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我的2021閱讀書目(分類)

我的2021閱讀書目(分類)

不讀書,怎麽能記得過去的時光?2021看了壹些書,做了很多思考。讀書不能帶來改變,但思考和行動可以。

零件1?兒童文學(4部分)

在山裏的歲月

壹個名叫薩姆·梭羅的陌生人,壹個兒童版的《瓦爾登湖》誕生了。

作者說:哪怕能在書中逃離現實壹瞬間,也是壹件愜意的事。

有些地方是身體無法到達的,但心靈可以。

逆行天使

雖然作者的文筆很輕松,但我還是看得又哭又笑。

去年的疫情歷歷在目,情況依然不容樂觀。但是要相信:沒有過不去的冬天,也沒有不來的春天。

當大家目標壹致時,所有的爭吵和矛盾都變得無足輕重。

在疫情中,每個人都堅守自己的職責。因為我們知道,我站的地方就是我的中國;我怎麽樣,中國怎麽樣?中國就是我;如果我是光明的,中國就不會黑暗。我有理想,有本事,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夏洛特的網》

喬納森·利文斯頓海鷗。

我們不能像海鷗壹樣翺翔藍天,但我們的思想可以;我們不能像華奶奶那樣生活在海邊,但我們的精神可以;我們無法穿越時空,但這本書為我們呈現了壹個非常豐富的世界。有太多的事情我們無法經歷,但是通過讀書,我們可以讀到別人的經歷。

第二部分文學名著(8部分)

新年第壹本書:月亮和六便士

2016年買的,當時亞馬遜還在賣實體書。現在亞馬遜只有電子書。

現實是六便士,理想是月亮。人生從來都不只是壹時的選擇,所有的奮鬥都只是在給自己留退路。

《月亮和六便士》摘錄

局外人

當時工作狀態的真實寫照。職業幸福和精神自由都很重要。

德米安十幾歲時就失去了理智。

因為壹本書認識了德國作家赫爾曼·黑塞。他在兩個獨立的世界裏完成了自我救贖。

他說: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壹次自我之旅。

這句話隨時可以用來解決困惑。讀書真的很神奇。與其說是我找到了這本書,不如說是它主動找到了我。只是為了讓我找到自我。

少年維特的煩惱

乍看之下,維克多是為愛自殺的。但細讀卻展現了壹個時代的煩惱、憧憬和苦悶。

每個國家遇到社會變革,人們都會感到不安。個人也是如此。壹旦我們的生活發生變化,我們會感到無所適從。

所以看這樣的書也能增加我們面對未知世界的勇氣。

亂世佳人

這是我第二次看了。美國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唯壹壹部作品奠定了她在美國文學史上舉足輕重的地位。

正如江洋先生所說:橫欄之書,是壹部舊南方種植園文明衰落的歷史,是壹代人的成長史和奮鬥史;縱觀全書,就像壹部悲傷的心理劇,以戲劇的力量揭示了女主角的成熟與內心沖突的過程。所以看《亂世佳人》就像走進了壹片原始森林。森林越深,就越美麗。

女主角斯佳麗是壹個在苦難中長大的女孩,講述了她從十六歲到二十八歲三次婚姻的故事。從她的經歷中,我們可以看到,壹個人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靠自己面對困難的勇氣生存下來。除此之外,沒有別的了。

我讀《飄》的時候真的很討厭斯嘉麗。我認為她虛榮、自私、做作。現在我覺得她是真實的,壹直為自己而活。但絕不是任性。她知道,傷了母親的心,她會內疚,會難過。小說中的瑞德是特立獨行的代表。這兩個人是天生的壹對。

霍亂時期的愛情

如果妳不懂愛情,妳壹定要看這本書。

費爾明和弗洛倫蒂諾穿越了時間,穿越了不愉快的婚姻生活,到達了愛情的核心。這是什麽?只要妳需要我,無論何時何地,我都會來到妳的身邊,陪伴妳壹生。

江南

第壹部分:桃花帶臉

我覺得標題應該出自崔護的《題護南莊》——人不知去向,桃花依舊在春風微笑。

這部電影悲而不傷,寫的是時代變遷時每個階層的人的命運和內心。

第二部分《山河夢》

總想起陸遊的《鐵馬冰川夢》。其實這部講的是新中國後人民公社時期縣幹部迎合、妥協或反叛的方式。

第三部分《江南的春天》

故事的結尾寫於20世紀。裏面全是熟悉的場景和人物,仿佛在書寫我們身邊的生活。女主角陶嘉瑜因為癌癥住院而醒悟:她以為自己融入了這個社會。每天提醒自己不要落後,永遠不要落後壹步。直到有壹天,醫院的化驗單輕輕通知妳,妳出了。每個人都會落後。不是嗎?只是時間問題。

巧的是,我看這本書的時候,正躺在病床上打著點滴。我看完的時候,點滴剛打完。我不得不相信,似乎命運早已安排好了每個人的去向。

江南三部曲雖然看起來是壹個系列的書,但是三部書都有各自的主題和內容,既獨立又相互聯系。妳可以全部讀完,也可以選擇其中壹本來讀。

午夜

這本書的主旨:在帝國主義的統治下,中國的民族工業永遠發展不起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永遠走不上資本主義道路。

