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人教版歷史必修二專題二

人教版歷史必修二專題二

中國古代經濟的基本結構和特征

(1)了解中國古代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中國古代農業經濟的基本特征。

(2)列舉中國古代手工業發展的基本史實,了解中國古代手工業發展的特點。

(3)總結中國古代商業發展的概況,了解中國古代商業發展的特點。

(4)了解“重農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響,分析中國資本主義發展緩慢的原因。

2.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化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1)簡述鴉片戰爭後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化和近代民族工業興起的史實,了解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產生的歷史背景。

(2)了解民國時期民族工業曲折發展的主要史實,探討影響中國資本主義發展的主要因素。

(3)論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條件下,資本主義在中國近代史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1)總結50-70年代我國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實踐,總結其經驗教訓。

(2)了解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作出的關於改革開放的決定的內容,及其對我國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歷史意義。

(3)描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國有企業改革的主要內容,理解改革與社會發展的關系。

(4)總結建立經濟特區、設立經濟技術開發區、開放沿海經濟區、開放上海浦東的歷史事實,分析中國初步對外開放格局的特點。

(5)了解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及其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意義。

4.中國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

(1)了解近代以來人們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變化的史實,探討影響變化的因素。

(2)了解中國近代以來交通和通訊工具的進步及其對人們社會生活的影響。

(3)以中國現代報紙、電影、網絡的逐漸普及為例,說明大眾傳媒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方式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5.新航路的開辟、殖民擴張和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展。

(1)總結迪亞斯和哥倫布開辟新航路的史實,理解地理大發現對世界市場形成的意義。

(2)列舉荷蘭、英國野蠻掠奪殖民地,建立海外商品市場的史實,了解殖民擴張和掠奪是資本主義列強建立世界市場的主要途徑。

(3)了解兩次工業革命的基本史實,探討其對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發展的影響。

6.羅斯福新政與資本主義運行機制的調整

(1)了解1929至1933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的原因、特點和影響,了解羅斯福新政的歷史背景。

(2)列舉羅斯福新政的主要內容,了解羅斯福新政的特點,探討其在資本主義自我調節機制形成中的作用。

(3)以二戰後的美國等國為例,分析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7.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教訓

(1)了解俄國內戰後蘇維埃政權面臨的形勢,了解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向新經濟政策轉變的必要性。

(2)列舉“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現,了解其在實踐中的經驗教訓。

(3)總結從赫魯曉夫改革到戈爾巴喬夫改革的基本歷程,認識社會主義改革的復雜性、艱巨性和艱巨性。

8.當今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

(1)以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為例,理解二戰後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

(2)以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和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為例,了解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的發展趨勢。

(3)了解世界貿易組織的起源和發展及其在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史實及其影響和作用。

(4)了解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討論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的問題。

歷史必修2期末復習大綱

中國歷史

議題1:中國古代經濟的基本結構和特征。

本研究課題主要闡述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經濟形態和生產方式。內容標準要求從中國古代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發展的基本史實中概括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和經濟的基本結構和特點,從中國古代“重農抑商”和“海禁”政策及其影響的角度分析中國資本主義發展緩慢的原因。本研究課題的主要內容有:

壹.古代農業

(壹)中國古代農業

焦點:農具的變化和耕作方式的演變。

知識結構:

1.農業的起源(標誌、特征)

2.農具的變化(翻土工具、灌溉工具)

3.水利設施不斷完善(古代、春秋、戰國、西漢、東漢)

4.耕作方法的演變(演變的原因、自耕農經濟的表現和自耕農經濟的評價)

5.農業經濟特征

(二)土地制度的變化

聚焦:中國古代的土地制度。

知識結構:

1.土地制度的演變

(1)商周:“井田制”(名義與實質)

(2)春秋戰國:私有制(原因)

(3)戰國至清朝的土地所有制:私有制(國有土地有壹定數量,但越來越少)

私有土地的類型:君主所有、地主所有和自耕農所有。

地主土地的來源:國王的贈與、購買和兼並。

2.土地兼並(原因、發展過程和影響)

3.租賃關系(發展過程、影響)

(三)區域經濟和重心南移

焦點: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和過程。

知識結構:

1.漢代的區域經濟(四大經濟區和經濟中心)

2.經濟重心逐漸向南方轉移(原因、過程和影響)

二、古代手工業

重點: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的冶金、絲織、制瓷的成就,古代手工業發展的特點。

知識結構:

1.冶金行業:商周、春秋、漢代、南北朝、明代。

2.紡織行業:

(1)絲綢業:四五千年前,西漢,唐朝,明清。

(2)棉紡織業:宋元時期和明朝以後。

3.陶瓷行業:

(1)陶器(新石器時代,唐代)

(2)瓷器(東漢、南北朝、唐代、宋代、元代、明清)

4.經營方式(家庭手工業、官營手工業和私人手工業的特點)

5.古代手工業發展的特點

三、中國古代的商業

重點:中國古代商業發展各方面的表現,重農抑商政策的原因及影響。

知識結構:

1.各時期發展概況

原始社會末期,周朝、春秋、戰國、漢代、隋唐、宋朝、元朝、明清;

2.中國古代商業發展的主要特征。

第四,近代前夕農耕經濟的高度發展與危機

要點:資本主義生產要素的萌芽,“重農抑商”政策和“海禁”

知識結構:

1.農業經濟高度發達的表現

2.萌芽資本主義的出現(出現的條件和發展緩慢的原因)

3.重農抑商政策與海禁政策(重農抑商政策的表現、海禁政策的原因及影響)

4.現代前夕的危機(表現、原因)

5.評價重農抑商政策(前期和後期)

議題二: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遷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本研究課題主要闡述了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過程。內容標準要求我們從鴉片戰爭後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化和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來理解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的歷史背景。本文從民國時期民族工業曲折發展的基本史實出發,研究了影響中國資本主義發展的主要因素;本文在上述兩個問題的基礎上,論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條件下資本主義在中國近代史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本研究課題的主要內容有:

壹、烏鴉戰爭後的中國社會經濟

焦點:小農經濟正在逐漸瓦解。

知識結構:

列強攫取經濟特權(哪些特權),大量洋貨湧入中國,小農經濟逐漸解體(解體的原因、表現和影響)

二、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產生和發展

焦點:洋務運動;中國民族工業產生、初步發展和黃金時代的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民族工業曲折發展的原因以及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在中國近代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知識結構:

1.洋務運動(背景、主要內容及評價)

2.民族工業的出現(歷史背景、表現和特點)

3.顯色法

(1)初步發展(原因、表現和影響)

(2)第壹次世界大戰-黃金時代的快速發展(原因、表現、特點和影響)

(3)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前至抗日戰爭——顯著發展。

(4)抗日戰爭時期——嚴重封鎖(原因:日本掠奪、官僚資本打壓)。

(5)解放戰爭時期——日益萎縮(原因:三座大山的鎮壓)

4.影響中國資本主義發展的因素:三座大山。

5.資本主義在中國近代史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經濟、政治、思想文化、社會生活及其局限性)。

  • 上一篇:靈璧黃山旅遊景點介紹靈璧黃山旅遊景點介紹
  • 下一篇:歷史上最苦最慘的女人是誰?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