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沁河河道整治

沁河河道整治

沁河流域總人口21.7萬,其中農業人口占92%,耕地537萬畝。相傳沁河下遊的灌區始於秦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全流域水利建設迅速發展。據統計,1981的灌溉面積已達205萬畝(包括下遊流域外的灌溉面積)。已建成米山、仁莊、東風、上角、青天河等5座中型水庫,總庫容1.51億立方米。在旱季,水量已不能滿足用水需求。

濟源五龍口鎮是沁河離開太行山後沖出的第壹片良田。自秦朝以來,沁河兩岸人民就隔山取水,修建了第壹條運河——方口堰。千百年來,當地人根據方口堰的原理,在沁河上挖了大大小小幾十條運河。這些運河有的是在廢棄運河的基礎上改建的,有的是新建的。到明朝時,沁河下遊已有十幾條小運河和五條大運河。五條運河像五條臥龍河,橫跨河南省北部,五龍口的地名由此而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三次重修堤防,土方1258萬立方米。第壹次,1949至1953,兩岸堤防維護標準為:堤頂1933 2500立方米每秒,洪水位1米,堤頂寬度5米,險堤段6米。北岸丹江口以上有天然滯洪區,不耕種。南岸堤頂寬4m,臨河坡度1:2,背河坡度1:3。共完成土石方382萬立方米。1954年沁河小東站發生3050立方米每秒的超標準洪水,堤防經受住了考驗。此後,明確兩岸大堤以小東站4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為防禦標準。南岸堤頂超洪水位1米,北岸堤頂超洪水位1.5米。堤頂寬7米,水平5米。南岸6米險,5米平。新建堤段南北岸坡度為1:2,背河為1:3。新建堤防堤頂寬2m,臨江與設計水位同高,而回水應低於設計水位1m,坡度仍為臨江1:2,回水1:3。1963沁河堤北岸超高增加至2m,平堤堤頂寬度增加至6m,險堤增加至8m,南岸超高不變,沁陽麻坡至沁陽東王召堤段超高變更為1.5m..1967沁河裴迪段大部分修復達標。1954 ~ 1972,堤防修復總土方量為358萬立方米。1974至1983,根據沁河歷年淤積情況,第三次重修堤防。防汛的任務仍然是保證小東站4000立方米每秒不決口。對於超標準洪水,仍采取丹河口以上保南,丹河口以下保北的原則。路堤長度1082 km,高度0.3 ~ 1.5 m,計劃土石方577萬立方米。截止1987年底,已完成土石方567萬立方米,占計劃量的98.3%。

武陟縣木鸞店段沁河,位於黃河口上方8公裏處,堤距僅330米寬。是刺刀,左狄背掛差大,防洪標準不足。河頂沖入海灣,雙曲拱橋嚴重倒灌堤防,威脅安全。為了解決這個危險點,在1981 ~ 1984進行了人工分流。從楊莊開始,在背河處向右開出壹段原來3.5公裏長的新河道,寬800米,老左堤作為第二道防線。老河床高7米,寬200 ~ 900米。作為新左堤的回水平臺,前後懸差降低約7米,設防標準水位降低約1.8米,消除回水。本工程新建左堤長3195米,右堤長2417米。所有工程均按小東站防禦能力4000 m3/s設計,左堤高3.6m,頂寬15m,右堤高1.0m,頂寬10m,坡度60。土方量為31160000立方米(其中土壩基礎16)。沁河下遊丹江口下46公裏處有壹個卡口。該段約750米長,堤距僅330米寬。左岸是木亂店(今武陟縣),右岸是武陟老城。兩岸堤防夾擊,河道急轉彎,是沁河最危險的堤段。明朝萬歷十五年(1587),沁河從此決口。1933年,黃河泛濫,流回木亂店。1968年,木鑾店門口又修建壹座雙曲拱橋,阻水面積11%。1980決定在木鸞殿上首右岸楊莊進行人工導流,確保秦堤安全。

引水工程在楊莊至蓮花池約3.5公裏的路段進行。在詹莊處修建新的右堤,通過將舊右堤上下延伸,將舊河道封為新左堤,使河道由原來的330米拓寬到800米,順利切割。為了保持新河段主河道與原河道主河道的連通,防止河道再次擺動,在新左堤上鋪設了險堤防護工程,迎接竹園村的險工,送至舊河道。在導流區出口處的左岸灘緣修建護灘工程,防止可能被沖刷的不利河勢。並在新河路再建壹座新橋。

楊莊分流面積3平方公裏(新河道15平方公裏),人口4675人,房屋4899間,占、挖、踩土地3800畝(永久占地6787畝)。導流工程於1981開工,主體防洪工程於1982完工,於1984年汛期前完工。其間,1982年8月2日,沁河小東站發生4130 m3/s的超標準洪水,為1895年以來最大洪水。當地群眾到大堤上修壩,保證了大堤的安全,對當地的分流起到了應有的作用。沁河洪水實測最大流量為4130 m3/s,歷史調查估算最大流量為14000 m3/s..1950後,防禦能力為4000立方米/秒的沁河修建的堤防工程,除北岸丹河口以上的北金村、龍泉、華陽修復泄洪8656米外,其余均已按標準修復。為防止超標準洪水,確保丹江口以上南堤和丹江口以下北堤的安全,設置兩個蓄滯洪區。

秦北天然滯洪區位於丹河口之上的秦、丹兩河交匯處,東、南為丹、沁河,西、北為太行山麓,地勢高,自西北向東南坡度陡。下遊洪峰主要由龍泉和華陽缺口的自然倒灌降低。自然倒灌影響範圍包括沁陽縣北關、莊潔、溪上及紫菱鄉部分地區,共有耕地8萬畝,居民6萬余人。

沁南蓄滯洪區位於黃河北岸武陟縣,京廣鐵路大橋上遊14 km處,是黃河與沁河交匯的夾角地帶。南部的黃河大堤和北部、東部的沁河大堤地勢低窪,1951時轉為蓄滯洪區。小東站流量超過4000m3/s時,在五車口預留分洪口,自然溢流,將洪水分流到沁河南岸滯洪區,確保沁河北岸堤防安全。蓄滯洪區位於102m(黃海)水位以下,淹沒面積142.6km2,相應庫容518m m3。分洪期間臨時搬遷安置居民,退水時從滯洪區末端方嶺大堤排入黃河。

1958之前,秦南滯洪區有延緩黃河部分洪水的任務。黃河漲水時,鄭州黃河鐵路橋嚴重滯水,隨後伊、洛、秦三河壹起上漲,嚴重威脅黃河北堤安全,武陟解封黃河大堤,將部分黃河洪水排入秦南部滯洪區以求安全。1958後,秦南蓄滯洪區壹直沒有安排分流黃河洪水的任務。

  • 上一篇:《牧場故事》《礦石鎮的朋友們》的所有事件
  • 下一篇:馬伯庸的三部佳作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