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古人家裏泡了水是怎麽控水的?

古人家裏泡了水是怎麽控水的?

我們從古代人治水的壹個例子來回顧壹下人與自然相處的正確方式。事實上,我們的祖先有時比我們看得更遠。

故事的主角既不是定居九州的大禹,也不是設計建造都江堰的李冰父子,而是中國治黃史上著名的雙生子賈讓和東漢初年的王景。他們從大禹和李冰那裏繼承了尊重自然的思想,並在以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這兩個名字不僅要牢牢記住,還要在當時提起。記住他們是為了記住過去的福報,提起他們是為了告訴世人尊重自然是壹種什麽樣的觀念。

黃河之喪:我媽是我親媽,脾氣不好。

黃河是哺育中華民族成長的母親河。母親是自己的母親,但她老人家的脾氣是個壞脾氣。

沒有文字記錄的那些年我就不提了。僅在有記載的幾千年間,黃河就決堤1593次,大改道26次,號稱“三年兩決口,百年壹改道”。

可怕的是,黃河改道不是小打小鬧,而是相當大的動作。不答應就破門砸窗,頭也不回。歷史上,黃河最北端通過海河流入渤海,最南端通過淮河流入黃海。它的下遊像壹條躁動不安的尾巴,從北到南橫掃整個華北平原和江淮平原。

黃河不平靜有兩個自然原因:

壹是泥沙含量高。漢代有“河水重濁,數壹石六鬥泥”之說。唐宋以後,隨著森林砍伐的日益嚴重,河流的含沙量增加。由於河流到達下遊後流速減緩,大量泥沙淤積,河床不斷擡升,形成“地上懸河”,造成周期性決口;

第二,黃河不同於其他河流。古代沒有固定的河流和大壩,處於漫遊散養狀態,幾乎每年都會隨意走不同的路線。龔宇的“九河”是指大禹為黃河入海而疏浚的九條渠道。其中,最北的“圖海河”因工作量巨大,門徒恐怖而得名。

直到戰國時期,趙、魏、齊在離河25裏處築堤,防止水患,黃河才暫時斷流。

黃河歷史改道圖解

母親脾氣不好的時候,有些兒孫不爭氣。因為戰爭的需要或者其他因素,黃河被人們改道。最著名的有兩個。第壹,南宋初年,杜充被金軍阻擋南遷,黃河肯定是打通了,讓黃河奪淮河,經泗水入黃海。這是黃河口歷史上第壹次由渤海變黃海,向南匯入淮河,歷時近800年,壹直持續到清朝鹹豐年間,之後又變回渤海。另壹次是在1938。為了阻止日軍西進,國民政府炸掉了鄭州花園口的河堤,數千裏良田變成了壹片荒涼的“黃泛區”。直到抗戰勝利後的1947,才堵住了缺口,恢復了原路。

即使在國家層面,黃河決口改道造成的危害也是難以承受的。黃河尾掃過的地方,是中原農耕文明的核心區。濁浪滾滾,田舍,人和動物都是空的;水退沙留,大面積土壤鹽堿化,農作物難以生長。幾乎每壹次黃禍,都伴隨著饑餓、瘟疫和動亂,成為人民的噩夢。

賈讓治河三策:倡導水土退讓

如前所述,自戰國時期趙、魏、齊修築50裏寬的河堤以來,黃河誠實了近300年。但從漢武帝時期開始,又開始躁動不安,幾乎每年都有故障。

據說50裏寬的大堤足夠黃河折騰了。但秦漢統壹後,沿河百姓發現堤內河灘水生植物豐富,面積較大,於是紛紛開墾農田,修建房屋以防洪,並在原有大堤內修築了許多曲折的小堤,致使堤身彎曲變窄。其次,黃河泥沙太多,不斷淤積擡高河床。在300年的時間裏,這段河堤被擡高了幾英尺,成了壹條“懸河”。

漢武帝在擊敗匈奴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但同時也讓國內的窮人身陷囹圄。面對黃河壹次次決口,他無力應對,只好將就。直到漢武帝劉欣主政,他才壹度動了根治黃河的心思,發函給天下有識之士,出謀劃策,想辦法。

名不見經傳的賈珍也因此走上了歷史的前臺。他提出了治理黃河的“上、中、下三策”,被認為是最有遠見、最有智慧的治理黃河之策。

賈珍的肖像

上策的核心思想是“不與水爭地”。具體設想是從李陽遮棚(今河南浚縣)引黃河北上,依托太行山東麓的高地,在左側形成堤壩,在右側用石塊築起壹條300裏長的堅固“黃金大堤”,收集河水,同時遷走冀州(今河北中部)部分地區的人口,形成陸源河(已滅絕,今邯鄲、邢臺)。

這種策略的代價是大量移民,放棄田舍的壹些城鎮。但賈讓算了壹筆大賬:每年政府要花上億元修河堤,決口後的損失更是無法估量。只要花掉幾年的維護費用,就足夠完成安置了。

在這個策略中,賈珍把河流比作地球的呼吸道,把堵河和爭水的行為比作捂住嬰兒的口鼻,使其窒息而死。他說出了壹句最有爭議的話,卻無人理睬:大人物統治萬裏,怎能與水爭得近在咫尺之地?

