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世界醫藥工業發展的階段和特點是什麽?

世界醫藥工業發展的階段和特點是什麽?

世界醫學發展史

向導

醫藥產業始於19世紀中葉,從邊緣進入醫療事業的核心,成為全球性的工業產業。制藥工業今天獲得了突出的地位。壹方面,政府支持研發提高人類壽命、改善人類生活質量和預防疾病的藥物;同時也加強了監管,包括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政府也應該采取措施平息人們對制藥公司通過新藥產品和推廣獲得高回報的抱怨。醫療體制改革正在全世界範圍內展開。

醫藥行業面臨的挑戰是新藥從實驗室走向實際使用過程中,科學家、產業界、政府相關部門、醫生和患者之間的復雜相互作用和影響。

作為政府審批部門,也是進退兩難。如果不被批準,很多人的努力就白費了。如果獲批,上市後可能會帶來壹系列不良反應甚至訴訟。最近COX-2抑制劑事件,抗抑郁藥對自殺的不良反應就是很好的例子。FDA的工作人員審核近5萬頁的註冊資料並不容易。

制藥業正面臨同樣的困難。投資者需要早期投資回報和高投資回報。他們希望制藥公司開發並銷售所謂的“重磅炸彈”藥物。但實際上藥物研發越來越難,新藥往往沒有產品。隨著FDA等藥品監管部門的謹慎態度和患者對不良反應的自覺意識,患者對藥企研發艾滋病、瘧疾等預防藥物的反應是不治之癥且價格昂貴。哈裏斯

Poll Consulting最近的民意調查發現,人們對醫藥公司的滿意度從1997年的79%下降到2004年的44%,降幅很大,達到35%。事實上,中國的患者和消費者對藥企和醫療保健行業,包括健康板塊的支持率也可能在下降。只是缺少統計數據。這可能是大眾的道德標準和藥企作為企業的利潤最大化之間的矛盾。

1870-1930

在這個階段,早期的藥劑師開始在實驗室批量生產當時常用的藥物,如嗎啡、奎寧、馬錢子堿等。與此同時,1880年,當時的染料企業和化工廠開始建立實驗室,研究開發新藥。比如默克制藥公司,1668年在德國達姆施塔特做小藥房起家,1840年代開始批發藥品。在1830年代到1890年代,類似的企業從藥店發展成為藥品的大批量生產商,包括德國的希林制藥公司、瑞士的霍夫曼-羅氏制藥公司和英國的惠康制藥公司(Burroughs

威康),法國的艾蒂安

美國普萊恩制藥公司、雅培制藥公司、史克制藥公司、禮來制藥公司、普強制藥公司和派克-戴維斯公司等。今天的壹些制藥公司以前是化工廠和染料廠,比如德國的Akfa公司、拜耳公司和赫斯特公司。瑞士的汽巴制藥公司、嘉積制藥公司、山道士制藥公司;英國的不來梅公司和美國的輝瑞制藥公司。19年底,這些企業開始並入真正的醫藥企業,其科學基礎是藥物化學和藥理學。合成化學和藥理學的應用,特別是化合物適應癥的研究,使制藥工業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制藥行業應該說是從德國開始的,現在是美國和英國領先。19年底,部分染料行業和化工行業合並為制藥行業,部分科學家開始研究藥物的構效理論。新的制藥企業的研究方向是識別和制備合成藥物,並研究其治療效果。制藥公司在德國開始和學術界合作,就像現在在歐美壹樣。當時用染料、免疫抗體和其他生理活性物質來了解它們對致病菌的作用,1906保羅。

埃利希發現壹些合成化合物可以選擇性地殺死寄生蟲、病菌和其他致病菌,從而引發了大規模的工業研究並延續至今。19世紀初,化學家已經能夠從植物中提取和濃縮有效成分用於治療目的。如嗎啡、奎寧,腎上腺素等有效成分在20世紀初也可以用類似的方法從動物體內提取。應該說這是第壹個用於治療目的的激素。當時人們已經學會從可樂中提取染料,通過染色殺死細菌,這壹點可以通過顯微鏡觀察得到證實。化學家們迅速改進了這些染料的結構,包括它們的副產品,以使新化合物更加有效。合成化學在這個時候發展很快。許多產品仍被廣泛使用,如撲熱息痛(撲熱息痛)用於泰諾、百福寧和白加黑,是N-乙酰苯胺和非那西丁的活性代謝產物。另壹個例子是來自拜耳公司的化學家菲利克斯。

