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漳河的變遷。

漳河的變遷。

漳河原本是黃河中下遊最大的支流。龔宇所指的張衡和降水是漳河。後來黃河南移,漳河離開黃河,匯入海河水系,成為海河的壹大支流。歷史上它的變遷更為復雜,其變遷可達南部的安陽河,北部的滏陽河及其前身衡水、路暢或葫蘆河,其高峰在葉榛(古鄴都)西部,即三臺口。古時候漳河下遊有兩條支流。自曹操開鑿曹麗運河以來,壹直有壹條南支支撐著運河,漳河分為三支。隋唐以來,漳水變得不穩定。明清時期,為了支持水運,運河下遊除南支外,還從漳河引水,從3支到1支不等,使漳河的變遷更加頻繁和復雜。清朝康熙以後,漳河從這個館陶完全歸運河,形成了今天的漳河面貌。

嶽城水庫以上的漳河縱貫太行山群山,平均縱坡1/260。水流湍急兇猛,急流直下穿過峽谷,漫過懸崖,“張水洪濤數裏聞”(紀福安蘭芝)。洪水攜帶大量泥沙。根據1923至1965的資料統計分析,漳河觀測站多年平均輸沙量為2580萬噸。“漳水濁雖減黃,易積黃”,故漳河素有“小黃河”之稱。在海河流域,漳河輸沙能力僅次於永定河。

古代的漳河因為黃河的影響而多次變遷。歷史上黃河曾兩次從天津改道入海。第壹次是在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到建國三年(公元11年);第二次是在宋李青八年(公元1048)至金章宗明昌五年(公元1194)。兩次* * * 759年。黃河具有洪峰高、含沙量大、淤積好、移民好的特點。當它遇到河流時,它會被抓住。不僅渭河、漳河難以跨越,原本獨自入海的滹沱河也不得不改變方向。沿著黃河邊,東北從天津流向大海。黃河是海河水系形成的主要原因。

晉代,黃河奪淮入海後,在華北平原地面上留下了黃河故道。再加上漳河含沙量大,把湖泊變成了平地,河水上漲,泄流受阻,使漳河經常泛濫,無法控制。從清順治九年(公元1652年)到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的242年間,漳河泛濫40次,平均6年1次。人們稱它為“桀驁不馴的漳河”據《臨漳縣誌》記載,“明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七月,(漳河)染州城西門;天啟六年(公元1626),水到城下。崇禎三年(公元1630),夏定南帝,晚年正常。”據《元成(大明)縣誌》記載:“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張、魏流散於大明、南樂、衛、清、內黃等諸郡,人居巢中。”

漳河歷史上大致有三條分流路徑。壹條是張北河與滏陽河的源頭匯合處,歷史上稱為北路,壹般從臨漳出發,經廣平,至邱縣,出魏縣西北,跨新河縣。其次,南行的漳河與渭河匯合,史稱南路,故舊路壹般從臨漳、威縣、景明至館陶,上入館陶。三是北路與南路之間的中路,從臨漳出發,經肥鄉、廣平向東北,至薊縣、滹沱河匯合處,再向北流經河間等地至天津入海。從時間上來說,南下的時間最長。從公元1368年的575年到公元1942年,南下用了347年。

進入渭河的南路也幾經變遷。明於13年在肥鄉入魏,明初年在大名縣閆家渡入魏;明嘉靖又進回龍鎮;不久,他在內黃縣石村加入了警衛隊。清康熙四十七年,全張入魏南下。此後,漳河雖改,但壹直在南路。從1942,漳河進入河北省館陶縣徐萬倉衛,現在漳河和衛河已經合並。

  • 上一篇:我是壹名高中生,想看壹些心理學方面的書。
  • 下一篇:10歷史上的10月3日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