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盛宴大師:佛教的解脫方法是什麽?

盛宴大師:佛教的解脫方法是什麽?

解脫的原則是空,解脫的目的是無我。至於解脫的境界,絕不只是紙上談兵講大道理。因為理論是壹回事,實證又是另壹回事,就像壹部歷史,雖然記錄了古代的事物狀態,但歷史記錄本身絕不等於古代的事物狀態;例如,' America '壹詞指的是美國的那個國家,但' America '壹詞絕不是美國的那個國家。所以,談論解放並不太難,但是論證解放就很難了。所以,雖然大多數人口若懸河地說著大道理,但如果他們的身心行為只是另壹副嘴臉,那也只是賣知識的理論,並沒有得到實際的驗證,也沒有從實踐中獲得經驗或功效。

那麽,佛教解脫法應該如何考證呢?

佛教把從道中解脫出來的修行稱為‘修行’,也是非常重視修行的。不努力修行,無法彰顯解脫的境界;如果不論證解脫的境界,最終會陷入生死的境界,無法獨立於生死;不能獨立生死的人,即使學佛,即使出家,即使自以為做了菩薩,也只會種下壹些解脫的種子,等待未來的成熟。畢竟他們現在的狀態還是普通的。如果妳是壹個普通人,妳就不是真正的菩薩。雖然妳是菩薩,但這也是人之常情。

所以太虛大師說,‘不登祖位,大乘不能真正弘揚。’所謂祖位,就是六凈位,是即將進入菩薩聖位的人選。可見,對於我們學佛的人來說,如果不註重修行,不尋求解脫,在文字和句子中摘取壹些古聖先賢的智慧作為炫耀的資本,是沒有意義的。

說到修行解脫,有無數種方法。比如《華嚴經》裏,很多菩薩都有自己的逃生之道。文殊菩薩和普賢兩大菩薩,各有數不清的解脫方法。

但是解脫的修行有壹個最大的原則,就是“戒、定、智”三條道。從這三條路徑可以進入不受生死束縛的解脫境界,所以叫“三無遺漏”。漏是生死之憂,是擺脫船漏的壹個口子。現在,我們來介紹壹下“三不放過”的做法。

(1)紀律

言傳身教的定義就是什麽不能做,什麽該做不能做。綜上所述,就是《阿迦瑪》第壹卷中的卡耶佛,也就是俗稱的七佛總誡:‘壹切惡業都要避開,壹切善業都要追求,心誌都要凈化,這都是佛法。這是過去最接近當下的七佛共同的戒律。如果我們確實達到了這個要求,我們就是壹個標準的純佛。其實這對於三歲的孩子來說朗朗上口,但是對於壹個80歲的老人來說,要做到恰到好處卻並不容易。簡約中有嚴格的要求。哪個普通人能完全做到?

所以佛陀釋迦牟尼的教訓中,有不同層次的戒律:大眾化的五戒十善,半大眾化的八戒,薩滿戒和腳生戒,入世後拯救世界的菩薩戒。這些戒律的內容限於篇幅,無法在本文中廣泛介紹。有興趣可以看看《學科大綱》這本書。

這裏只能介紹壹下現在流行的五戒十善。其實五戒十善是壹切戒律的基礎。如果妳能很好地持守五戒十善,其他的戒律就很容易持守。所謂五戒十善,十善之中。明白了十善,就明白了五戒。十善的內容可以分為三類:1。體力業有三種: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亂;2。口語職業有四種:不挑釁,不謾罵,不淫穢,不散話;3。有三種類型的事業:不貪婪,不奢侈,不邪見。修十德,稱為三業清凈。如果身、口、心三種行為不能納入正軌,不能保持清凈,那麽不要說修行解脫,就連壹個基本的人格都是有缺陷的。所以佛教的修行是建立在戒的修行之上的。壹開始不能潔身自好,也不要氣餒。只要持之以恒,慢慢就會成為習慣,時間長了自然就幹凈了;如果怕破戒而不守,甚至反對,那是不行的。

