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春秋戰國時期的四次關鍵戰爭——摘自《改變歷史的二十四次戰爭》

春秋戰國時期的四次關鍵戰爭——摘自《改變歷史的二十四次戰爭》

商周徹底斷送了商朝六百年的基業,周朝確立了在中原的統治地位。從此,成為周世界新秩序的共主,開啟了周朝長達800年的統治。周代的封建制度、宗法制度、禮樂制度對後世的政治文明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牧野之戰,周人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在戰略謀劃和戰術指揮上表現出色;強大的商朝錯誤百出。周人在戰爭中始終處於主動地位,完全做到了“使人而不使人”,這是他取得勝利的關鍵因素。在戰鬥機的選擇上,周武王也表現出了極大的智慧。他利用商軍主力千載難逢的機會,攻克東夷,保衛空虛,果斷實施戰略奇襲,行軍六天,到達商朝郊區木葉,打了商朝壹個措手不及。在戰場的選擇上,周武王顯然也做了周密的計劃。由於實力懸殊,周武王沒有選擇直接進攻朝戈,而是選擇在木葉與商周進行最後的決戰,以待戰爭的主動權。周軍只有4萬多人,而商軍有17萬人。周軍在實力上處於絕對劣勢。為了解決這壹劣勢,選擇了地處平原地區的牧野,這對周的先進武器——戰車十分有利。

牧野之戰,商周徹底斷送了商朝六百年的基業,周朝從此確立了在中原的統治地位。從此,成為周世界新秩序的共主,開啟了周朝長達800年的統治。牧野之戰不僅是中國歷史上的壹次改朝換代戰爭,也是中華文明開端的壹次標誌性、轉折性事件,被學者們稱為“殷周革命”。周朝建立後,在制度文明建設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建立了分封制、宗法制度、禮樂制度等多種制度,對後世的政治文明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是春秋時期以禮儀為中心的人文觀念出現的前奏,促成了中國道德人文精神的確立,並進壹步影響了整個中國文化的走向。

公元前707年秋,周桓王親自率領周、陳、蔡、魏聯軍討伐不聽話的鄭國。鄭莊公率軍堅決反擊,雙方在葛(今河南長葛)會師。鄭軍以“魚美人陣”擊敗了周率領的聯軍。周桓王與紂王之戰的失敗,是周朝皇族衰落的關節點,即所謂“王怡下堂,肩中箭”。從此,周天子顏面盡失,“禮樂征伐從帝”的傳統也隨之絕跡。鄭莊公在格致之戰勝利後,稱霸中原,史稱“鄭莊公小霸”,也拉開了春秋爭霸的序幕。

鄭莊公是壹個很有才華的人。當時與鄭平起平坐的中原諸侯國有魯、齊、宋、魏、陳、蔡。根據具體情況,鄭莊公制定了“遠交近攻”的策略。具體來說就是聯合齊、魯,不斷打擊、削弱宋、魏、陳、蔡等國。同時,面對周桓王,鄭莊公不斷采取強硬措施,逐步削弱他在周王室中的地位。但由於實力有限,加上陸、齊、宋、魏、陳、蔡等其他諸侯的掣肘,他只能選擇沈默,低調。當然,的隱忍並不是單純的忍氣吞聲,而是在悄悄地對其他諸侯國采取果斷的軍事行動,以消滅將來可能依附於周的軍事力量。他充分利用當前的政治資源和優勢,不斷向周邊國家發動攻擊,打擊對手,解除威脅,增強自身實力。所以當周桓王貿然發動討伐的時候,周桓王領導的陳、蔡、魏三個諸侯國,都遭到了鄭的殘酷打擊,戰鬥力已經很弱了。

這場戰爭在政治上和軍事上都對中國歷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使周天子失去了威信,徹底宣告了周王室的衰落。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人敢率領壹支軍隊去和那些霸道的諸侯抗衡了。

