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古代對應表

古代對應表

古人把壹晝夜分為十二個時期,每個時期稱為壹個時辰。十二點既可以指壹天,也可以指任何時間。十二點是古人根據太陽的出現和外觀、天空的變化以及他們的日常生產活動和生活習慣等自然規律而獨創的。十二點由十二個特定的時間名詞組成。人們可以從先秦時期的古籍中找到這些詞的來源。在漢代以前,這些稱謂是不同的。直到漢朝初年,太初歷法才在中國實行。“壹天分十二點,主枝是學科。”(趙翼《玉琮考》卷三十四)基本定型命名。十二點鐘表是獨壹無二的,歷史悠久。它是中華民族對人類天文歷法的傑出貢獻,是我國燦爛的文化瑰寶之壹。晝夜分為十二小時:子(zǐ)、醜(chǐu)、陰(yín)、毛(m ǐ o)、陳(chén)、斯(s)、武()、衛(wèi)、申(shēn)。為9時至11時、11時至13時、13時至15時至17時、17時至19時、19時至21時、21時至23時、24時至3時。西周時用的。漢代命名為子夜、烏鴉、平旦、日出、食時、角、日中、日晷、日落、黃昏、人定。也用十二地支表示,子夜23時至1時為子時,1時至3時為醜時,3時至5時為印石時,依次遞歸。2.24小時制。宋代以後,每20個時辰分為兩部分,即子初、子初、醜初、醜初.....反過來正好是24小時,和現在的壹天24小時壹致。3.十小時制。出現在先秦時期。白天五分鐘,晚上五分鐘。據《隋書田文誌》記載,日為早、晚、中、晚,夜為甲、乙、丙、丁、戊(後以五更為代表)。4.五小時制。其名為陳明、永明、丹明、蚤(早)食、宴(晚)食、角、中心、少回、鋪時、大回、高回、低回、縣(懸)東、黃昏、丁昏。見《淮南子》。天文訓練。5、百刻。也就是說,把白天和黑夜分成均衡的壹百個四分之壹。它的制作與使用缺失的版畫有關。可能起源於商朝。漢代改為120刻,南朝改為96刻,108刻。幾經周折,直到明末歐洲天文知識的傳入,才提出了九六刻書的改革,並在清初使之成為正式的制度。6.古代不壹定有嚴格的時間意義,但有相當多的常見和常用的名稱。壹般來說,日出時可稱為旦、竈、朝、辰,日出時可稱為夕、暮、晚。太陽在正中時,稱為中天、午、亭午,近中天時,稱為角,西時,稱為晝。日落之後,便是黃昏。黃昏之後,由人決定。人定之後,便是子夜(或稱子夜)。午夜過後,雞叫了。雞鳴之後,是懵懂平淡——這是天已經亮了的時候。古人壹日兩餐,最後壹餐在日出之前,稱為吃飯時間或吃得早;日晷之後,日落之前是開飯的時間,這個時間叫“時”。午夜,也稱為子夜和午夜:十二點的第壹個小時。(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醜雞鳴,又名野雞:十二點的第二個時辰。(065438+北京時間0: 00至03: 00)。尹世平丹,又名黎明、晨曦、日丹等。時間是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北京時間03: 00至05: 00)。石矛日出,也被稱為壹天的開始,黎明和旭日東升,指的是太陽剛剛出現和冉冉第壹次升起的時間。(北京時間05: 00至07: 00)。早上吃飯,也稱為早餐等。:古人“早上吃飯”的時間也是早餐時間(北京時間07:00-09:00)。四十孔,又名魚日等。:臨近中午,叫角落。(北京時間09: 00至11: 00)。正午,又稱日正、正午等。:(北京時間11點至13點)。不久前,它還被稱為日落,太陽中心等。當前位置太陽從西邊落下。(北京時間13至北京時間15)。申請時餵時,又稱為日鋪、晚食等。(北京時間15至17)。隨著時間的推移,它也被稱為日落,日落和傍晚:它的意思是當太陽下山。(北京時間17至19)。黃昏,又稱日落、晚霞、黃昏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空將會壹片漆黑。世界昏暗,萬物朦朧,故稱黃昏。(北京時間19至北京時間21)。此時夜已深,人們都停止了活動,休息了。平靜意味著安靜。(北京時間21時至23時)。時間——十二生肖中壹天的十二個小時:前半夜是11到1,後半夜是1到3,後半夜是3到5,後半夜是5到7,後半夜是8到7。11 pm是中午,1 pm是不合時宜的,晚上7點到9點是無聲的,晚上9點到11 pm是石海。每個小時需要兩個小時。可見,“從第四個小時到最後壹個小時”相當於現在的“從上午9點到下午3點”。更多——在古代,它被視為夜間的手表,海上的手表,家中的手表,家中的手表,醜陋時的手表,印石的手表。夜分五班,按班擊鼓,每班五分。