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郭沫若為什麽提倡書籍橫向排版?陳寅恪大師是什麽反應?

郭沫若為什麽提倡書籍橫向排版?陳寅恪大師是什麽反應?

政治和文化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文化的發展受政治的影響,政治的穩定也受文化的制約。1919,?五四運動?爆發,這個運動其實分為兩部分,壹部分是學生發起的愛國政治運動,壹部分是文化運動,叫什麽?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陳獨秀在1915創辦《新青年》雜誌,直到1923才結束。

新文化運動?它主張改變過去的文化形態,反對文言文白話文的大眾化,反對長期腐敗的儒家思想。1923?新文化運動?基本結束了,但其影響極其深遠。雖然是文化運動,但是?新文化運動?面臨的困境也很大。在這樣壹個新舊交替的時代,有些學者可以很快改變他們的觀念,但有些學者卻堅持傳統的中國文化。陳寅恪先生是堅守傳統文學的學者之壹,所以生前立下遺囑。

支持橫寫的郭沫若

中國作為壹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有自己的傳統文化價值觀,儒家思想是整個封建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學派。在儒家思想的影響下,整個封建社會都註重尊卑禮儀,這種禮儀滲透到整個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在中國傳統的禮儀秩序中,上層最高,下層最低;右是尊重,左是自卑。這種觀念在寫作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中國有幾千年豎寫的文化歷史傳統。

6月,1950,華先生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提交了壹份關於修改中文書寫格式的提案。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國內經濟政治壹片廢墟,急需建設。在此背景下,這壹提議並未引起太多關註。

不久,郭沫若等文學專家開始公開支持這壹建議,文風問題逐漸引起廣大人民群眾的重視。政府曾經組織過壹次專項實驗,從某高中選取了10名高三學生。這些學生都取得了優異的語文成績。研究人員要求這些學生閱讀《中國青年報》上的同壹篇短文,但壹些學生以橫向布局閱讀,而另壹些學生則以縱向布局閱讀。根據研究結果,閱讀水平布局文章的學生比閱讀垂直布局文章的學生快0.345倍。

其實,華先生並不是第壹個提出改變漢字書寫形式的人。早在1917年,錢宣彤就在《新青年》雜誌上發表了他與陳獨秀的公開信,第壹次提出漢字要橫寫而不是豎寫。他認為人的眼睛是左右並列的,不是並排的,所以橫著寫最省力。此後,他在《新青年》雜誌上發表了四封公開信,倡導群眾改變原有的寫作形式。在錢、陳獨秀等學者的支持下,漢字的橫寫得到了部分學者的認可,但這僅僅屬於文化界內部的認可。

官方認可始於1955,當時光明日報發表了壹篇文章《橫排的好處》,橫排得到了普通大眾的認可。到1955,11月,全國17家中央級報紙中,13改為橫排,到1956年元旦,人民日報改為橫排得到官方認可。

堅持傳統文學,陳寅恪

雖然是文化上的改變,但只要是改變,必然會遭到反對。漢字的橫排曾經引起當時很多文人的反對,其中大部分是書法家和詩人。其中影響最大的是陳寅恪教授。

陳寅恪絕對是神童。胡適先生曾經說過,陳寅恪教授是?最有學問的歷史學家?。陳寅恪教授出生於書香門第。他從小就閱讀了壹部分經典著作和歷史。他早年在德國留學。雖然他壹生沒有拿到任何學校的文憑,但是從來沒有人懷疑過他的學識。陳寅恪教授有著無與倫比的語言天賦。熟悉希臘語、突厥語、滿語等17語言。

陳寅恪教授雖通古今,卻是中國傳統士大夫。在他看來,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壹筆財富,不應該改變。因此,當郭沫若等人提出要改變豎版的寫法時,他立即表示反對。

但是,那個時候,橫向排版已經成為大勢所趨。陳寅恪先生雖然影響力很高,但也無能為力。他只能立下遺囑,聲稱所有出版他作品的出版社必須使用數字排版,使用傳統繁體字。後人為了表示對陳寅恪先生的尊重,壹直都是執行他的遺囑。

多年以後,譯林出版社在出版陳寅恪先生的作品時采用了橫排,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註。但根據法律規定,作者已去世50年,出版者可以自行決定出版體例,但這並未得到陳後人的認可。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過幾千年的淘洗,依然傳承至今,足見中華文化的優越性。這種優秀的文化需要中國的每壹個人去傳承,但不代表它會保持不變。繼承中國傳統文化要有批判性思維,只有批判性繼承,中國文化才能不斷前進。陳寅恪先生的作品歷經多年終於以橫排的形式出版,可見橫排是壹種趨勢,也是必然的趨勢。

  • 上一篇:李本聰:眾生皆安。
  • 下一篇:如何查看通話記錄?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