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黃埔鎮有哪些景點?

黃埔鎮有哪些景點?

黃埔鎮位於中山市最北部,西北毗鄰佛山市順德區,東北與廣州市番禺區隔江相望。地處珠三角西岸都市圈發展的核心板塊,與廣州、深圳、佛山、江門、東莞、珠海、港澳等八大城市處於壹小時生活圈。2010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授予“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榮譽稱號。

景點如下:

第壹節現存古跡

1,海蝕遺址

黃埔海蝕遺址位於魁樓港(東坑大港地區)嶴山村石嶺,面積2500畝。它不僅是廣東沿海迄今發現的最大的海蝕遺址(最長達300米),也是廣東為數不多的保存最完整的海蝕遺址之壹,具有非常獨特的科學和美學價值。據地質專家研究,這種海蝕地貌主要形成於古珠江口的中島期(距今約7000-2000年)晚期至新世紀的海蝕過程中。由於長期的海浪侵蝕,在島嶼與海面的接觸處形成了許多海蝕洞。海退之後,獅嶺從壹個孤島變成了今天的丘陵,海蝕洞變成了山腳下的壹系列洞穴。石嶺出露的山石由紫色砂巖組成,形成於壹億多年前的白堊灰層中。由於長期的風化,巖層出現了裂縫和剝落,形成了玉泉洞、川溝徑、鼻管石、布佛石、滴水巖等各種山體奇觀。目前,該海蝕遺址出露的海蝕地貌從玉泉洞向北延伸200多米,呈現出海蝕洞、海蝕崖、海蝕臺地等獨特的海蝕地貌。它是繼廣州七星崗古海崖之後的廣東第二座古海崖,對研究新世紀乃至新世紀海蝕期間是否存在高海平面這壹世界級地理問題具有重要意義。目前,黃埔鎮這壹獨特的海蝕遺址正在被大規模保護和開發,打造廣東最大的海蝕遺址公園。黃浦人胡振光(浮生藝人胡百泉之子)有壹首七韻詩。永石海遺址公園建設:歷經萬年濁流,甘昆從未停止過對星辰的爭奪。移山倒海進龍宮,呼風喚雨打虎。水滴雕刻細石,狗穿行天空。奎剛枕暖仙人,日月昏暗玉泉。

2.鰲山紀念碑群

黃圃鎮鰲山村南嶽坊、北嶽坊壹帶古跡眾多。其中有36條古石步道、宋代古碼頭遺址、古祠堂、古磚瓦房、北極古寺、社寺、北約觀音寺等。

36級古石步道位於嶴山村南陽裏入口處,向西經過蛇雪寺、北極寺(北地宮),沿米蓋山拾級而上至山腰,沿山坡向西下行,與惠玲後街相連,通往黃埔。全長390米,寬1.1米。這是壹條始於宋代的古老的石徑,已有數百年的歷史。

3.百靈劉放牌坊

位於黃圃鎮北頭坊(今該鎮壹村北頭正街),建於清道光十八年(1838),為四柱三室石碑,高5米。廣場正面石刻“百年老劉放”字樣,上方嵌有“聖旨”二字。石雕背面刻有“升平任銳”,頂部刻有“容恩”二字。正反面字體對稱,圖案統壹,氣勢磅礴。

牌坊是清朝皇帝賜給村裏的百歲老人何浪玉祥(65,438+002歲)的,現在矗立在他的高曾祖父的後代何的家門前。

何現為中山市會員,黃圃鎮燒臘商會常務副會長,德福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壹真村熱心慈善的知名人士。

4.夫妻老樹

黃圃鎮北頭崗村(本鎮某村北頭正街六巷盡頭)西邊山坡上有壹棵生長了500多年的古樟樹。古樟樹在地上長成了兩個可以兩個人合抱的樹幹,可能是早期樹幹斷裂處長出的兩個側枝。2003年,經中山市林業局專家鑒定,被認為是中山市已知最古老的古樟樹。保護認證號為14,當時實測樹高為18米。樹冠21米,中間寄生壹棵小榕樹。2006年,黃圃鎮政府進壹步保護樹木,特意將寄生的榕樹移走,以保證古樟樹的旺盛生長。

5.老城區的“蛇頭宮”

