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七年級歷史上冊第壹單元(中華文明起源)思維導圖

七年級歷史上冊第壹單元(中華文明起源)思維導圖

本單元主要講述中國原始居民的生活區域、生產生活狀況和原始民主政治,涉及諸多歷史遺跡、神話傳說。教材以原始居民的生活年代、地理分布、生產生活狀況為藍本。

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

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生產生活狀況,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農業生產狀況以及中華文明的起源。教學難點是:使學生理解神話傳說與歷史事實的關系。

當老師在講話時,

首先要抓住本單元的線索,即對原始人類的生產生活狀況進行分析說明,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知識。

其次,要采用直觀教學、啟發式教學、辯論式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中感受知識,提高能力。

第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單元有***3個班和壹個活動班,每個班1個課時,***4個課時。

中國的古代居民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

祖國古代居民元謀的發現和斷代,北京人的發現、定位和斷代,

北京人對石器和自然火的使用以及北京人的社會生活:發現山頂洞人的日期和地點,山頂洞人的石器、研磨技術和人工取火;穴居人過著氏族生活。

通過本課的學習,初步培養了學生理解和認識歷史領域各種知識範圍的能力,以及觀察、想象和比較的能力。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和閱讀,可以接觸考古知識、神話傳說、古代史資料、歷史地圖、文物插圖等與歷史相關的知識,拓展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重視歷史課的學習。

2.過程和方法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生產生活狀況”為主線進行講解,然後引導學生分析比較“山頂洞人與北京人相比有哪些進步性”。加深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中國是人類的搖籃之壹,也是世界上發現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我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70多萬年前,為了激發青少年的愛國情懷,培養珍惜人類文化遺產的意識。

(2)通過認識勞動創造世界和人類自身的真理,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思想和感情。

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1.聚焦: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生產生活狀況。

2.難點:理解勞動在人類生產過程中的作用。

班級安排

1課時

教與學的交互設計

(壹)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簡介1展示了古代人類的頭部模型。問:這個人頭模型是什麽時候的?當時中國有哪些古人?他們的生產生活條件如何?請閱讀第1課《祖國古代居民》。

導語二:播放壹段關於古代人類社會生活的課件,然後提問:這段反映了中國古代人類是怎樣的生產生活狀態?他們生活在什麽時候?請預習課文。

鉛三從何而來?目前有兩種觀點:壹是人是上帝創造的,像西方的“上帝造人”,中國的女人用蝸牛造人。第二,人是由類人猿進化而來的。妳同意哪種觀點?學完這壹課,妳可能會找到答案。

(二)合作與交流、闡釋與探索

1.中國最早的人類

(1)中國最早的人類是誰?他們生活在什麽時候?什麽地方?(學生根據課本回答)

(2)那麽,他們的生產生活狀況如何?(學生看書,討論交流,老師總結)

根據考古研究結果,在元謀人曾經生活過的地方發現了壹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的碳屑和兩塊小的燒焦的骨頭,表明元謀人已經知道如何制造工具和使用火。會制造工具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

在歷史經驗下,請想象壹下我描述中的猿猴是如何變成人類的。請閉上眼睛。

“大約在兩三百萬年前,由於宇宙星球的變化,地球內部的巖漿發生了劇烈的變化,造成了地殼的異常變化。壹些海洋在上升,壹些陸地在下沈,火山在噴發,雪在呼嘯。壹片片森林正在被摧毀,成群的動物正在逃離...後來,地球經歷了壹段冰川泛濫的時期。來自兩極的冰流以雪崩的方式沖向赤道,淹沒了大面積的森林和土地,但遇到了強大的阻力,未能到達亞熱帶地區。大自然的變化改變了古猿的生存環境。”

