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西南師範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

西南師範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

學校隸屬關系:教育部電話:023-68252370

學校地點:重慶市北碚區天生路2號。傳真:023-68254191。

郵政編碼:400715網址:

西南師範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系由原國家女子師範學院和四川省教育學院合並而成1950,後由四川大學、昆明師範大學、貴師大的部分師生合並而成。著名專家盛、趙庭堅、陳平章、、楊宗幹、楊、穆桂春等曾長期在此任教。改革開放以來,學院更加重視學科建設和隊伍建設。壹批碩士、博士來到科室工作,壹批中青年骨幹教師迅速成長。特別是著名巖溶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博士生導師袁道賢教授的到來,使學院擁有了壹位受人尊敬的國際壹流學術帶頭人,將學科建設和發展推向了壹個新的歷史時期。

西南師範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它為國家培養了3000多名地理、資源和環境方面的專業人員,其中包括200多名研究生。

壹、地質專業設置

西南師範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設有地理科學與城市和資源與環境科學兩個系,下設人文地理教研室、自然地理教研室、GIS教研室、實驗室和資料室。此外,還有8個科研機構,資源與環境研究中心、巖溶環境與石漠化防治研究中心、防災研究中心三峽研究中心、亞熱帶生物地理研究所(與生命科學學院合辦)、西亞研究所(與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合辦)、地圖應用研究所。

目前開設的專業有:自然地理學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第四紀地質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土地資源管理、區域經濟6個碩士點;四個本科專業:地理科學(師範專業)與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非師範專業)、地理信息系統(非師範專業)、土地資源管理(非師範專業);還有其他成人教育招生專業,學制不同,學位不同。學院每年招收博士生8人,碩士生80人,全日制本科生330人。目前本科畢業生壹次性平均就業率為88.7%。

二,地質教師隊伍建設

學院現有在職教授11人,分別是袁道賢教授(喀斯特環境)、匡教授(地貌與環境信息系統)、王建立教授(自然地理與第四紀環境)、謝教授(應用地貌學)、刁承泰教授(城市地貌學)、徐剛教授(災害地貌學與環境)、教授。現有副教授24人,講師12人,助教及其他輔助管理人員20余人。教師中,11具有博士學位,95%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目前在校生1,000人,其中本科生650人,專科生1,000人,函授學生200人,研究生1,005人。是西南地區高校中地理、資源與環境專業規模最大的院系之壹。現任院長是王健利教授。

三。學科建設與科學研究

歡子學院重視科學研究,科研活動活躍。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該學科開展了西南地區自然環境及其開發與管理的科學研究。該學科是目前西南地區唯壹擁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地理學科。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較強的研究實力,學科內部梯隊結構合理,學術水平普遍較高,教學研究實力雄厚,成果豐碩。在國際科研方面,該學科與南、奧、美、俄等國家有著長期的合作關系,並連續三次承擔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IGCP項目。在國內科研方面,該學科通過承擔巖溶環境及其治理、山地災害防治、資源與環境管理等大量課題,已成為西南地區自然環境形成、發展與保護的代表性研究基地。

從1982開始,這個學科已經招收了200多名研究生。本學科帶頭人袁道賢院士從1991開始承擔博士生培養工作,至今已培養5名博士生,9人。目前該學科的研究生大多在我國科研、管理、高校等部門工作。他們有的成為我國跨世紀人才,有的成為地方管理部門的領導,為我國西部大開發和四化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自2000年以來,該學科的建設取得了壹定的成績。在200萬元投入的基礎上,我們將繼續每年投入1萬元用於該學科的建設和發展。

近五年來,本學科科研成果豐碩,發表論文534篇,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425篇,被SCI、EI、ISTP收錄論文5篇,專著13部,國家三等獎1項,省部級獎勵9項。

這個學科有自己的特點,具體描述如下。

1.喀斯特環境學

近二十年來,在解決巖溶地區各種工程地質、水文地質、生態環境和區域發展問題的過程中,圍繞許多國內外重大問題開展了巖溶環境論研究,初步形成了以下研究特色,部分成果達到國際領先地位。

1)巖溶動力系統及其生態效應。研究了西南巖溶動力系統的運行機制、分類和碳循環,闡述了巖溶山區生態環境對人類活動的響應機制和容忍度。建立中國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地區地理信息系統;通過對石漠化地區、良性生態區和過渡區的對比研究,探索石漠化的驅動因素;建立了石漠化分級評價體系和專家系統,闡述了喀斯特地區生態環境的演變趨勢,為治理提供了科學依據。

2)喀斯特地區水循環過程與水資源可持續利用。闡述了不同類型巖溶系統水循環的主要過程和演化特征,揭示了人類活動特別是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對水循環過程的影響及其生態後果;本文討論了不同水文地質條件下喀斯特山區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蓋對環境的影響和響應。