在清乾隆至道光年間的陂頭坊(今黃圃鎮某村),村民為保證常年出入安全、景色通暢,在村尾、距公路約200米處設立社頭,社頭建在河邊,以邀水送葬(俗稱買水為死者洗身),稱為買水為頭。壹般來說,在公社頭裏屬於土地的村民,要求在他們公社裏取水。比如現在的“北潮社”(第三隊),上面還刻著“北振文運,潮探水部源頭”。《豐源社》(第壹組)“汪峰安居樂業,元豐樂享榮華富貴”。《拱北社》(二隊)的對聯是“源運於地脈,料益於物。”還有四(四隊)“慧遠社”。另壹種是按照村內道路、街道的走向修建的,屬於“警衛式”,如:安寧社、復興社(4隊)、紅龍社(3隊)、鎮安社(6隊)、平安社(5隊)。各種社會組織負責人的規矩,大多是主張“坐南向北”、“蓋頭無瓦”的。據78歲的老人李作平說,因為“社頭”太偏袒保護當地百姓,被玉皇大帝在天上懲罰,不能有瓦遮頭,被北風吹到。但社頭盡了最大努力,不顧風雨日曬,北風襲人,忠實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守護著壹方平安,風調雨順,莊稼豐收。深受村民的喜愛和崇拜,在初二和初十六被後人定為土地會的公祭日,代代相傳。此外,“蛇頭功”也遍布老黃浦區。

6.天主教堂

黃埔天主教原屬澳門教區,解放後歸江門教區管轄。基督教徒主要是清末民初去黃埔行醫的受西方教育較深的人及其家屬,以及黃埔大郊村壹隊的部分家屬。黃埔天主教堂始於清末,當時有兩名法國傳教士,20多名信徒。侵華日軍侵占黃埔後,傳教士離開,教務中斷。1945年日本投降後,肇慶人李磐石因澳門畢業,被派往黃埔傳教,使黃埔天主教堂得以重開。當時沒有固定的教堂,活動主要在北頭坊農家樂壹帶。解放後,它是由政府土改沒收的公房改建而成,安置在尚潔三舍房(原鎮中學後面)。“文革”開始被掃首都、修鬼神打斷。1977“文革”後修復,教堂位於南方街。之後,教會的信徒人數不斷擴大。1993年,在南坑社市場側新建了壹座占地1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的天主教堂。每逢天主教會的星期天或重大節日,基督教徒都會前來朝拜、聽經,遇到結婚等重大事件,也會在教堂舉行儀式。黃埔天主教堂約有130天主教徒。

7.革命烈士陵園

烈士紀念碑,位於群崗,建於1949。它原是解放戰爭時期的烈士墓。1963年擴建為陵墓,占地121平方米。重建於1969,陵墓呈圓形,直徑27.5米,為烈士骨塔壁龕,內有抗日戰爭和國內革命戰爭年代及建國後犧牲的烈士遺骸。墓前紀念碑高10米,鐫刻“革命烈士紀念碑”七個大字,碑座上鐫刻著48位烈士的事跡。上世紀80年代,政府斥資數十萬元擴建烈士陵園,在西南和烈士紀念碑後面修建了亭子,在登山的路上鋪上了水泥臺階,在路中間修建了混凝土結構的莊嚴牌坊。現在,烈士陵園成了壹個公園,是黃埔人悼念烈士、休憩的地方。

第二節剩余古跡

1,鰲山書院

位於黃圃鎮鰲山腳下的塘邊街道松排路盡頭。清乾隆十九年(1754),知縣彭科發起興建,成為象山縣最早的書院之壹。鰲山書院建築頗大,入口處有天井,天井後有兩層亭子,稱為講堂。在亭子外面,它變成了壹個巨大的白天秩序,兩邊有八個書房。書院後座為文昌殿,供奉文昌宮。鰲山書院建成後,為封建科舉培養人才,如嘉慶年間的文林朗王麟五世;同治年間,閬中關盧希安和吳舉在哪裏?光緒年間的進士何,舉人孔廣林,都出自這個書院。清末廢除科舉,興學,鰲山書院壹度開辦女校。民國時期,這裏也有小學和高級小學。1949新中國成立前夕,這裏是鄭輝小學的校址。新中國成立後,鰲山書院成為黃浦區政府所在地。後來由於不斷改建,鰲山書院的原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2.呆在春季托兒所

