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屬龍的男女會在同年結婚嗎?

屬龍的男女會在同年結婚嗎?

屬龍的男女會在同年結婚嗎?

晚年的周紹。

1986,我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工作。閑暇之余,經常看到壹位身材魁梧、衣著整潔、看上去頗有威嚴的老人在編輯室外的過道上與年輕人聊天。我好奇地問同事:“這是誰?”他們告訴我,他叫周紹,是我們社的特約編輯,在其中壹個編輯室工作,主要是編輯出版文學名著。那時候,他已經七十歲了。同事神秘地告訴我,他曾經是安,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上海灘著名的編輯、作家,他的妻子穆是戴望舒的前妻。這真的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當時在第二編輯室工作,主要是編輯出版文學研究著作。從那以後,我就有空聽他說話,看他的壹些作品,逐漸對他的人生故事有了壹些了解。

註冊律師

在描述周紹晚年的生活之前,有必要簡單描述壹下周紹的生平經歷和早期事跡。周紹,1965438+2006年6月出生,浙江鎮海人。他的父系家世,周紹成年後幾乎不提,只說他爺爺是個鄉紳。他還沒出生就去世了,在外婆家長大。奶奶家是書香門第,給他很好的讀書環境。十壹歲時,周紹上了上海市清新中學附屬小學,壹直住在叔叔張六安家,直到六月1935高中畢業。張六安是參與的老板,也是著名的篆刻家,與陳巨來齊名。

1935年秋,周紹考入上海東吳大學法學院。東吳大學由美國監事會於1900年創辦。它有三個學院:文學院、理學院和法學院。文理學院設在蘇州,原校區現為蘇州大學。法學院位於上海虹口昆山路。當時法學院開設預科,規定妳要先在蘇州東吳大學準備壹兩年,才能在上海讀完四三年的五年制課程。周紹自言自語道:“我是1935年考入東吳大學讀法學預科的,卷子壹片空白。我希望我不會被錄取,但我可以完成我在杜東扶桑學習文科的夙願。然而,法學院院長吳是我的表妹,壹個難忘的朋友,想成為我的老師。他利用職權破例錄取我為白人學生,開始做了兩個學期的負面學生。(烏蒙的影子,在西秦做夢,古屋軒出版社,1999)

周紹在蘇州東吳大學讀法學院預科,因此與蘇州結緣。早年出版的《汾門集》(上海汾西書店,1940;遼寧教育出版社(1996)晚年出版散文集《屯溪尋夢》,均以蘇州地名命名。在東吳大學,他加入了寧波同鄉會,並與同年擔任會長的經濟學同學蔣緯國保持密切聯系。蔣緯國住在南苑,離蘇大不遠,蔣緯國故居仍在南苑賓館。1940年夏,周紹法學本科畢業。同年冬,經重慶律師篩選會篩選,取得律師資格,進入上海外灘附近圓明園路的公正律師事務所執業。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事務所解散。

引人註目

在此之前,1937 165438+10月12占領了上海花街和蘇州河以北上海公共租界的壹半。上海的法租界和蘇州河以南的上海半個公共租界都是淪陷區。只是租界被英法等國控制,就像海中央的壹個島,所以叫“島”。“孤島”從這壹天開始存在,直到1941年65438+2月8日侵占上海租界。周紹從小就喜歡寫作。他在11歲時向當地報紙投稿、發表,從此涉足文壇,開始編輯生涯。他出現在“孤島”時期。

1936年秋,來滬與宇宙風社主編陶(1908-1983)合辦半月刊《譚峰》,並出任主編。次年爆發,出版不到壹年就關閉了。陶康德拉以編輯身份加入宇宙風學會,與老舍、郁達夫、周作人、豐子愷、俞平伯、劉大姐、趙、施蟄存等壹批著名學者交了朋友。他還署名“李記”,向1938創刊的《文匯報》副刊《世紀風》投稿,並結識了其主編湯濤(1913-1992),於是與魯迅馮等合寫了散文集《編古集》(。

