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高沙鎮其他信息。

高沙鎮其他信息。

向倩古道

湘黔古道是壹條古老的商道,曾經連接東起寶卿、衡陽、長沙,西至洪江、枝江,壹直延伸到貴州。它跨越千山萬水,綿延數千裏。在公路、鐵路等現代交通方式出現之前,洞口、西寶窯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守護著這條古道。隨著現代交通給西寶窯帶來的邊緣化,昔日商賈穿梭的繁華不復存在,“駝鈴叮當響”或“馬蹄碎”的歲月也不復存在。繁榮衍生出的搶劫殺人的醜惡,也成為了過去的傳說。

據考,湖南、貴州的古驛道在西漢時期興盛,明清時期更為完備。郵路第壹條幹線和第三條支線從東到西貫穿整個洞口,從長沙到寶卿,紫陽郵政(現稱郵政街)就設在這裏。從資陽郵政西行,經楓林鋪、長陽鋪、巖口鋪、資陽店(設有驛站)、洞口龍潭鋪、黃橋鋪(設有驛站)、郭井竹鋪、石羊鋪、武岡府。分兩路:南行過市步至廣西興安;向西穿過遂寧到貴州開泰。這是湖南到廣西、貴州的幹線。資陽郵政稱此為西線(也叫大西路)。從龍潭店出發,經石峽江(有驛站)、竹篙塘、木瓜橋、沌口關(今洞口塘有驛站)、雪峰山、千秋田(今鼓樓鄉)、文悅木隘(今鼓樓鄉香山村)、思茅街(今越西鄉白羊村)、梁山社區、宗溪、重慶。它從龍潭出發,穿過曬幹的龍潭,到達高沙市(設驛站),穿過南橋、新店、任家渡、遼西關(今花園鎮),進入遂寧的紅巖,也是西部小線之壹。此外,從長陽出發,經灘頭、石公井、河上橋(今禾祥橋鎮)、水西橋,入樹林(今石江樹林),經水東橋、黃家橋(今山門鎮有驛站),經馬頸骨、角林界、王香山、茅塘界,入漵浦,屬於西部小線之壹。

曾壩祠堂——湖南省最大的祠堂文化博物館,曾壩祠堂位於洞口縣高沙鎮東1公裏紅鵝村。建於清乾隆七年(1742),同治七年(1868)至十三年(1873)翻修。該平面為矩形,並沿中心軸對齊。

根據布局,該建築東西向,磚木結構。依次是門樓、閣樓、前廳、走廊、中(禮儀)廳、寢殿、宗聖閣。兩側是鐘鼓樓、土琴堂、壽月齋、走馬樓廂房。其布局精巧,結構精密,造型獨特,規模宏大。是湖南乃至全國最大的。2000年起,曾氏宗祠全面修繕,同時辟為“高沙文史館”。成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高沙鎮的名片。是集古祠堂建築、革命紀念地設施和地方文史收藏展覽機構為壹體的大型民俗博物館,歷史信息豐富,文化內涵深刻,發展前景廣闊,具有文化旅遊觀賞價值。

1,壹個巨大的古代庭院

曾壩祠堂占地1.3萬㎡,建築面積4260㎡,是壹般祠堂的兩到三倍。兩個閣樓前後相映,氣勢磅礴;走進主室,中間有壹個亭子,與周圍的回廊和門道回環相連,如同迷宮,布局奇特。該寺保留了清乾隆早期的建築風格,規制嚴謹,莊重典雅,是江南古祠堂的典範,世所罕見。該寺的建築規模之大、文物收藏之豐富、結構布局之奇特,在國內實屬罕見,為研究古代宗法制度、建築技術、民風民俗提供了極其重要的實物例證。