霍夫曼用水楊酸合成了阿司匹林,阿司匹林至今仍是產量最高的藥物之壹。19世紀後期也開始使用疫苗,包括卡介苗和白喉疫苗。

構效理論研究之初,用動物和人做疫苗、抗毒素和抗體試驗,實驗中用到當時的化學知識和染料的分子結構知識。構效關系理論使埃利希得以合成梅毒藥物Salvarsan,這被認為是第壹個用系統方法合成的藥物。

65438-0909年,美國化學會成立了藥物化學分會,體現了當時制藥業對化學家和化學科學的重視。1906頒布的美國食品藥品法也敦促制藥公司雇傭更多的化學家來準確分析藥物。當時美國化學家不能自由合成新化合物,制藥公司只生產簡單的復方藥物。德國化學家處於壟斷地位。壹戰使德國的技術無法到達美國,促使美國重視自己開發生產阿司匹林、索弗索姆、維羅納等藥物,這些藥物可用於治療戰爭中受傷者的疼痛。1920年,分公司更名為醫藥分公司,1927年,更名為醫藥分公司,沿用至今。

以前處方是可以申請專利的,但實際上處方是不能被保護的,因為規定中要求說明書和標簽上要有處方成分的描述。根據規定,藥監部門有權要求產品退出市場和廣告限制。

在1930之前,大多數藥物都是無處方出售的,其中壹半是由藥劑師配制的,有時醫生也自己給病人開處方。醫藥公司也提供了壹些醫生常用的處方藥,處方由醫生提供。中國長期以來就是這樣。由於當時歐美醫生實力雄厚,藥廠只生產壹些通用藥物,比如治療疼痛、感染、心臟病的藥物。雖然用化學合成研究獲得的藥物治療疾病是非常令人鼓舞的,但當時只能使用少量的化合物,如維生素和胰島素。藥物化學的發展是隨著醫學和藥品市場的發展而發展的。

20世紀30年代和60年代是制藥業的黃金時代。

20世紀三六十年代之所以是制藥業的黃金時代,是因為這壹時期發明了大量的藥物,包括合成維生素、磺胺類藥物、抗生素、激素(甲狀腺素、催產素和可的松等。),抗精神病藥,抗組胺藥和新疫苗。其中,很多都是全新的藥物。在此期間,嬰兒死亡率下降了50%

事實上,死於感染的兒童數量下降了90%。許多過去無法治療的疾病,如肺結核、白喉、肺炎等,都可以治愈,這在人類歷史上也是第壹次。

當然,另壹方面,戰爭也加速了藥物的研發,壹些與戰爭相關的項目得到了政府的資助,比如抗瘧藥物治療,可的松(可以使飛機上的人在高空不會暫時頭暈),尤其是青黴素。有11美國藥廠參與青黴素的研制,由戰時生產部直接領導。二戰後,美國成為世界制藥業的領頭羊。到1940年代末,美國生產了世界上幾乎壹半的毒品,占國際毒品貿易的1/3。

由於藥物研發和市場投入的增加,美國、歐洲和日本的制藥企業增長迅速。研發和學術界之間的合作也得到了加強。藥物發明的方法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例如,在抗生素的開發中,制藥廠篩選了成千上萬的土壤樣本來尋找抗菌劑。這壹時期的典型化合物有:默沙東的鏈黴素、立達的金黴素、培大的氯黴素、雅培和禮來的紅黴素、輝瑞的四環素等。這些醫藥市場的利潤回報促使制藥公司更加重視科研,並開始建立專門的科研園區。