《魯迅風周刊》是王、孔、金等人於1939 65438+10月以繼承魯迅雜文風格為宗旨創辦的。由道(、、、、、、、、和馮子()等六人所作的18篇散文,共分六卷。《恒美集》除了《變》中的六人之外,又增加了孔的另壹種境界。《邊鼓集》是指為救亡圖存而奏出的激烈的邊鼓,來自“壹顆沈重的心發出的低沈而急迫的聲音”。《恒美集》的書名取自魯迅的壹句“恒美冷冷指千夫指”。在《橫眉集》的序言中,孔代表了寫作的主旨:“不僅要與國內各行各業的不良傾向和解”,而且要承擔揭露和戳穿外國侵略者醜行和陰謀的責任”。

《宇宙風》主編

周紹當時勤於寫作。除了收藏,他的個人作品還有《清明集》(上海宇宙風學會,1938)、《吳鉤集》(上海宇宙風學會,1938)、《法華集》(上海永林書店,19468)。他的《清明集》共六篇,記敘明清歷史事件,以史為鑒,借古諷今,富有現實意義。比如清初的兩位官員的職業,就直接痛斥:“我們把跪拜仇人的人叫做”或者”傀儡“。自有歷史以來,中國受制於外國的時候,就壹直有這些醜人。真的是“自古有之,今有之猛。”他所有的作品都首次發表在《宇宙風》上。《宇宙風》最早發表於1935年秋,最後發表於1941年太平洋戰爭。它是當時很有影響的刊物,銷量達45000冊,僅次於《生活》和《東方》。林語堂、陶、周韶編輯。後來林語堂去了美國,陶去了,這是周紹壹個人編輯的。

從1936到1941,周少還擔任過《譚峰》、《宇宙風B》、《上海天下事》的主編。1939,上海循環報副刊《海風》主編;1940年任《西部文學月刊》西部文學編輯。從1940到1941,也是上海魯迅風學會《魯迅風周刊》的編輯。從這些簡歷中,可以看出周紹當年在文壇的活躍程度。陳慶生說:“李周安和文在寅是孤島時期魯迅風的著名雜文作家。他們積極宣傳愛國主義,嚴厲譴責各種行為,被公認為“學院派”作家。”(《上海時期文學》,上海出版社,1995)他不僅與當時的金通信,而且幾乎影響了金的後半生(見下文)。

文學黑客

“孤島”淪陷後,日寇壹切活動苛刻,生活在淪陷區的中國人命運劇變,造成文化的分裂。留在上海的學者,如許廣平、淩克等,不屈不撓,不與日偽合作。或者關起門來寫作,有的可以靠教書為生,比如錢鐘書的兩大名著《談藝》和《圍城》,有的只能過清貧的生活,比如譚正碧(這可能是大多數);或者像袁殊、關雎那樣,以犧牲名譽為代價,潛入日偽政府,從事上帝的事業。其他人,如胡蘭成和劉玉生,主動成為壹種文化。周紹和文在寅明知為王偽做事是不光彩的,但還是成了遊手好閑的文人。從1942到1944,周紹是上海古今出版社的編輯、總編輯。古今1942年3月由原王偽部副部長兼政務次長朱浦(1902-1970)創立。最早是月刊,第九期改為半月刊。朱浦與關系密切,聲稱“周先生是我更好的朋友”(樸園給的簡信,樸園日記,海豚出版社,2012)。在《古今兩年》壹文中,他說:“周海先生是最樂於助人、最有力量的人。這兩年來,他不僅為古今寫文章,使其更受讀者的熱烈歡迎,而且每當古今遇到困難時,總是給予精神上和物質上的幫助。”

《古今》主要刊登文史軼事和雜文,但其中不少是王偽作。古今先後出版了汪精衛的《老友的故事》、《周海的廣州之旅》、《扶桑的生日回到過去》、《讀滄桑穿越沈浮》、《苦學的故事》、陳公博的《上海灘》。作為主編,安在《古今》周年特大號編輯後記中說:“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國民政府王先生在夜以繼日的努力下,還抽出時間為紀念號撰稿,這不僅是本刊獨有的光榮,也是我國文學史上的壹件大事。”“本期的另壹個特殊貢獻是周海先生的。在《古今兩年》壹文中,李周安寫道:“這兩年的古今成功,可以說是成功了。不用說,對古今地位作出貢獻的人之壹是周海先生。每當他的話有問題,我們總是多印壹些,但還是賣完了。”這些話和朱樸之的話壹模壹樣。因此,人們很自然地把《古今》看作是周海的出版物,也就是刊物。