2.宗勝孝文化的傳承基礎。

曾家的祖先曾參是孔子的得意門生,被後人尊為“聖人”。曾氏宗祠的宗聖閣主要供奉的牌位和宗聖像的石碑。曾子壹直是孔子的真傳,有孝心,皇帝封他為“宗聖”,亭名由此而來。原亭建築宏偉,為江南曾氏宗祠所獨有,堪比山東故裏的宗聖廟,古稱北寺南亭。亭前空臺,青磚,青苔。步入宗聖閣,閣高三層,五開間,總寬22米,三層進深11米,高17.56米。前廊和底層大殿相連,中間供奉著曾子的雕像。左右明朝之間,有28塊詔令,都是用樟木雕刻,盤繞在九龍各處。墻兩邊有四塊巨型石碑,上面刻著曾子的《大學》和《孝經》,架上飾有春秋時期的車馬;金碧輝煌的大廳在眾多匾額的映襯下,顯得更加宏偉。大廳左右兩側設有通往二樓的樓梯,從側門進入大廳,以及發球間。石雕基座中間立著“宗盛之像”石碑,是孔子曾祖父曾參的真實形象。最初的石碑豎立在山東省嘉祥縣的宗聖寺。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由第六十孫、石巖曾氏後人曾舜文臨摹,刻於宗聖閣。1952年百姓被埋在菜地裏避免破壞,1998年再次出土,圖文完整。曾子隨意的坐姿平和,造型簡約,線條優美;刻在唐玄宗帝制上,韻為8句32字,篆法古;下面刻有曾舜文的後記,詳細描述了整個故事。據文獻披露和實地考證,山東嘉祥宗聖寺的原像在文革中被毀,所以八大寺所存的《宗聖像》現為海中孤品,珍寶如牌坊。畫像兩側分別刻有唐玄宗的禦贊和乾隆皇帝的禦詩碑,上部飾有吊花墜蓋,與左右雕花隔斷融為壹體,更顯莊重華貴。周圍墻上掛著三十六幅聖跡圖,是宗盛曾子生平和功績的浮雕圖案;左右展櫃分別陳列《石臺孝經長卷》和《中華孝經傳承體系及代表人物長卷》,神龕對面巨幅國畫坐像,再現了孔子和曾弟子在沂水春風講學答疑的著名故事。整個大廳光彩奪目,散發著莊重典雅的文化氣息。然後從二樓明室後面的樓梯爬到三樓。它仍然是壹個三開間的大廳,中間有壹個神龕,供奉著曾子的父母,萊蕪侯增喜和上官石,以及曾子的妻子拉姆。左右兩側的墻壁,堪比中國孝文化歷史上的著名人物:文公韓愈、江都相董仲舒、亞聖孟子、蜀聖子思、宗曾晟子、文曾鞏、宜川程頤先生、文公朱、文成公、文曾國藩等大型浮雕像,栩栩如生,栩栩如生。神龕對面,掛著曾的源流圖和《十堰八景》;館內展櫃陳列著曾歷次修譜的全部文獻和辦學資料,史實詳實,脈絡深刻。三樓建有回廊,四周有欄桿,四面八方的景色盡收眼底。

展館左右為兩層木結構建築,四開間,前後連廊,寬16.8米,深14米。往昔,左為“朝臣禮堂”,右為“貞節烈士堂”。抗戰時期,第三後方醫院戰時駐紮於此。計劃修繕並建成“二十四孝雕塑館”,將中國古代二十四位著名孝子的故事場景真實展現給觀眾,用生動、直觀、震撼心靈的藝術形象詮釋中華孝的典型事例。

3.豐富的祠堂文化收藏

館內石雕、木雕、泥塑、彩繪種類繁多,工藝精湛。特別是,它收集了珍貴的祠堂石門。在高沙鎮及其周圍的祠堂裏,那些主要建築已被破壞而無法修復的祠堂,它們的石門雕刻已全部收藏在廟裏。同時還收藏了大量與祠堂相關的文化歷史文物,是民間收藏的瑰寶。比如清乾隆年間雕刻的《宗盛畫像》,壹直是海中孤兒;曾國藩三代題寫的匾額,世所罕見。拓片橫跨唐代至民國,涵蓋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教育、宗教、交通、民俗等社會各個方面。作者包括民國總統徐世昌、國民政府主席、監察院院長譚、湖南省政府主席於右任等歷史名人和現代學者。此外,還有大量與拓片相關的考證材料,都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學術價值。

4、石對聯的寶庫

高沙曾氏宗祠不僅牌樓、大門、側門外有石對聯,還收藏了許多其他宗祠或名勝古跡的石對聯。這是將高沙鎮及其附近已被破壞無法恢復的祠堂或名勝古跡的石碑建築,作為藏品移至曾氏祠堂,使其得到更好的保護和傳承。這些石刻楹聯近30副,遣詞造句善於用典,寓意深刻,對仗工整;書法字體規範,筆法蒼勁,刻刀圓潤,深淺適宜。這些石對聯充滿了人文氣息和藝術魅力,突出了儒家思想和孝文化與書法、石雕藝術相得益彰的美,與歷史文化名鎮融為壹體的典雅風格,具有很強的觀賞價值和感染力。

5.抗日救國軍校和醫院舊址。

1938年,在曾壩祠堂設立了十六期壹兵團、十七期兩兵團、十八期壹兵團和戰時第三後方醫院,歷時七年,在這裏培養了大批軍政人才。至今祠堂內仍有抗戰紀念碑、總理練兵、主席練兵單、刀劍、刺刀、標語、紀念碑、操場、旗桿、桅桿石、刀劍等。