原位於三舍坊的私家花園。建造者是劉東旭。劉東旭,大黃堡第三社人,是個讀書人,但未能成名。他是壹個有骨氣的人,擅長作詩,特別崇拜屈原。後來,他改名為屈。鹹豐四年(公元1854年),廣東天地會起義。屈背井離鄉,來到順德大良,參觀清慧園。他萌生了在家鄉建壹座類似清慧園的花園私宅隱居的想法。回到大黃園後,他開始在自己居住的三舍坊進行策劃和運營。光緒年間,園林初具規模,命名為“劉春園”。在曾孫劉之後,繼續擴張,它變得更加龐大。以亭臺樓閣為維修擴建重點,精心布置內部裝修。書畫詩詞遍布亭臺樓閣、大宅院等地,給人壹種書畫世家的印象,是很多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展館的主入口兩邊相連:壹座橋和壹條小溪不時停下來;半工半讀,不斷生產,持之以恒。門上的橫幅寫著“劉春園”,是黃埔第壹景。

60年代末,春園裏的風景依然存在。劉春花園的前門面對著壹條小河。河對岸有幾棵四五個人抱在壹起的大榕樹,其中壹棵橫跨河岸,遮住了大門。大門左右兩側有兩棵10多米高的楤木(假檳榔),遠遠就能看到。園內亭臺樓閣錯落有致,花草樹木、石頭點綴其間,菜地、蕉林、鴨寮魚堰,充滿田園情趣。在花園的後門,有兩個大魚塘。現收藏幾組詩詞對聯,留於春園賞析:綠窗對聯——清幽為樂青山,悠然為秋水,橫評:竹笑花戲。跨門對聯——普劍春聲若雨清,板橋影如夏秋。交叉審批:直外。墻對墻對墻對墻對墻對墻對墻對墻。門聯——聽鳥觀魚,詩書宇易,耕煙解月,在桑麻鋪路。門聯——五六月無暑,二三更有書。碑亭對聯——竹笑花戲人,鳥鳴蝶和。廳西門相連——求學四傳五代,遊遍三泉。聽春橋——古木參天,五彩繽紛,閑花映大地光華。可想而知,屈在園中時,是以陶陵源為榜樣,歸園的。屈的後人恩、項、盛等都曾在此居住,也都是書香門第。到了七八十年代,由於孩子需要單獨建房,園內的景色逐漸消失。

3.逃避花園

三社下街溥儀建於清朝鹹豐年間,距今已有150多年的歷史。它是由劉氏家族的另壹個分支——十三祖(綽號大頭會)建造的。溥儀是黃埔鎮的壹座私家花園洋房,舊稱柳巷花園。更早的時候,有壹棟兩層木質建築的大房子。大房子裏,二樓後面有壹棟樓,前面是窗樓,兩邊是走廊。大房子的後面,右邊有個玄關,有個門道(叫後門),左邊有個大臥房,中間有個小花園,裏面有花草樹木,還有個假石山。整個大房子總面積約400平方米。1945期間,其子劉購買了壹塊面積近400平方米的“行山族”地塊,並在舊大屋左側新建了壹棟兩層小樓。新舊房屋之間有壹條很大的通道,通道進入大花園的地方建有壹個圓形拱門。新房約130平米,後花園約250平米。花園中間有壹個八角亭,花木環繞,非常涼爽宜居。

出了“溥儀”大門,過了石碣路就是小河了,有壹個方子石刻,約6平方米的下水道口。魁頭的平臺立在河邊,漲潮時往往高出水面幾十厘米,非常適合作為跳水平臺遊泳。村民們習慣稱之為“大頭回魁頭”,這裏江面寬闊,岸邊有四棵南洋巨樹。春夏之交,漲潮時有綠葉紅花和流水,吸引了無數來此遊泳消暑的人。

4、古街門

嶴山村有九座古門,其中十陵有七座,董罡有兩座,董罡最大的是“北約金童”。它們建於清朝同治和光緒年間。

第壹,十陵古門

1.十陵街承恩社頭旁有壹座“天板朱霞”大門,高5米,雙角青磚。沒有瓦頂,中間橫放的白麻石上刻著楷書“田半”四個大字。字高20厘米,匾長2.38米,高0.36米,厚0.13米,人們稱之為生門,是進村必經之路。根據風水先生的說法,當人們擡頭看村口“田阪”的牌匾時,就會知道村裏大多數(75%以上)的人都姓劉。讀者知道這個比喻嗎?