周紹是古今的脊梁。朱浦《古今二年》說:“古今初刊時,...只有三名編輯和撰稿人。壹個是他自己,另外兩個只是陶康德和李周安。“周紹從《古今》第三期開始擔任《古今》主編。朱浦說:“我和李安沒有壹天不在社裏工作,不管風吹雨打,嚴寒酷暑,從不停歇。“可以說,周紹對古今的貢獻最大。為了辦好《古今》,他還請來了金幫忙。金成了《古今》的壹個未署名的編輯,每天都去那裏半天。金生前發表的最後壹篇文章是2003年寫的《悼念黎安》,他在文中寫道,他與周紹相識,是因為《世紀風》上寫的雜文。後來朱浦和周紹合著《古今》說:“朱浦沒有錢,也沒有權,但因為投靠了周海,在經濟上也得到了保障,成了周門的高級食客。”金檢討自己:“我都差不多了,以後我還願意去違背它。由於《世紀風》原著很無辜,作為《古今》的未署名編輯,歷史上是有明顯區分的。勝利後被罵也是咎由自取。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我自己碰到的。因為我這個時候在抽煙,需要錢。這真的很遺憾,我人生的很多錯誤都來源於此。”

除了編輯手稿,周紹還出版了《章太炎及其軼事》《追憶郁達夫》《清代乾隆皇帝誕生古今》等文史著作。因為受周紹《古今》的影響,1942年4月,等人認為周紹“以前在上海出版名聲很好,現在參加了和平交通的工作”,“以單純待遇的名義派他做單純專員,不發俸祿鼓勵人才”,任命他為王偽學會秘書處的單純專員;1944年被王偽任命為“儲備銀行調查部專員”,周紹未到崗。

1944 10《古今》第五十七期出版後停刊。文末,朱浦“邀安、文在寅吃壹頓便飯,休談“古今”,尚有瑣事待議;這兩年,我們榮辱與共,不能不說自己的感受。”(《樸園日記——重陽風雨錄》《樸園日記》,海豚出版社,2012)。由此可見周紹與朱浦的密切關系。朱浦後來定居下來,從事書法和繪畫。《文匯報》記者魯浩有壹天問周紹,他為什麽要參與《古今》的編輯工作。周少輝說:“歸根結底,就是四個字:貪婪和對死亡的恐懼。"

在辦刊物的同時,從1940到1944,周少還在上海做律師,主要生活還是靠律師業務收入。

勝利之後,清算。與周紹合作主編《古今》並創辦有日本背景的古今出版社和太平書店的陶、周作人、被作為“文化”投入監獄,太平書店被定為敵占區。雖然在上海曙光出版社1945 11 6月出版的司馬文貞署名的《文化》壹書中,安、陶、胡蘭成、四人被列為“文化”,但由於周韶早退,並未擔任王偽之職,因而未被清算。1945至1949,周紹加入上海天恒律師事務所,地址四川中路,專門從事律師業務,辦理民事、刑事訴訟。他為茅盾先生處理過房屋糾紛,晚年寫過《暮光小品》。在此期間,他離開了文壇,不再寫作,不再參加文藝活動。