南方古猿是壹種生活在森林中的動物。部分地區的森林並沒有遭受這種“天災”,生活在這裏的古猿繼續沿著猿類的方向慢慢發展,逐漸進化為現代猿類。那些失去森林的猿猴,只好從樹上來到地面,開始了流浪的生活。在艱難的人生道路上,壹些猿猴死去了。為了適應新的環境,生活類人猿逐漸學會了用前肢采集和捕捉動物,用前肢折斷樹枝和選擇石頭作為武器來抵抗野生動物的入侵,這就需要用後肢支撐身體和行走。於是,前肢和後肢的分工逐漸出現。這種分工導致了前肢的進壹步解放和後肢的直立行走。而且直立行走,手腳分工,引起了整個身體結構的變化。肉類促進大腦的發育。大腦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逐漸發展出壹種初級意識,要求表達自己看到的東西,以及聯合行動的願望。經過簡單的呼喚和手勢表達的長期演變,逐漸發出清晰的音節,這是由壹定的音節和壹定的內容結合起來的語言產生的。語言伴隨著勞動出現並成熟,成為從猿到人的根本轉變的驅動力。經過漫長的過程,這些類人猿通過勞動進化成人類。

註意在描寫中,語速要慢,語氣要深,感情要豐富。過壹會兒讓學生睜開眼睛。

(3)那麽,如何理解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在於會不會制造工具?(學生思考、討論、交流,教師總結)

制造工具本身就是壹種創造性勞動。只有人類能制造工具,並用工具改造自然。即使是最聰明的動物也只能使用工具,必須經過長期訓練。所以制造工具的能力是人區別於動物的根本標誌。

想想看:動物園裏的黑猩猩也可以用竹竿或木棍敲倒樹上的野果。這是否意味著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已經消失?

指示壹些動物使用現成的工具來獲取食物,是生存和動物本能的需要。而且,動物只能簡單地使用現有的工具,而不能改進工具,更不能制造任何簡單粗糙的工具。只有人類才能根據實際需要制造和使用工具來改造自然。所以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並沒有消失。

2.北京人

(1)1929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壹個山洞裏,年輕的考古學家裴文中先生驚喜地發現了壹個完整的古人類頭骨化石,轟動了全世界。從此,“北京人”名揚天下。那麽,“北京人”生活在什麽時候?它看起來像什麽?請看頭像模型。

[展示壹只古猿的頭,北京猿人頭部復原模型]

【老師提問】北京人的五官和猿猴比起來有什麽特點?(學生觀察、比較、討論,教師總結)

北京人額頭扁平向後,眉脊高,吻向前伸,沒有明顯的下額。生活在大約70萬到20萬年前的北京人還保留著猿類的壹些特征。但是北京人的手腳分工明確。他們不是像猿壹樣爬行,而是用腿走路,用手制造和使用工具,從事生產勞動。

(2)那麽,北京人會做什麽工具呢?他們是怎麽生活的?請結合投影閱讀教材中的相關內容。

[投影]北京人用火追獸

[老師]從圖中可以看出,北京人都用什麽生產工具?

【答案】石頭,棍子,火把。

[老師]從圖中可以看出,北京人過著怎樣的生活?

【答案】群居。

(3)北京人為什麽群居?(學生閱讀、思考、討論,教師總結)

北京人使用的工具極其簡陋,生活環境極其惡劣,經常受到大自然的威脅。在這種險惡的環境下,它們無法獨立生存,必須群居。這是由當時的生產形勢決定的。北京人的這種社會生活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會。

(4)北京人已經會用火了。他們用火做什麽?有什麽意義?(學生根據課本回答)

北京人用天然火。他們是怎麽保存的?

