示,“還原臨摹”不僅需要紮實的美術功底和嫻熟的繪畫技巧,更需要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對畫面中不清晰的部分進行細致的分析和觀察。整個過程可以說是壹次再創作,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

我希望人們能采取行動保護文物。

在郝的辦公室,記者看到了壹臺價值70多萬元的高精度壁畫數字采集儀。這臺新購買的設備將很快投入使用。郝說,隨著壁畫臨摹工作的逐步深入,利用高科技手段輔助壁畫的高清數字化收藏將會給他們的工作帶來極大的便利。“因為工作性質,不到40歲的時候眼睛就已經花了。”

郝回憶說,2065438+2006年3月,他和同事帶著中山州出土的真品圓壺等文物到旅順博物館交流展覽。期間,展商輕輕拿起圓盆,讓手裏隨時拿著相機的郝心裏壹動,趕緊拍下了這壹幕。

“圖中拿著圓鍋的人是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他知道不可再生文物的重要性。用他們的話來說,他每次觸摸、觸碰這些千年前的文物,心裏總有壹股暖流湧動...參展商知道這壹切。他沒有把20多斤的圓鍋拿出來,而是俯下身子,輕輕有力地抱住了圓鍋。這個擁抱,兩分鐘兩千年的相遇;這種擁抱,祖先和子孫互相擁抱...郝深深理解這壹切。瞬間,他拿起相機,記錄下了這感人的壹刻。前幾天第壹次看到這張照片,作品的厚重歷史和無聲親情瞬間融化了我,我熱淚盈眶……”這張照片讓河北省文史館館員、河北省鐘山文化研究會會長張誌平深受感動。

談到接下來的工作,郝表示,他準備舉辦壁畫精粹展,同時將在今年組織出版暫定名為《尋古探秘三十年》的自傳,用自己的親身工作經歷講述考古過程。“高陽墓壁畫的成功修復,讓我意識到,作為博物館人,我們有責任和義務用自己的大腦和雙手,把文物考古的研究成果展示給觀眾。”郝說,目前河北的文物“三普”基本上只涉及古建築,沒有對壁畫的全面普查。因此,郝希望更多的人能從欣賞文物開始關註文物,最終用行動保護文物。同時,大家也可以盡自己所能,通過文物讓河北的歷史文化走向世界。

  • 上一篇:粵菜用英語怎麽說?
  • 下一篇:曾經擺滿大街小巷的報刊亭,為什麽現在感覺很少了?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