在偉大的時代潮流中

周紹在上海之前的事跡,多見於其本人的回憶和相關記載,蔡登山等人也有提及。他後來的事跡由蔡登山等人寫成,不詳,根據有關記載歸納如下。

上海淪陷後不久,律師制度被廢除,周紹在洪雪教了壹學期歷史後辭職。1950年7月進入民營正廣和汽水公司任顧問,起草公司章程,不久擔任副經理。由於對自己的業務不熟悉,周少猛辭掉了工作。1956 65438+2月參加上海市人才協會,調入上海文化出版社任編輯。他的老朋友孔有敬當時是上海文化出版社編輯部副主任。金此前於6月1956 165438從上海文化出版社調入新成立的古典文學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前身)。1957年6月,周紹經米依群和金介紹,加入了促進會。同年,周韶在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了根據關漢卿原著《望江閣》改編的有圖通俗讀物。今年5月,朱浦以著名書畫家的身份來上海壹周,當天晚上就見到了周紹。"見到妳我太激動了,壹時說不出話來。"接下來,周紹有四天時間陪他活動。有壹天,“立安下午拜見同性姚,同性姚比十年前得意多了”(《上海壹周》《樸園日記》,同上)。與金相比,周紹的安逸生活很短暫。1958年9月,上海文化出版社報上海市有關部門批準後,送安徽勞教。1965 1月,經安徽省局批準,周紹“辭退留隊就業”。1975 65438+2月,周紹經安徽省有關部門批準“調離工作崗位,享受公職”。1976年3月,周紹被分配到上海公司下屬的成都皮革五金合作商店工作。

1977 165438+10月,上海市委決定恢復上海市出版局和各出版社的建制。1978 65438+10月1,上海文藝出版社恢復原名。因為上海文化出版社早已並入上海文藝出版社,周紹也“歸隊”,進入上海文藝出版社編制,直到5月1985退休。周紹要求檢討自己的歷史問題。1980 165438+10月,上海文藝出版社認為周偽滿時期的歷史問題“不應予以正視和糾正”。為此,建議上級機關撤銷當年對周紹的免職、辭退決定。

走進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65438+10月1、上海古籍出版社在中華書局上海編輯研究所的基礎上成立,老社長李俊敏積極招募老編輯,金在上海古籍出版社當編輯。大概是因為他的推薦,恢復編輯身份的周紹並沒有回到上海文藝出版社工作,而是被上海古籍出版社從1979聘請為編輯。周紹去古籍出版社編輯自己喜歡的古典文學作品;同時,古籍出版社的人際關系和學術氛圍讓他如魚得水,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李俊敏是壹位敢於使用人才的忠誠長者。當時和周紹那壹代差不多的編輯也不少。他遇到了剛剛恢復編輯身份,回到古籍出版社工作的王冕(昆·)。與金同年,兩人都屬龍十二生肖,都以研究明清歷史和文學而聞名。李是周紹所在的壹個編輯部的主任,對編輯工作極其認真負責,對明清歷史和文學也有濃厚的興趣。周紹負責編輯的很多書都是她把關、把關的。

繼任的編輯部主任趙昌平是施蟄存先生的第壹個研究生,尊稱周紹為“師叔”。周紹對家人有點嚴格,對年輕編輯平等相待。年輕的編輯們或稱他為“周公”,或開玩笑地稱他為“周老頭”。編輯丁如明記得,周紹退役後,有壹次在兒子的攙扶下來到俱樂部,坐在樓下大廳,要丁如明下去聊聊。他們正在談話時,他的兒子突然插嘴了。他勃然大怒,罵道:“我們大人說話,妳插嘴,真沒禮貌!”其實他兒子和丁如明差不多大,最多差三四歲。丁汝明有點不好意思,也很抱歉。在古籍出版社工作的十年間,周紹主要從事古籍文稿的審核工作,他負責編輯的書籍多達40余種。其中,《範南文集》、《雁門集》、《解蓋寺集》、《高清秋集》、《陳子龍詩集》、《穆初雪集》、《穆遊學集》、《穆雜著》、《吳梅村集》、《顧史著》、《安雅集》、《方苞集》等被列入中國古典文學叢書。由於飽讀詩書,他的胃很深,審稿很寬很快。1988 65438+2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推薦投稿,經上海出版專業高級職務評審會討論投票通過其編輯資格。

男子恢復營業

周紹在編輯的同時,也參與了壹些古籍的整理工作。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查《靜夜堂詩》(全三冊,1986)、姚燮《賦莊詩》(全二冊,1988)和《史記》(全三冊,1988)。晚年重操馮夫人之業,著有《黃昏隨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迷魂溪夢》(古屋軒出版社,1999)、《向晚隨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等多部文史散漫、追憶往昔的散文,專著有《清詩春夏》、《中國明清官員》等。周韶的清人詩,特別是清代詩人吳、的清人詩,被稱為“吳崇黃”。他曾告訴丁汝明,他去的時候,其實帶了壹本兩個人的合集,他們的詩陪伴他走過了漫長的歲月。