公元前632年,晉與楚為爭奪中原霸主地位,在城濮(今山東鄄城)展開戰略決戰,史稱城濮之戰。城濮之戰,楚軍在軍事實力上明顯占優,但戰前晉國利用中原各國之間復雜的矛盾和利益,“割據”“斷交”策略得當,最大限度地在戰略上孤立了楚國。在最後的城濮之戰中,晉文公“避三家”,先發制人,以少勝多,擊敗了強大的楚軍。晉文公也依靠這場戰役“奪權稱霸”,稱霸中原。

晉文公選擇了與晉國相鄰的楚地曹、魏兩個諸侯國作為突破點,先以弱勝強,為以後的作戰取得基礎。在城濮決戰之前,為了取得有利的戰鬥場地,金軍敢於以“遠離三宅”為名,主動先退壹步,以退為進,誘敵深入,以待斃,在政治、外交、軍事上占據主動。

公元前260年,秦與趙在長平(今山西高平)為爭奪韓國上黨郡而進行的戰略決戰,史稱長平之戰。在長平之戰中,秦國的趙浩棋項執行了正確的戰略方針,利用六國之間復雜的利益關系,成功地阻止了六國聯合抗秦。越王趙程瀟,撤回了著名的廉頗,換上了傲慢的趙括。為了應對趙國換將,秦國暗中起用名將白起。田雷采用誘敵深入、分而治之的戰術,壹舉殲滅趙軍四十五萬人。長平之戰,秦國從根本上削弱了趙國。

秦軍取得勝利的重要原因是他總能掌握戰爭的主動權,“因人而非人”,不斷調動敵人。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壹是外交上,以威懾和賄賂手段分化瓦解了關東六國,成功阻止了“壹體化”的形成。其次,利用廉頗與趙王的不和,巧妙地運用離經叛道的戰術,誘使趙王犯下致命的錯誤。第三,針對趙國冷戰換將,秦國采取了針鋒相對的方式,起用足智多謀、驍勇善戰的白起為主將,並嚴格保密。第四,利用趙括驕橫好攻的特點,誘敵進攻,然後以必勝的戰術分割包圍趙軍,從而殲滅趙軍。第五,秦選擇了壹個對自己有利的戰場。秦國誘敵深入,使趙國最精銳的騎兵發揮不了作用,而秦國的弩、箭陣卻能隨時壓制趙國,控制戰場局勢。第六,在戰爭最困難的時候,秦王親自出面協調配合,動員民眾及時增援,切斷了敵人的援助,為田雷實施正確的作戰指揮提供了必要的保證。

相比較而言,趙軍的慘敗是壹系列戰略戰術失誤的積累造成的。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壹是接到上黨郡這個燙手山芋後,並沒有立即增兵上黨,對秦國展開積極防禦。第二,缺乏實戰經驗的趙括代替執行正確防禦策略的廉頗指揮趙國軍隊,倉促由防守轉為進攻。第三,在外交上,不善於利用對秦國的仇恨和恐懼,積極爭取齊國和魏國,卻被秦國所滅,未能推行“壹體化”戰略。第四,主趙括狂妄自大,輕敵。沒有正確的作戰方針,趙括在不了解秦軍虛實的情況下,棄有利地形沖出,佯裝撤退,看不到破綻,不斷追擊,結果被圍。圍城後沒有因地制宜擺脫困境的好辦法,只有被動強行突破,沒有內外配合,未能形成對的反圍攻態勢,最終導致了趙軍覆滅的悲慘結局。

長平之戰在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這是戰國時期規模最大、傷亡最慘重的壹次戰爭,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壹次圍剿殲滅戰。長平之戰,雖然損失過半,但前後殲滅了45萬趙國軍隊,從根本上削弱了關東六國中最強的對手趙,徹底掃除了秦國吞並六國、統壹天下的障礙。

這樣的四戰分析透徹,值得壹讀!

  • 上一篇:為什麽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是所謂的正統歐洲王室?歐洲其他國家的王室和他們有關系嗎?
  • 下一篇:什麽是“天堂鳥”?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