這壹時期的特點是制藥企業從研究天然物質到發現新藥,再到改造天然物質,再到用合成化學合成新化合物,從篩選化合物得到新藥。順著這門課程,分析化學和儀器分析技術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因為要確定化合物、甾體激素和抗生素的化學結構。包括:X射線衍射技術、紫外光譜技術和紅外光譜技術,從使用燒瓶和試管的濕化學時代到使用微量樣品和分子模型的幹化學時代。這些技術的發展使化學家能夠更科學地解釋結構-活性理論,了解化學結構與生物活性的關系。這導致了新壹代抗精神病藥、安眠藥、抗抑郁藥和抗組胺藥的出現。

在此期間,藥物安全受到關註。1937中的磺胺類藥物導致了100多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兒童,這讓美國藥物管理局意識到了藥物安全法規的缺失。當時S.E.Massengill公司的科學家用帶壹點甜味的二乙醇配制磺胺糖漿。雖然標準中有外觀、味道、氣味等指標,但沒有動物試驗,也沒有與已發表的溶劑文獻進行對比,導致悲劇發生。這也迅速促成了1938的《食品藥品化妝品法》的通過。主要修改的是藥監部門審批新藥的職責。要求官員審查臨床前試驗數據和臨床試驗數據,有權要求申請人增加試驗項目,有權拒絕批準上市。

當時的美國在藥品安全方面是世界上比較先進的,因為德國作為戰敗國,在20世紀60年代+0950年代還在實行戰時新藥禁令,而英國直到1956年才有藥品法(TSA),所以政府更重視藥品管理,比如檢測和生產的標準。類似OTC規定的出臺,讓患者更容易獲得壹般的治療藥物,也就是自我治療藥物,但也增加了處方藥的利潤。所謂的“研發型藥企”逐漸出現。

在臨床試驗中,開始要求雙方進行對照試驗。因為需要臨床試驗數據,所以控制了藥物使用範圍,防止了藥物濫用。雖然西方國家至今沒有解決吸毒問題,但美國每年吸毒人數已達數千萬。

雖然政府部門加強了藥品安全監管,但實際上藥品臨床試驗的責任還是由藥企承擔,而不是政府或第三方。臨床試驗數據使藥企能夠了解市場的目標受眾,有利於藥品的銷售。因為藥企的目標受眾不是患者,而是醫生,醫生開藥,藥店發藥,患者還在盲目用藥。世界

所有國家都是這樣。最近華盛頓郵報說,美國有1565438+萬人濫用藥物,4%的醫生沒有接受過藥物方面的培訓。

二戰後的壹段時間裏,歐洲社民黨的理念使得歐洲福利國家的觀念深入人心,醫療成為壹種福利,而美國實行的是醫保制度,從而使得人們對藥價,包括醫生和患者都漠不關心。

制藥行業的再評估、法規修訂和增長(1960-1980)

其實這個時期最重要的是藥品生產GMP的公布,把驗證納入GMP法規的要求,使得藥品生產更加規範。

這壹時期,醫藥行業受到了科學、醫學、政治、市場等多方面的沖擊。新化合物的發現和早期實驗使壹批新產品問世,科學上有可能選擇性阻斷生理過程,治療疾病。尤其在心血管藥物方面,出現了60年代以奈洛爾為代表的β受體阻滯劑,70、80年代以卡托普利為代表的ACE抑制劑,以硝苯地平為代表的鈣拮抗劑,以及壹些降脂藥物。不良反應較少的抗抑郁藥和抗組胺藥;以布洛芬為代表的非甾體類解熱鎮痛藥;口服避孕藥;抗癌藥;以多巴胺為代表的治療帕金森病的藥物;治療哮喘的藥物等。美國FDA加強了對臨床試驗的管理,而相比美國,歐洲政府對藥物臨床試驗的管理較為寬松,要求醫生對患者服藥後的不良反應進行監督。所以歐洲新藥上市速度比美國快,但是歐洲藥品不良反應的情況也比美國嚴重。如果沙利度胺沒有被FDA批準,在美國不會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制藥公司開始多元化經營,比如涉足香料、化妝品等消費品行業。