《清詩春夏》署名李周安。他將清代詩歌分為四季,以寫雜文的方式敘述清代早中期詩人的故事。這是中華書局()有限公司的《詩坊》之壹,4月版1990,江蘇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內地版1991。這套書是金主編的。這套書還包括金的《詩經》。《中國明清官話》是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出版的《明辨舊詞》系列之壹。此外,金的《六宮幽魂》和昆的《深宮溫莎的女人們》也在該系列之列。周紹寫得很快,講故事得心應手。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運動休息的時候寫的。

1987 65438+2月,上海書店出版社聘請周紹、上海古籍出版社楊友仁、上海辭書出版社王誌毅三位退休編輯擔任《中國現代文學叢書》特約編輯。《中國現代文學叢書》由周紹的老朋友樊泉主編。樊泉是壹位經驗豐富的老出版人,並為該系列成立了壹個強大的編輯委員會,包括施蟄存和其他各領域的專家。編輯室裏有兩位年輕的編輯,龔建興和鄭小芳。龔建興後來調任《新民晚報》做副刊《夜光杯》的編輯,以筆名《西坡》成名。鄭(1901—1998)的孫女,從福建老家調過來照顧鄭的日常生活,後調到中國福利會出版社編輯。當時在福州路上海書店樓上的飯堂裏劃出壹塊地方,放了壹個寫字臺和書櫃,在那裏做編輯。經過這些年輕老編輯們幾年的努力,30卷2000萬字的《中國現代文學叢書》於19912出版。1997,該書獲得第三屆圖書獎榮譽獎。

為了打開話題,周紹向趙昌平建議將《宇宙風》、《自傳壹章》、《人文歷史》、《名人》等欄目編成壹本書《難忘的回憶》,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99。本書匯集了蔡元培、周作人、老舍、郁達夫、徐誌摩等知識分子的生活片段,不僅具有史料價值,而且具有可讀性。受這本書的影響,我策劃了10個系列的名刊,選了《語絲》、《月牙兒》、《太白》、《宇宙風》、《人間》、《現代》、《萬象》等名刊,其中選了戴望舒,周韶專門陪戴望舒的女兒戴蘇勇到我社收樣書和稿費。

除了同事,周紹晚年的朋友還包括施蟄存和他的年輕朋友魯浩、龔建興。周紹年輕時喜歡打牌,晚年也喜歡麻雀。華東師範大學的陳子善教授回憶說,他的父親陳新民“與李周安有著密切的聯系,因為他們曾經壹起在上海鄭光和堿廠工作。在我的記憶中,從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末,李周安經常來我的蝸居喝酒,和父親聊天。後來,我的父親和母親常去和安、穆玩”(陳子善《無日記》,山東畫報出版社,2022年)。

周紹晚年經常去看望施蟄存先生。陳巨來的作品《安智人物回憶》生前委托施蟄存,施蟄存交給周紹出版。魯浩等人為遼寧教育出版社編了《萬象》,周紹連載《萬象》,然後單行本出版,壹時名聲大噪。周韶還寫了陳巨來和浙江的篆刻、煙草筆記和20世紀30年代的《萬象有壹年》。他和石先生有抽雪茄的共同愛好。石先生送了幾支哈瓦那雪茄給周紹,周紹舍不得抽,壹直抽。後來他抽雪茄,丁汝明就在徐家匯的壹家煙店給他壹盒壹盒地買。他要的是桐鄉雪茄廠生產的比較貴的牌子,壹包10支裝,三角6分錢。他不願意買,但是他想要壹包27美分的低價。後來桐鄉煙廠倒閉,他嘆了口氣。當然,這是80年代初的價格。

