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上海金山歷史高溫

上海金山歷史高溫

1.自然地理:地理位置獨特,交通便利。

金山區位於杭州灣畔,處於上海、杭州、寧波、舟山群島的經濟中心,是上海的西南門戶。其豐富的土地資源、23.3公裏的海岸線和建設深水港的自然條件構成了獨特的地理優勢、環境優勢和經濟輻射優勢。總土地面積586.05平方公裏,人口53萬,轄14個鎮,1個街道,是上海市土地面積最大的地區。著名的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化學工業區位於中國。金山交通便利。滬杭鐵路、金山鐵路支線、汀威公路、新威公路縱貫南北,320國道貫穿東西。上海金山車客渡碼頭的建立,開辟了上海至寧波等地的藍色海上通道。隨著上海高速公路建設的加快,到2005年,金山將形成“兩橫三縱”的高速公路網(“兩橫”指沈風津高速和馮婷高速,“三縱”指滬杭高速、同三國路和嘉定至金山高速),金山的交通狀況將有質的飛躍。

二、歷史沿革:歷史悠久,發展迅速。

金山是壹片古老的土地,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春秋時期就有村鎮。從明朝到公元1726年建縣,金山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幾度輝煌。

春秋時疆域擴大到現在,金山疆域(松江府誌,建置沿革表,嘉慶,清)。金山位於吳越交界處。戰國時期,吳越戰事頻繁,郡縣隸屬關系屢有變動。周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左右,吳王夫差戰敗,金山地區壹度歸吳;周元王三十年(前490年),勾踐獲釋回國,郡縣版圖重新入越。周先王三十五年(前334年),楚威王起兵,打敗越國,金山地區歸楚。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建立會稽郡,金山劃歸會稽郡。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設海鹽縣(明天將出版《海鹽圖經》二十五年),會稽縣海鹽縣劃歸金山。海鹽縣治在今金山縣東南,秦末或西漢時落入湖中(胡哲湖),只治婺源鄉(今浙江平湖縣)。

漢高祖六年(201前),劉邦封劉嘉為靖王,海鹽縣與會稽縣壹起歸靖國管轄。十壹年,劉嘉被英布所殺,荊國廢(《漢書·地理》)。平定英布叛亂後,任命劉弼為吳王,建立吳國,海晏劃歸會稽郡。景帝三年(前154),劉弼起兵反漢,吳國被除,海晏仍隸會稽郡(嘉慶《松江府治建制沿革表》)。王莽代漢(9-23年),改海鹽縣為占武縣。

東漢建武六年(30年),恢復海鹽縣名(《海鹽縣誌:沿革考》)。永建四年(129),以浙江(今錢塘江)為界,浙東會稽縣,浙西吳軍縣,海鹽縣吳禮縣(嘉興府治)。田亮入獄六年(507年),析海鹽縣位於京縣東北(嘉慶松江府治“太清三年”),調至新沂縣,又調至吳縣。今天,張靜河以東地區屬於原涇縣,縣城位於金山北麓。它的城市,田亮監獄,建於七年(玉帝吉聖)。大同六年(疑為中通大同六年,公元534年)又分析漵浦縣位於海鹽東北,東接張靜,西接昌邑,北接橫寮井,東南臨海(乾隆《金山縣誌·史設圖》),治縣在漵浦裏(今幹巷附近)。梁太清三年(549),吳郡海晏、漵浦劃歸婺源郡。漵浦縣並入錢景縣。陳永定二年(558),生於海寧郡。錢景、海鹽和嚴觀縣隸屬於海寧縣(陳數)。

隋開帝九年(589),海寧郡廢,前京畿、海鹽並入郡,劃歸杭州(《元和縣誌》)。金山是鹽官。

唐武德元年(618),遷海鹽縣,隸武縣。武德七年,海鹽縣並入嘉興縣,劃歸蘇州。武德八年復海鹽,李潤洲(今鎮江)。貞觀元年(627年),海燕重入嘉興郡。景雲二年(711),遷海鹽縣,隸蘇州(《新唐書地理》)。生元年(712),海鹽縣復入嘉興縣,隸蘇州(《海鹽縣誌沿革考》)。開元五年(717),恢復海鹽縣(《海鹽圖經卷壹》),金山屬海鹽。

唐天寶十年(751),吳郡知府趙菊珍奏準調,割海鹽北界、嘉興東界、昆山南界,設華亭郡,隸吳郡(明萬歷《海鹽縣誌》)。從此金山歸華亭縣。甘源二年(759),吳郡改蘇州,華亭屬蘇州(《嘉慶松江府誌》)。