每班壹個小時,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也就是120分鐘,所以每班每個點只需要24分鐘。可見,“四點煮飯,五點開船”相當於“65438+半夜0點到3點煮飯,3點到5點開船”。“5: 00和3: 00”相當於早上5: 00和72分鐘,即6: 00和12分鐘,“3: 00和4: 00”相當於午夜的1和96分鐘,即2: 36分鐘。雕刻-古代時間是由漏壺測量的。漏鍋分為播種鍋和接收鍋兩部分。播種釜分兩層或四層,都有滴水的小孔,最後流入接收釜。收水壺有壹個直立的箭頭,上面刻著100分鐘。箭頭隨著儲水逐漸上升,露出分鐘數來顯示時間。而壹個24小時的晝夜就是100分鐘,相當於現在的1440分鐘。可以看出,每個時刻相當於現在的14.4分鐘。所以“中午3點”相當於中午1: 43.2。古人把晚上的時間分為五塊表,壹塊表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從晚上7點開始,壹個表指的是7點到9點,另壹個表指的是9點到11點,第三個表指的是1點到3點,第五個表指的是3點到5點。古人把壹個晝夜分為12個小時,用12個地支表示,每個小時在現代等於兩個小時。古今對比:晚上十壹點到第二天淩晨壹點,醜時壹點到三點,印石三點到五點,等等。每兩個小時是石矛、陳石、施思、正午、尉氏、酉時、虛時和石海。“庚天”前最大的數字是五,表示從三點到五點。中國古代第壹單元。時間:指的是時間。在古代,壹天被分成12個小時。地支作為時間名稱,有壹個古老的習慣名稱。壹小時的開始是午夜。顧《日知錄》:“自漢。日歷越來越近,所以壹天分十二點,也不知道是誰開始的,但是至今沒有廢除...但是,說子夜的是所謂的兒童時間,打鳴的是醜八怪,平足的是醜八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也是醜八怪,中午吃飯的是墻角,中午吃飯的不是。壹日分為十二,也只有在這裏。”在北宋,每壹個時辰都被分成兩部分:開始和右邊。十二小時被分成二十四小時,這被稱為“小時”。二、刻字:大約在西周以前,古人將整個晝夜分為100個刻字,在漏壺軸上刻出100個方格。換算成現代時間單位,1等於14分24秒。“百刻系統”是中國最古老、使用時間最長的計時系統。漢代在使用“百刻制”的同時,采用“太陽方位授時”的方法,用標準表測量太陽的投影長度來判斷時間。標準表由兩部分組成:壹部分是測量直立在平地上的日影的基準或石柱,稱為表;壹個是用來測量正南正北方向上的地表陰影長度的剛性板,稱為圭。由於太陽的陰影可以用長度單位來衡量,所以有“壹寸光陰壹寸金”的說法。標準測出的每壹個太陽位置都逐漸有了固定的名稱,這就是時間的起源。隋唐時期,“太陽方位授時”正式演變為“十二點授時”。“百刻制”和“十二時辰計時”的結合,使中國古代的計時制度趨於完善。明末清初,西方機械鐘表傳入中國,同時也使用24小時制鐘表方法。因為百刻制不能用十二小時整除,不好計算,所以改成了96,108,120。直到清朝才正式將壹晝夜定義為96刻,每小時8刻,並進壹步分為上刻和下刻。在中國的古典小說中,經常有“午時三刻始斬”的說法。比如《西遊記》第九回:“相傳丞相魏徵在府中,夜觀乾象,正賞寶香。他只聞喧囂,卻是天上的使者,壹起捧著玉帝的金玉璽,看他午時三刻,夢見在涇河砍老龍。”中午三點半,按照現在的計時方法,離中午12還有十五分鐘。陰陽家認為此時太陽最盛,而現代天文學認為正午最盛,兩種說法略有不同。中午三點,是古代重刑犯行刑的時間。此時太陽最充沛,死後陰氣會立即消散。罪大惡極的罪犯被斬首後“連鬼都不許做”,以示嚴懲。犯輕罪的可以中午處決,讓他們有鬼做。所以“下午三點,夢見在涇河砍老龍”來說明老龍的罪行極其嚴重。三、夜班:漢代皇宮值班人員分五班,按時換班,稱為“五班”,所以夜間分五班,每班壹小時。是徐時的第壹表,海時的第二表,子時的第三表,周時的第四表,殷時的第五表,它們的對應關系如下:第壹表日:徐19:00-21:00,第二表日:海21: 00-23。四、點:古代用[2]銅壺滴計時,以下漏點命名。壹個班次分為五個點,所以壹個點的長度相當於現在的24分鐘。比如《西遊記》第九回說:“太宗夢醒,念念不忘。已是五鼓三點,太宗設朝,集文武二班官。”“半夜兩點”是指半夜11:48;“五鼓三點”是指淩晨04:12。
  • 上一篇:山西傳奇故事
  • 下一篇:急需壹篇3000字的服裝與文化研究論文。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