周紹退休後,從上海文藝出版社借了壹間房,壹個人住。房子在嘉善路。我去過那裏。我記得是樓中間的亭子,壹個客廳壹個臥室。他在壁櫥裏掛了壹塊“吳”的匾,還在隔板上掛了壹張他和妻子穆年輕時的照片。他身體很好,堅持冬天洗冷水澡。他喜歡喝酒,晚年患了痛風。穆李娟禁止他喝酒,但他仍然不聽,並邀請年輕的編輯們壹起喝酒。因為痛風,他走路不方便。他拄著拐杖出門,掉了幾顆牙。壹個年輕的同事跟他開玩笑說:“壹個沒牙(可恥)的人好走路。”他覺得不夠,笑了。年輕人越是擠兌他,他越是開心。周紹喜歡晚上看電視劇。曾有壹部《清宮戲》膾炙人口。他看後寫了壹篇雜感,發給新民晚報夜光杯發表。昆的文章《淮周紹》註:“周君嘗雲,惟以壹瓶酒壹支筆,文字可立於頃刻。即便如此,不查文獻也難免有錯,所以氣味有疑點。周軍並沒有在意,只是憤怒地寫下了這個。”然而,在周紹去世後不久,《發光的杯子》也發表了他保存的手稿。

晚年的穆李娟。

周紹與穆李娟

關於周韶和穆的書寫是壹個無法回避的話題。穆和戴望舒的故事在許多書中都有描述。穆以戴望舒前妻、周紹夫人的身份接受采訪,《新民周刊》於20115年6月發表《穆之妹穆:與戴望舒離婚,與安相伴》。

穆,浙江慈溪人,1917年出生於壹個實業家家庭。1935畢業於上海南洋女子中學。穆李娟的大哥是穆時英(1912—1940)。穆時英、劉吶鷗、施蟄存都是20世紀30年代新感覺派的著名作家。1935年4月,戴望舒(1905—1950)從法國回到上海,與劉吶鷗、穆時英同住壹套公寓。這時,戴望舒相戀八年的未婚妻史江年(施蟄存的妹妹)另有所愛,大家都很同情他。於是,穆時英把他的妹妹穆李娟介紹給了戴望舒。

兩人於6月1936在上海新雅酒店結婚。穆,19歲,嫁給了比自己大12歲的戴望舒。婚後,她生了壹個女兒戴,小名多多。1939,戴望舒帶著老婆女兒來了。由於年齡、經歷和性格的差異,他們的關系出現了危機。1940年6月,時任王偽國家通訊社社長的穆時英在上海被特務逮捕。戴望舒不許穆回上海參加葬禮。同年冬,穆李娟的母親在上海病逝。穆不顧戴望舒的阻攔,回到上海參加葬禮。1943 1月,兩人離婚。

穆回上海後,早已相識的安作為穆時英的朋友,經常來看她,和她聊天。李周安比穆大壹歲,還是單身,當時在上海很繁華。他愛上了穆·李娟。1943三月15,他們在上海金門大酒店結婚。同年4月號,在婚禮上擔任司儀的劉玉生寫下了《壹個文人的婚姻》,記錄了兩人的婚禮場景。蔡登山中有語錄,此處不再贅述。壹個年輕的同事開玩笑地指責周紹沒人愛。他笑著說:“這是明珠回歸合浦。我和穆李娟以前住的農村只有壹河之隔,就是前後村。”他的老家鎮海離慈溪很近,也算是老鄉。上世紀90年代,定居澳洲並成為著名學者的劉存仁(劉玉生)來上海時總是告訴我們,讓我們安排他有機會和周紹見面聊聊。

穆和周韶婚後育有三女壹子。1949後,穆外出打工,在古典文學出版社校對。周紹到上海古籍出版社工作後,穆也不時來俱樂部,有時和周紹壹起參加促進會上海古籍出版社分會的旅遊考察活動。金曾經擔任過這個分局的局長。

周紹在老房子裏度過了他最後的日子。他和穆在上海江陰路的壹個老石庫門裏蓋房子。我去過,記得是在二樓,窗戶對著西路。周紹去世後,我和同事代表上海古籍出版社前去吊唁。穆告訴我們,周紹生病後,他不想呆在醫院,所以他躺在家裏,讓穆陪他到最後。

2022年8月,穆李娟去世,享年103歲。

高克勤

那都是和龍男龍女同年結婚。是關於上海桌的分享。看完了《男女之婚》,希望這對大家有幫助!

  • 上一篇:順治鮑彤我想問壹下順治鮑彤的銅幣現在值多少錢?是滿文版嗎?
  • 下一篇:歷史上有多少人登上過珠穆朗瑪峰的頂峰?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