五代,前六年寶大元年,吳越(924),開元府(十國春秋時期)在嘉興建立,華亭劃歸開元。晚唐長興三年(932),錢元遂棄開元,華亭遷至吳軍。晉末天府五年(940),嘉興設秀洲,華亭縣屬秀洲(春秋十國,穆氏曰,記嘉興)。沿襲宋代舊制,金山仍屬華亭。

元十四年(1277),華亭縣升為華亭府,隸浙西嘉興路。次年,華亭府改為松江府,領華亭郡(致遠嘉禾之)。

明洪武十九年(1386),在華亭縣城南小關鎮(小關鎮)建城,以海中金山命名為金山衛。

清順治十三年(1656),分華亭縣楓涇、漵浦和仙山、華亭、集賢、秀竹半建樓仙兩個鄉,劃歸松江府。金山屬於婁縣。

雍正二年(1724),兩河總督查位於宿松縣,賦稅大量,壹官難以治理,邀其分郡。同年,戶部議復(《世宗實錄》卷二十四)。雍正四年,析樓縣漵浦1鄉,在楓涇、集賢、秀竹、仙山鄉各壹部分建金山縣,在金山衛城設縣,劃歸松江府。

清雍正四年(1726),樓縣西南的全部漵浦鄉和鶴峰井、仙山、集賢、秀竹壹部分位於金山縣,米市渡、香界井、高家井、青龍港舊路,東臨華亭,東南臨杭州灣,西南接界井、毛亨、山塘、方崗。如塘、斜塘,北至三星崗、呂崗井,毗鄰婁縣。東西長22.5公裏,南北寬31.5公裏。

鹹豐十年至同治二年(1860 ~ 1863),太平天國統治時期,縣名改為金山縣,劃歸李素福(江蘇)省松江縣。同治三年,太平軍戰敗,舊建制復辟。

民國元年(1912),金山建立軍政分署,劃歸江蘇省。民國3年,在上海設立上海海道,金山縣劃歸上海海道。16年,上海海道被放棄並轉移到江蘇省。22年,金山縣歸江蘇省第四行政區督察署(駐松江)管轄。25年,調任江蘇省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26年10月5日165438日軍在金山衛登陸,縣城淪陷。金山縣政府流亡江浙邊境,劃歸江蘇省江南行署。與此同時,日軍組織了“金山縣維護會議”。29年,偽縣政府成立,江蘇省歸偽國民政府管轄。31~32年,日偽“青香”和偽金山縣政府改為金山特區公署,由駐嘉興日軍控制。民國34年,抗日戰爭勝利,金山縣劃歸江蘇省第三區行政督察署。

1949五月13,金山縣解放了。15年5月,金山縣人民政府成立,劃歸蘇南行政區松江區。

1949年冬,蘇南行政公署下令,將原位於橫寮井以北、豎廖婧以西的茂港區遼北鄉劃歸松江縣西部。原為松江縣潘靜以西的後港鄉、萬樓鄉、林挺鎮、張澤鄉的壹部分,劃歸金山縣張靜區。1951年春,松江縣葉榭區方善鄉金馬、劉陽、合浦三村劃歸金山縣茅崗區米市鄉。1957,松江縣林挺區徐浦鄉新型先進農業生產合作社被納入金山縣張延鄉。

1958年3月,松江區撤銷,金山縣劃歸江蘇省肅州區。165438+10月,金山縣劃歸上海。

1966年月,松江縣林挺、楓涇兩鎮,祝星、楊珊、漕涇、汀新、鳳味五個人民公社,張澤公社金銘、金星兩個大隊劃歸金山縣。金山縣的茅崗公社劃入松江縣。金山縣的面積從380.82平方公裏擴大到586.05平方公裏。

1997年4月,經國務院批準,金山縣與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上海金山工業公司共建政府,撤縣設區。金山的歷史再次翻開嶄新的壹頁,開始書寫新的篇章,以求實現新的飛躍。

撤縣設區後,“努力二十年,把金山建設成為上海南翼現代化濱海新城”成為55萬金山人團結奮鬥的新理想、新目標。撤縣設市三年多來,全區廣大幹部群眾發揚“認清困難,振奮精神,努力克服,抓住機遇,自我加壓,加快發展”的精神,不斷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全面推進兩個文明建設,使全區經濟社會發展躍上了新臺階。與1997相比,綜合經濟實力進壹步增強。地區生產總值增長27.5%;工業總產值增長44.2%;農業總產值增長8.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2.5%;地方財政收入增長109.1%;合同利用外資增長185.7%;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3.9%。

