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大豆是怎麽來的?

大豆是怎麽來的?

大豆起源於中國,中國大量的古代文獻可以證明這壹點。在漢代司馬遷(公元前145 ~ 93年)編纂的《史記》中,第壹卷《五帝列傳》寫道:“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以鹽歸軒轅。軒轅是修德的軍隊,統禦五氣,鞠躬五種,慰萬民,慶四方。”鄭玄說,“五種,小米,礱麥,大米。“司馬遷在《史記*卷二十七》中寫道:“鋪到下鋪,是壹種糯米”,可見軒轅黃帝曾種過糯米。朱少厚主編的《中國古代史》談到商朝(公元前16世紀~公元前11世紀)的經濟文化發展,指出:“主要農作物,如粟、黍、麥(大麥)、稻(麥)、糠、稻。博·華牧指出:“就中國而言,在公元前1000年以前的商朝就有了甲骨文,當然記載非常有限。在農作物方面,區分有粟、黍、豆、麥、稻、桑等。,都是當時人們主要依賴的農作物。”嚴清柯俊版《上古三代三國秦漢六朝誌》卷壹指出:“大豆生於淮。走出落石谷。九十天中國六十天成熟。每隔150天,避開它。”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包含了西周時期的300多首詩歌。其中多有提到蘭花。據《詩經》記載,中國栽培大豆約有3000年歷史。描述夏商時期的作品《夏·鄭瀟》指出:“五月,見火初昏,火之心也在,也是種粟於心之時。”

從以上文獻可以看出,我國大豆種植的歷史已有幾千年。據《詩經》記載,中國栽培大豆約有3000年歷史。從五帝史記來看,已經有4500多年的歷史了。

從出土文物可以證明,栽培大豆起源於中國。中國考古學家於1959年在山西省侯馬縣發現了許多大豆粒,這些大豆粒現在在北京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植物室裏。按照14C的測定,到現在已經2300年了。這是戰國時期的遺物。是黃豆,重量約18 ~ 20g。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早出土的大豆文物。直接證明當時種植了大豆。

1953洛陽邵溝漢墓出土的2000年前的陶糧倉上,用朱砂寫著“黃豆萬石”四個字。

楊誌敏等人(1980)指出:“近年長沙出土的馬王堆墓葬中,發現了水稻、小麥、大麥、粟、黍、大豆、紅豆、麻籽等。”

中國出土的小米和大米文物也證明,早在六七千年前,中國就有農業。距今7000 ~ 8000年或5000年前,黃河、長江中下遊的石話公社的產生比其他地區發展得更早、更快。北方主要種植耐旱、生存能力強的谷子作物。古時候叫小米。在磁山遺址(磁山文化,河北武安)的地窖裏發現了壹堆堆屬於粟類作物的爛谷子。在半坡和其他仰韶文化遺址的坑、房子和墳墓中發現了小米和它的外殼。石磨和磨棒是李崗文化和磁山文化的典型器物,用於磨掉小米的外殼,作為谷物加工的工具。小米在六七千年前成為中國北方的主要糧食。在浙江省余姚縣錢塘江河口以南的河姆渡遺址下層,發現大量金褐色的水稻和帶葉的稻稈,經鑒定為人工栽培水稻,表明水稻在黃河、長江中下遊地區已有7000年的栽培歷史。可見中國的小米水稻種植已經有六七千年的歷史了。根據這些出土文物,完全有可能《黃帝內經》五種中有大豆。中國的大豆品種類型很多。大豆資源有七八千多個品種,遠非其他國家可比。大豆類型在生育期、種皮顏色、籽粒大小、抗病性、抗蟲性、其他抗性、品質和適應性等方面差異很大,極大地豐富了世界大豆品種基因庫。

野生大豆的分布也可以證明大豆原產於中國。近年來,中國科學家在中國各地對野生大豆的調查和研究表明,野生大豆在中國分布廣泛。野生大豆分布在北至黑龍江省塔河縣依西肯鄉,東至黑龍江省撫遠縣,南至廣東韶關,西至甘肅寧夏,種類豐富。廣泛分布於中原的河南、山西、陜西等省。野生大豆的品種之豐富,是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

根據古代文獻、考古遺跡、栽培大豆品種資源和野生大豆的分布情況,證明栽培大豆起源於幾千年前的中國。據《詩經》記載,它至少有3000年的歷史了。根據歷史學家的記載,4500多年前中國就種植了大豆。大豆種植最早的地區是在黃河中遊,如河南、山西、陜西等地或長江中下遊。

大豆營養價值最豐富,被譽為“豆中之王”。被稱為“植物肉”、“綠色奶牛”。幹大豆含有約40%的優質蛋白質,是其他谷物中最高的。然而,壹些研究表明,男性最好少吃豆制品。

在整個生長發育階段,男性攝入的雌激素量會直接影響日後精子的質量和生育能力,過量攝入雌激素甚至可能導致男性晚年患睪丸癌。

研究清楚地表明,男性吃的大豆越多,精子質量越低,尤其是那些已經有生育問題的男性。大豆最好不要吃太多。

喜歡吃素的男性要特別註意,豆制品不宜作為主要食物,以免雌激素攝入過多。男性也要註意多吃新鮮食物,少吃加工食品。因為許多肉類加工食品(如香腸、罐頭食品等。)其實都添加了壹定量的大豆,也就是大豆蛋白。雖然這樣可以降低生產成本,但是對於不適合長期吃大豆的人來說,很容易攝入雌激素。

  • 上一篇:柏林墻的國際背景是什麽?
  • 下一篇:如何記好英語單詞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