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北宋精致的分權與制衡

北宋精致的分權與制衡

北宋制度之精巧令人驚嘆,目標只有壹個:分權制衡。用宋人自己的話來說,“上下維,內外統”的目的就是讓除了皇帝之外的任何個人、集團、機構都不可能獨攬大權,動搖趙國。實際上,即使是皇帝,也在這個“相制”中——即使他掌權,基本上也不能為所欲為,仍然有東西約束他。

為了防備士兵,采取“依權宜分兵”的策略。

宋朝建國前的100年歷史,基本上是以武力為主:士兵武力打倒唐帝國後,互相廝殺。最後“皇上,加強馬莊的兵,不得不做。”新王朝依靠強大的武力對地方割據勢力發動戰爭,努力重建中央控制,卻不得不忍受中央軍事將領的背叛。趙匡胤,宋朝的開國皇帝,是壹個真正的軍人,也是皇軍的高級將領。所以宋朝建立後,首要的防範對象就是士兵。對於武裝力量,宋朝采取了“依權宜分兵”的策略。怎麽分?第壹招是把全國各地地方軍隊的精銳士兵全部收編到中央,編入帝國軍,駐紮在首都地區,使皇帝直接控制的帝國軍成為宋朝唯壹有戰鬥力的武裝力量。剩下的地方政府直接控制的部隊叫湘軍,人少,身材矮小,待遇差,基本沒有訓練資質。它的主要功能是賣苦力,比如修城墻,看倉庫,運物資等等。這樣的軍隊連壹小撮土匪都擋不住,更別說反中央了。第二招,帝國軍最高統帥部由建國之初的兩個改為三個,最高軍事將領的軍銜也相應降低。那些曾經和趙匡胤稱兄道弟的老兵,早就被他的壹杯酒解除了軍權,回家享樂去了。再次,皇軍三總部只有管理軍隊的權力,沒有調動軍隊的權力。調動軍隊要有樞密院的軍徽,樞密院長官也沒當過兵。用非軍人來牽制軍人。

但在宋朝最高統治者看來,上述分權措施存在明顯問題。有什麽問題?重組後的宋朝武裝力量,所有有效的皇軍都集中在首都,沒有能在當地作戰的士兵。當地沒有軍人,如果在內地也沒問題。問題是,邊境地區呢?可怕的是宋朝邊防形勢如此嚴峻——北方有大契丹國,西北的黨項人躍躍欲試。當地沒有士兵。怎麽才能守住邊境?宋朝的解決辦法是從中央派出禁軍——禁軍以500人為壹個單位,通常的期限是半年到壹年。這壹制度被稱為“更護法”。“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流動的兵很難和營盤、鎮守邊關的將領、地方官有密切的關系。更有甚者,按照制度,戍邊將士的家屬還住在開封的軍營裏,由中央政府供養。當然,邊防軍忠於開封,忠於皇帝和中央政府。這是劃分軍事力量的第四項措施。

還有第五招。領導邊境已經分散整編的守備部隊的,基本都不是軍人。宋代士兵和非士兵的區別是肉眼可見的——士兵壹旦參軍,就會在臉上紋身,這個字永遠不會去。這個人再也不會是農民了。軍人往上爬可以當軍官,但永遠與正常社會隔絕。被派去領導邊防部隊的官員,大部分臉上都沒有字。我稱他們為“軍官”。這是壹個夾在軍民之間的官僚集團。他們沒當過兵,大多出身官僚家庭。他們學習不多,但他們有文化,有基本的計算機技能。他們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不能和正經平民比,但絕對高於軍人。能被選拔出來管理邊疆軍隊的軍官,很多都是有背景的,大部分都是開國元勛的後代。即便如此,他們在到達邊防哨所之前的主要履歷可能只是主管倉庫,最多是城市警察局長或者農村治安巡邏隊長。用軍官管理士兵,給“鐵打的士兵”增加了壹種“流動的軍官”。這個機制,分權是徹底的,但就戰鬥力的培養而言,“兵不知,將不知。”這樣的軍隊上了戰場,吃了敗仗也就不足為奇了。仁宗時期,範仲淹整頓西北軍隊,宗申、王安石改革軍制,希望建立相對穩定的軍政關系。但是,沒有人敢也不願意觸碰“權宜之計”的紅線。

為了防止地方割據,從中央到地方,權力被分割、限制、不統壹。

以上是軍事力量。讓我們看看政府。先說中央政府。宋代中央三權分立,行政、軍政、財政由中書省、樞密院、三司三個機構管理。中書是傳統的丞相府。但與傳統的丞相府事事親力親為、無所不為不同,宋朝的中書不關心軍事,也不關心財政。樞密院的級別略低於中書,甚至低於三司。然而,這兩個機構的長官直接向天皇負責。樞密院負責出兵等等;第三司負責國庫還剩多少錢等等。在宋朝的中部,還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機構——禦史和諫院。前者負責行政監督,後者專門負責輿論監督。禦史和諫院都可以批評皇帝的錯誤和缺乏政治事務。諫官的活動使宋代政治壹度呈現出積極的狀態,這是壹種有價值的自我糾正機制。