三、基礎設施:重點突出,日臻完善。

三年多來,新建和改建道路47.8公裏,全區道路密度達到每平方公裏0.94公裏;新建和改建農村公路116公裏。新增綠化面積654.38+0.64萬平方米,被評為“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區”、“全國造林綠化十佳城市”。城市化率達到35.78%。中國首次建成IP寬帶多媒體通信網,實現了“城鎮光纖樓到樓通信”。

第四,經濟建設:發展迅速,實力增強。

發展工業是金山經濟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金山工業擁有化工、輕工機械、紡織服裝、電子、醫藥、汽車零部件、暖通設備、建材、食品等行業,工業企業1.3萬余家,形成了1.2家有實力的企業集團和1.5家年產值超億元或利潤超千萬元的企業。2000年,工業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9.1%。

以商業和旅遊業為主導的第三產業也發展迅速,特別是“九五”期間,對GDP增長的貢獻率每年提高2個百分點以上,是歷史上增長最快的時期。2000年,第三產業占全區生產總值的41.7%,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商貿繼續在第三產業中占據重要地位。全區有大型綜合商場65438多家,商業網點7900多家。

金山的農業有很好的基礎和優勢。現有耕地面積52萬畝,是上海市糧油作物的主產區之壹。糧食和油菜籽總產量分別占全市總產量的12.84%和25.93%,年提供食用油2.69萬噸,居郊區首位。金山還是上海重要的副食品生產基地,生豬、雞蛋、牛奶、水產品產量居郊區前三。近年來,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生豬、肉禽、優質大米、蔬菜形成了產銷壹條龍、農工商壹體化的格局,其中各類肉制品在上海的市場占有率達到30%左右。

旅遊資源:山海相擁,文化淵源。

金山旅遊資源豐富,是壹塊極具開發價值的處女地。境內的“大金山、小金山、浮山”三島是上海僅存的凈土。島上保存著陸地上和上海其他地區早已滅絕的原始植被和珍稀植物,還有獼猴等珍貴動物。大金山上的寒洞泉更是絕無僅有。因其水質甘甜,深受古代文人王安石、梅等推崇,被譽為“神泉”。“三島”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是理想的旅遊避暑勝地。近日,經市相關部門批準,已列入適度開發計劃。金山歷史悠久,朱涇托林寺、宋寅華嚴塔、祁家墩春秋西漢古文化遺址、林挺良渚文化遺址將成為古文化旅遊的新景點。正在進入產業化、系列化新階段的金山農民畫、黑陶藝術,將創作生產出更多精品,向世界展示金山的社會文化風情。

6.對外開放:優勢明顯,商機無限

面對新世紀,金山的發展機遇進壹步顯現。首先是基礎設施建設的機遇。“兩橫三縱”高速公路網將在“十五”期間逐步形成,大小洋山深水港也將很快開工建設。金山的交通條件將得到根本改善,與市中心及周邊地區的聯系將大大加強。二是產業發展的機遇。上海石化公司四期建設和上海化學工業區的開發建設,為金山依托大化工發展化工延伸產業和配套服務業創造了良好的機遇。第三是潛在的地緣優勢。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金山作為上海西南的門戶,地處杭州灣,其優勢將逐步顯現,這將為金山發展物流倉儲運輸提供新的機遇。

七、金山文化

上海西南的金山區,可能以金山石化而聞名。大約六七千年前,長江和錢塘江的沖擊力大致相當於今天上海的土地。金山長期歸江蘇松江政府管轄。金山的地下幾乎都是肥沃的黑土地,而且因為遠離上海,或多或少保留了小橋流水人家。江南的風土人情文化形態也發展起來了。

從上海出發,沿320國道行駛,經過閔行和松江,首先來到金山林挺鎮。北接金山,東臨浦東,是距離上海最近的中轉站。林挺鎮歷史悠久,保留了新石器時代的良渚文化遺跡。鎮上還有壹些零散的老房子,擠在壹起。街道上沒有規則。近年來,城市裏的河流已經淤塞,壹些小水道已經被簡單地填滿,以便沿著小路行走。所以這樣壹個古鎮,出現了壹些衰落的跡象。幸運的是,在林挺鎮的中心有壹條老街,名叫復興街,是用混凝土夯實的。兩邊是青磚房和板房。有的墻是用竹籬編織而成,然後糊上泥巴,刷上白灰。臨街的frontispiece約有壹半都設了店鋪,生意尚可。街上有壹棵650歲的羅漢松。它的樹幹蒼白而簡單,下部有小範圍燒傷。於是人們在樹下建了壹座假山來支撐樹冠的大部分重力。盡管如此,羅漢松卻枝繁葉茂,傲然屹立於古松園。旁邊還有壹棵粗壯的輪轂樹,已經有些年頭了。相傳這種古松植物是元代文學家楊鐵崖所植,所以又叫鐵崖松。許多老人聚集在花園裏打麻將,自得其樂。

