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金對的社會評價

金對的社會評價

被觀眾遺忘了

在大雲,提起金誌強教授,大家都會想到座無虛席的東北論壇和他見多識廣、幽默風趣的“名嘴”風格。

“東陸論壇”的名稱來源於雲南大學的前身東陸大學。經歷了80多年風風雨雨的雲南大學,不僅有會澤書院、和銀杏園的典雅秀麗,而且有王國維、熊清來、華等壹批大師級專家,有十年風風雨雨凝聚的科學思想和人文精神。而“東陸論壇”就是在這種強大的文化積澱下誕生的。

金教授作為“東魯論壇”的策劃人和主講人,壹直堅持大學的特色是大圖書館、大操場、大講座、小沙龍的理想。講座是高校的壹道文化景觀。在高校設立講壇,就是要讓它成為學生的第二課堂,形成高校的文化氛圍。

在“東陸”的成長過程中,它遇到了很多挫折。關於會場,“東陸論壇”曾在北學樓階梯教室、最高法院、科學館等地停留,最終落戶金文大廈。至於演講者,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下,人都是浮躁的。難能可貴的是,在當今這個全民都在追求物質利益的時代,壹些無償的、以學術交流為己任的、為同學提供免費講座的、秉持人文關懷的學者,並不容易。金教授作為“東陸論壇”的創始人,壹直懷揣自己的理想,努力工作,讓大學生不僅能學好專業知識,還能分享各行業領軍人物的成功,擴大自己的知識層次,在校園內營造學術氛圍,促進學生的學習熱情。金教授感慨地說:“堅持壹年不那麽容易,堅持五年更不容易,堅持十年更不容易。”

金教授策劃的“東陸論壇”自始至終體現了他對論壇的理解。東陸論壇是壹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平臺,涉及文化、思想、教育、社會、法律等方方面面。這裏有不同觀點的沖突,總讓人有所收獲。正如金教授在壹次講座中所說,“妳聽了有所收獲,但壹無所獲。”

在不同的時間,金教授給聽眾講了不同的話題。這些年來,他講了很多精彩的話題,比如大學學習的理論,人體交流與肢體語言,愛情,愛情與青春,飲食與養生文化,昆明作為歷史名城,中國的百年歷史走向。當我問金教授這些話題之間的關系時,我意識到他在打開每個話題之前都進行了徹底的研究。這些課題無壹例外都是他在某壹階段的研究成果。比如說學習理論,金教授讀的書不下50本,從《論語》到《孟子》,從《紅樓夢》到《三國演義》,從魯迅雜文到《激流三部曲》。臺上兩個小時,臺下可能是兩年的積累和思考。所以當筆者問別人講座是壹種快餐文化時,金教授露出了憤慨的神色。他很認真地說:“講課怎麽會是快餐?什麽是快餐?快餐不夠營養,僅限於充饑的消耗。這個講座是壹次文化沖擊。無論從內容結構、語言表達、思想積澱、文化震撼、觀點觀點,都堪稱壹頓大餐。誰要把大餐當快餐,誰就是傻。”

昆明歷史悠久。同樣,昆明論壇的歷史也領先於國內其他城市。早在民國時期,大規模的演講集會是家常便飯。名人單身漢慷慨激昂,聞壹多的演講打動了很多人的心。1993年,在金教授的苦心策劃下,東麓論壇開始成為雲南大學學子眼中壹道亮麗的風景線。如今,當人們在電視上收聽《百家講壇》時,許多昆明人仍對他們所在城市舉辦的講座流連忘返。在金教授看來,《百家講壇》有很多優點。他認為《百家講壇》通過現代媒體讓更多的人了解了講座。具體來說有三點:第壹,說話的人是所有人;二是大題材;第三是制作精美。不過,他也認為《百家講壇》有些地方需要改進。壹是主題過時,與現實聯系不大。二是容量小。壹個傳統講座可以產生10集《百家講壇》。說起《百家講壇》,金教授說他很遺憾,因為昆明的媒體很麻木,很平淡,對這個《百家講壇》文化視而不見,甚至缺乏文化良知。

妳不能選擇生活,但妳可以選擇什麽樣的生活。

金誌強這壹代人對“文革”這個詞有著復雜的感情。金教授說:“我成年剛進文革,思考後剛進大學。”對於親身經歷這場浩劫的金教授,他們在文革中最有發言權。金教授對“文革”持否定態度,但他認為“文革”有壹個不可否認的優點:他把壹切都推向極端,從而推動了改革的到來。從1968到1978,金教授在昆明冶煉廠做了十年的冶煉工。回憶起那段經歷,金教授是這樣說的:“壹個人不能選擇生活,但他可以選擇如何生活。做什麽不重要,重要的是做好。”正是因為這種想法,金教授成為了當年廠裏的好工人。鋼廠是壹種很重的體力活,需要半夜起床才能上班,但金教授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從不抱怨。他們這壹代比我們這壹代更能吃苦。

談到他那壹代人,金教授認為他們是集體主義者。他認為過分強調集體精神和個人主義是壹種偏見。恰恰是他們這壹代人,能夠在集體主義中兩個強調個體之間取得很好的平衡。金教授還認為,他們也持有理想主義的信念。人不能沒有信仰,但理想主義不是空想。我們需要腳踏實地的做事,壹步壹步的把事情做好。1978金教授考入雲南大學歷史系。在70年代,史書還相當少的時候,選擇歷史純粹是個人興趣。就這樣,金教授以高分考上了雲南大學。當時剛滿30歲的金教授,有著豐富的社會經驗,完全明白讀書的重要性。在那個知識貧乏的年代,金強對知識如饑似渴。他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每天泡在圖書館裏,有時候關燈的時候在路燈下孜孜不倦的學習,這是他們這壹代人和我們這壹代人的區別,也是值得學習的。

昆明人。

金教授是昆明人,他對昆明的理解既感性又理性。昆明的陽光、風土人情,給他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沈思。他認為昆明人的性格不像山東人那樣豪邁,而是像上海人那樣精明,而且更平和,更溫暖,以壹顆寧靜的心靈和充裕的時間來明辨是非。這種平和的性格造就了昆明人過於孤傲的性格,表現出過度的平和,缺乏競爭進取精神。從明朝開始,遠在昆明的人才隨著大量漢人逐漸進入,產生了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現象。起初,昆明的土著大多是少數民族。漢族到達後,以其寬容、淳樸的氣度接受了漢族,並在文化、經濟、婚姻等方面繼續與漢族融合。壹代又壹代的昆明人也受到了這種文化的影響,有著不同於其他地區的包容。所有外來的東西都被昆明人包容,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

由於歷史原因,昆明人的“小城”和“家鄉寶”心態十分突出。金教授認為,只有打破狹隘地域的界限,把昆明的小城擴大為“大城市”,昆明人才能突破小城感,才能徹底改變,昆明不能再陶醉於“小城故事”的浪漫。

文:齊湘儀

  • 上一篇:女黑幫蝴蝶範結局的歷史原型是誰?
  • 下一篇:2015羊年春聯,含馬羊通用春聯。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