在十善中,事業的範疇要伴隨飲酒禁欲,身口的範疇在前面,前在誘惑下的範疇有殺生、偷盜、淫行、愚行,就是五戒。破戒主要是基於既定的行為事實,所以只有頭腦破戒,不是對罪。但是,在十件善事中,奉獻是最占優勢的。所以佛教的持戒精神重在內心的意圖,不看重身體的貞潔。比如妳被強奸了,沒有性放縱,就不算犯戒。尤其是‘邪見’這壹項,是十大善舉的罪魁禍首。邪見的意思是他不相信善惡因果。如果他不相信因果,他就學不會佛法。如果妳不相信因果,妳可能不是壹個惡人,但妳甚至可以成為壹個好人。但是,最大的惡的人,壹定是不信因果的。不相信因果,就不會考慮未來的因果報應問題。業障問題雖然屬於功利庸俗範疇,但確實存在,有抑惡揚善的作用。既然否定了因果報應這個概念,我們就可以為所欲為了。所以,只有確信因果的人,才能保持戒律的清凈,內心的寧靜。

戒清凈了,心安定了,再談學習的時候。太虛大師曾說,‘戒以三時為基。’信佛學佛,若輕守戒律,則不學佛。就算妳持咒修行,就能明白鬼神,那只是異端邪說。(請閱讀我的書《學科大綱》)

(2)修訂

冥想就是冥想。如果禁欲是為了善與惡,禪修是為了心。所以禪修的名字就叫禪(禪定或冥想)和三昧(等持)。簡而言之,心不散而住在壹處的狀態就是禪定。

禪修可以說是所有宗教的要求。如果妳想從宗教中獲得身心方面的重大利益,只有練習冥想才是最好的方法。印度所有的宗教——佛教稱之為異端——都有禪定體驗。佛經上說,印度有很多外道,在無色世界的四空處可以確定最高的位置。在中國,太虛大師說:‘中華之書,唯老子有此境界。’(佛教入門)西方的基督徒經常在祈禱中獲得神秘的體驗,雖然沒有禪定的方法,也是壹種禪定。所以有人說佛教徒不打坐得不到宗教利益,或者基督徒不禱告得不到宗教利益。雖然這可能不是絕對的真理,但也不是沒有道理。這說明冥想對宗教價值觀很重要。

因為冥想的作用,消極的壹面,可以克制我的堅持和我的欲望;從積極的方面來說,我們可以自由地打開我們精神生活的世界。冥想是壹種分心,所以可以防止物欲的泛濫,甚至可以消除欲望,進入無欲狀態。禪修也必然是離開欲後的事實,所以三界(欲、色、無色)中,欲天是福報而不是禪修,離開欲後的色界是禪修的開始。所以,要想證明沒有自我,首先要離開欲望。如果妳想離開欲望,最好是修復它。冥想可以脫離欲望,之後的精神領域自然是自由領域。

然而,禪宗有許多境界,通常被稱為九定。從第壹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的顏色定義,經過無色世界的四空確定,到滅(又稱絕)的禪定,是解脫的境界,是阿羅漢的境界。外道人只知修物,不知性空無我,所以即使到了第八定,壹切物質、妄想都是空的,我壹字不空,所以不能在三界生死。當他們的定力退卻,從設定中走出來,就會回到生死漩渦中!

冥想不是壹件簡單的事情。如果妳知道什麽是錯的,有妄想,比如冥想為了在天國裏生存,妳就會有壹種情緒化的信仰,妳會厭惡這個,而以另壹個為樂。所以他的專註只能讓他活在天堂,只能讓他執著於快樂,不再希望解脫生死。這不是佛教所希望的。通常稱之為‘著魔’,這是壹種劣等,它常被視為奇跡,結果。本來可能有幻境和固定環境兩種現象。但幻境不同於定境,是來自不純妄想的幻境,在神經系統異常的人身上最容易發現。他們看到的幻境和平時想的壹樣,只是更奇妙;其實這是他們壹廂情願的反映。不習慣的時候,心太散,不容易察覺。壹旦讓自己的心稍微平靜下來,微妙的妄想就會趁機出現。在缺乏自省的心態下,妳會覺得是奇跡。這是非常危險的。如果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和矯正,很容易成為精神錯亂的精神病患者。那太不幸了!