在林挺以西十多公裏處,我們要穿過壹個寬闊、筆直、清澈的挖河石港。直通黃浦江,是金山的重要水道。然後五萬人口的朱涇出現在他面前。是金山區北部重要的工商業城鎮。盡管金山區政府遠離南方的楊珊,但人們習慣稱它為金山。朱涇鎮建設得很好,街道整潔,綠樹成蔭,顯示出壹個縣城的味道。與臨海的金山衛、石化街遙相呼應,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

被譽為現代展示藝術的奇葩,金山農民畫在這裏得到了挖掘和發展,贏得了中外友人的青睞。我去金山,總喜歡去金山農民畫院走壹走。畫院裏展出的金山農民畫,大部分是鮮艷的紅、黃、藍三色,有俯瞰的角度。內容無外乎耕田捕魚放鴨,勾勒出具有江南沿海農民生活特色的場景。壹組用不同的顏色來反映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把江南畫得惟妙惟肖。壹個虎竈也被搬到了展廳。爐子被漆成白色,在爐壁、煙囪和架子上畫有不同內容的圖畫,大意是祈求豐收和農場和諧。金山農民畫曾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之鄉”。至於金山農民畫的發源地,應該是楓涇。楓涇鎮有很多很有特色的單元建築,外墻畫的到處都是。巨幅的金山農民畫,幾裏外都能看到。其中壹個畫了許多房子和庭院。巧妙利用墻上的窗戶作為畫中的門窗,無縫融合。

在藝術領域,金山人推陳出新。20世紀80年代創作的“金山黑陶”如今在中國家喻戶曉。看到金山農民的彩畫,再看看黑陶,又是另壹番滋味。展室燈光昏暗,便衣工作人員打開燈,我壹個人慢慢欣賞。這些黑陶是用金山下肥沃粘稠的黑土制成的。香爐、花瓶、瓦罐,每件的線條柔和流暢,造型古樸典雅,工藝精湛。手工雕刻的圖案精細耐用,每個細節都經得起任何挑剔的眼光審視,在燈光下反射出金屬光澤。展架上的黑陶,根據大小差異和手工簡化程度,定價在300-900之間。工作人員告訴我,如果我真的想買,可以降價。

畫院外,有幾棵巨大的古楓楊,在街上的樟樹中格外顯眼。為了避開大樹,區委黨校的圍墻做了幾個有趣的轉彎。由於人口和工業的壓力,諸暨市的河流已被嚴重汙染。幸運的是,政府已經開始了河道整治工作。春天來了,白玉蘭開滿全城,空氣中彌漫著梅花和玉蘭的芬芳。朱涇老街還有壹座古寺——東林寺。沒有多少人來這裏祈禱。燒香拜佛是為了祈求來世幸福。然而,在金山,這壹切似乎都沒有必要。物產豐富,生活富足的江南,有滋養文化的土壤。金山,讓人們看到了中國農村的希望。

八、金山歷史名人

顧寫了舟僧陳、寫了楊偉貞、寫了魏安、侯端。

沈本保節吳吳佳韻吳侯侯世祿

王焦元熙焦怡靜姚佩倩顧觀光錢希泰鐘天威丁

葉樹潤蔡世尚黃繼增張陶藝周世貞陶玉生

蔡徐樂同華銀梅姚廣祿丁華

陸玉清金程壹谷申蔡宜臻陳真銀盛李心敏

元徐樹聲吳葉盧龍飛吳少舒黃八妹沈

白莫翠寶屠龍根李全英何朱正智壽中沈德勇馮其生馬會斌唐發良史龍生周金德方

  • 上一篇:我是臺州戴南人。為什麽我總是被歧視?是因為我們這裏貧窮落後嗎?我覺得不應該帶著有色眼鏡看我們。
  • 下一篇:曾經在古代赫赫有名的開封是如何被埋沒在歷史的長河中的?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