目前,巖溶動力系統已與全球變化相結合,全球碳酸鹽巖通過巖溶對大氣CO2濃度的影響得到了恰當的評價。這壹成果對完善人類地球科學觀念起到了積極作用。特別是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該研究方向的學術帶頭人三次擔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IGCP項目主席,使中國的巖溶環境論研究壹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喀斯特地區占世界陸地面積的15%,人口超過10億。中國西南巖溶面積50多萬平方公裏,是世界巖溶生態環境脆弱帶中連片分布面積最大、巖溶地貌發育最復雜、巖溶生態問題最突出的地區,歷來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現在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時候了。由於其特殊的生態環境,我國西南地區大面積的巖溶石山地區必須進行深入的研究。可以說,喀斯特環境生態系統的開發與重建是西部開發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巖溶環境學的進壹步研究中,這壹研究方向必將為解決巖溶環境問題和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發揮應有的作用,培養所需的合格人才。同時也必將為完善本學科的科學體系,促進人類地球環境科學觀念的更新做出不可或缺的貢獻。

2.地貌學和第四紀地質學

本專業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開展了西南地區地貌學、地貌分類與制圖、地貌發育與演化、水土保持等方面的研究,集中了大批科研人員對四川盆地周邊尤其是三峽庫區的山地災害進行了系統研究,在地質構造變化、地貌演化災害機理、災害防治、水土流失防治等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形成了第四紀環境變化、災害地貌與東亞季風演變、水土保持三個穩定的研究方向,取得了大量成果。1998至今,* * *主持各類基金項目5項,SCI收錄論文3篇。

1)第四紀環境變化。1996以來,主要從事長江三峽及青藏高原東北部地貌與環境演化研究。主持教育部“長江三峽流域地貌演化與環境變化”項目研究,參與“八五”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環境變化與生態系統演變研究,參與“九五”二期項目“青藏高原環境變化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研究”和中科院重大基金項目研究,發表論文20余篇。

2)災害地貌與東亞季風演變。基本摸清了重慶市山地災害的類型和成因,為三峽工程建設提供了科學依據。70年代末以來,先後研制出中國1 ∶ 100000地貌圖(成都幅)和四川1 ∶ 10000000地貌圖及其描述。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目。近十年來,結合我國青藏高原形成過程重大研究項目的實施,本專業以西南季風的形成與演化為基礎,先後開展了西南地區泥石流堆積地層、冰磧物地層、氣候地層和地貌地層以及第四紀年代學(包括ESR測年、華南紅壤發育年齡測定等技術)的系統研究,獲得了較為完整的西南地區環境演化過程的沈積學、生物學、物理學和化學研究成果。在此基礎上,對西南山地災害系統的地貌發育過程、環境演化規律、泥石流發育歷史和災害過程形成了壹些新的認識,取得了許多研究成果。

3.水土保持研究

主要從事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機理及其防治對策的研究。主持或參與課題研究4項,發表論文20余篇。不同植被覆蓋條件和不同降水條件下土壤侵蝕模數的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目前研究的重點是長江三峽的水土流失防治。

由於西南地區是我國西南季風活動的主要地區,且有三峽庫區,與青藏高原相連,這壹研究方向的進壹步發展必將為完善我國自然地理科學觀做出必要的貢獻;同時也可以為西南山區防災和環境管理培養具有較高理論基礎的合格人才。

水土保持工程研究。目前正在承擔“巫溪縣水土保持生態修復研究”和“璧山縣水土保持生態修復研究”項目。此外,我們與荷蘭烏特勒支大學的威爾格教授有長期合作,承擔了許多荷蘭基金項目。近三年,* * *在科研上的花費為1.023萬元,平均每年341.000元。

4.經濟地理

經濟地理學是人文地理學的核心組成部分。經濟地理學以馬克思的區域分工理論為指導,研究經濟區域差異的形成和發展條件、區域分工和專業化的特征、區域經濟關系、區域產業結構和經濟區域運動的變化規律,探索生產要素優化配置和產業部門合理布局的科學途徑,以實現人類經濟活動的最佳效益,促進經濟區域系統的不斷進步。經濟地理學的理論與實踐聯系緊密,其在產業布局、國土資源開發整治、區域規劃、工業地理、農業地理、交通地理、第三產業地理、城市經濟地理等領域的研究成果直接服務於經濟建設。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西南師範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在老壹輩地理學家盛、、的領導下,開展了經濟地理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1984,第二批授予經濟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碩士學位。至今,* * *已培養115人(其中35人已考上博士)。在科研領域,要突出與地方經濟聯系的特點,以區域產業布局、區域規劃、國土資源綜合開發、城市地理、旅遊地理、中國經濟地理、世界經濟地理為研究重點。20年來,出版教材和專著50余部,發表論文340余篇,獲獎70余項。研究成果直接服務於經濟建設,學術水平在國內有重要影響,居西南地區領先地位。

四。國際合作與交流

在國際交流方面,我們與美國、日本、英國、羅馬尼亞、澳大利亞、德國和中國建立了學術聯系,並積極派遣訪問學者和留學生。

(執筆:王健利)

  • 上一篇:網商銀行如何查詢賬戶狀態?
  • 下一篇:四霸中的、周、南霸天、劉,誰才是真正的人?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