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安史之亂的歷史影響。

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安史之亂的歷史影響。

安史之亂的後果極其嚴重,其影響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點:

第壹,社會混亂。這場戰爭給社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災難。《舊唐書·郭子儀傳》記載:“宮闕被焚,十裏無壹人,百曹棄,無椽。中區不到壹千戶,景邑中的景景(應改為榛子)為豺狼府之數。它既缺乏軍事儲備,也缺乏人力。東至鄭、汴、徐坊,北至秦、淮境內,為人類人口隔絕之地,千裏窪地”,幾乎包括整個黃河中下遊,壹片荒涼。杜甫有詩說:“寂寞天寶後,我園百余家,世間事多。”這說明戰後,廣大民眾無家可歸。

第二,藩鎮割據。安史之亂破壞了統治基礎,削弱了封建中央集權,為封建割據創造了必要條件,使唐朝由盛而衰。從那以後,實際上統壹的中央王朝對當地的控制力減弱了,安詩雨被解除了。

唐朝末年,黨在北方建立割據政權。史思明之子史朝義敗離鄴城時,唐派鐵勒將軍普谷懷恩追擊。蒲鵠與唐朝有矛盾。為了形成小集團,他有意保存安史老部下的實力,讓他們繼續控制河北,使安史老將軍田被(今冀南、豫北)、張中之(後改名李)和李懷賢俘虜。這就是所謂的“河北三鎮”。三鎮逐漸整合了當地的軍事、政治和經濟力量。後來的其他地區,如子清(今山東淄川、益都)、宣武的李玲瑤(今河南開封、商丘)、淮西的李希烈等都獨立了,拒絕接受朝廷的管理。這些鎮有的自己編官,不輸王府,有的不向朝廷進貢。他們甚至狂妄地自稱為國王和皇帝,與唐朝頂撞,直至其滅亡。這種現象並沒有結束。

第三,剝削加劇。由於戰爭,勞動力嚴重不足,統治階級不得不加稅,這使得階級壓迫和統治階級的壓迫更加深重。因此,農民與地方階級的矛盾越來越尖銳,最終在調兵遣將中迫使農民造反,形成了唐中期農民起義的高潮。安史之亂後,國家掌握的戶口數量大大減少。潼關與虎牢關之間幾百裏之內,只有“千余戶”,鄧州方城縣從天保的壹萬多戶驟降到不足二百戶。政府把負擔強加給了仍然登記在戶籍上的農民。唐憲宗元蒙時期,由於政令不通,只能向東南八省(浙西、浙東、宣化、淮南、江西、湖北、福建、湖南)收稅。方鎮統治下的民眾也遭受了"重刑重稅",如田在微博鎮的"重稅",李在汴州的"物質損失"等。唐政府和各省的苛捐雜稅終於激起了農民不斷的武裝叛亂。宗彜統治期間,全國各地都發生了叛亂,其中包括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發生的袁超叛亂,同年在浙西發生的清朝叛亂,以及同壹時期在蘇州和常州發生的張度叛亂,在周樹發生的楊照叛亂,以及在永泰發生的叛亂(公元765年)。這些叛亂雖然很快被鎮壓,但卻進壹步削弱了唐朝的實力。

第四,邊疆不穩。安史之亂後,唐朝也失去了對周邊少數民族的控制。安史之亂壹起,唐朝在隴右、河西、朔方地區向內地部署重兵,導致邊防空虛。西部吐蕃人趁機進入,隴右、河西走廊疲憊不堪。唐朝仍然控制著西域的安西北庭。幾十年後,大約公元790年,唐朝失去了西域的安西北庭。從此唐朝朝不保夕,更是朝不保夕。

第五,經濟重心南移。安史之亂促使北方人民在中國歷史上南遷,使經濟中心進壹步南移。安史之亂對北方生產造成巨大破壞,大量北方人南渡。南方相對穩定,北方人口的遷移帶來了大量的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南方經濟日益超過北方,南北經濟趨於平衡。

第六,西域獨立。753年前後,是唐朝治理西域的鼎盛時期,但此後隨著國內政局的劇變,唐朝在西域的勢力也大幅度下降,從巔峰到低谷。755年(天寶十四年),唐朝爆發了著名的安史之亂。由蠻族將領安祿山、史思明率領的東北邊疆起義軍南下,攻占了北京東部和西部。唐玄宗逃離長安,南下四川盆地。玄宗之子肅宗在靈武繼位後,調集勤王西北邊防軍反擊叛亂,鎮守西域的安西、北庭之下的邊兵也大量調往內地。

756年(至元載末),三支西域唐軍調回內地,其中李、段領兵五千,安西進兵司馬李領兵七千,馬磷領兵三千。三軍* * *壹萬五千人回到鳳翔參加收復長安的戰爭,後來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戰鬥力極強的鎮西北亭營。

除了西域邊兵,唐朝還在西域招募各國地方軍,幫助平叛。有明確記載於闐王維赤生率領國內兵馬五千人。此外還有大食等國隨可汗出兵。最遲在757年正月(德二年)之前,他們已經向河西地區進軍。758年秋(元年),吐火羅葉虎武與西方九國首領來朝,要求“濟國求賊”,蘇派赴朔方大營辦事。西域邊兵大量內調,對平定安史之亂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卻大大削弱了唐朝在西域的勢力。

此時西域的外部威脅主要是大食和吐蕃,西域防禦能力的下降為他們提供了入侵的機會。但大食勢力並沒有借機東移,而是派兵幫助唐平造反,這說明大食從壹開始就無意(或者說沒有能力)進入青脊以東地區。對於吐蕃,此時的唐朝不僅從安西、北庭撤回邊防軍,還從隴右、河西抽調兵力防備吐蕃。入侵隴右、河西比進攻西城要方便、有利得多,於是吐蕃大舉進攻河西。在這種形勢下,西域得以保全,孤軍奮戰近半個世紀。

到763年(廣德元年),吐蕃軍已攻占蘭州、闊、和合、都督、、閩、秦、成、魏,並占領河西、隴右大部[29]。此後,西域守軍切斷了與內地的聯系,但仍為唐正朔服務,堅守西域。有廣德四年(相當於766年)的年號。實際上,廣德只維持了兩年(763-764),765年,改為元永泰(765-766)。吐魯番出土的高要墓誌銘仍然使用廣德年號,說明我們是在765年前失聯的,不知道長安是否改為永泰。而四鎮此時依然保持著壹定的實力。765年(永泰元年)前後,河西的唐軍抵擋不住吐蕃的進攻,派出使節到四鎮請求河西壹萬援軍,這至少說明西域局勢比河西穩定多了。

768年(大理三年)左右,西域守軍恢復了與朝廷的聯系。朝野人士被他們“忘我報國”的精神所感動,唐代宗寫了壹封表揚信,向唐軍通報了內地的情況,表揚了守軍。

其實就原來的朝代而言,對西域的管理無非是內外因。對內,控制西域既能宣傳國威,又能保證絲綢之路貿易的繁榮。對外來說,控制西域可以牽制和削弱北方的遊牧勢力,進壹步保證河西和隴右的安全,防止南北方遊牧勢力合流。吐蕃攻陷關隴後,深入唐朝心腹地區,西域失去了原有的戰略意義。西域的存亡對於唐朝的整個邊防來說,實際意義不大。因此,西域雖有“精忠報國”之意,但朝廷也不得不采取任其自生自滅的態度,因為事情不如同情。

  • 上一篇:關於農歷七月十五鬼節的古詩。
  • 下一篇:我可以問壹下迪士尼的歷史嗎?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