我很佩服茅盾先生的獨到見解。20世紀30年代是資本主義盛行的時期。雖然有許多缺點,但只有少數人能看透中國的命運。

可見,吳蓀甫的悲劇不是個人的悲劇,而是時代發展的悲劇。不同時代的每個人都應該順應正確的時代潮流,才不至於被稱為悲劇人物。

第三部分?社會科學史(第四系)

如果這是宋朝的歷史

遼、變法時代,南渡北望官朝

蔡京外貌:陽光的人在逆境中變得耀眼,陰郁的人在逆境中皈依黑暗。

在壹個良臣賢人皆毀的時代,妳會如何選擇濟世而獨善其身?

宋朝三百年,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三個人:王安石、嶽飛、文天祥。我從來沒有想過,看了《自古誰無死於人生,把心留在歷史裏》會淚流滿面。

“孔子說死,孟說取義,唯其義,所以仁。讀聖賢的書,妳學到了什麽?時不時的,我就沒良心了!”這是文天祥的傑作。他只想問心無愧地死去。隨著他的去世,宋朝將永遠成為歷史,但他的心不會在風中飄蕩。相反,英雄的氣節會因歷史的沈澱而升華。

我想這也是讀歷史的原因之壹吧。不僅可以知道興衰,還可以感受英雄的喜怒哀樂。

許倬雲的《古往今來的河流》。

我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終於讀完了許倬雲的書《千古流芳》。

這本書講述了中國文化的成長和發展,並解釋了這壹過程。

說到文化發展,我們可能會想到唐詩、宋詞、元曲和明清小說。另外還有服飾文化,飲食文化,茶文化等等,涵蓋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文化的組成部分。

我們都知道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壹。這項技術是如何傳播的?只能說這是壹場意外。唐玄宗年間,大將高仙芝在米耶羅斯(今屬哈薩克斯坦)之戰中被阿拉伯軍隊擊敗,唐軍造紙工匠被俘,中國造紙技術傳入阿拉伯。此後,撒馬爾罕紙在歐洲和亞洲聲名鵲起,取代了羊皮和埃及莎草紙。此後,造紙技術逐漸傳播到歐洲各地。

許倬雲先生說,他所寫的歷史,朝代的更替,帝王將相的更替,只是歷史舞臺上的插曲,他更關註社會經濟、文化及其形成的原因。我很佩服老徐的歷史觀,也從書中看到了他對世界格局的設想。

比如說到安史之亂,我們的出發點通常是我們在語文課上學過的杜甫的詩,所以我們關心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痛苦,也怨恨統治者的昏庸無能。但在《千古流芳》中,作者說:回過頭來看,安史之亂的根本性質不是諸侯反叛中央,而是類似北魏六鎮之亂,而是胡化地區反制漢人中央。老徐的視野已經超越了“中國”,他以更加包容的姿態看待歷史。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中國文化的“包容性”。

中國文化的特點是不以其優秀的文明去激勵和同化鄰國。中國文化真正的驕傲在於它的容納和消化能力。《永恒之河》壹書彌補了以往自我中心觀念造成的缺陷,加入了文化圈的內外關系。當今世界已經融為壹體,所以千古之河不僅屬於中國,也屬於全人類。

宋:吳鉤的《現代的黎明》。

這本書探討了宋代的現代性,讀完之後對宋代有了新的認識。

首先,宋代不僅有宋詞,宋代也有追求精致生活的人。夏天要有冰鎮飲料消暑,冬天要有新鮮可口的蔬菜。壹日三餐吃的小心又有營養,各種烹飪方法輪番上陣。在這樣的宋朝,出現蘇軾的吃貨也就不足為奇了。

其次,宋代不僅有文藝,還有敢愛敢恨的文人。在宋朝做官,不罵皇帝是做不了大官的。(不知道蘇軾有沒有罵過皇帝?宋代的士大夫都是有氣質的人。如果兩個官員發生沖突,皇帝也無法勸動他們。這和我們記憶中的“重文輕武”的宋朝不同。我們以為重文輕武是弱國,其實不是。公務員群體更能體現理性的國家制度。

於是,到了宋代,不僅有了孫店,而且還有了全民經商的盛況。傳統的“士農工商”階層在宋代根本不存在。如果沒有做生意的資本,也可以賒賬拿貨,賣完再付款。

最後到了宋代,不僅包拯、寇準、宋詞,還有很多秉持“情法平衡”理念的大法官共同審理此案。難怪陳寅恪先生說:“中華民族的文化發展了幾千年,是趙宋時期的頂峰。”

變量:土著時代的生存策略

蓮姐推薦我看這本書。很早以前買的,壹直放在壹邊。壹口氣看完,書裏講的是21世紀中國在去年疫情前後的變化。

書中的兩個觀點讓我眼前壹亮。

1.歷史意義上的20世紀在2008年結束。21世紀的真正起點是2020年。

2.未來我們應該具備什麽樣的生存能力——馬賽克共存的能力。保留原有的核心價值觀+坦然接受挫折,勇於進行新的嘗試。

我們無數次幻想未來,它真的到來了。為充滿未知的明天做好準備。

第四部分?傳記(4部分)