2.十陵下街北側,興隆社區頭旁有壹座“別有天魁樓”大門,青磚兩角直抵頂部。墻高5米,無蓋瓦頂。中間有壹塊白麻石,楷書鐫刻“別有天魁樓”五個大字。字高20 cm,石長2.4 m,高0.36 m,厚0.13 m,當地人稱之為死門,所有喪事必經此門。

3.十陵中街北側,有壹座“十陵”門,是用雙角青磚砌成的。大門高5米,沒有瓦頂。中間有壹塊長2.33米,厚0.35米的白麻石。上面刻著“十陵”二字,表示這裏是中央的地方。歷經百年風雨,這個詞已經變得模糊。這塊石頭現在存放在十陵承恩社的頭像旁邊。1997年冬,橫面鑿出“十陵門”二字。

4.在元始嶺的夏傑街中段(衛生站旁邊),有壹個天臺古道的大門,那是去仙女寺的必經之路。它是由雙角青磚建成的。大門高5米,占地65,438+00平方米。中間有漢白玉雕刻的“天臺古道”四個大字,石長2.30米高,厚0.13米。

5.十陵夏傑街南側,南安社頭旁建有“李清平”門。兩個角用青磚砌成,墻高5米。中間有壹塊白麻石,樹蔭下刻著“李清平”三個大字。石高2.38米,厚0.35米,高0.13米,字高20厘米。大門東邊連著社頭,西邊圍著。柵欄有幾百米長。

此外,在劉氏宗祠南面,仙臺和廠腳下,還有壹座用糯米、牡蠣殼、鹽和土混合壓實的古泥柵欄門。這堵墻高4米,寬0.4米。

2.董罡有兩座古門,壹座在南嶽,名為“南洋裏”,另壹座在北約,名為“北約金童”。

1,“南陽裏”門位於淳安南部盤宮廟背,占地10平方米。大門高5米,門頂鋪瓦,中間夾壹塊白麻石,長2.33米,高0.35米,厚0.13米,上刻“。這也是從黃埔到董罡的唯壹途徑。

2.“北約金童”大門位於興東下街22號蘇天宗府旁(見證)。是古時候嶴山村最大的大門。建築面積40多平方米(23棟瓦木結構建築),高2尺,寬2尺。樓上全是閣樓板,西邊是古老的消防水龍和銅筆,東邊是“打狗鑼”休息處。在它下面放壹個木梯。所有的大門都是青磚屋頂的三個角,屋檐塗上各種顏色。下層地面鋪白麻石,大門高5米。在中間大門的上方,四個石頭大字“北約金童”水平放置。建於清光緒年間仁辰(1892)年底。白麻石長2.46米,寬0.6米,高0.1米,為凹版楷書。每個漢字的高度和寬度都是34厘米,大門有7個墩孔,與地面馬誌柱的墩孔對稱,這樣小偷入侵時就可以打上杉木柱,外人無法進入。壹個古老的消防水罐被放置在大門的西面,上面寫著“岡東北方悅水罐”。櫥櫃裏有兩根橫桿。大門東面是壹個男人的淋浴噴頭,7米長的雙角墻,青磚砌成,高2.5米。大門的西面連接著壹堵用糯米、牡蠣殼、鹽和土做成的堅固的墻。泥墻高3米,寬0.4米,長80多米,從三步塘邊壹直到崗邊腳下。中間有兩三扇壹尺長的寬窗,作為平臺,防止外來盜賊進村或與其他村的宗族爭鬥時開槍。車間裏的人把這個門叫做“死門”。

以上大門大多不存在,唯壹留下的是“北約金童”牌樓,它存在於嶴山村觀賢路與北約廣場的交叉口,成為黃埔門唯壹的見證。

5.吉橋

黃埔有座橋叫“擔雞橋”,橫跨黃埔湧,位於黃埔湧南邊街中段舊竹編社旁。這個地方以前叫“中庸”。原來是對府街的人擺渡過河到南方街,民國三十二年(1943)修了壹座木橋,名曰“運雞橋”。“扛雞”是當地的語言,意思是它的活動支點可以反過來。

