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懷遠水災史

懷遠水災史

懷遠縣古為土山石。四千年前,夏部落首領、治水英雄大禹在此娶妻生子,劈山引淮,召諸侯,留下了“婚後三日走,離家三次不進”等諸多佳話。據中國先秦歷史學會研究論證,懷遠縣土山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山。以土山京山為主體的“土山-白如泉”景區,1987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風景名勝區。此外,懷遠還有平阿山、大紅山、淮河、渦河、北淝河、仇河、景山湖、四方湖、空金湖、龍女湖、鱔魚塘等自然風光,還有禹王宮、白如泉、汴河洞、故裏、玉春園、有美式學校的古建築、古城基地等。秀山麗水,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吸引了眾多文人騷客來此探古。曹丕、王參、柳宗元、歐陽修、蘇東坡、梅、宋濂等人留下了歌頌懷遠的詩詞歌賦。從唐虞時代淮夷人雜居的塗山石,到南宋寶都五年懷遠軍成立,至元二十八年懷遠軍改為懷遠縣。懷遠縣有4000多年的歷史,縣名沿用了716年。悠久的歷史,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和文化積澱,使懷遠縣成為淮中明珠。五河五河的歷史沿革,淮月通陀。《宋史·地理誌》對五河縣名的解釋是:“淮河有五條河,故名”。阿清詩人張佩雲曾作《五水頌》:“五河五水連,東至西,北至沱。春魚苗長,秋槐浦雁多。”五河縣自宋憲春七年設縣以來,已有五河五口。但時至今日,700多年過去了,陵谷已今非昔比,滄桑巨變。清末《五河縣誌》說:“五條河,今有三條。”懷五河縣武義之水最大,嶽次之。淮河發源於河南和湖北交界處的桐柏山。在皖南轉向東,李穎屬懷遠,再在蚌埠轉向邵家路進入五河縣。過了臨淮關,向北轉大新,再向東轉三岔,再向東轉張家小溝,向南轉4公裏才回到老路。這裏叫北折口,也叫蟲八蠟口,現在叫壩叉口,是誤演變而來的。根據對這裏淮河故道的考察,這裏距離淮河南岸5公裏。自清末以來,淮河壹直蔓延到張家小溝,沖刷著溝旁的良田,而且越來越深,越來越寬。後來從三岔向北遷徙,走張家小溝的路,又向右返回,就形成了布嘎瓦嘴以北的大公灣。然後向北從安淮經小溪至五河,向東流至東卡子出境,進入江蘇邊境。淮河流經五河境內89.2公裏,曾有磨河口、淝河口、蘭橋溝、三沖溝、張家溝、黃家溝、五河口、同河口等地進入淮口。每年夏天,五條河流交匯,引發洪水。民國10年和20年,十有八九發生了水災。1954洪水期間,高湖周邊地區塌陷嚴重,毛坦、新集鎮塌陷入河。十裏渡口又形成了壹片沙灘。但建國後修建了淮北大堤,堵住了淮口的部分入口,修建了20多座涵洞。從此,淮河化害為利。澮河發源於河南商丘,會沖城馬廠湖入安徽,經宿州固鎮入五河縣。自固結以來,東部水面逐漸變寬。漲水時有5公裏多,是淮河的5倍。水退了,只能容納小船。惠河向東流經花園洋房,從五河以南流向淮河。全長290公裏,流經境內五河59公裏。澮河兩岸有謝佳湖、阮佳湖、湘劍湖、王曉湖、歐家湖、蔡佳湖,與澮河相連,小水湖是澮河的壹個支流。建國前,回鶻河經常蓄滿洪水,所以又叫相見湖。建國後,澮河由西壩口改道至北甸子,與沱河匯合為胡同河。沱河發源於河南騎龍溝,經宿州魯茲湖,東註入靈璧,於濠城入縣北界。向南轉向姬胡流入沱湖,南臨惠水蔡佳湖。原來兩個湖之間有個大壩,自成壹體,自成體系。沱湖位於郭家嘴東北部,向東繞過縣城北部至店子以北,再轉向縣城南部,從東橋口進入淮河。乾隆末年,澮河泛濫,沖垮堤壩,壹頭紮進沱湖,再奪沱河舊路,壹頭紮進兩岸田地,加深變寬。到了北甸子,分成兩部分:壹部分在東橋河口折,壹部分變成沱江;壹折淩家樓至十字山,入童。建國後堵在東橋入淮河口,使其回歸胡同新河,全長270公裏。從此從淮河改道,形成另壹個水系。通河發源於靈璧以北25公裏的通山,東流入泗州界,經湖南鳳山進入縣境。桐河口,在縣治以東10 km處,進入淮河。通河在縣城東北角,入界不到2.5公裏。從1951年開始,經過壹個冬春,從吳店背到泗洪縣後嘴、會同坨、快,挖了壹條20公裏的胡同新河,過峰切嶺,從何瑤進入洪澤湖。渭河位於縣城以南1.5 km處,其老河道原與張家溝相連,向北穿過南山,過南湖進入淮河。全長約15km。清朝乾隆年間,黃河被推高,南山被沖走。河流已經淤塞,沒有水排出,所以它從黃家溝進入淮河。渭河逐漸變成了良田,今非昔比。渭河消失已經200多年了。老誌雲:“所謂五河,只有三條。河失久,河與之合,河又入通,是水勢異變。”建國前,五河相連,洪水頻發。