但目光短淺的人往往不肯放過這個地方,有各種宏大的理由。賈讓深知棄地讓水的策略難以得到大家的認同,他提出了“中策”:

開辟分洪渠道,沿途多設“水閘”(閘門)。壹是可以削弱水勢,二是可以灌溉航運,三是可以改良土壤,增加農作物產量。這個方案只需要花壹年時間修堤,可以持續幾百年,但解決不了根本問題,黃河的泥沙最終還是會導致再次改道。

至於最壞的政策,那就是“嚴防死守”,沿途多設守堤官,每年汛期來了就敲鑼打鼓,叫民工做沙袋,日夜值班,加高堤防,搶救任何壹個決口被堵的縣城。浪費人和錢,而且很危險。壹旦決堤,將是壹場災難。

由於西漢末年政治腐敗,賈珍的三條治河方略最終都未能實施,但其治河方略得到了有識之士的廣泛贊賞,並被班固記錄在《韓曙鉤稽》全文中。

需要註意的是,賈讓的治河論文不是坐在辦公室裏寫的。他實地考察了冀州地區的地形,對黃河水文有深入的了解。最重要的是,他的治水理念繼承了大禹、李冰等中國先賢尊重自然、順應潮流的思想,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發展理念,十分難得。

王晶:分渠立閘效果明顯

治理黃河的事情從西漢末年壹直拖到東漢初年。當然,中間的每個人都沒閑著——人在忙著打仗,改朝換代;黃河忙著決堤,自由地遊蕩。

其實我真的不能怪政府。治河不是小事,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沒有安定團結的繁榮基礎,大多數人真的不敢動這個念頭。東漢建立後,劉秀想發動民工整治黃河。後來他估算了壹下成本,覺得老百姓剛安定下來,經不起折騰,就放棄了。直到其子漢明帝時期,國力恢復,治理黃河之事才重新提上日程。

這次河道整治的主角是王晶。之所以選擇王靜,是因為他之前有過疏通運河的成功經驗。漢明帝對他提出的治河方略十分贊賞,特意將《山海經》、《愚公圖》等治水古籍賜給他,並招募數十萬民工負責這項浩大的工程。

王晶肖像

綜上所述,王靖的總體方案是在賈讓中策的基礎上,根據當時的時局,大膽創新,大膽發揮。因為當時黃河和汴河同時決口,兩股水流攪在壹處,王靖把對黃河的巧妙治理和對汴河的整治結合起來。他壹方面修築加固了滎陽(今鄭州以北)至黔城海口(今山東利津)的千裏黃河大堤,同時又充分吸收了賈讓的引水開閘思想,通過設置閘門將黃河水引入邊渠,分為兩部分。在支渠上,“十裏有水閘,使之更加互註,無重復滲漏之虞”,便於控制水勢和通航灌溉。

整個工程在壹年後完成。王靖雖然很註意節約,但還是花了6543.8+000多億。但這次整治以來,黃河800多年沒有大的改道,溢流次數也很少。這個巨大的福利壹直免費享受到唐朝末年,最後河床因泥沙堆積而擡升,難以為繼。

王靖治理黃河的成就,是從古至今治理黃河史上最成功的,沒有之壹。他從本質上驗證了賈讓中策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賈讓上策可能只會成為壹個高不可攀的美好願望。

賈讓、王靖前後,無數人挑戰黃河,都沒能實現長治久安。如何應對自然災害仍然是我們今天面臨的嚴峻課題。/p-1146349882708 . html

其實,在“不惜壹切代價”、“人在堤上”等口號喊過之後,我們不妨靜下心來,回顧壹下老祖宗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和發展理念,研究探索正確的對待自然的方式,設計壹套科學的、長遠的對策。不能得過且過,每年損失壹批人員和物資,每年產生壹堆豪言壯語。。。。。。。

  • 上一篇:孟郊《上大西舍舍人》原文及譯文賞析
  • 下一篇:歷史上追名逐利的反面人物和正面人物。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