從地方來看,宋代地方政府相對固定的設置是州縣兩級。有意思的是,巡撫的頭銜不是刺史,而是知府,縣令的頭銜也可以叫知府。周知是“了解壹個國家”的省名。這是什麽意思?以另壹種身份管理國家事務(通常是中央官員)。這個聽起來很“臨時”的標題,確實是壹個新系統。在統壹戰爭的過程中,宋朝在新收復的土地上不再任命刺史,而是派其他官員管理國家事務。為什麽要這麽做?因為以前的刺史大多是軍人,所以刺史這個稱呼本身就被賦予了軍政的軍事政治色彩。宋政府再也不想讓士兵控制這個地方,於是派中央政府的文官來管理州政府。公務員懂國家,手裏沒有兵。當然也不會有分裂主義的隱患。周知也有了壹個新副手,叫“潼關”。在與周知的沖突中,有壹位法官自稱是“監工”,說他是皇帝派來監視周知的特派員。潼關壹開始確實有這個功能。後來天下太平,潼關監控功能退化。不過,如果周知有什麽重要的文件,需要和潼關會簽。因此,潼關仍在壹定程度上制約著周知。

在宋朝建立之前,國家之上其實是有很大的行政區域的。例如,壹個州長負責幾個州。當然,也正是因為管轄範圍廣,手中有兵,我們這個時代最終走到了中央控制的對立面,成為割據的因素。宋朝建立後,我們節度使的管轄範圍由幾個州縮減為壹個州(即我們節度使的駐地州),我們的節度使由處於統治地位的藩屬轉變為單純的州。後來幹脆換了壹個懂國家的平民。我們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大面積的管理需求依然存在。如果要管理和防止分裂主義,我們應該怎麽做?宋朝的方式是在國家之上設置各種不同職責的大規模地區管理機構,每個機構只負責壹個方面,由轉運監負責財務和物資轉運,監監負責司法監督和審查,軍都督負責軍事管理,各司其職,相互不統壹,對自己的中央上級部門負責。這些職能各異的地區管理機構,通常負有監督本地區州縣官員的責任,也是中央政府的耳目。

皇帝也受到各種制度傳統的約束。

受分權制衡精神影響的不僅是武裝力量和政府,還有皇帝。這並不是說任何機構或個人在制度上瓜分了皇帝的權力,而是說皇帝也受到各種制度傳統的束縛。首先,皇帝的宗族,皇帝的貴族,被排斥在政府之外,三個開國元勛的子子孫孫由國家奢侈地撫養,主要作用是為皇位提供備胎——萬壹皇帝不能生兒子,就得用他們來保證宋釗江山的血統,但宗室不能參政。對於後宮和宦官,宋朝也有自己的壹套。實踐證明,宋代對這些皇帝身邊的人進行隔離管理是非常有效的。“本朝百年無內亂”是宋朝很多人引以為豪的政績。其次,宋代官員有批評皇帝的制度、渠道和態度。至於制度方面,宋代有禦史、諫官專門負責批評、糾錯,享有言論特權。在該頻道上,各級官員可以通過會見皇帝和寫作等多種方式提出他們對國家事務和政治事務缺乏的看法。在態度上,大多數皇帝都是大度寬容的。趙宋祖先實行家法,“不殺大臣,不殺官員”,尊重官員作為儒生的尊嚴。優秀的官員有巨大的忠誠和愛國精神。在他們心中,對錯的程度比皇帝的好惡更重要。“民官忠義”,“按道辦事”,“不按道辦事”。所以在宋朝,妳會聽到壹個小官敢對皇帝說“這是我的工作,我願意用生命去捍衛,陛下不能侵犯我的職責!”

人事管理是分類的,相互牽制,各有所長。

宋政府的人事管理制度也值得壹提,其特點也是“分家”。如果算上除了軍隊以外為政府服務的各類官員,宋代其實有三種官員——文官、武官、宦官。文官的核心來自科舉,進士出身的官員是最優質的官僚群體。其次是選軍官,也就是上面說的不專業的統軍官。宋代宦官的數量及其參與行政事務的程度比我們想象的要大。而且他們沒有明朝的宦官腐敗,所以我把宦官也算作官員。這三種官員按素質排序,分別是文官>:武宣官>宦官,按與皇帝的親疏程度,正好反過來,宦官>;武玄關>公務員。所以在很多機構,尤其是經濟管理機構,以及軍事行動中,通常會有三類官員或者至少兩類。這樣做的目的很明顯——讓他們互相牽制,發揮所長。

總的來說,北宋的制度在各個方面都精巧地貫徹了分權制衡的精神。唐朝滅亡的歷史教訓和五代兵士霸氣的鮮活記憶,給了北宋統治者深刻的教訓。毫無疑問,宋朝的制度在“防止過失”方面是成功的。上層沒有內亂,下層沒有全國性的大規模叛亂。但在某些方面,比如軍隊的建設,卻被束縛住了,失去了效率。分權制衡和效率的體制能否實現,如何實現?宋朝沒有給出答案,只是提供了壹個案例,今人可以自行探究。

  • 上一篇:宋朝的官方史書有哪些?(寫於宋代)
  • 下一篇:中國古代十大神劍傳說的故事和傳說。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