有人提出,閃電可以使森林著火;人骨和動物骨中含有大量的磷,在炎熱的天氣裏可以自燃。這些自然現象為北京提供了天然火種。有了火種,北京人就可以用自然火,學會保存。他們輕輕地用幹燥易燃的花和葉子覆蓋火堆,讓它們冒煙。這是個技術活,需要有經驗的長輩。該用火的時候,使勁吹,讓火再燒。有了火,北京人的生活壹天比壹天好。

想象壹下北京人壹天的生活。

天亮後,北京人開始成群結隊地出門。有些人去打獵,有些人去聚會。天黑後,聚集打獵、尋找食物的人們全部回到山洞,把采集的野果分發給大家。幾個成熟的男人把打到的動物剝皮,把肉剖開,放在洞口的火上燒烤。熟的時候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分開。人在填飽肚子的時候,會先著火,先睡覺。因為洞口的火整夜不滅,遠處的野獸不敢問。

北京人的衣服

壹種是把植物的枝葉綁在腰上。這種衣服不能禦寒,但能以某種方式發揮作用,而且容易得到。

二是將捕獵的動物剝皮,吹幹,做成衣服。食物方面,壹靠采集,二靠狩獵。住在天然洞穴裏。

靈感的想象必須符合當時的歷史條件、當時的生產力水平和人們的生活習慣。

(1)中國發現了世界上數量最多的古人類遺址。除了元謀人和北京人,祖國還有很多原始人類活動的遺址,山頂洞人就是其中之壹。那麽,穴居人生活在什麽時候?什麽地方?它看起來像什麽?(學生閱讀並回答)

②【投影】《穴居人的生活》

【對比】山頂洞人的生活與北京人相比有哪些進步?

【提示】從生產工具來看,穴居人掌握了打磨和鉆孔技術;我已經能夠手動生火了。從勞動對象來看,山頂洞人不僅采集狩獵,還捕魚,勞動對象範圍擴大了。從活動範圍看,山頂洞人可以到很遠的地方與其他原始人交換生活用品,活動範圍擴大了。從生命的角度來說,山頂洞人用骨針縫過衣服,懂得愛美,死後會被埋葬。

(3)穴居人如何組織起來共同生活?(學生看書,討論交流,老師總結)

山頂洞人的集體生活是以血緣關系結合的氏族。換句話說,集體的每壹個成員都有血緣關系,都是親人。這樣,壹群有血緣關系的人生活在壹起,組成壹個氏族。壹個氏族有幾十個人,是同壹個祖先的後裔。他們住在壹起,使用公共工具,壹起工作,壹起分發食物。富人和窮人沒有區別。

【想壹想】為什麽氏族成員要壹起勞動,壹起分發食物?

【摟抱】由於山頂洞人的生產工具極其簡單,他們很難靠自己的力量獲得食物,所以他們必須合作,獲得的食物必須壹起分配。在分配的過程中,誰也不能多拿,否則就會有人餓死,從而削弱整個氏族的力量,氏族面臨滅亡的危險。這樣,在氏族生活中,氏族成員之間就沒有區別了。

【討論】人類的理想生活是* * *壹起勞動,* * *壹起分食,沒有貧富之分嗎?

【提示】壹方面,由於生產力水平極低,氏族成員的生存經常受到威脅,如饑餓、寒冷、疾病、野獸、自然災害等。,而且平均壽命很短;另壹方面。部落之間經常為了食物發生血腥的戰爭。壹旦失敗,整個部落的成員都會被殺死或吃掉。所以,沒有貧富之分的宗族生活不是人類的理想社會。人類的理想社會應該是* * *資本主義社會。

(4)應用程序遷移、整合和改進

【例1】(例2)在研究北京人的時候,有人說北京人其實是猿而不是人。妳同意這個觀點嗎?請說明原因。

【解析】本題圍繞“北京人”是“猿”還是“人”展開。本質是考察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根據所學的知識,很明顯北京人在身體特征上保留了猿類的壹些特征,但北京人不僅會制作和使用石器。而且還能使用動物無法企及的自然之火。所以北京人應該屬於“人”,而不是“猿”。

【答案】我不同意這個觀點。從頭部來看,北京人雖然還保留著猿類的壹些特征,但上肢的發育與現代人基本相同。特別是北京人可以通過砸、敲、撞來制作和使用石器。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類和動物的根本區別,這是其他任何動物都無法企及的。而且北京人還可以用自然火,既提高了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又促進了自身體質的發展。所以北京人是“人”而不是“猿”。

【點評】該題目設計新穎,主要考察學生對人與動物本質區別的認識,以及對北京人身體特征和生活狀態的了解。

【例2】(例3)火對人類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正如恩格斯所說,“摩擦火使人第壹次支配了壹種自然力,最終使人從動物界中分離出來。”人類在用火方面經歷了怎樣的過程?火的使用對人類社會的發展起到了什麽作用?