在這壹時期,科學中的理論設計(理性

Design)得到了發展,因為與某些疾病有關的酶、激素、神經遞質的受體和底物的知識,已經成為研究人體生化和生理過程的基礎知識;同時,科學發現還涉及阻斷目標分子的功能。自然資源的研究包括微生物產生的具有生化作用的物質。分子結構的變化,即所謂的me-too化合物的合成,成為這壹時期的特征。分子結構的典型修飾是卡托普利,典型的代謝產物是特非那定,壹種抗組胺藥。

1960-1970時代儀器分析的突破包括核磁共振波譜和高效液相色譜,也為藥物發明做出了巨大貢獻。計算機的發明也使復雜的計算變得簡單。比如傅立葉變換的計算。數據庫的建立也使得生產、臨床試驗、分析等參考資料的數據得以存儲,結果可以進行對比分析。

因為使用了新的儀器和電腦,藥監部門也制定了相應的法規。

這期間,藥品價格也被提上日程,因為原料藥價格和成品藥價格差距很大。這個提議是由參議員埃斯蒂斯提出的

Kefauver提出的。幾乎與此同時,歐洲1961報道了沙利度胺,全球包括歐洲、南美和亞洲約有10000例畸胎瘤患兒,由於臨床試驗不當和藥物審查不嚴。該產品由德國Gruenenthal制藥廠生產。雖然在191修訂了《新藥審批聯邦辦法》,但最終的德國法規直到1976才開始實施,加強了對新藥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控制。為了應對英國類似的危機,衛生部在1963成立了藥品安全委員會(CSD)。它與政府密切合作,但它不是壹個立法機構,它不監管醫生和制藥行業在臨床試驗之前和期間的行為。1968頒布的藥品法中,規定由藥品安全委員會控制。

新藥產品進入市場。

雖然反應停並沒有傷害美國,但是克福弗等人還是提出了壹個提案,要求國會研究通過新的法規,交叉批準藥品專利,藥品價格限制,藥品推廣等。,以降低藥品價格;法規還應涵蓋藥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標準。1962年,國會通過了FDA的《食品、藥品和化妝品法》的Kefauver-Harris補充條例。要求用定量的方法評價藥物的使用,FDA可以通過新的規定推遲或不批準NDA新藥的申請。因此,制藥公司在臨床前試驗和臨床試驗上投入了大量資金。實驗案例從原來的10 -100增加到壹千多個。此時,大型制藥公司抱怨市場上的新藥數量正在迅速減少。壹些制藥公司將業務領域轉向醫療器械、診斷試劑、光學儀器、化妝品、食品,甚至家庭日用品等領域。美國制藥公司開始加強海外藥品銷售和國際科研合作,如與歐洲、南美和亞洲的合作。

市場競爭、企業兼並、生物技術等高科技時期,1980-現在

在過去的20年中,制藥行業向市場推出了壹系列新產品,包括中樞神經系統藥物、抗病毒和逆轉錄病毒感染藥物(特別是治療艾滋病病毒和艾滋病的藥物)、治療癌癥的藥物等。在此期間,生物技術得到了很大發展,如幹擾素、白細胞、促紅細胞生成素、單克隆抗體藥物等。,可以模擬或支持人體免疫系統。過去從動物身上提取的胰島素已經可以用於轉基因微生物。

科學研究中出現了許多新方法,如計算機化學、組合化學、生物技術快速化合物篩選等,改變了傳統的藥物研究。許多制藥公司都有自己的化合物數據庫。由於新藥難以預測,政府也通過法律法規控制進入醫藥行業,新的醫藥公司很少,生物技術作為壹種新技術,已經成為醫藥行業不可或缺的壹部分。他們致力於結合生物學、基因泰克和基因組學等新技術。根據最近的統計,近幾年上市的新藥中,30%以上是生物技術產品,正在開發的新藥項目中,50%是生物技術產品。而且在65438到0999-2002年新經濟浪潮的低谷之後,生物技術企業重新洗牌,壹些生物技術企業成為新的巨頭,比如安進。美國在生物技術領域仍處於領先地位,歐洲正計劃加大研發投入。壹些歐洲公司與美國制藥公司建立合資企業,或在北美設立研發機構。雖然研發新藥的手段很多,但很大程度上還是靠運氣,所以可以說新產品的生產是理論研究和運氣的結合,到今天也沒有改變。