戰戟大橋全長約30米,南北向貫穿南方街和對府街。每側各有壹座約12米的固定引橋,引橋橋面寬1.5米,用紅木條鋪設。中間橋洞的可翻轉橋板長約6-7米,寬1.2米。它由三塊寬40厘米、厚9厘米的雪松木板組成。橋墩用16塊厚12 cm的昆典木插入隧道底部,支撐引橋和橋墩。南岸附近橋面下約2米處安裝壹個大轉盤,用幾個圓形鐵球做滾盤。轉盤扣住中間橋面的四分之壹,末端掛著300多斤的麻石。轉盤旁邊有壹個平臺,供人站立推動橋面,橋面不旋轉時放在北墩上。中孔橋板轉動時,只能轉向北方(即下水方向)。

高大的船只(當時主要是運米的木船)經過時,站在船頭的人可以用竹蒿把可翻轉的橋面向西推(拉)。當船只經過時,船尾的人用竹蒿將橋面向東推,使橋面得以恢復,行人可以過橋。

由於缺乏專門的管理和粗糙的結構,“運雞橋”逐漸無法運作。僅僅經營了4-5年,就銷聲匿跡了,取而代之的是雪松木板。這時候船夫就要提前去橋上把木板擡起或拉到壹邊,等船過了再推拉原來的甲板讓人過去。直到1970才建成現在的水泥橋,但“運雞橋”因其獨特的結構用途給作坊裏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橋的名稱壹直沿用至今。

6.同裏橋

同裏橋建於乾隆年間,距今約300年。它是黃埔區最古老、最壯觀的石橋。原址位於黃埔永直街,隔江相望的新集北街口。同裏橋壹直是黃埔人在順德容奇的必經之路。該橋於1996新吉永被黃埔鎮作為道路覆蓋時拆除。現在只剩下路邊的牌坊,石頭都是私人收藏的。

這座橋是壹座石橋。從水下到橋底,用長方形的石頭搭建石基,在石基上放壹個大的水平石條支撐橋面。橋面是由五塊石頭拼成的。橋面長六米多,寬兩米。橋側石兩側刻有“同裏橋”三個大字。同裏橋位於永誌街壹側。有壹座牌坊,高約四米,寬兩米六十。它破舊不堪。後來鄰居劉伯康先生花了五千多塊錢修好了。門樓之上,正面寫“同裏橋”字樣,背面寫“萬裏關”字樣,基本保留了同裏橋牌樓的舊貌和黃埔人對同裏橋的懷念。

同裏橋所在的張沙嘴(地名)壹帶,是清末民初黃埔停泊船只最多的沙灘。農貿集散地就在岸邊,農歷的周三周六都在這裏設市場。附近有“天天”酒店、“劉壹麟”藥店、米機、雜貨店等商店。同裏橋已經成為老黃埔鎮的地標。雖然已經拆了,但它的印象依然存在於老黃埔人心中。

7.水路碼頭

建國前,黃埔還沒有築堤建水閘。鎮上滾海湧張沙嘴的地方是四條河流的交匯處,水路交通十分發達。滾海湧東至新沙海,西至南將軍村、大郊,北至鎮遠村。1920之前,江門輪渡和大小客貨船都停泊在這裏,所以張沙嘴是解放前中山最繁忙的水運碼頭之壹。

當時貨物的運輸是靠人力借助風力蕩槳、揚帆來推動的。直到民國時期,火船才由動力驅動。人們不得不乘坐“經濟船”進行短途旅行。船壹前壹後劃著,客人可以躺在有篷的船上。要壹天半才能到,要兩天三代才能到。船要以實惠的價格為客人做飯,所以被稱為“經濟船”。

1930“李文公司”由潘、、梁仔等人組成,有壹臺絞車和幾艘帆船。六個人踩著絞盤帶動輪盤以撥水為動力。每兩天就有客貨混裝去江門。這個江門輪渡只走了兩年多,後來改成“火船”燒木頭當動力。船中間有兩個大煙囪,1935改成燒煤了。當時叫“十寸半”,船上只有壹個煙囪。1940有燒汽油的“電船”。“電船”的動力很大,船拖了十多條滿載甘蔗的船。當時的石齊輪渡和江門輪渡都很大,可以在船艙底部搭載100多名乘客和貨物,但這種叫華威輪渡的船沒有動力,由“電船”牽引。