【解析】本題引用恩格斯名言,主要考察火的使用過程和作用。根據所學的知識,人類對火的使用經歷了從利用自然火到人工取火的過程;火的使用不僅可以促進人的體質發展,擴大活動範圍,還可以用火制造工具,改造自然,提高人類適應自然的能力。

【答案】(1)從用自然火到用人工火。

(2)用火燒烤食物,用於照明和禦寒。火也被用來驅趕野生動物和制作工具。火的使用提高了人類適應自然的能力,促進了體質的發展,擴大了活動範圍。因此,火的使用是人類歷史發展的裏程碑,對人類文明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點評】本題側重於與人們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火的使用,主要考察學生的歸納和概括能力。這個問題包含兩個問題:第壹個問題考察了人類用火的過程,第二個問題考察了用火在人類發展中的作用,層次清晰,方向明確。

(5)總結反思,拓展延伸。

教師可以用表格或其他方式總結本節課的內容,讓學生從整體上掌握知識,並作為學習資料保存。

古代人的身體特征,生產活動,觀念,社會組織。

元謀人能制造工具和使用火約654.38+0.7萬年。

大約70 ~ 20萬年間,北京人保留了猿猴的壹些特征,用來制作石器,采集和狩獵原始人。

山頂洞人大約在18000年開始掌握打磨和鉆孔技術,從事采集、漁獵等活動,懂得愛美族。

【延伸閱讀】

如何理解勞動創造人本身的科學結論

這個結論可以結合從猿到祖先社會的轉變來理解。可以知道,古猿在當時的生活和勞動中,經過緩慢的進化,已經可以逐漸站立和直立行走了。他們的上肢得到了解放,這為上肢向手的進化提供了前提條件。再經過漫長的生活和努力,手的進化就完成了。手的進化對提高勞動效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雙手的不斷工作,可以促進人腦的進化和發展。之後人腦的發育水平不斷提高,我們祖先的智力也不斷提高。勞動促進了人腦的發展,人腦促進了勞動技術的進步。壹個周而復始的漫長歷史過程,逐漸成就了人類的產生和發展。

還提到人和動物最本質的區別是會不會使用和制造工具。因此,可以說“勞動創造人本身”是對人類發展結果的準確定義,是對人類發展過程的經典描述。

“勞動創造了人本身”是恩格斯關於人類起源的經典論斷,明確指出勞動對類人猿關於人的思維的轉變起了決定性作用。縱觀人類發展史,我們離開了勞動。遠離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因此,青少年作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應該從小樹立熱愛勞動、服務社會的意識,努力成為建設祖國的合格人才。

數據傳輸器

聯系人類起源

歐洲曾被認為是人類的發源地。隨著更多的人類化石在亞洲和非洲的發現,人類搖籃歐洲的理論逐漸退出舞臺。

達爾文曾在1871出版的專著中大膽推測,非洲是人類的搖籃。之前在1863有人聲稱人類起源於南亞。後者很快得到證實:1890年,在印度尼西亞發現了壹個頭骨,“爪哇直立人”讓人類起源於南亞的理論有了壹個支撐。1927年,中國發現“北京人”化石,使中亞起源論更加流行。

但此後,在南非和東非20多個地方發現了最早的人類化石,尤其是在1974,在東非大裂谷所在的埃塞俄比亞,發現了壹具有百分之四十遺骸的“露西姑娘”猿人骨骼,距今已有300多萬年;再加上非洲出土的大量早期原始人化石,構成了壹個相當完整的進化體系。於是,全球人類“走出非洲”的理論壹時風生水起。