至於定居,就是把心念集中在壹點上,概括成壹片,擴展成壹個球,把這種集中分散的心融入外部環境,成為心的內部環境。隨著入定的深度,心可以得到擴展和感應,得到的體驗就是沈降。《阿凡達》是專註的表現,也是感應的功能。但邊界是不允許劃分的,只能理解不能描述。就算說了,也會不壹樣,不然就是幻境。如果情境中有現象,那已經是因專註而生的化身。

復習的方法有很多種,總結起來無非就是“觀察”的練習和配合。“止”是心靈的落地、穩定、靜止,“觀”是按照這個止的要求去思考。如果妳只是不看它,妳會枯萎,容易昏昏欲睡。如果只看,會因為分離而分心。所以,要產生活用禪意,進入某種境界,就要提倡‘止視平等’。

中國禪林有句名言:‘誰在念佛?’它通常被認為是冥想的入門。固定時間,當然要有冥想作為基礎;固定環境的獲得並不壹定完全依賴冥想。所以不叫禪定,叫靜心。“參與”二字,是“觀察”的努力。誰在念佛?就是看‘誰在念佛?所以天臺宗修行的場合不叫禪堂,叫觀堂,浙江的關宗廟就是這樣。

念佛是用心做的。是誰的心臟?當然,我心裏想的是佛。最重要的時刻就在‘我’字上面,從‘我’字裏戳出來,問‘我在哪裏?’物理肢體是我?是我嗎?深呼吸。是我嗎?精神是我?找找看,我的本體在哪裏?最後,我終究得不到。找不到了,我的假心也就停止了。當妳走到心靈的盡頭時,妳會感到身心舒暢,而且它離妳的家也不算太遠。但是,壹般的心境不壹定是禪定。如果妳沒有時間回家,妳會逐漸陷入困倦的狀態,這不是冥想而是幹燥,而是無聊。絕對不是發呆,是壹種勤奮不懈的心態。所以停下來之後,如果覺得頭暈,就會立刻開始反思自己的想法:‘誰在念佛?’這樣下去,工作熟練了,自然會引入定心。

還有壹個案例:中國禪宗六祖慧能大師以這樣的指示教導慧明參禪:‘不要想善,不要想惡。什麽時候,這才是明朝的真面目?換句話說,當妳處於壹種不去想善惡的心境時,那就是自性的顯現。請問:沒有壹切善惡的思想,豈不是壹個空明的環境?那也是無我境界的壹種表現。所以禪宗宗教人士參禪,有明確的座右銘,就是‘離心、意、識、參’,不分身、意、識。這個時候,我們的腦海裏還能留下什麽?這些都是頓悟的方法,都是直接指向下的方法。相比平等觀察的方法,它們更直接、更深入,對普通人來說,短時間內大概沒什麽用。所以用停看的方法比較穩妥。

冥想有很多種方法。按照唐代宗密禪師的分類,* * *有道教禪、普通禪、小乘禪、大乘禪、如來禪五個等級。它們有很多內容,超出了本文的範圍。總的來說,中國的禪修是如來禪,是壹種固定時間與現實生活相結合的禪修。所以佛經上說‘如來常定,無定時’,而中國的禪師說‘餓了吃,困了睡’,都是禪定的表現。這讓靜坐的小乘禪全部活了過來。但也有壞處,因為如來禪雖然能融入現實生活,但如果不是為了上根機的人,就沒必要了。請問:有多少人能做到?這是壹種幹擾,是對外界的幹擾。誰能做到呢?看到顏色,聞到香味,聽到聲音,甚至觸摸煩惱等。,能不動心嗎?這是壹個非常困難的成就。如果只是口頭擺弄幾個禪案,怎麽能算是修行禪呢?所以安全的復習方法要從坐、看等方面入手。

靜坐不等同於復習;最好是請已經打坐的人直接來教,不然容易出問題。比如:不純觀、慈悲觀、因緣觀、牽連觀、數息觀。以上是小乘的五停心觀,尤其是不凈觀和數息觀,最受重視。這些概念是在泰國等地老師的指導下研究流傳到南方,以及現在的歐美。從書本上學習是不可靠的。