1950黃埔成立民船服務社,組織散居船舶加入該社。港站設在1956,客貨運碼頭因1953開閘施工,移至黃埔槍海入海口三江匯合處龍安街海邊。建站之初,只有壹個杉木樁和木板搭成的木碼頭,專門用於靠泊客貨船,另有倉庫和大黃堡港站。自該站成立以來,黃浦附近的水上交通運行,包括人、沖浪網、三角、浮沙等,均由黃浦港站統壹管理。1960系統下放,港口站恢復,移交中山海運公司。此時,黃埔港站將原有的木質碼頭改造成總長50米的水泥鋼筋混凝土碼頭,並將碼頭分為客運碼頭和貨運碼頭兩部分,水深2米,水深1.5米。因為龍安街位於黃浦文明圩水閘外,春潮時街道會被淹。這時,到達碼頭的客人和貨物都要在閘首乘船擺渡到碼頭,才能上船。這種現象直到20世紀60年代初才結束。

在客運方面,已經建立了以下路線:

1,黃埔廣州線。每隔壹天來回跑壹次。40年代開通,1986暫停。

2.石齊-黃埔-大港線。每天往返操作壹次。1975開盤,1980停牌。

3.黃埔-大港線。每天往返操作壹次。1980開盤,1983停牌。

4.石齊-黃浦線。每天往返操作壹次。它於20世紀50年代中期開放。暫停在1985。

5.石齊-黃埔-太平線。每天往返操作壹次。1985開始,1990後暫停。

8.小瀝湧

位於黃圃鎮北頭坊西橋堡(本鎮壹村四隊)。東南至黃泥坑腳下,靈灰坊。據鎮上的老人李(89歲)、李耀齡(72歲)說,相傳在明朝時期(約600年前),大量受海水沖擊的淤泥逐漸沈積在山腳周圍,形成低窪地。春夏雨季雨水匯聚,西崗仔、大崗山、北頭崗和蘇家崗、範隘崗以東近4000畝山地隨山而下。後河兩岸種植有水松,全長近壹公裏。當時黃埔最早的農貿市場在走馬崗錢地,所以人們的日用品、食品等。都是沿著小裏雍運到當時黃泥坑的松坑口壹帶上岸,再沿著山路運到集市上去賣。古墓中使用的石頭、磚塊、灰燼等材料也必須通過這條水路運輸,然後轉向山路。因此,小李勇曾經在水運中發揮過重要作用。後來由於山體淤積,潮水逐漸退去,小裏湧逐漸縮至西橋堡北頭,結束。

9.西樵古道

明末清初,為防外賊,黃埔北投廣場前建有西橋堡(今鎮十四隊)城門,廣場後建有北西堡舒天城門。兩扇門都按時關上了。

“西樵古道”的來歷,是老李曼尤氏(現已89歲)回憶的:據說當時這裏有壹條名叫“小瀝湧”的河,寬約6米,來往船只很多。那是去松坑口碼頭然後去貨幣市場的唯壹水路。為了方便人們的交流,壹座木橋橫跨小瀝湧的南北,因為它在湧的西面,所以被稱為西橋。從那時起,唯壹壹個從北頭坊向外的大門就建在永和橋的北面旁邊。大門寬2米,高3米多。在它的上方,有壹塊白色的石頭橫在中間,上面刻著“西橋古道”四個字,上面鋪著金脊青瓦,四角是青磚到頂。已經將近400年了。大門北面是現在鎮村的集市區,是老西樵古道。大門在文革之初被破壞,只留下“西樵古道”的石刻作為教訓。

10,利濟門

李濟門就在原黃埔中學旁邊。利濟門大街是用長條花崗巖鋪成的。這條街大約有兩英尺寬,筆直而寬敞。街上有木棉樹和檀香樹,街上很幹凈。街道南側還有壹條大渠,用於循環東邊坑裏的水和三社街居民樓裏的水。李濟門大街是連接三社上下大街的主要街道。利濟門大街兩端都有大門。大門由麻石制成,高約十尺,寬八尺,厚壹尺。這兩個門都叫李記門。

西麗薊門邊有個李記會館,李記會館邊有個戈文廟,三層。東李記門面對天後宮。離附近的廣場花園不到100米的地方有幾個廟會,可見這個地方當時非常繁華。李記社會河邊有壹棵大榕樹,據說是由壹個花名組成的。

  • 上一篇:10敦煌莫高窟隨筆
  • 下一篇:歷史應該被銘記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