許多化合物的發現是先合成壹系列潛在有用的化合物,然後進行快速篩選,如物理分析、生物分析方法等。,以快速分析體內代謝過程,是否與標的物結合並發生反應,毒性反應等。在這方面,制藥公司投入了大量資金,但其療效仍有爭議。

另壹個偉大的發現是,基因工程師已經可以通過DNA重組來制備目標微生物,可以產生所需的化合物分子。這種方法已被廣泛使用。未來的發展方向可能包括用工程細胞進行基因修復。

政策方面,1980,美國高等法院裁定通過基因技術獲得的微生物可以申請專利;國會通過了Bayh-Dole法案,允許聯邦基金資助的受益人獲得專利保護;同時,允許生物技術企業籌集資金。壹個典型的例子是第壹家上市的生物科技企業基因泰克,其股票在上市兩分鐘內從35美元飆升至89元,可見當時市場對生物科技企業的預期。

在此期間,數千家生物技術企業獲得了融資,包括上市和風險投資。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現象包括終身科學家進入董事會,投資者對生物技術企業承諾的未來銷售和利潤深信不疑,壹些未經測試的化合物申請了專利。生物技術公司聲稱,他們的產品可以治療癌癥、糖尿病和艾滋病等目前技術無法治療的疾病。生物技術企業關閉了,新的誕生了。2005年的今天,美國仍有65,438+0,500家生物技術企業。

歐洲在這方面還是比較保守的。生物技術企業主要誕生在1990年代中期。到目前為止,歐洲仍然落後於美國,但它正在努力。

這個時期的另壹個特點是,從2000年開始,很多所謂的重磅產品專利到期,仿制藥公司開始借機發展,包括跨國藥企,比如諾華制藥公司,正在大規模收購仿制藥公司;包括印度制藥公司,已經走向世界,盡管道路並不平坦。在2005-2008年,因為專利到期,商標市場將會有另外350億美元。2004年美國橙書共有10375個醫療產品,其中7602個為仿制藥。

這個時期也是企業兼並的時代。1994,美國家居用品公司加入惠氏制藥公司。1995葛蘭素史克收購惠康制藥公司,法瑪夏制藥公司和普強制藥公司合並;諾華制藥公司成立於1996,原為汽巴制藥公司和山道石制藥公司;1999成立安萬特制藥公司,由赫斯特制藥公司和羅納普蘭制藥公司組成;2000年,輝瑞收購了Vanalan Baxter制藥公司,2003年,又收購了Famacia制藥公司。2004年,安萬特和賽諾菲合並。全球排名前10的藥企市場份額已經達到47%,而輝瑞接近10%。解釋壹下醫藥行業的壟斷。然而,大企業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或許,傳統藥企的黃金時代再也不會到來。

制藥業的未來

醫藥企業和生物技術企業將加強合作和並購。

社會效益和企業利益還是會有沖突,政府會協調這些問題。包括藥品價格管制、鼓勵使用仿制藥、加強藥品不良反應監管、防止藥物濫用等。醫療體制改革將繼續進行。

生物技術企業逐漸成熟,部分生物技術企業具備了自負盈虧的能力。未來,壹些生物技術企業將與跨國制藥企業在同壹起跑線上競爭。

制藥企業將變得更加專業化,致力於專門的治療領域或適應癥。

研發難度會加大,臨床試驗的可靠性和準確性尤為重要,否則會遭遇訴訟。GMP和財務管理的合規性會受到企業的重視,FDA、EMEA、SEC等管理部門會加強監督管理,處罰力度也會加大。

  • 上一篇:高中歷史中的中國軍事歷史事件年表
  • 下一篇:侯馬信息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