6.收集當地歷史材料和物品的民間博物館。

曾八支寺辟為“高沙文史館”後,不囿於壹姓壹府的狹隘宗族觀念,而是致力於地方文化遺產的保護。這些誌願者投身文物保護事業,歷時12年,籌集資金300多萬元,先後創辦了“石雕藝術館”、“書畫藝術館”、“高沙歷史博物館”。目前正在全力打造湖南首家“中華孝文化博物館”,理念新穎,特色突出。縱觀“以文物保護為基礎,以旅遊產業發展為依托”的工作思路和十余年的工作歷程,其在文化遺產保護方面意識早、熱情高、力度大、效果好,堪稱湖南文化藝術界的先進典型。

高沙文化:打漁鼓

又稱“唱道情”,起源於唐代,以唱為主,結合說唱。壹般不用樂器伴奏,壹人持兩尺長的漁鼓筒和小鑼演奏。曾風靡高沙、花園,有影響的藝術家有鄧新開、曾、陸德旭等人。演唱的內容多為歷史故事、俠義故事、民間傳說。建國後繼續傳播,但內容有所創新,主要表現新人、新事物、新時尚。五六十年代是洞口漁鼓藝術發展的鼎盛時期。1953年,鄧新凱參加“邵陽地區首屆民間美術作品展”後,入選邵陽地區團隊成員,赴長沙參加“湖南省首屆民間美術觀摩展”。1956年曾、王煥祥、張永定、楊教菊參加“邵陽特區群眾藝術大展”,演出有《禮贊我黨老書記》、《唱板江上的歌》、《誰不贊美模範夫妻》等,深受好評。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高沙的群眾活動中偶爾會看到漁鼓節目,但已經基本失傳。因此,加大對高沙傳統民俗文化的收集、整理、搶救和保護勢在必行。

高沙缸瀕臨滅絕

高砂瓦罐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過去有20多種窯,如紀弦窯和冷水窯。在全盛時期,有500多名工匠。目前工匠只有十幾個,手工技術面臨滅絕。10 10月19日,我們到達洞口縣高沙鎮紅茂村時,天色已晚。49歲的向幹登和44歲的向在室內和室外忙碌著。“這幾天趕著做壹批貨,所以要加班。”微微擡頭看了看幹燈,笑著說道。只見他熟練地從旁邊的黃泥裏挖了壹小塊放在軸承上,然後迅速轉動軸承,手在黃泥上自由了。三分鐘後,壹個光滑的瓦罐毛坯出現在我們面前。記者按照師傅的指示,嘗了嘗;我試過,沒有成功,但是身上全是泥。“看似容易,這個技術需要暗。”所以女生壹般不學這個。“項幹登出生在壹個瓦罐家庭。從他爺爺的爺爺生活開始,他就壹直壹邊種地壹邊做克羅克。項幹登從起床起就生活在黃泥裏。他可以閉著眼睛完成做瓦罐的每壹道工序。向幹登的父親向勝秀今年86歲。六七十年代,克羅克非常流行,出口到其他地方。”說到省修,那時候瓦罐是自己做的,然後賣到廣西、貴陽、四川等地,要壹兩個月才能出。以前村裏沒有自來水,村民就買壹兩個半人多高的大缸來儲水。大缸、罐子、花盆相對好賣,好做。正是靠著這壹手,祥生秀造就了湘贛登兄弟。制作瓦罐選用的黃土要黃中帶白,粘性好,這樣烤出來的瓦罐不會開裂。”壹邊制作壹邊對幹燈說道,制作瓦罐的過程簡單卻充滿趣味。其中,燒制是最重要的壹道工序。用木頭燒制需要1200℃的高溫。”我們唯壹的秘密就是用肉眼去看它”。如今,壹些手工制作的陶器已被時尚的瓷器、木材和塑料制品所取代。村裏做缸的人越來越少了,但向幹登還是在父親的要求下堅持了下來。隨著時代的變遷,生產出來的陶器已經融入了那壹代人的審美。在那些世代的祖先中,需要的陶器是用來儲存水、食物、蔬菜和油的,主要是素陶;到了湘贛鄧這壹代,他們需要的是花盆、花瓶、花碗,以釉陶為主。前面大而實用,後面小而美觀。面對銷售瓶頸,向氏兄弟不斷推陳出新。這是壹個艱難的過程,所以我們要耐得住寂寞和誘惑。”我相信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獲。“如今,他們自己發明制造的鳥哨遠銷海外市場。2009年,向幹登、向幹明參與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評審和展示,最終高砂陶罐被列入我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準備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來源:邵陽日報作者:劉曉星艾哲]

  • 上一篇:古代四大猛獸是什麽?
  • 下一篇:遼寧省沈陽市新民市的郵政編碼是多少?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