然而,最能支持“走出非洲”理論的遺傳基因測序理論也受到了廣泛質疑。正如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金昌柱所說:“在人體內,有多達30億個基因序列。現在測序只是把個別片段拿出來分析,概率只有億分之壹。”在中國,我們發現了300萬年至500萬年前的猿人化石,約200萬年前的龍骨坡能人化石,654.38+0.7萬年前的元謀人化石,約80萬年前的陜西藍田人化石,數十萬年前的鄖縣直立人等化石,2萬年至3萬年前的智人化石。

迄今為止,科學界仍徘徊在人類起源和進化的謎團面前。此時此刻,人們不禁回想起70多年前壹些有遠見的科學家的忠告:

“亞洲可能是人類進化的壹個巨大舞臺,也是最古老的人類產業的壹個巨大擴散中心。如果要理解人類起源等復雜問題,離開亞洲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元謀人發現於1965年的中國,在當時的背景下。很長壹段時間,大門緊閉,國際專家湧入非洲,導致非洲出現大量考古發現。元謀人的研究不能再壹個人了!”

事實上,近年來,亞洲尤其是中國的研究人員正在發起壹場“追趕非洲”的運動,他們的許多發現推動了非洲最早的人類化石和舊石器時代的工具。“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亞洲更多新材料的發現和更深入的研究,人類起源和進化的真實圖景將呈現在人們面前。”(摘自《解放日報》作者:陳可可)

鏈接2長江流域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龍骨坡巫山古人類研究所所長黃萬波研究員認為,根據目前的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長江流域的龍骨坡巫山猿人是最早的古人類,湖北建始猿人距今近200萬年,其次是藍田猿人、元謀人、約80萬年前的雲縣猿人、南京猿人和和縣猿人。

黃萬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壹系列考古發現表明,中國古代文明起源於長江流域,長江流域的三峽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他說,根據目前的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龍骨坡巫山猿人是最早的古人類,湖北建始猿人距今近200萬年,其後依次是藍田猿人、元謀人、約80萬年前的湖北鄖縣猿人、南京猿人、和縣猿人。

黃萬波是著名的古脊椎動物和古人類學家。他是204萬年前重慶巫山龍骨坡的直立人,115萬-70萬年前陜西藍田的直立人,30萬年前安徽和縣的直立人,1萬-2萬年前重慶奉節的智人,廣西長武的智人和壹個直立人此前,國外學術界普遍認為人類來到亞洲的歷史只有幾十萬年。

龍骨坡古人類遺址位於重慶市巫山縣苗振鎮,發現於1984。出土的人類化石包括壹顆門牙和壹個下頜骨。與人類化石壹起發現的還有類人猿等脊椎動物120種,其中哺乳動物116種,其中25種屬於新發現的物種。埋藏化石的巖層為砂質粘土角礫,其地質時代屬於早更新世,約200萬年前。龍骨坡遺址出土了大量的石制品。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和論證,這些石制品笨拙而簡單,代表了200萬年前首次開啟的壹種混亂的石制工藝,被稱為“龍骨坡文化”。

龍骨坡文化的出現,證實了200萬年前中國就有人類的足跡,從而將中國史前文明向前推進了近1萬年。

他認為藍田猿人的故鄉應該在南方,因為氣候變化才逐漸北移。從長江流域的壹系列考古發現,可以看出起源和傳承的演變。所以“中國人”的發源地應該是長江流域的三峽。

黃萬波也從地質演化的角度闡述了自己的觀點。隨著青藏高原的崛起,長江流域的三峽形成了適合人類繁衍200萬年的林河環境及其伴生的立體氣候。龍骨坡的考古發現表明,當時這裏是許多動物的避難所,動物的大量繁殖客觀上為人類繁衍提供了食物,尤其是大腦發育所需的動物蛋白。

  • 上一篇:西紅柿是怎麽來的?(傳說)急需...
  • 下一篇:昌平溫榆河畔的清乾隆林溝宮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