不過,修正的人最好先坐著不動。靜坐時,壹定要註意以下事項:第壹,壹定要有安靜的環境;第二,要有平靜的心態;第三,要有穩定的坐姿。無論是盤腿坐,還是盤腿坐,最主要的是平衡身體重心,保持坐姿。如果老人不能卷腿,也可以把腿垂到地上,但那不能長久。壹方面會摔倒,另壹方面腿腳會因為血液循環受阻而產生不良後果。還有,最好把妳的目光集中在妳面前兩三尺的壹個點上,不要去關註它,也不要放棄它,否則妳不暈就會走神。如果眼睛感覺不舒服,可以暫時閉上,然後稍微睜開。

如果妳沒有壹個好的禪師指導,可以按照上面提到的冥想方法去練習,但是要註意:不要指望從冥想的時候就能得到什麽奇跡。如果妳先存壹些雜念,練完肯定會出錯。如果有沒有雜念的幻象,妳壹定要警覺,回過神來,觀察我在哪裏?當我找不到的時候,幻境自然就消失了。或者忽略各種很可能出現的愉快或可怕的幻想。所謂正常就是弄巧成拙。不要以為是有效,也不要怕是惡勢力。

如果有些人不習慣靜坐,心緒太散,心緒太亂,靜不下來,那麽就應該去修行其他的方法,比如拜佛、念佛、懺悔、念佛等。這個要看佛菩薩的其他力量,要選擇壹個或幾個性質連貫的門。例如,如果我們修行托米凈土,我們應該崇拜托米的佛像,念誦凈土經,念誦托米的聖名。只要妳勤勤懇懇,堅持不懈的練習,就會越來越好。因此,這也是壹種方便的修正方法,是壹種從動態中選擇的方法。比如《阿彌陀佛經》裏念佛的方法也是求無分,這是確定的。

要修行,最重要的是信心、尊重、決心和毅力;全心全意地相信,真誠地皈依生命和尊重,勇往直前,不懈努力地修復。不要三心二意,不要急功近利,每天定時有規律的練習,心平氣和的練習,壹定會有效果的。即使長期不修行,也是不純之作,不是說佛法無效。在這裏,我想順便提壹下:目前壹般寺院的誦經課往往只註重誦經的形式,而不顧內在的修煉和熏陶,這確實需要糾正。

(3)秀惠

智慧就是智慧。修行佛法的目的是為了尋求解脫。如果妳只修行戒律而沒有智慧,妳就不會得到解脫。禁欲的作用就像是治病的藥;固定的作用,像壹種補藥;智慧的作用就像知識指導生活。治病強身之後,妳得有超人的理智才能成就壹番大事業。所以智慧的作用大於禁欲。

至於智慧的產生,也和戒律有關。通常是由戒而生,由戒而智慧,再由智慧轉而指導遵守和修正。這樣,壹個螺旋狀態就形成了壹個鏈條,它正在走向解脫之路。如果妳只修行戒律,不修行智慧,那是壹種擺脫不了要領的盲目修行!

但智慧的成長並不壹定依賴於紀律的滋養,所以智慧的來源通常分為四類:文慧、思慧、修慧、鄭輝。從傾聽(包括閱讀)中獲得的智慧叫文慧;發自內心的思考後,獲得的經驗稱為思考智慧;然後把自己的經驗付諸實踐,從實踐中獲得的經驗叫修智;如果妳能親身體驗這次經歷的真實面目,那就是鄭輝。但是,我在這裏必須指出,在這四位智者中,除了文慧,其他三位智者都與禁欲有關,尤其是與禪定有關。因此,沒有這三個學的相互運用,從道解脫的證明是不可能的。有些頓悟極高的人,雖然不必經過刻板的禪定修行過程,壹旦被發現,就得解脫,但在解脫的時候,還是要有壹定的力量,但速度很快,所以叫電光隱喻。可見,我們不必去批評不修行禪定的人,就是不修行。我之前說過,如來是“不定”的,真正偉大而深沈的決心絕不僅限於靜坐。第壹部《楞嚴經》裏說的大決心,就是這樣。

  • 上一篇:國家培訓總結精選
  • 下一篇:地球上的種族是怎麽劃分的?為什麽美國和巴西是種族最復雜的國家?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