這壹定是壹種特殊的命運。6月1日剛看完《伯賢傳》。

蘇軾和李白經常被拿來比較,因為他們都是不朽的。葉嘉瑩先生的評價很到位:李白是“神仙眷侶”,所以不為世人所容;而東坡則是壹個“得道成仙”的人,所以他有著和我們壹樣的煩惱和痛苦,卻又有些飄渺。

所以我們會覺得蘇軾就像壹個知心朋友,幾乎沒有人不喜歡他。

這本書比林語堂的《蘇東坡傳》還要詳細。林版是從英文翻譯過來的,讀起來總感覺不流暢。這本書的白話文夾雜著文言文,會讓人更加關註書中的細節。

如果妳想讀蘇軾的詩,這本書也很適合。

我覺得蘇東坡留給我們的財富,除了那些優秀的詩詞,還有他的生活態度。無論什麽情況,他都能輕松應對。就像他自己說的:人生如旅行,我也是行人。

李長治,陶淵明傳

以前只是羨慕陶淵明能寄情山水,隱居山林。沒想到會有這麽多無奈。畢竟人是社會性的。如果他們不是對現實極度失望,怎麽可能退役?現在重讀《桃花源記》,既是對桃花源的向往,也是在讀陶淵明的無奈。

壹個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能推己及人,能時刻想到時代車輪下的人,哪怕只能想到,也做不到。夠了。

杜甫傳記之馮至

據說馮至先生在國立西南聯合大學任教時,鄧稼先也選了馮先生教杜甫。我們都知道杜甫被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

從《望嶽》到《登高》,從山東到四川,杜甫經歷了疾病纏身、仕途不順、兒女餓死、八年戰亂、居無定所、顛沛流離...他壹度只能靠賣藥材養家糊口,也因為戰亂漂流在江面上,最終死在船上。

但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他想到自己其實是壹個官員的後代,已經免了稅,免了兵役,所以才會落魄。普通人不是活得更慘嗎?他為這些人感嘆,也為時代感嘆。當然,統治者對他的歌充耳不聞。以至於他後來在法庭上很失望。不再把希望寄托在這些貪圖享樂的統治階級身上。此時,他腦海中的光輝格外燦爛!

朱東潤的陸遊傳記。

這個版本讀起來不是很流暢,主要是對南宋皇帝的年號不熟悉,所以我邊讀邊查年號代表多少年。

陸遊85年的人生經歷了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個朝代。其中只有孝宗有主戰態度,但“孝”字當頭,唐太宗還在,最後意誌消磨殆盡。

陸遊壹生始終不渝的愛國誌氣,只能壹次又壹次地受到打擊。直到最後,他才堅定的寫道,“王師決定北上慶中原,家祭念念不忘。”

第五部分?專業理論(三)

魏誌遠老師看地圖

作為老師應該看什麽書?基礎書籍。

什麽是基礎書?它是奠定教師精神和學術基礎,影響和形成教師專業思維模式的經典著作。

怎麽讀?這本書介紹了壹種閱讀方式:知性閱讀。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選擇好書來讀,而不是什麽都讀。讀書不是看壹遍,還要結合自己思考。

讀書不是為了獲取知識,而是為了建構知識,形成智慧。

我發現越問越會看到問題的本質。我們所做的壹切都是“回歸”,接納自己,回歸本真。

普魯斯特和魷魚:閱讀如何改變我們的思維

如果妳沒有時間閱讀,那麽這本書可以給妳壹些安慰。許多有天賦的人有閱讀障礙。

如果妳是壹個成熟的讀者,這本書把讀者分為不同的階段,妳壹定會進步的。

讀書的核心是超越文本,讀者真正的成長在於讀完書之後。

今天和孩子壹起看了壹些卡蜜拉的書,真的很喜歡。在路邊,我開始和朋友分享,指著書興高采烈地講。這個時候,他的大腦神經元應該是非常忙碌的。

閱讀的力量

《馬可·波羅遊記》打開了西方了解東方的大門。

嚴復翻譯的進化論打開了中國人認識世界的大門。

如今,有了互聯網,很少有孩子真正靜下心來讀壹本好書。

《閱讀的力量》壹書闡述了自由自主的閱讀比直接教學更能提高孩子的語文成績。

作者甚至說:沒有獨立閱讀,我懷疑孩子根本沒有機會發展良好的語言能力。

這本書很重要的壹點是,當孩子為了好玩而閱讀的時候,當他們去讀這本書的時候,他們就不由自主地、毫不費力地學會了所有人都關心的語言技能!包括閱讀理解能力,寫作能力等等。

2021,文史類書籍占比最多,專業理論書籍看的相對較少。2022年,多讀專業書,保證不“偏食”,偏食也會營養不良。

  • 上一篇:民國五大經典書籍
  • 下一篇:廣西賓陽村黃氏家族的歷史記載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