建國後,五河已形成兩大水系:壹是淮河水系,又稱外河(含北賀飛河);另壹種是胡同水系,又稱內陸河(包括澮河、沱河、潼河和石梁河)。內外分流為消除洪水提供了可靠保障。“五河五河,懷嶽通托”考辨。沛河是這個縣的壹條較小的河流。縣城以南1 km,經南湖東流入淮河。南湖就是現在的高家湖。當年很低窪,水大了就淹到老郡治南。為了保護縣城的安全,明初在渭河北岸修建了壹座大壩,以保護南湖的水。渭河長度約10公裏,水小時只有幾公裏長。建縣前後,歷經宋、元、明、清幾代,直至康熙十壹年(1654),仍是壹條匯入淮河的渾河。淮河漲水倒灌,河湖泛濫。乾隆四十四年(1779),黃河決堤,攜帶大量泥沙進入淮河。在縣城遊蕩兩年,渭河淤塞。南湖的水從黃家溝變成了淮河,從此渭河消失了。在本縣嘉慶縣,智雲說:“今金剛山東境內有壹條河溝,即古渭河。”雖然南湖的水是從黃家溝流入淮河的,但是當淮河漲水支撐黃家溝時,湖水向北溢出,從金剛山東的雲頭壩進入化龍池,與何澄匯合,繞東流到東河進入淮河,何穗開始從東河向北移動。五河口遇淮河頂進,從淩家渡向北至天井崗與通河匯合進入淮河。人們稱這壹段為“北巴河”。嶽托河水上漲時,從舊軍店(北店)和通水向南流入東河,再折回龍閣進入淮河。人們也稱這壹段為“南部河”,即五河口。這就是南北河的起源。東河第壹段,45年前,原是沱湖入淮河的地方,故稱沱河。後澮河舊跡淤塞,澮水轉北,西壩決口入沱河,澮沱河在此匯合,入淮河,故又稱澮河。嘉慶年間,通河水量大,經常流入淮河,故又稱通河。後來南湖從護城河溢出流入東河,所以又叫渭河。清末民國時期,地圖上標的是惠河。其實是名副其實的五河口。1952年,淮河整治委員會在做五河以下內外水分流工程時,將回、沱、伊、潼四條河納入胡同水系,隨淮河改道,直抵洪澤湖。新開的胡同河是沿著原來的胡同河,所以叫胡同河。現在五河水系進入了穩定期,古老的胡和河的名字被胡同的名字保留了下來。匯河口考惠河曾是淮河的主要支流。《中都誌》載:“在郡西南,流入郡東南淮河。”並指出:“五河交匯,皆以船相連,是南北往來之要沖。”後來因“水漲淤泥,遷北湖”而遷河北。而城南的舊路已經消失,昔日的痕跡也難覓蹤影。關於澮河何時北移,有三種說法。壹說嘉靖二十二年北遷。據康熙十壹年(1672)重建五河縣誌記載,“惠河在郡南門外,往郡南入淮河。在老縣城往南1英裏處,河岸陡峭。嘉靖二十二年(1543)水漲沙淤,遷北湖。”按此說法,回鶻於嘉靖二十二年北遷。但據《明代地理》註:“舊五河郡治於澮河南岸,嘉靖二十五年遷澮河。”由於嘉靖二十五年遷縣時澮河尚未北移,嘉靖二十二年改道之說就成了問題。據舊災調查,嘉靖二十二年無洪水,黃淮無洪水,不可能“揚水提沙”。回顧康熙十壹年的《五河縣誌圖》,發現澮河仍繪在縣城南部,可能是時間久遠造成的誤差。從嘉靖二十二年到康熙十壹年,已經壹百多年了。在此期間,水流發生變化,河流遷移是不可避免的。嘉靖經過二十二年的遷徙,也有可能重走老路。但在嘉靖二十二年向北遷徙的可能性較小,只能懷疑這種說法。說到北移四十五年。嘉慶六年(1801年)《五河縣誌》記載:“自黃河泛濫,出水口驟淤三裏,水不漏,自縣西大小壩入沱河,匯通東死。”這裏面只說了“黃河泛濫”,不清楚是哪個時間泛濫的。但插圖中有註:“乾隆四十五年,黃河過界,城南淤塞。”據史料記載,乾隆四十四年黃河泛濫,次年並未斷流。這次黃河入淮,不僅淤塞了回河的出水口,也淤塞了壹些湖泊。但黃河水患發生在乾隆445年,而舊編年史記載的是456年,可能是年份有誤,沒有太大區別。從嘉慶六年到現在才22年,這是人們會記得很清楚的事情,不會有大的錯誤。同時《嘉慶縣誌》也記載:“嘉慶元年,在市富家和商人中,公請願挑河口,因住南灣者以為不利而止。”這也說明澮河口的淤積已經不遠了,否則就沒有挑澮河口的討論了。因此,徽北遷徙於乾隆四十五年是毫無疑問的。壹說回鶻之變“同治初”。光緒《五河縣誌》記載:“(回鶻)北遷奪同治間舊路,繞過教田陡丘之北,南過北渡口,自東橋口渡入淮河。”他還說:“夫妻之變,在同治之初。”這就引出了同治年間又壹次北遷的問題。好像是回鶻在五河城的南北方遊蕩。如前所述,河道的變化是不確定的。每次洪水都可能使河流改道,尤其是在黃河洪水期間。回河在乾隆年間北移後,在某些年份可能會回到原來的河道。查同治五年,五河上暴雨三天三夜,河水暴漲三尺。這樣,洪水就有可能向北流入陀。從同治五年到光緒年間,編纂時間不到30年,所以有些上了年紀的人還能完整地記得導流這件大事。民國時期,城南還有壹條小河溝,水經常從這裏溢出流入淮河。所以也有可能說河北是同治初遷徙的。但是大分流還是在幹龍的最後。[3]
  • 上一篇:茅臺歷史上最大的跌幅是多少?
  • 下一篇:朝鮮戰爭的真正原因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